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專題演講 -- 左拉的百貨公司 Zola « au bonheur des Dames »
-Le Premier « Bon Marché »
Gravure en couleurs, Testu & Massin imprimeurs
Musée Carnavalet
演講者:蔡淑玲老師(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時間地點:2007年12月19日13時30至15時 文二館C2-201視聽教室
內容摘要(本文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自行翻譯或引用,謝謝!):
左拉(Emile Zola)創作的年代跨越了「第三共和」至二十世紀初的「美好年代」(La Belle Epoque)。他的長河小說(Les Rougon-Macquart)系列,包括二十部作品,其中Au Bonheur des Dames(《婦女樂園》)是其中的第十一本。一般提到左拉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e)小說,都會強調他所描述的主要是處境悲慘的下層社會階級。不過,這部小說的中心題材卻是一家以中產階級顧客為對象的百貨公司。
{###_frlt1800/21/1588176281.jpg_###}
-操作相機的左拉
Au Bonheur des Dames於 1883年出版,但小說背景設定的年代卻是在1863年左右,即第二帝國晚期。左拉為了撰寫這部小說,曾到Bon Marché百貨公司作了兩個月的訪問與資料蒐集,完全符合自然主義文學所講求的科學考證步驟,以作為建構小說社會景況的現實依據。但若要更進一步了解這部小說,有必要探究小說內容提及的社會變動,尤其是物質條件上的改變如何重塑了人們的感官模式,又如何造成整體結構性的翻新。比如工商業的興起,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動;鐵道的鋪設,使得交通較往昔便利許多,也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及價值觀。
{###_frlt1800/21/1588176276.jpg_###}
-Zola攝:Le train de « La Bête Humaine »,
qui passe au bas de la propriété de Zola, Médan
第二帝國時期,巴黎市在總督Haussmann的指揮之下,展開了大規模的整建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將過去中世紀殘留下來的老舊狹小巷道剷平,改建為以凱旋門和歌劇院為中心的數條大道(boulevards)。當然,此舉在當時有政治上的考量:大道的開闢,是為了方便政府的軍隊前進,以震壓暴動,避免反抗的群眾躲入狹小曲折的巷道中,築街壘(barricades)抵抗。如此大型的城市改建自然引起了不少的反對聲浪,但同時也帶來了商機,炒地皮和房屋興建業趁此時機大發市利。改建的結果,造就了巴黎都會的新面貌,自此,其地圖、分區與街道門牌的設定一直延用至今,大體上的型制並未再有太大的改變。
{###_frlt1800/21/1588176271.jpg_###}
-Ernest Meissonier :
« La Barricade, rue de la Mortellerie (juin 1848) », 1848
Musée d’Orsay
{###_frlt1800/21/1588176272.jpg_###}
-Camille Pissaro:
Boulevard Montmartre, Mardi gras, 1897
Armand Hammer Foundation, Los Angeles
百貨公司的前身是拱廊街(passages couverts)裡的商店。拱廊街早在七月王朝的時代已盛行,以新的鋼鐵和玻璃為主要建材,讓大布爾喬亞階級的貴婦可以在有玻璃頂棚的拱廊街裡,穿著寬大的蓬蓬裙(crinoline),悠遊自在地逛街,享受購物的樂趣。後來的百貨公司,可以說是加大加寬加高的拱廊街。
{###_frlt1800/21/1588176279.jpg_###}
{###_frlt1800/21/1588176280.jpg_###}
許綺玲老師提供圖片
當中產階級(或小布爾喬亞階級)的人口漸多,消費社會的機制也逐漸形成。這時,我們便可以觀察到一個模仿(imitation)的現象,即中產階級開始模仿和追隨大布爾喬亞階級的品味與物質享受,就像過去大布爾喬亞階級模仿和追隨貴族的品味與物質享受。而在當時,第二帝國的皇后及其貴婦團(l’impératrice Eugénie et ses dames d’honneur)可謂帶起時尚(la mode)的第一人。事實上,當時百貨公司的貨品尚無今日的多樣化規模,最主要的,就是布料。大家到百貨公司去挑選布料(特別是有來自東方的珍貴絲綢),然後順便量身訂作服飾,交給店內專設的「生產線」(ligne de production)去縫製。
左拉的小說描寫一名外省女孩(Denise)初到巴黎投靠叔父,卻被叔父家對面的大百貨公司所誘惑。百貨公司的炫爛繁華與叔父的小店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她打從心中興起一股莫名的輕蔑感...。後來,她自己也進了這家百貨公司工作,一直升到店長的高階。藉著這個故事,勾勒出來的是新舊時代的交替,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際關係的複雜化與價值觀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不忘提到當時的「自殺潮」,其原因通常是傳統小店主,在無法和大百貨公司競爭的情形之下,無以為繼,而發生的社會悲劇。這樣的衝擊,也使得原本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法國,產生了社會主義的另一股趨勢。
{###_frlt1800/21/1588176275.jpg_###}
-Eugène Atget攝:
Boutique d’articles pour hommes
16, rue Dupetit-Thouars (Temple), 1910-1911
百貨公司可以說是加大加寬加高的拱廊街,但以更為琳琅滿目的物品展演(spectacle)來激起顧客的購買欲和拜物心理(fétichisme)。 事實上,現代的種種推銷技巧在當時都已發明了:比如店門前要製造人多的印象,最好是多到「爭先恐後」的地步;貨品要限量供應,已造成差點供不應求的現象;有各種不同的促銷時機與名目;商品要定價,並且要配合一套新的貨幣哲學,讓人們甘心為了追求抽象的價值或品味「符號」,而不斷地去消費。前面提到的生產線配套服務,還有售後服務、郵購服務等,在那時代都已存在,甚至貨品行錄(catalogue)還印製為多國語言版,以寄送給各國的貴婦人郵購。此外,當時百貨公司也很體貼地為顧客設想了藝術品畫廊、閱覽室和休息室、飲茶室等,與今天的百貨公司一樣。此外,廣告海報(版畫或攝影),廣告明星制,已是非常重要的促銷手段了。
{###_frlt1800/21/1588176274.jpg_###}
-Eugène Atget攝:
Magasin du Bon Marché ;1926-27
百貨公司裡的消費行為也經由建築與裝璜,被設計成一種夢幻般的現實經驗。消費社會即是一個觀看的社會(société du regard)。別有象徵意味的是,左拉小說為本的Bon Marché百貨公司,其建築物是由興建巴黎鐵塔的工程師艾菲爾(Gustave Eiffel)所設計的。
{###_frlt1800/21/1588176277.jpg_###}
-Jean Béraud :
Parisienne, place de la Concorde, vers 1895
Musée Carnavalet
若下回到巴黎旅遊,別忘了到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觀察一下,在那展示現代商品的老建築裡,從文化的角度想像及體會一下十九世紀所曾走經的社會變化!◎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a Curée 神甫
《神甫》
{###_frlt1800/17/1808643542.jpg_###}
圖引用自 http://filmsdefrance.com/FDF_La_bete_humaine_rev.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錄影帶 法語原音無字幕
年代:1966
導演:Roger Vadim
演員:Jane Fonda, Michel Piccoli, Peter McEnery, Tina Aumont
簡介: « La Curée » 中文翻譯為《神甫》,根據左拉原作小說改編的電影。《盧貢‧馬加爾家族》 « Les Rougon-Macquart » 是左拉繼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之後,另一部法國長篇鉅作,共包含二十部長篇小說(註), 《神甫》是其中的第二篇,主題是婚外情。左拉往往嘗試在書中探討遺傳和社會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描寫人在內心欲望和既定的社會制度互相拉拒中的掙扎。《神甫》事實上是取材自法國十七世紀劇作家拉辛 (Racine)《菲德拉》« Phédre »戲劇所作的小說互文改編,故事場景設定為十九世紀第二帝國時期,劇中人物面臨的困境不再是拉辛劇中道德倫理的衝突,而是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對於金錢、欲望的角力。
法國導演 Roger Vadim (1928-2000) 在 1966 完成本片,他出道相當早,在十六歲時擔任舞臺劇導演,十九歲放棄學業在巴黎擔任舞臺演員的工作,二十八歲擔任導演職位,和第一任妻子碧姬芭杜 (Brigitte Bardot) 合作《上帝創造女人》« Et Dieu… créa la femme » 一片,其中碧姬在陽光下自然全裸以及赤腳和男人跳舞的鏡頭畫面,曾在電影史上造成轟動。Vadim身兼導演、作家,在1993年滿六十五歲時出版 « Le goût du bonheur » 一書,闡述自己畢生的導演工作生涯。
註:左拉二十部小說系列作品包含:La Fortune des Rougon (1871), La Curée (1872), Le Ventre de Paris (1873), La Conquête de Plassans (1874), La Faute de l’abbé Mouret (1875), Son Excellence Eugène Rougon (1876), L’Assommoir (1877), Une page d’amour (1878), Nana (1880), Pot-Bouille (1882), Au Bonheur des Dames (1883), La Joie de vivre (1884), Germinal (1885), L'Œuvre (1886), La Terre (1887), Le Rêve (1888), La Bête humaine (1890), L’Argent (1891), La Débâcle (1892), Le Docteur Pascal (1893)。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a Bete Humaine 人面獸心
《人面獸心》
{###_frlt1800/17/1808643541.jpg_###}
圖引用自 http://filmsdefrance.com/FDF_La_bete_humaine_rev.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錄影帶 法語原音無字幕
年代:1938
導演:Jean Renoir
演員:Jean Gabin, Simone Simon, Fernand Ledoux, Blanchette Brunoy
簡介: «La Bete Humaine » 中譯為「人面獸心」,根據左拉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本片主題為激情、謀殺,探討遺傳因素所造成的行為偏差如:暴力、酗酒、淫蕩等。劇中詳細記錄當時法國鐵路工人的生活。火車為十九世紀的新興交通工具,代表工業革命的產物,在本片中也算是一個要角,象徵人莽撞、衝動的本能欲望。
本片於1938年由尚‧雷諾 (Jean Renoir, 1894-1979) 執導,他在巴黎出生,父親就是有名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尚‧雷諾歷經電影工業由默片轉變到彩色片的時期,一生拍了二十餘部作品,雖然數量不算多,但是每部片的場景構圖設計及攝影角度都力求創新,畫面給人如詩如畫的感覺,主題常與人類感情有關。成名作為《遊戲規則》、《大幻影》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男主角Jean Gabin。他在戰前已負盛名,演活了小市民社會裡的反英雄人物。到了戰後,他無論是與亞蘭德倫合演警匪片,或是平凡生活中的固執老頭,都有非常精彩的詮釋,堪稱法國一代性格巨星。
{###_frlt1800/17/1808643540.jpg_###}
火車站 Gare Saint-Lazare, Place Europe(圖片由許綺玲老師提供)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The Life of Emile Zola 左拉傳
《左拉傳》
{###_frlt1800/17/1808643539.jpg_###}
圖引用自 http://www.amazon.com/Life-Emile-Zola-Paul-Muni/dp/6301973364/ref=pd_bbs_3?ie=UTF8&s=video&qid=1198522178&sr=1-3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DVD 英語原音中文字幕
年代:1937
導演:William Dieterle
演員:Paul Muni, Gale Sondergaard, Joseph Schildkraut, Gloria Holden, Donald Crisp
簡介: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左拉 (1840-1902),倡導自然主義的文學理論,主張寫作應奠基於科學實證。本片敘述作家的經歷:與好友塞尚在寒冬裡工作、小說《娜娜》的創作機緣;他為一名猶裔炮兵上尉德瑞佛斯的間諜案展開論戰的經過,更因精采的堂上對白,曾被譽為法庭電影先鋒。此片為轟動三○年代的傳記電影,獲得第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獎等。
歲末將至…
法國文學史FRLT1800部落格,經過了九個月時間,一點一點地在成長中,…
這幾個月以來,多虧有幾位中大法文系所的研究生與大學生熱心幫忙,
才讓部落格有了今天的小小規模:
黃意閔、楊淑羽、王又津、張翎珍、李欣葦
為部落格的編輯以及許多相關活動的籌辦,
付出了許多時間和心力,
也展現了她們的才智與能力。
在此要向各位致萬分的謝意!
特別是意閔,首先提供了架設部落格的點子,
並設訂了部落格的樣貌,完成了前幾個月大小細節的編排工作。
還有又津,貢獻良多:除了部落格文章的張貼與維護之外,
也幫忙籌辦影展、選片和撰寫電影作品的簡介,
幾個月之間有了很大的進步,
更不時會主動提出有趣的建議。
此外,為了新購入影音資料的後續及檔案建立,
最花時間,辛苦了!
還有,非常博學的友人提供了我許多寶貴的材料,
是真正的幕後大功臣!
當然,這些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也要感謝法文系辦的體貼協助,
還有法文系許多同學的支持。
最後,不忘飲水思源:感謝教育部提供的補助,
雖然不算多,但是幫助真的非常非常大,
我們很珍惜能有這樣的機會,完成了一些心願!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努力經營下去,
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迴響!
歲末將至,
祝福 大家
新年快樂 健康 平安 充實!
許綺玲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Parnasse派詩人歌曲欣賞
A.Leconte de Lisle
{###_frlt1800/26/1621035735.jpg_###}
圖引用自http://fr.wikipedia.org/wiki/Image:Leconte_de_lisle.jpg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Nell, Op.18 No 1
Gabriel Fauré(作曲)Elly Ameling(soprano)
Ta rose de pourpre à ton clair soleil,
Ô Juin, étincelle enivrée,
Penche aussi vers moi ta coupe dorée:
Mon coeur à ta rose est pareil.
Sous le mol abri de la feuille ombreuse
Monte un soupir de volupté:
Plus d'un ramier chante au bois écarté.
Ô mon coeur, sa plainte amoureuse.
Que ta perle est douce au ciel [parfumé]
Étoile de la nuit pensive!
Mais combien plus douce est la clarté vive
Qui rayonne en mon coeur, en mon coeur charmé!
La chantante mer. Le long du rivage,
Taira son murmure éternel,
Avant qu'en mon coeur, chère amour.
Ô Nell, ne fleurisse plus ton image!
2.PHIDYLE
HENRI DUPARC(作曲) Martine Mahé (mezzo-soprano)Vincent Le Texier (Baryton/Barytone)
Noel Lee(piano)
L'herbe est molle au sommeil sous les frais peupliers,
Aux pentes des sources moussues,
Qui dans les prés en fleur germant par mille issues,
Se perdent sous les noirs halliers.
Repose, ô Phidylé! Midi sur les feuillages
Rayonne et t'invite au sommeil.
Par le trèfle et le thym, seules, en plein soleil,
Chantent les abeilles volages;
Un chaud parfum circule au détour des sentiers,
La rouge fleur des blés s'incline,
Et les oiseaux, rasant de l'aile la colline,
Cherchent l'ombre des églantiers.
Mais, quand l'Astre, incliné sur sa courbe éclatante,
Verra ses ardeurs s'apaiser.
Que ton plus beau sourire et ton meilleur baiser
Me récompensent de l'attente!
B.Sully Prudhomme
{###_frlt1800/27/1337390404.jpg_###}
圖引用自http://fr.wikipedia.org/wiki/Image:Sully_Prudhomme.jpg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Les Berceaux Op. 23 No 1
Gabriel Fauré(作曲)Gérard Souzay(baritone)
Le long du Quai, les grands vaisseaux,
Que la houle incline en silence,
Ne prennent pas garde aux berceaux,
Que la main des femmes balance.
Mais viendra le jour des adieux,
Car il faut que les femmes pleurent,
Et que les hommes curieux
Tentent les horizons qui leurrent!
Et ce jour-là les grands vaisseaux,
Fuyant le port qui diminue,
Sentent leur masse retenue
Par l'âme des lointains berceaux.
2.Soupir
HENRI DUPARC(作曲)Martine Mahé (mezzo-soprano)Vincent Le Texier (Baryton/Barytone)Noel Lee(piano)
Ne jamais la voir ni l'entendre
Ne jamais tout haut la nommer,
mais, fidele, toujours l'attendre,
Toujours l'aimer.
Ouvrir les bras, et, las d'attendre,
Sur le neant les refermer,
Mais encor, toujours les lui tendre,
Toujours l'aimer.
Ah! ne pouvoir que les lui tendre,
Et dans les pleurs se consumer,
Mais ces pleurs toujours les repandre,
Toujours l'aimer.
Ne jamais la voir ni l'entendre
Ne jamais tout haut la nommer,
mais, d'un amour toujours plus tendre,
Toujours l'aimer,
Toujours!
3.Au bord de l’eau, Op.8 No 1
Gabriel Fauré(作曲)Elly Ameling(soprano)
S'asseoir tous deux au bord d'un flot qui passe,
Le voir passer ;
Tous deux, s'il glisse un nuage en l'espace,
Le voir glisser ;
A l'horizon, s'il fume un toit de chaume,
Le voir fumer ;
Aux alentours, si quelque fleur embaume,
S'en embaumer ;
Si quelque fruit, où les abeilles goûtent,
Tente, y goûter ;
Si quelque oiseau, dans les bois qui l'écoutent,
Chante, écouter...
Entendre au pied du saule où l'eau murmure
L'eau murmurer ;
Ne pas sentir, tant que ce rêve dure,
Le temps durer ;
Mais n'apportant de passion profonde
Qu'à s'adorer ;
Sans nul souci des querelles du monde,
Les ignorer ;
Et seuls, heureux devant tout ce qui lasse,
Sans se lasser,
Sentir l'amour, devant tout ce qui passe,
Ne point passer !
{###_frlt1800/26/1621035737.jpg_###}
麥田與教堂 Auvers-sur-oise (梵谷最後停留的小村)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_frlt1800/26/1621035736.jpg_###}
Saint Germain en Laye 城堡公園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Histoire d'Adèle H. 巫山雲
《巫山雲》
{###_frlt1800/17/1808643536.jpg_###}
圖引用自 http://www.cinetroc.com/echange-dvd/7889_L_histoire_d_adele_h.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1975
導演:François Truffaut
演員:Isabelle Adjani, Bruce Robinson, Sylvia Marriott, Joseph Blatchley
簡介: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於1975年執導本片,由剛年滿二十歲的Isabelle Adjani擔當女主角。情節根據日記等文獻改編自真實人物的經歷。片中敘述十九世紀法國文豪雨果的第二個女兒,阿黛爾‧雨果 (Adèle H.),瞞著父親,一路隻身從歐洲搭船到美洲新大陸,只為了追隨一名英國士兵Lieutenant Pinson。一開始阿黛爾只是深深愛戀著Pinson,卻逐漸陷入苦戀的自我迷惘中。她為愛而過度執著,卻始終得不到相對的回應,又不願意改變自身的想法,隨著感情的挫敗,最後因失望而發狂。電影利用老照片等,以紀錄片式的手法,側寫雨果也介紹作家的家庭成員。
女主角為 Isabelle Adjani,1955年在巴黎出生,求學時,便常業餘參加演出。代表作有《羅丹的情人》、《瑪歌皇后》以及和Isabelle Huppert合作的《勃朗蒂三姐妹》等片,因出色的相貌與大膽的演技,被譽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1997年她受邀擔任坎城影展評委會主席,意味著她在演藝圈的成就與地位深獲肯定。Adjani還有一個特色是她對自己在螢幕外的生活極其隱密,對自己的形象保護到家;面對觀眾的,只有她在每部影片中所全心投入的角色,而螢幕外的她則低調到了極點。
導演楚浮從小熱愛電影,14歲輟學,之後一路投身電影。二十二歲以處女作《四百擊》一舉成名。他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在於去除電影敘事者主觀的道德判斷,讓情節自身說故事;並在電影中安插生活中的種種細節片段,忠實呈現由瑣碎事物構成的現實世界。導演自身也曾在本片中露臉,扮演被女主角所誤認的士兵。或許他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向英國導演希區考克致敬,因為希區考克喜愛短瞬現身於自己的每部影片中,作為他作品的「簽名」。
{###_frlt1800/17/1808643537.jpg_###}
Adèle Hugo,Auguste Vaquerie 攝於1853年
現藏於巴黎奧塞美術館
{###_frlt1800/17/1808643538.jpg_###}
巫山雲 電影劇照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Bouvard et Pécuchet布法與佩居謝
《布法與佩居謝》
{###_frlt1800/17/1808643534.jpg_###}
圖引用自 http://www.dvdfr.com/dvd/dvd.php?id=20445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1989
導演:Jean-Daniel Verhaeghe
演員:Jean Carmet, Jean-Pierre Marielle, Pierre Étaix, Catherine Ferran
簡介:福樓拜晚年指導莫泊桑寫作外,也專注於創作小說《布法及佩居謝》,不料竟成為其最後一部著作,只差一章未完成。他一生對於創作的文字密度與質量的要求甚為嚴格,同時善於觀察細微事物,收集各種資料,認為小說並不只是純粹文字堆砌,不允許自己草草推出作品,每字每句都必經反覆修改,曾言:「一句好的散文就如同一句好詩,不可改動」;「没有美好的形式就没有美好的思想,反之亦然」。
這本小說彷彿是一部十九世紀知識百科的自我嘲諷與解構。故事描述兩位住在巴黎工作的抄寫員,偶然間結識為好友。其中一人得到一筆意外的錢財後,兩人便相約一起搬到鄉下居住,購買各種科學儀器,實踐並挑戰從書中習得的化學、體育、史學、文學、哲學等等各式各樣的學門知識,但卻一再地發覺知識彼此間的矛盾,而頗感失望,也藉此充份反應出對時人探索知識能力的質疑,──兩人最後決定重操舊業,把當時人們的各種成見與愚蠢的想法記錄下來,以此方式加以嘲弄。
{###_frlt1800/17/1808643535.jpg_###}
Canal St. Martin, Paris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Madame Bovary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圖引用自 http://www.amazon.com/Madame-Bovary-Isabelle-Huppert/dp/B00006L92L/ref=pd_bbs_sr_2?ie=UTF8&s=dvd&qid=1196176363&sr=1-2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1991
導演:Claude Chabrol
演員:Isabelle Huppert, Jean-François Balmer, Christophe Malavoy, Jean Yanne
簡介: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是十九世紀法國寫實主義作家,寫作風格細膩,常站在冷眼旁觀的立場敘事。曾到過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土耳其、希臘和義大利旅行,從國內、外觀察到的現實社會現象,成為他創作的素材。福樓拜費時五年創作《包法利夫人》,1856年(波特萊爾出版《惡之華》的前一年)出書後,引起當時政府及教會的不滿,被控為淫穢之作,並以敗壞道德的罪名起訴。此後,作家從寫實轉向歷史題材小說。他細膩觀察人物,以行為暗示心理狀態,並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近乎做實驗報告般描寫事物的文字手法,深深影響其後莫泊桑、左拉等自然主義作家。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安排,讓艾瑪 (Emma) 一步步走上絕路。少女時代,她喜歡看中世紀羅曼騎士小說,婚後面臨現實人生與夢想極大落差的考驗,懷抱著虛榮幻想卻只能以追求物質奢華,來裝點不實在的浪漫情懷,在十九世紀的拜金主義社會以及對於中產階級女性角色的各種箝制束縛之下,終於釀成悲劇,服下砒霜結束生命。《包法利夫人》雖是十九世紀的作品,但直至今日,小說中提出的:婚外情、物質慾望、女性追求自我,以及實證科學的愚蠢自滿等主題,仍可被提出來討論。
法國導演 Claude Chabrol 在1991年拍攝本片,和其他部同題材改編電影的詮釋角度極為不同,對女主角的遭遇毫不帶同情:導演選擇在片中插入艾瑪臨死前在床上痛苦翻滾的鏡頭,充分表現出寫實主義赤裸裸甚至血淋淋的陳述手法。由法國知名女星 Isabelle Huppert演出艾瑪一角,在電影中成功詮釋女主人翁多層次的個性及矛盾。Huppert 於1953年在巴黎出生,出身於巴黎音樂戲劇學院,有舞臺劇演出的經驗,擅長以自然的演技,表現內心複雜的人物,曾於1978年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是位演技派的明星。
又因為電影忠於寫實小說對描繪外在環境的注重,讓讀者在欣賞本片時,可一瞥小說世界中十九世紀法國外省的居家環境與自然風光。
圖引用自 http://bujhm.livejournal.com/18280.html?thread=181864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L'album de Mme Bovary朗誦與琴音
{###_frlt1800/22/1323499159.jpg_###}
Flaubert
圖引用自http://www.ac-strasbourg.fr/pedago/lettres/lecture/Flaubertbio.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Emma
Madeleine Milhaud(narrateur), Alexandre Tharaud(piano),Milhaud(作曲)
2.Pastorale
Madeleine Milhaud(narrateur), Alexandre Tharaud(piano),Milhaud(作曲)
3.Tristesse
Madeleine Milhaud(narrateur), Alexandre Tharaud(piano),Milhaud(作曲)
{###_frlt1800/22/1323499160.jpg_###}
Etretat,Normandie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雨果與藝術歌曲
{###_frlt1800/25/1532818169.jpg_###}
圖引用自http://es.wikipedia.org/wiki/Victor_Hugo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Sérénade
Charles Gounod(作曲) Felicity Lott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Quand tu chantes bercée le soir, entre mes bras,
Entends-tu ma pensée qui te répond tout bas?
Ton doux chant me rappelle les plus beaux de mes jours.
Ah! chantez, chantez,ma belle, chantez toujours!
Quand tu ris, sur ta bouche l'amour s'épanouit,
Et soudain le farouche soupçon s'évanouit;
Ah! le rire fidèle prouve un coeur sans détours!
Ah! riez, riez, ma belle, riez toujours!
Quand tu dors, calme et pure dans l'ombre sous mes yeux,
Ton haleine murmure des mots harmonieux;
Ton beau corps se révèle sans voile et sans atours.
Ah! dormez, dormez, ma belle, dormez toujours!
2. Le papillon et la fleur
Gabriel Fauré(作曲) Felicity Lott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La pauvre fleur disait au papillon céleste :
- Ne fuis pas !
Vois comme nos destins sont différents, je reste,
Tu t'en vas !
Pourtant nous nous aimons, nous vivons sans les hommes,
Et loin d'eux,
Et nous nous ressemblons, et l'on dit que nous sommes
Fleurs tous deux !
Mais hélas, l'air t'emporte et la terre m'enchaîne,
Sort cruel !
Je voudrais embaumer ton vol de mon haleine,
Dans le ciel !
Mais non, tu vas trop loin, parmi des fleurs sans nombre,
Vous fuyez!
Et moi je reste seule à voir tourner mon ombre
A mes pieds.
Tu fuis, puis tu reviens, puis tu t'en vas encore
Luire ailleurs!
Aussi me trouves-tu toujours à chaque aurore
Toute en pleurs !
Ah ! pour que notre amour coule des jours fidèles,
Ô mon roi,
Prends comme moi racine, ou donne-moi des ailes
Comme à toi !
3.Puisqu'ici-bas-rêverie
Gabriel Fauré(作曲) Felicity Lott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Puisqu'ici-bas toute âme donne à quelqu'un
Sa musique, sa flamme, ou son parfum ,
Puisqu'ici toute chose donne toujours
Son épine ou sa rose à ses amours ,
Puisqu'avril donne aux chênes un bruit charmant ,
Que la nuit donne aux peines l'oubli dormant ,
Puisque, lorsqu'elle arrive s'y reposer,
L'onde amère à la rive donne un baiser ,
Je te donne, à cette heure,penché sur toi,
La chose la meilleure que j'aie en moi.
Reçois donc ma pensée triste d'ailleurs
Qui, comme une rosée t'arrive en pleurs !
Reçois mes voeux sans nombre,ô mes amours,
Reçois la flamme ou l'ombre de tous mes jours !
Mes transports pleins d'ivresses,purs de soupçons,
Toutes les caresses de mes chansons !
Mon esprit qui sans voile vogue au hasard
Et qui n'a pour étoile que ton regard.
Reçois mon bien céleste, ô ma beauté!
Mon coeur, dont rien ne reste, l'amour ôté !
4.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
Reynaldo Hahn (作曲) Felicity Lott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Mes vers fuiraient, doux et frêles,
Vers votre jardin si beau,
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
Comme l'oiseau !
Il voleraient, étincelles,
Vers votre foyer qui rit,
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
Comme l'esprit !
Près de vous, purs et fidèles,
Ils accourraient, nuit et jour,
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
Comme l'amour.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Alfred de Musset與威尼斯風情
{###_frlt1800/23/1886530232.jpg_###}
圖引用自http://www.chessville.com/misc/History/PastPawns/index.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Venise
Gounod(作曲)Anthony Rolfe Johnson(chanteur)
Dans Venise la rouge,
Pas un bateau qui bouge,
Pas un pêcheur dans l'eau,
Pas un falot.
Seul, assis à la grève,
Le grand lion soulève,
Sur l'horizon serein,
Son pied d'airain.
Autour de lui, par groupes,
Navires et chaloupes,
Pareils à des hérons
Couchés en ronds,
Dorment sur l'eau qui fume,
Et croisent dans la brume,
En légers tourbillons,
Leurs pavillons.
La lune qui s'efface
Couvre son front qui passe
D'un nuage étoilé
Demi-voilé.
Ainsi, la dame abbesse
De Sainte-Croix rabaisse
Sa cape aux larges plis
Sur son surplis.
Et les palais antiques,
Et les graves portiques,
Et les blancs escaliers
Des chevaliers,
Et les ponts, et les rues,
Et les mornes statues,
Et le golfe mouvant
Qui tremble au vent,
Tout se tait, fors les gardes
Aux longues hallebardes,
Qui veillent aux créneaux
Des arsenaux.
Ah ! maintenant plus d'une
Attend, au clair de lune,
Quelque jeune muguet,
L'oreille au guet.
Pour le bal qu'on prépare,
Plus d'une qui se pare,
Met devant son miroir
Le masque noir.
Sur sa couche embaumée,
La Vanina pâmée
Presse encor son amant,
En s'endormant ;
Et Narcissa, la folle,
Au fond de sa gondole,
S'oublie en un festin
Jusqu'au matin.
Et qui, dans l'Italie,
N'a son grain de folie ?
Qui ne garde aux amours
Ses plus beaux jours ?
Laissons la vieille horloge,
Au palais du vieux doge,
Lui compter de ses nuits
Les longs ennuis.
Comptons plutôt, ma belle,
Sur ta bouche rebelle
Tant de baisers donnés...
Ou pardonnés.
Comptons plutôt tes charmes,
Comptons les douces larmes,
Qu'à nos yeux a coûté
La volupté !
2.Souvenir de Venise
Massenet(作曲)Anthony Rolfe Johnson(chanteur)
À Saint-Blaise, à la Zucca
Vous étiez bien aise
À Saint-Blaise, à la Zucca
Nous étions bien là.
Mais de vous en souvenir,
Prendrez-vous la peine?
Mais de vous en souvenir
Et d'y revenir?
À Saint-Blaise à la Zucca,
Dans les prés fleuris cueillir la verveine,
À Saint-Blais, à la Zucca
Vivre et mourir là!
{###_frlt1800/23/1886530229.jpg_###}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走廊拱門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Nerval 詩作與當代歌曲欣賞
{###_frlt1800/24/1580186449.jpg_###}
圖引用自http://wooboy77.wordpress.com/category/litterature/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1.Pensée de Byron
Cécile Charbonnel(Chanteuse)
Par mon amour et ma constance,
J’avais cru fléchir ta rigueur,
Et le souffle de l’espérance
Avait pénétré dans mon coeur ;
Mais le temps, qu’en vain je prolonge,
M’a découvert la vérité,
L’espérance a fui comme un songe...
Et mon amour seul m’est resté !
Il est resté comme un abîme
Entre ma vie et le bonheur,
Comme un mal dont je suis victime,
Comme un poids jeté sur mon coeur !
Dans le chagrin qui me dévore,
Je vois mes beaux jours s’envoler...
Si mon oeil étincelle encore
C’est qu’une larme en va couler !
2.Le relais
Cathy Fernandez(Chanteuse)
En voyage, on s’arrête, on descend de voiture ;
Puis entre deux maisons on passe à l’aventure,
Des chevaux, de la route et des fouets étourdis,
L’oeil fatigué de voir et le corps engourdi.
Et voici tout à coup, silencieuse et verte,
Une vallée humide de lilas couverte,
Un ruisseau qui murmure entre les peupliers,
Et la route et le bruit sont bien vite oubliés !
On se couche dans l’herbe et l’on s’écoute vivre,
De l’odeur du foin vert à loisir on s’enivre,
Et sans penser à rien on regarde les cieux...
Hélas ! une voix crie : « En voiture, messieurs ! »
3.El Desdichado
Jean-Luc Debattice (Chanteur)
Je suis le Ténébreux, -le Veuf, - l’inconsolé,
Le Prince D’Aquitaine à la tour abolie :
Ma seule Étoile est morte, en mon luth constellé
Porte le Soleil noir de la mélancolie.
Dans la nuit du Tombeau, Toi qui m’as consolé,
Rends-moi le Pausilippe et la mer d’Italie,
La fleur qui plaisait tant à mon cur désolé,
Et la treille où le Pampre à la Rose s’aille.
Suis-je Amour ou Phébus ? ...Lusignan ou Biron ?
Mon front est rouge encor du baiser de la Reine ;
J’ai rêvé dans la grotte où nage la Syrène...
Et j’ai deux fois vainqueur traversé l’Achéron :
Modulant tour à tour sur la lyre d’Orphée
Les soupirs de la Sainte et les cris de la Fée.
4.La cousine
Cathy Fernandez(Chanteuse)
L’hiver a ses plaisirs : et souvenir, le dimanche,
Quand un peu de soleil jaunit la terre blanche,
Avec une cousine on sort se promener...
-Et ne vous faites pas attendre pour dîner,
Dis la mère. Et quand on a bien, aux Tuileries,
Vu sous les arbres noirs les toilettes fleuries,
La jeune fille a froid...et vous fait observer
Que le brouillard du soir commence à se lever.
Et l’on revient parlant du beau jour qu’on regrette,
Qui s’est passé si vite... et de flamme discrète :
Et l’on sent en rentrant, avec grand appétit,
Du bas de l’escalier, - le dindon qui rôtit.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文學與歌劇 -- L’Orfeo 奧菲歐 / Orfeo ed Euri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 Orphée et Eury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圖引用自 http://stalker.hautetfort.com/tag/entretiens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L’Orfeo
《奧菲歐》
根據古希臘羅馬神話Les Métamorphoses (Ovide)等
劇本:Alessandro Striggin
作曲家:Claudio Monteverdi(蒙特維爾第)
樂團及指揮:Das Monteverdi-ensemble des Opernhauses Zürich ; Nikolaus Harnoncourt
導演:Jean-Pierre Ponnelle; 服裝: Pet Halmen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Philippe Huttenlocher ; Dietlinde Turban ; Trudeliese Schmidt ; Roland Hermann ; Glenys Linos ; Werner Gröschel ; Hans Franzen ;
片長:101 分
語言:意大利語
Orfeo ed Euri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根據Raniero de Calzabigi的戲劇
劇本:Pierre-Louis Moline
作曲家: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葛洛克)
樂團及指揮:The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 Hartmut Haenchen
導演:Harry Kupfer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Jochen Kowalski ; Gillian Webster ; Jeremy Budd
片長:83 分
語言:意大利語
Orphée et Eury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作曲家:Hector Berlioz(白遼士)根據 Gluck(葛洛克)歌劇重新配器
樂團及指揮:Das Bayerische Staatsorchester ; Ivor Bolton
導演:Nigel Lowery ; Amir Hosseinpour ; 編舞:Amir Hosseinpour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Vesselina Kasarova, Rosemary Joshua, Deborah York
片長:104分
語言:法語
短評:
奧菲的神話故事可說是最豐富的互文性與跨藝術研究對象:包括文學、戲劇、歌劇、電影、繪畫、雕塑等,不勝枚舉。文學家與藝術家始終對這個神話有著高度的興趣,主要是因為,一、它涉及兩個最恆久的主題:愛與死;愛情的忠堅,不畏死亡考驗的愛情;二、奧菲本身是音樂家,所以也是詩人、藝術家的最佳代表。
不過,奧菲的故事也隨著不同時代與不同藝術家的觀點,而呈現不同的詮釋與意涵。在蒙特維爾第的歌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諸神強力介入,試圖左右兩情侶的命運--,但是最終,卻是因奧菲為愛心切,過於急燥,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在葛洛克的歌劇中,尤麗蒂切不再是沉默的影魂,而充滿了人性的脆弱與對愛情忠誠度的疑慮;幸好,這回是奧菲的真情,感動了愛神,才扭轉了悲劇的結局。奧菲的真情,則有賴其音樂天份來展現。
奧菲的藝術家身份,後來便有越來越凌駕於深情愛人身份之上的轉變。慢慢地,他的故事所欲突顯的,不再是愛情的執著,而是他的藝術造詣、他對完美境界的追求。如此,感化冥神的,與其說是愛情的忠貞,不如說是他的音樂太動人。而奧菲與尤麗蒂切之間的關係及心理層面的寫照,也變得較複雜。以文學為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作家Gérard de Nerval的Aurélia(1855)引Gluck歌劇中奧菲的悲呼,作為章節本文前的引句,但後來的劇情發展卻顯示,主人翁以創作昇華了愛情的瘋狂,藉由詩作通過「下地獄」的考驗,最終是藝術帶給了他心靈的救贖力量。Victor Segalen的Orphée-roi( 1916)裡, 尤麗蒂切對詩人深愛的音樂充滿了嫉妒心;美國劇作家Tennessee Williams的Orpheus descending,奧菲彈的,不是七弦琴,而是現代吉他,且愛吉他勝過於愛任何女人;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也表達了類似的迷戀音樂(或詩人自身才情)的主題。而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長河小說的其中一部Albertine,也可用奧菲神話的模式來解讀:敘事者兩次失去他所愛的Albertine,惟投入寫作,為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順此發展,法國詩人兼導演考克多(Jean Cocteau )的奧菲系列電影中,尤麗蒂切只是個平淡的家庭主婦,退居次要的角色,她的死成為奧菲穿越鏡子,下地獄尋找詩作靈感的一個藉口而已;而他真正渴望的,能刺激他新的創作靈感的,竟是「死亡」,化身神秘的冰山美人。除了考克多的電影(Orphée, 1949 ; Testament d’Orphée, 1959)之外,Marcel Camus曾把奧菲的故事背景放在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會中( Orfeo Negro,1959)。另一位法國導演Jacques Demy在1985年所上演的Parking裡,現代版的尤麗蒂切,乃因吸毒過量而致死。
有關奧菲神話的歌劇,有名者如下:
1607 La Favola d’Orfeo, drame musical de Monteverdi
1721 Orphée, cantate française de Rameau
1762 Orfeo et Eurydice, opéra de Gluck
1791 Orphée et Eurydice, opéra de Haydn
1858 Orphée aux Enfers, opéra-féerie d’Offenbach
1926 Les Malheurs d’Orphée, opéra de chambre de Darius Milhaud
1953 Orphée 53, opéra « concret » de Pierre Schaeffer et Pierre Henry
(opéra « concret »混合意大利歌劇美聲演唱以及電子音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07)是蒙特維爾第版《奧菲》歌劇演出的四百週年紀念。這裡特別介紹Ponnelle精緻華麗的製作,舞台重現了巴洛克繪畫的劇場式空間,兩側的走廊看台上,合唱隊與諸神,面對著我們台下的觀眾,一起看著這場悲劇的進行,為我們哀歎、讚美,表達各種心聲。至於葛洛克的歌劇《奧菲與尤麗蒂切》,先前洪力行老師的演講已提過Robert Wilson最低限風格的製作。這裡,再介紹另一位非常有才氣的導演Harry Kupfer的作品。他把奧菲故事的時空放在二十世紀的倫敦街頭,尤麗蒂切是死於一場車禍。猜猜看:他會如何變換「愛神」的角色?又如何安置合唱隊的現身?如何處理下地獄的場景?這個演出裡,比較不尋常的是,奧菲是由假聲男高音演唱。當然,配合二十世紀的倫敦街頭背景,奧菲穿的是皮夾克,牛仔褲,彈的是電吉他 ...。
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白遼士再根據葛洛克的歌劇重新配器,再推出一個法文版。我們介紹的這個製作結合了多種不同來源的場景設計主題:女丑愛神、地獄廚師、絨毛玩具小動物、著古希臘裝的女子合唱隊、玫瑰花叢中的睡美人...。結尾有一段舞蹈表演,以芭蕾默劇的形式,再把整個故事重述一遍。有趣的是那舞姿舞步的靈感源頭,是得自於古希臘陶瓶上所繪人物的姿態,再加上一些幽默的小細節!
{###_frlt1800/19/1993841889.jpg_###} Chagall所繪的奧菲
圖引用自 http://www.russianavantgard.com/Artists/chagall/chagall_orphee.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友善連結 http://orfeo.grenoble.free.fr/Annexes/orphisme.htm
文學與歌劇 -- Platée 天賜良緣
《天賜良緣》
{###_frlt1800/19/1993841887.jpg_###}
畫家Maurice Denis紀念館花園中的雕像
St. Germain-en-Laye, Paris,ile de France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根據戲劇作品:Platée ; Jaques Autreau
劇本:Adrien-Joseph le Valois d’Orville
作曲家:Jean-Philippe Rameau
樂團及指揮:Les Musiciens du Louvre-Grenoble ; Marc Minkowski
舞台導演及服裝:Laurent Pelly; 編舞:Laura Scozzi; 統籌設計:Chantal Thomas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Paul Agnew ; Mireille Delunsch ; Yann Beuron ; Vincent Le Texier; Doris Lamprecht; Laurent Naouri; Valérie Gabail; Franck Leguerinel
片長:152 分
語言:法語
短評:
在十九、二十世紀以前,文學藝術中的詼諧(le comique)有時很惡毒:對一切醜怪、庸俗、愚蠢、笨拙、無知、卑賤、齷齪,都毫不同情地嘲笑捉弄;很難承認的是,這種嘲笑,藉著放肆的笑聲所表達的優越感,或許仍是自古至今,人在幼小而未受教之前,一種原始的本能,近乎「野蠻」的反應。
《天賜良緣》的中文譯名充滿了反諷意味。劇中,原本習於隨其興致玩弄人類命運的奧林匹亞諸神,這回只是因眾神之神朱庇特為了激起天后的嫉妒,好讓兩人再度相好,便找了可憐的水神開了個大玩笑。說是水神,其實是很低階的、濕地沼澤裡的生物,…有點四不像。但劇作者彷彿為了替諸神的「嘲弄有理」作辯護,還讓這個角色(通常是由男中音反串)唱著與形象身份不搭的高調,舞文弄藻,咬文嚼字,矯揉造作而不自覺。說不上是癩蛤蟆或什麼,穿著外出禮服,非常淑女的裝伴,皺著眉間,嬌滴滴地唱著歌…。
這個製作充份發揮了現代歌劇演出可以展現的幽默,加上異想天開的服裝,趣味十足的舞蹈,隨時穿插進來。連開場前奏曲的時間都不會讓觀眾的眼睛閒著(再度見證了Rameau音樂的高度節奏感)!
特別推薦「友善連結」,有詳盡的評介和多幅劇照。別忘了去流覽一下!
友善連結
http://blog.roodo.com/davidlee0123/archives/23819.html
http://perso.orange.fr/jean-claude.brenac/RAMEAU_PLATEE.htm
文學與歌劇 -- La Belle Hélène 傾城佳人
《傾城佳人》
Paris et Hélène
圖引用自 http://www.kulturica.com/mythologie/helene.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根據文學作品: Iliad(Homer)
劇本:Henri Meilhac & Ludovic Halévy
作曲家:Jacques Offenbach
樂團及指揮:Les Musiciens du Louvre ; Marc Minkowski
舞台導演及服裝:Laurent Pelly ; 統籌設計:Chantal Thomas ; 編舞:Laura Scozzi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Dame Felicity Lott, Michel Sénéchal ; Yann Beuron ;Laurent Naouri ; François le Roux
片長:153 分
語言:法語
短評:
美麗的海倫,是荷馬史詩中特洛伊戰爭的起源:特洛伊王子帕利斯(Paris)在面對三女神的選美時,裁定維納斯最美,而維納斯允諾他的回禮即是人世間最美麗的女子,希臘的海倫(la Belle Hélène),但海倫當時已嫁為人婦。帕利斯誘拐海倫便激發了兩城之間的戰爭。熟悉西洋文學的人多少都讀過這一則有名的神話故事,然而,奧芬巴哈的歌劇卻讓人物戲謔地模仿自己的神話角色,予以降格化、世俗化、改換成諷刺漫畫一般的面貌。
擅於演唱法國藝術歌曲的Dame Felicity Lott 飾演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海倫,和一個無聊的丈夫過著無聊的日子,但仍懷著包法利夫人的浪漫情懷,天真地夢想那個註定會來見她的帕利斯王子...。
導演不忘在意想不到(卻又能配合劇情)的時刻,來一段奧芬巴哈有名的法國康康舞。事實上,這場無時不讓人覺得活力充沛的演出,不止疊合了古神話的諸神與奧芬巴哈的十九世紀社會,就服裝和佈景所指涉的時代而言,我們也看到了當今被資本主義消費社會所無處不滲透的世界:希臘?是充滿修復中的古蹟、可以在地中海的太陽下享受海水浴的觀光勝地!
友善連結
http://perso.orange.fr/anao/oeuvre/bellehelene.html
http://www.kulturica.com/mythologie/helene.htm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a Chartreuse de Parme 帕爾馬修道院 / Le Rouge et le noir 紅與黑
Le Rouge et le noir《紅與黑》
圖引用自
http://www.amazon.fr/Charterhouse-Parme-Chartreuse/dp/B000087F0P/ref=sr_1_2/171-4007443-5196251?ie=UTF8&s=dvd&qid=1193590163&sr=1-2
http://www.mtime.com/movie/30065/posters_and_images/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La Chartreuse de Parme
《帕爾馬修道院》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1948
導演:Jacques Christian (Christian-Jaque)
演員:Gérard Philipe, María Casares, Lucien Coëdel, Enrico Glori, Renée Faure
Le Rouge et le noir
《紅與黑》
類型:DVD中文字幕
年代:1954
導演:Claude Autant-Lara
演員:Gérard Philipe, Danielle Darrieux, Antonella Lualdi, Jean Mercure
簡介:兩部電影的原著作者為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斯湯達爾 (Stendhal,本名Marie-Henri Beyle),《紅與黑》寫於1830年,《帕爾馬修道院》完成於1839年。他的小說反映當時法國社會上下階層變遷的狀況,並於字裡行間分析角色的心理狀態。
斯湯達爾本身曾見證1800年馬倫哥之役,後來加入騎兵團並升職為少尉,《帕爾馬修道院》屬於半自傳性小說文體。改編自小說的黑白片由法國導演 Christian-Jaque 在1948年完成,他善於在電影中營造鮮明的人物性格,令觀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世九十年間曾拍過七十餘部電影,是位多產的導演。
《紅與黑》書名的次標題為「1830年的編年史」(Chronique de 1830),「紅」代表拿破崙時期紅色的軍服,而「黑」象徵神父的黑色道袍,兩股力量支配了時代,小說背景透露了法國復辟王朝時期險惡、虛偽、勢力而保守的社會環境。電影用了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透過主角的自我對話,描寫下層社會出身的青年 Julien Sorel追求名利的野心,最終卻失敗並付出生命代價。
這兩部影片的男主角為1950年代法國當紅小生Gérard Philipe (1922-1959)。他在坎城出生,是法國有名的戲劇和電影演員。1947年成功詮釋主演了《肉體的惡魔》男主角後,被評為法國最佳男演員。雖然他於三十七歲時因肝癌引起心臟衰竭而病逝,但他陽光、熱血的形象卻長久縈繞在觀眾的腦海裡。
友善連結
http://fr.wikipedia.org/wiki/La_Chartreuse_de_Parme
http://givcos.free.fr/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e Père Goriot 高老頭 / Eugénie Grandet 歐捷尼葛朗台
Eugénie Grandet《歐捷尼葛朗台》
圖引用自
http://www.amazon.fr/P%C3%A8re-Goriot-Jean-Daniel-Verhaeghe/dp/B0007KIJRE/ref=sr_1_1/171-4007443-5196251?ie=UTF8&s=dvd&qid=1193590917&sr=1-1
http://www.amazon.fr/Eug%C3%A9nie-Grandet-Jean-Carmet/dp/B000A6MA20/ref=sr_1_1/171-4007443-5196251?ie=UTF8&s=dvd&qid=1193591317&sr=1-1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Le Père Goriot》
高老頭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2004
導演:Jean-Daniel Verhaeghe
演員: Charles Aznavour, Tcheky Karyo, Philippe Nevo, Jean-Daniel Verhaeghe
《Eugénie Grandet》
歐捷尼葛朗台
類型:DVD 無字幕
年代:1994
導演:Jean-Daniel Verhaeghe
演員:Jean Carmet, Alexandra London, Dominique Labourier, Claude Jade, Pierre Vernier
簡介:巴爾札克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作品風格在於以精細入微、及詳盡的物質環境描寫,再現當時的社會風貌。他盡畢生之力,創作了《人間喜劇》(Comédies Humaines)系列小說,共計寫了九十一部作品,包括兩千四百多位人物,是文學史上難得的長篇鉅作,被譽為法國十九世紀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經常環繞著幾個主題:資產階級發跡過程、金錢罪惡、野心者向上攀升等。在這些主題的主導之下,巴爾札克創造了相關的「典型性格」人物,如《Le Père Goriot》裡的「高老頭」代表中產階級的慈祥父親,溺愛兩個女兒,犧牲付出,至死不悔。而《Eugénie Grandet》則描寫另一類型的父親:貪婪、吝嗇而富於算計,最終毀掉了自己女兒一生的幸福。作家透過一個個存在於現實生活的故事挖掘十九世紀社會真實,揭露人倫亂象,用文字引發讀者省思。
這兩部影片均改編自巴爾札克的同名小說。兩部片子都由 Jean-Daniel Verhaeghe 執導,他是法國知名的全才型導演,跨編劇、導演、演員三界。他多次把文學經典小說搬上螢幕,成功地跨越了時空障礙:巴黎在十九世紀中葉經過歐斯曼的十八年城市計畫改造後,躍身為一個現代都會,雖然電影中無法還原十九世紀初的巴黎市景,但 Verhaeghe 的電影努力揣摩巴爾札克的寫作風格:除了故事內容外,從服裝到人物的眼神動作,從路上街景、房屋外觀到室內家俱擺設,無不確實考證並設法呈現;同時,以對話形式反映出當時的價值觀,比如對同性戀、婚外情的態度等。
此外,他也擅用「對比鏡頭」表現電影故事張力。例如《高老頭》的最後幾幕:父親賣掉了一條棉被──他僅存的最後財產──,受寒臥病在床,又冷又餓,心裡卻仍掛念著女兒;但是就在此時,他的兩個女兒正穿著華服,出席舞會,隨著音樂起舞,絲毫沒有想到父親。而《歐捷尼葛朗台》開場時,一群人到Grandet老頭家裡聚會聊天,但Grandet一心卻只算計金錢,心想:不夠富有的都別妄想成為他的女婿!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Lamartine 浪漫抒情詩人
圖引用自 http://www.lecoindespoetes.com/galeries_photos/index.php?rep=Ecrivains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詩作改編歌曲欣賞:
“Elégie” Alphonse de Lamartine
« De « Quatre petites mélodies (1920)»(Erik Satie 作曲)
“Elégie”
Que me font ces vallons, ces palais, ces chaumières?
Vains objets dont pour moi le charme est envolé;
Fleuves, rochers, forêts, solitudes si chères,
Un seul être vous manque, et tout est dépeuplé.
“Douce mer” Alphonse de Lamartine (Georges Bizet 作曲)
“Douce mer”
Murmure autour de ma nacelle,
Douce mer dont les flots chéris
Ainsi qu'une amante fidèle
Jettent une plainte éternelle
Sur ces poétiques débris.
Ah!Que j'aime à flotter sur ton onde,
À l'heure où du haut du rocher
L'oranger, la vigne féconde
Versent sur ta vague profonde
Une ombre propice au nocher!
Souvent dans ma barque sans rame
Me confiant à ton amour,
Comme pour assoupir mon âme,
Je ferme au branle de ta lame,
Mes regards fatigués du jour. Ah!
“Chant d'amour” Alphonse de Lamartine (Georges Bizets作曲)
“Chant d'amour”
Viens, cherchons cette ombre propice
Jusqu'à l'heure où de ce séjour
Les fleurs fermeront leur calice
Aux regards languissants du jour.
Voilà ton ciel, ô mon étoile !
Soulève, oh ! soulève ce voile,
Éclaire la nuit de ces lieux ;
Parle, chante, rêve, soupire,
Pourvu que mon regard attire
Un regard errant de tes yeux.
Laisse-moi parsemer de roses
La tendre mousse où tu t'assieds,
Et près du lit où tu reposes
Laisse-moi m'asseoir à tes pieds.
Heureux le gazon que tu foules,
Et le bouton dont tu déroules
Sous tes doigts les fraîches couleurs !
Heureuses ces coupes vermeilles
Que pressent tes lèvres, pareilles
A l’abeille, amante des fleurs !
Souviens-toi de l'heure bénie
Où les dieux, d'une tendre main,
Te répandirent sur ma vie
Comme l'ombre sur le chemin.
Depuis cette heure fortunée,
Ma vie à ta vie enchaînée,
Qui s'écoule comme un seul jour,
Est une coupe toujours pleine,
Où mes lèvres à longue haleine
Puisent l'innocence et l'amour.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專題演講 -- 從〈灰姑娘〉與〈驢皮公主〉看法國童話的興起
圖片出自 http://www.jeune-france.org/Nos%20immortels/Perrault.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演講者:古佳豔老師(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時間:2007年10月24日13時至14時50分
地點:文二館C2-201視聽教室
(以下故事的中譯文均出自古佳豔老師的翻譯)
內容摘要:
民間故事有著長久的口述傳統。書寫的民間故事則是從法國的Charles Perrault開始的。Perrault (1628-1703)是路易十四時代的一名幕僚官員,也可說是文化工程師,其工作包括在雕像下撰寫對君王歌功頌德的詩詞等。
Contes原是些口述民間故事,原本是在小酒館裡,萍水相逢的過客之間口耳相傳的故事,內容通常低俗不雅。後來,逐漸轉變成家庭中,褓姆/鵝媽媽對貴族或富家子弟所述說的故事。鵝媽媽代表的是農工階級的大腳婆形象。所謂的「鵝媽媽的故事」經過了挪用、改寫,予以精緻化,故事的對象便以孩童為主。
Perrault對民間故事的重視,與他在當時文學的「古今之爭」所持的立場有關:在新古典主義仍為文學主流的時代,他卻主張不應以古非今,應看重今人的文學成就,並且認為文學的題材應貼近當代人的生活,強調法國本土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民間故事便是本土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份。
Perrault一生共寫了十一篇故事(contes),其中三篇以韻文撰寫,即:
La Marquise de Salusses ou la patience de Grisélidis(une « nouvelle » en vers, 1691)
Le Mercure galant : Les souhaits ridicules(un « conte en vers », 1693)
Peau d’âne(1694)
1697年再以散文寫了八篇故事,集成 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 avec des moraltiés,如下:
La Belle au bois dormant
Le Petit Chaperon rouge
La Barbe Bleue
Maître chat ou le chat botté
Les fées
Cendrillon ou la petite pantoufle de verre
Riquet à la houppe
Le Petit Poucet
其中的故事或許原先已有口述版,但是在Perrault的筆下,他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他創造了小紅帽chaperon,玻璃鞋pantoufle de verre等,成為貴族仕女追隨的一種奢華品味風尚。事實上,Perrault的《鵝媽媽故事集》表面上是一本為兒童而寫的法國傳統故事,但真正的讀者對象,卻是巴黎文化沙龍裡的貴族女性。
Conte就結構而言,有一故事為主文, 主要以散文撰寫。在故事的結尾,或以嵌入主文的方式,有一至二則道德教訓(moralité),以韻文撰寫。早期版本的故事集,會在刊頭附上版畫插圖,點出劇情最高潮、最關鍵點的時刻,以吸引讀者。
這裡要特別介紹〈灰姑娘〉(Cendrillon)與〈驢皮公主〉(Peau d’âne)。這兩篇故事有著諸多可比較的相同點。
*
--〈驢皮公主〉(Peau d’âne)
Perrault將〈驢皮公主〉獻給一位青年女貴族,並自言獻上的,雖是一則非理性且不莊嚴雄渾,有著奇幻魔術(magique)與變形(métamorphose)的荒唐故事, 但適宜放鬆心情,以包容的心,當作不失品味的娛樂來欣賞。
故事
獻給L女侯爵
世上有些人心胸狹窄,總是眉頭深鎖。他們只能接受、認可、或者欣賞意境莊嚴雄渾的作品。我呢?恕我直言,我認為在某些時刻,最完美的心靈,也能欣賞傀儡戲,無須覺得臉紅不自在。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嚴肅正經的作品甚至還比不上令人愉快的荒唐故事呢!一點兒都不必驚訝,最明智的理性厭煩了過度清醒,而在食人魔和仙女出沒的故事裡,甜蜜安詳地緩緩入睡。我不畏懼言詞批判,責備我未善用餘暇時光,從事正經兒的事。我要為您講述驢皮的完整故事,滿足您聆聽的慾望。
這樣的獻詞在後來的故事版本中多已被刪除。但透過這原來的獻詞,我們可以了解作者對其作品自覺的定位和他寫作的對象,了解當時這些故事的閱讀或接受情境,以及相關的社會背景。他的獻詞對象,就年紀來講是成年人,就社會階級來講是貴族,就性別來講是女性,她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會主持或參與文學沙龍,朗讀自己寫的小故事,發表詩作,也交換時尚訊息。
〈驢皮公主〉有一些現今「兒童不宜」的故事情節或暗示(注意:所謂何者為「兒童不宜」,實際上是一種特定歷史階段的認定;甚至可以說,「兒童」視為人生特殊階段,有別於「成人」,是一種特定社會與歷史階段發明出來的觀念),比如亂倫的關係,女兒對父親的反抗與叛離,以及父親與親母在這則故事中所扮演的負面角色等。
故事中的國王在許多行事作風上,顯然是個極權者,是個為所欲為的暴君。故事中的公主不是個柔弱順服的女性,而是能為自己打算,主動製造機會,且才貌雙全的女子(她善於作蛋糕,烹飪手藝是當時女性傳統教養的重點之一)。兩者之間,加上教母在一旁出主意,形成了一種迂迴抗拒的關係,也可延伸論及其中有關性別與政治對立的暗示。
就主題來講,「疾病」的隱喻在這則故事中很重要。起先是王后生病,症狀是發高燒;她在去世前所提出的國王的再婚條件,很奇怪地迫使國王只能選擇自己的女兒。王后死後,接著是國王生病,也發起高燒,而這個症狀象徵的正是他對女兒亂倫的欲望。第三個生病的是王子,當他從鑰匙孔偷窺到驢皮公主更衣時,他得了相思病,欲火中燒,也發起高燒來。
另一個重要的隱喻是「驢子」。一方面,這隻看似愚拙的動物其實是王室最重要的動物,因它能夠生產金幣,是王室最重要的財源,因此在馬廄裡享有最高的位置(國王在極度非理性的欲望驅使下,竟同意把驢子給殺了,並製成驢皮衣給公主,可見「病得不輕」)。另一方面,驢皮,也就是公主:看似低下卑賤,但實質上卻是「極美好」的人物。
在書寫方面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Perrault的反諷(ironie)筆調,顯現他是一位十分世故而有點狡滑的敘事者。如下文:
皇后在他懷裡過世了,國王發出了人間任何一位丈夫都無法相比的悲號。聽他日夜啜泣,大家猜想這樣的悲傷大概不會維持太久。大家也認為國王為逝去的愛情這般傷心哭泣,就像男人急著想要擺脫負擔的心情一樣。
仙女聰明博學,但是她卻不知道,強烈的情愛慾望,只要能得到滿足,根本視金子銀子為糞土。公主一提出要求,國王 即刻允諾。
有時則引用典故(allusion),對古典文學作戲謔的模仿(parodie)。如下面選文中,王子近乎暴力的舉動,影射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德》攻城的一幕描寫,也算是作者對古代文學的揶揄:
三次,在熾烈愛火的驅策下,他想要破門而入;三次,他認為自己目睹的是女神,為了怕冒犯神靈,只得拉回即將揮舞的手臂。帶著千萬思緒,他回到宮裡,每天每夜只有嘆息。他不再出席舞會,甚至連嘉年華也引不起他的興致。他厭恨打獵,對戲劇表演也不在意。他沒了食慾,每種食物都令他作噁。追究病源,癥結就在絕望與悲傷--讓他喪失了活力。
而敘事過程中,我們還可注意到「敘事者聲音的闖入」(l’intrusion de la voix du narrateur),像在下面選文中,敘事者似乎要讓讀者知其故事來源,其多聲雜音,還有敘事者所表達的極為世故的看法,透露了上流社會成員所熟悉的複雜人際關係。
據說她在工作中有點兒匆忙,所以一只貴重的戒指竟意外從手指頭滑落到麵團裡去了。但是那些知道故事結局的人都發誓,戒指是她故意放進麵團裡頭的。
至於我呢,坦白說我完全相信而且確定,王子在她的房門口停留時,從鑰匙孔裡偷看她,她那時就已經知道了。女人在這方面多在行,她們的眼光多神準,在別人都還沒來得及察覺前,她們就知道有人在看著她。
此外,我肯定,甚至可以發誓,她早確定她那年輕的愛人一定會發現戒指。
關於戒指,注意下面選文中述說故事的幽默語調,以及反物為主的觀點。
但這戒指對這些手指,不是太小就是太寬,它以一貫的不屑與驕傲拒絕了每一個試戴的女孩。
終於,不得不轉向女僕、廚娘,以及地位更低的佣人和養雞姑娘,也就是那些打掃幹粗活兒的烏合之眾。她們那些紅紅又黑黑的爪子,和之前的纖纖玉手一樣,也都希望能有快樂的命運。很多女孩伸出手指來,既肥又方,活像拿條繩子要穿針孔,想戴上王子的戒指只能說聲沒指望。
就社會層面來講,則有幾點值得注意:一、上面戒指「故意」滑掉的描述,顯現了驢皮公主作為女性的主動性與智慧。二、十七世紀的婚姻,基本上仍是政治婚姻,當時也開始訂定婚姻法,對女性的權利義務有了嚴格的規範。三、描述婚宴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歐洲人對外族帶有鄙視眼光的刻板印象,也透露了今人所無法茍同的種族歧視態度。
大家立刻為籌備婚禮而忙碌。所有的鄰國國王都受邀前來觀禮,他們穿著華貴的禮服,前來出席這場偉大的盛會。那些來自晨曦的國度的君王們,騎著壯碩的大象。而來自摩爾國度海岸邊那些又黑又醜的國王,則把小孩子嚇哭了!
至於道德教訓為嵌入式,以韻文寫成:
我們不難理解,這個故事的目的在讓孩童了解:寧可接受最嚴苛的考驗,也不要不負責任;還有,美德可能一時受到錯怪,但是真相終將享受褒揚;以及,對抗荒唐的愛情與強占的慾望,最強而有力的理性也不過像個脆弱的柵欄;以及,戀愛的人不會吝惜世上任何財富;還有,擁有清水與黑麵包,就足以養活所有年輕的女孩,只要她有華美的衣服穿;以及,天底下的女人都認為自己最美麗,而且認為倘若著名的「三美之爭」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只金蘋果只能非她莫屬。
驢皮的故事難置信,但只要世上有小孩,有母親、有祖母、大家都不會忘了它。
這裡Perrault假託孩童為其作品的讀者,實際上,可能只是以此為包裝,真正目的是為了保護作者自身,不讓統治者察覺或指責他對時政的諷刺(極權的國王、國家財政的不當耗費等)。
順帶一提,〈驢皮公主〉在1970年曾經法國導演Jacques Demy拍成電影,由冷豔的金髮美女巨星Cathérine Deneuve主演,是一部值得觀賞的精彩傑作。
圖出自於 http://www.france-italia.it/index.php?lingua=it&menu=665&cont=3073&citta=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Peau d’âne 電影劇照
兩圖出自於 http://www.diplomatie.gouv.fr/en/rubrique-imprim.php3?id_rubrique=5721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
--〈灰姑娘〉(Cendrillon ou la petite pantoufle de verre)
與〈驢皮公主〉一樣,〈灰姑娘〉也是以女性為主角,有一「物」作為劇情轉折的關鍵,也有變裝的內容,父親的愛與權力等主題;同時,也有影射性別與政治的議題。可以說,兩個故事就像「攣生姊妹」一般。
Perrault將這個故事獻給路易十四的姪女,對於故事的定位同於〈驢皮公主〉致獻詞裡的說法。奇怪的是,他用他兒子的姓名出書,其動機耐人尋味。有批評家認為Perrault以兒子的名字署名,是為了讓公主對兒子有印象,增加日後受皇室任用的機會;但也有人認為,此舉乃是為了讓文化論戰中的敵方,無法再以這些故事攻擊他,因此借用兒子的名字。無論如何,據說大部分的文藝沙龍「圈內人」都知道這些故事的真正作者是誰,但「圈外人」──所謂「大眾讀者」──即透過印刷紙本讀到這些故事的人,則不清楚。
致:公主
世上再也沒有其他東西像偉大的心智那般,既可以欣賞最崇高的,又可以理解最基層的事物。因此,一位公主的出身和教養使她對最崇高的事物極為熟悉,但如果她認為欣賞這些不起眼的小故事沒有什麼不妥,這時大家也不需要太訝異。
的確,這些故事呈現了那些社會最底層的平民人家的圖像。這些平凡人家對孩子的教育很在意,這點值得讚美,也因此他們運用想像力編出不符合理性的情節,以配合這些尚未具有理性的小孩。然而,除了上天安排好要擔任這些凡夫俗子的領導人的大人物以外,誰比他們更應該深入了解這些人是怎麼過活的?
署名:您謙卑、順從的僕人,皮耶‧達曼固
〈灰姑娘〉可說是經典童話故事裡的超級巨星。這樣的故事在全球各文化傳統裡都可找到類似的版本。其主題包含家庭的權力鬥爭,壞母親與好母親,愛情與婚姻。但是灰姑娘到底是否如一般常言的,是「麻雀變鳳凰」呢?事實上,應該說她只是一時受到了不平的待遇與壓抑,最後,她終於回復了她所應得應享的身份地位。從故事一開頭,我們可推想她的父親是個沒落的貴族,續弦娶了個暴發戶的平民女子,態度非常傲慢。
從前有個貴族,續弦娶了一個全世界最驕傲、最自以為是的女人。她有兩個女兒,與她十分相像,在各方面都像是同一個模子塑造的。貴族的第一個婚姻留下了一個年紀很小的女兒。她的母親在世時曾是全世界最好的女人,這個小姑娘的溫柔善良誰都比不上,與母親一模一樣。
婚禮和喜宴都還沒舉行完畢,後母的壞脾氣就已經顯露無遺。小女兒的善良溫柔最讓她厭惡,因為自己的兩個女兒相形之下,愈發討人厭。
灰姑娘心地善良,聰慧能幹,且具有才藝和品味。相對的,兩個後母帶來的姊姊不但在文化水準與灰姑娘相去甚遠,還會以「灰僕」這個貶抑的外號稱呼她,修養與藝文水準洩漏了她們原先的社會階級身分,而且作者也悄悄地諷刺了她們的笨拙、粗魯與難看。以下選文除了對比她們的角色性格之外,還出現了一項貴重物:落地穿衣鏡,在當時,鏡子是財富的指標。(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的鏡廳是奢華極致的表徵!)
梳頭髮的時候,姊姊們問:「灰姑娘,如果可以去參加舞會,你會很高興吧?」
「唉!小姐,這不是在取笑我嗎?那兒不是我去的地方。」「說得也是!如果有人看到灰僕娘竟然出現在舞會上,一定笑翻了。」
換成了是別人幫她們做頭髮,這時鐵定故意弄得她們兩人頭髮打結。不過,灰姑娘的心地太好了,把她們的頭髮梳得漂亮極了,這下子可把兩人樂壞了。
為了讓腰身看起來更纖細,她們努力地把束腹拉了又拉、扯了又扯,最後總共弄斷了一打的束帶。兩個人還不停地在鏡子前面照來照去。
故事中的魔術變形寫得精簡巧妙,從日常生活物的小細節轉化,作了很有趣的對應,比如以「高貴」形容「老鼠灰的光澤」,從老鼠鬍鬚變作車伕「最俊俏的八字鬍」,南瓜變作馬車。雖說Perrault有著反古典文學的立場,但是他又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裡可說是他對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e)的神話故事《變形記》(Métamorphoses)所作的幽默模彷。
接著,她又去看看捕鼠器──裡頭有六隻活生生的小老鼠。教母要灰姑娘把捕鼠器的門稍稍打開,每一隻老鼠跑出來的時候,她就用仙棒點牠一下。結果一隻隻老鼠立即變成了一匹匹威風的馬兒,組成了壯觀的六馬車隊,每匹馬身上可都帶著高貴老鼠灰的光澤。
灰姑娘把捕鼠籠提了過來,裡頭有三隻大老鼠。仙女從三隻裡面捉出了觸鬚最長、最漂亮的那隻,點了牠一下,牠就變身成為魁武氣派的車伕了,嘴唇上還長著全世界最俊俏的八字鬍。
服裝時尚也是故事中一個吸引讀者的地方。橘子和檸檬是來自南方貴重而稀罕的異國風味水果。由灰姑娘品味卓絕,口不出惡言,還對姊姊們以德報怨的修養來看,她的貴族的本質顯露無遺(可見這故事符合聽故事的沙龍女性貴族口味)。Perrault樂於在故事進展中如此「加油添醋」,也大大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
在場所有的女士都仔細觀察她的髮型和服裝。她們私下忖度:如果能夠找到這麼豪華的布料、手工這麼細緻的裁縫,明天一定也要準備類似的行頭。
精緻的點心來了,年輕的王子什麼也沒吃,只顧著看她。
灰姑娘走到兩位姊姊的旁邊坐了下來,對她們非常地親切,送了她們一些王子先前給她的橘子和檸檬。兩個姊姊受寵若驚,因為她們不認識她。
聊天聲中,灰姑娘聽到了十一點三刻的鐘聲。她立即向大家行了個屈膝禮,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會場。
從上段文字也可以看出灰姑娘本是有教養而聰明伶俐的貴族少女,並可以看出她幾乎是有點兒調皮地拿水果試探兩個姊姊。在下面的選文中,她還很會作戲,但沒什麼壞心眼兒,只是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為這趟歷險感到無比歡欣。從這裡也可看出灰姑娘的自信。
灰姑娘幫她們開了門,說:「您們去了好久啊!」一邊打著哈欠,還一邊揉著眼睛,還好像剛睡醒似地伸懶腰。事實上,她們離開之後,她連想睡的念頭都沒有過。
「如果你今天也參加了舞會,」一位姊姊對她說:「一定大開眼界。今天的舞會來了個最美麗的公主,從沒有人見過這麼美的人。她還對我們很親切,給了我們一些橘子和檸檬!」
灰姑娘滿心都是喜悅。
與驢皮公主一樣,灰姑娘也是主動的。和前一個故事類似,故事的結局都有個關鍵性的辨識物,〈驢皮〉的是戒指,〈灰姑娘〉的是玻璃鞋。比較一下兩篇的寫法,可以發現這篇是以女主角為行動主體,是她主動「認出」了鞋子,主動去試穿它,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玻璃鞋被帶到兩位姊姊這裡來了,她們盡了全力想把腳擠進去,但就是做不到。
灰姑娘站在一旁看,認出了她的鞋子,笑著說:「我可以看看這隻鞋是不是合腳嗎?」
Perrault經常為他的故事寫兩則教訓,有時一真一假,相互矛盾。〈灰姑娘〉也有兩個教訓,但並不完全對立,也很難說哪一個更真、更重要、更有理?
教訓
美貌是女人的珍貴資產,
永遠看不倦。
但所謂天生魅力,
是更勝一籌無價寶。
天生魅力--
來自教母的訓練與引導,
終於使她成王妃
(這故事的教訓就在此)。
美麗女孩,髮型重要,
天生魅力更重要。
它讓你贏得真愛,達成目標。
魅力是來自仙女的禮物;
有了它,諸事可成。
另一個教訓
得自上天的天賦──
聰明才智、信心勇氣,
家世背景、世故達理,
以及上天賦予的才能,
雖然都是優秀條件,
仍無法讓人真正出人頭地:
缺乏教母教父當靠山,
各項優勢皆徒然。
神仙教母在兩個故事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有人認為神仙教母象徵的是足以左右女性的小小力量,等同於沙龍女作家在自己的寫作中,發揮才能,掌控作品世界的一種權力。
就在此刻,教母出現了,她告訴大家事情的來龍去脈,順利地證明了驢皮的尊榮身份。(〈驢皮公主〉)
這時教母出現了,用仙棒在灰姑娘的衣服上點了一下,舊衣服馬上變得比現場所有人的衣服更華麗。(〈灰姑娘〉)
最後,還有個問題,就是華服與裝扮在兩則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什麼眾人和王子只有在驢皮公主或灰姑娘換上華服時才認得出來呢?簡言之,人要衣裝,服裝意味著社會地位(statut social)的宣示與表徵,這是社會交流必要的認識與溝通的符號。所以:一定要換衣服!
與後來專以中產階級為讀者對象的格林童話等比起來,Perrault的故事並不強調簡化而好惡分明的道德觀,也少有針對兒童讀者的種種顧慮。但其人與其故事一般,卻更複雜,更有趣,引發後人許多相互矛盾的詮釋,莫衷一是。總之,我們很難為他的一生與他的作品下定論,因而也留下了更多探索與思考的空間!
希望大家喜歡這兩則故事!◎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專題演講 -- 法語歌劇巡禮
Orphee aux enfers 奧菲下地獄 的服裝設計圖
圖片出自 http://www.ulg.ac.be/le15jour/159/orphee.s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演講者:洪力行老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
時間地點:2007年10月9日13時至14時50分 文一館A226多元教室
內容摘要:
今日聽歌劇,看歌劇,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幸福享受。科技的進步為歌劇的欣賞帶來了視聽上的便利與新的感受。過去,在沒有錄放影機的時代,無論是聆聽歌劇唱片或現場欣賞,認真的觀眾需要事先或同時研讀紙本的整部歌劇劇本,才能清楚掌握歌詞內容。現今,看DVD可以同步對照原文字幕,近距離欣賞表演,真的是一大進步。對於講求文句,字正腔圓,咬字清晰的法語古典歌劇來講,這種新的觀賞經驗更是重要。
以下順著時代,借由五部當今演出精湛、導演風格獨特的歌劇作品,來介紹法語歌劇。雖不能說涵蓋了所有的法語歌劇劇種與特色,但也算是幾個重要發展階段的代表作:
1.Jean-Baptiste Lully : Persée 《佩爾斯》(1682)
Tragédie lyrique en cinq actes 五幕抒情悲劇
sur un livret de Philippe Quinault d’après les Métamorphoses d’Ovide
劇本根據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
圖引用自http://www.resmusica.com/aff_articles.php3?num_art=1491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1672)
Tragédie classique
Mise en musique
Déclamation chantée
Intelligibilité
Divertissement dansé et chanté, intégré à l’action
路易十四時代,設立了王家音樂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實則為讓Lully專營的歌劇院,專門創作和演出法語歌劇,而不再如先前多引進意大利歌劇為主。Persée為所謂的tragédie lyrique(或tragédie en musique),一般中文譯為「抒情悲劇」,但實際上應是指將悲劇譜成音樂來演唱(mise en musique)之意。這類型歌劇的故事題材往往取材自古希臘羅馬神話。當時的歌劇極為重視演唱者的咬字清晰,文意清楚(Intelligibilité),配合豐富而優雅的手勢以表達情感,是一種演唱式的朗誦(Déclamation chantée)。傳統的演出形式講求華麗的舞台效果及服飾,並在劇情中結合舞蹈表演,充份達到娛樂效果。
由Hervé Niquet指揮,加拿大Opera Atelier與Tafelmusik Baroque Orchestra演出的版本, 忠實呈現傳統演出形式,值得推薦欣賞,也值得期待他們未來的表現。
2.Jean-Philippe Rameau : Les Paladins《游俠騎士》 (1760)
comédie lyrique en trois actes 三幕抒情喜劇
sur un livret de Monticourt
圖引用自http://www.amazon.fr/Jean-Philippe-Rameau-Florissants-Compagnie-Montalvo-Hervieu/dp/B000BOFRM6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Opéra comique
La Fontaine
Parodie
choquer
Couple sérieux / couple comique
Ballets
Rameau可說是繼Lully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這部歌劇為所謂的comédie lyrique,抒情喜劇,但亦應理解為喜劇編作樂曲之意。喜歌劇的發展較悲劇晚。喜劇的主人翁為一般平民;Les Paladins 的劇本靈感來源是La Fontaine的一篇寓言詩,劇情以一對嚴肅人物和一對詼諧人物作對比(couple sérieux / couple comique)。Rameau喜歡在他的喜歌劇中謔仿悲劇(parodie),有意驚嚇(choquer)貴族觀眾,同時也是作為一種對於先存歌劇形式的批評與翻新。芭蕾舞蹈(Ballets)表演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加上其音樂有極為鮮明而活潑的節奏感,引人有躍而起舞的衝動。近年來,Rameau再度受到重視,其作品更激發了導演無限的靈感,作各種風格混淆、時代錯置、動畫及其他多媒體跨藝術形式的大膽嘗試,比如多重空間並置,虛實對位等,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巴洛克華麗炫奇、繽紛熱鬧、變化多端的視聽效果。
William Christie指揮,La 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舞團演出的版本,格外令人耳目一新。該舞團曾於今年六月來台演出舞作《拉摩的異想世界》,頗受注目及好評。
3.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Orphée et Eurydice (1762, 1774, 1859)
Tragédie-opéra en trois actes 三幕悲歌劇
圖引用自http://www.amazon.fr/Gluck-Eurydice-Gardiner-Petibon-Chatelet/dp/B00005B34Y/ref=sr_1_2/403-9217201-3426837?ie=UTF8&s=dvd&qid=1192152915&sr=1-2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Novateur
Trois actes
Simplicité
Action
Choeurs
Récitatif orchestré
Gluck出身奧地利人,以著名神話題材所譜的《奧菲與尤麗蒂切》,1762年首先以意大利文版問世,之後他赴巴黎,將之改寫為法文版本(1774)。到了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白遼士(Berlioz)再加以改編,由次女高音擔綱奧菲的角色。Gluck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作曲家,強調歌劇應單純簡練(Simplicité),將五幕改成三幕,劇情(Action)方面也力求單純集中,樂曲排除不必要的裝飾性花腔,並提昇合唱隊(Choeurs)的重要性。而宣敘調則不再僅以數字低音伴奏,改以管絃樂伴奏(Récitatif orchestré),更具表現力。
這部歌劇現有的各種演出錄影中,美國劇場導演Robert Wilson所導的作品以最低限為其風格特色:舞台佈景只有極簡單的幾何構圖線條,以寒冷的藍為單色或同色系調子,演唱者的手勢、動作與臉部表情皆十分節制稀少,整體形成一非常靜態的演出。奧菲是由來自捷克的次女高音Magdalena Kozena演唱。扮演愛神(Amour)的女高音Patricia Petibon嬌小可愛,有歌劇中之Amélie的身影。兩人在歌劇界前景均非常看好。
4.Jacques Fromental Halévy : La juive 猶太少女 (1835)
Opéra en cinq actes
livret: Eugène Scribe
圖引用自www.books.com.tw/.../dvdfile.php?item=D020014450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Grand opéra
Paris
Bourgeois
5 actes
bien structuré
Effets spectaculaires
「大歌劇」(Grand Opéra)原為劇院名,後來用以指十九世紀、特別是盛行於巴黎的一種歌劇類型。題材多取自歷史,而Eugène Scribe是當時很有名的劇作家。這部《猶太少女》取材自十五世紀迫害異端、排猶的歷史背景。大歌劇主要訴求的觀眾是居於政經主導地位的布爾喬亞階級,劇場風格走奢華風,五幕的大型歌劇,場面浩大,佈景繁富而華麗,極盡豪華娛樂之能事,可以和今日好萊塢大製作、大場面的電影氣勢相比擬。到了二十世紀,大歌劇在經過兩次大戰後漸趨沒落,近年來又有復興的跡象,有些作品得以再度被搬上舞台演出。
演唱老猶太人的歌者Neil Schicoff在這個製作中全心投入的演唱,將劇中最知名的男高音詠歎調唱得感人肺腑,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5.Jacques Offenbach : Orphée aux enfers 《奧菲下地獄 或譯 天國與地獄》 (1858)
Opéra bouffe en deux actes二幕輕歌劇
圖引用自
http://www.wuz.it/Home/RicercaDVD/SchedaDVD/tabid/59/ean/5450270006649/Default.aspx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Opérette
Caricature
Parodie
Opinion publique
Citation musicale
輕歌劇(opérette)也是十九世紀法語歌劇的重要劇種。這部《天國與地獄》又是奧菲神話故事改編成歌劇的一個版本,但卻是一個極盡幽默諷刺的喜鬧劇。神話世界與當代社會交雜,劇情及人物均降格化,影射當代的意味很強。劇中,奧菲成了一名才氣平庸的音樂老師,其妻尤麗蒂切則是風騷女子。她的離去實因外遇,奧菲早已對她無情義,竊喜都還來不及;沒想到在立即現身的「輿論」(opinion publique化為劇中實際出現的角色)壓力之下,不得不勉為其難地遵照奧菲神話的古老劇碼行動,親自上天下地走一趟。在奧林匹亞山上,他假意請求天府諸神協助,並在諸神面前,心不干情不願地唱著Gluck劇中悼亡愛妻的有名旋律。眾人對這老調重彈已太熟悉,酸溜溜加不耐煩地幫著把歌曲唱完,以此「引用」(citation musicale)掏空了歌詞哀傷的情境!而以好色聞名的眾神之神朱庇特,在奧芬巴哈的時代,即使不必明講,卻人人皆知是對拿破崙三世的諷刺(caricature)。他自告奮勇下冥府,要愛神將他變化為一隻蒼蠅,鑽入囚守尤麗蒂切的牢房裡去誘惑她。兩人相見甚歡,互相調情,並唱起一段滑稽而曖昧的蒼蠅二重唱(duo de la mouche),達到喜劇的一段高潮。
Marc Minkowski近年來多指揮演出奧芬巴哈的喜劇,十分熱鬧精彩。除了《天國與地獄》之外,還有《傾城佳人》(La Belle Hélène),也是傑作。
《天國與地獄》中,飾演尤麗蒂切的是Natalie Dessay,唱朱庇特的是Laurent Naouri,兩人的演出充份發揮了喜劇天才。
文學與歌劇 -- La Cenerentola 灰姑娘
《灰姑娘》
十九世紀有名的插畫家Gustave Doré的作品
圖引用自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Gustave_dore_cendrillon4.JPG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根據文學作品:Cendrillon ou la petite pantoufle de verre(Charles Perrault)
劇本:Jacopo Ferretti
作曲家:Gioacchino Rossini
樂團及指揮: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Alla Scala ; Claudio Abbado
導演:Jean-Pierre Ponnelle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Frederica Von Stade ; Francisco Araiza ; Margherita Guglielmi ; Laura Zannini ; Paolo Montarsolo
片長:151 min
短評:這個有名的童話故事,在羅西尼的歌劇版當中少了一些神仙故事的元素,多了一些合理化的劇情安排、世俗面的人性刻劃以及道德教訓意義(灰姑娘是「好心有好報」!)。此外,與童話故事不同的是,歌劇的劇情結構,讓男女主角之間,在身份角色經過假扮後形成了交叉對稱關係:灰姑娘是「麻雀變鳳凰」,以公主的裝扮出現在宮廷舞會上;相對的,王子為了試探愛情,自降地位,與其僕人對調服裝與身份。不過,導演Jean-Pierre Ponelle仍回應了人們對童話世界充滿奇想的期待,把灰姑娘的家建造成一座縱剖面被掀開的兩層樓房,有如一棟巨大的娃娃屋,引發觀眾孩童般的好奇,不禁想細細玩味每樣家具擺設,就好像賞玩一件精緻奇巧的玩具一般。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演出動作誇大、表情誇張,讓這部喜劇充滿了逗趣的娛樂效果。
友善連結 http://www.alalettre.com/perrault-cendrillon.htm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文學與歌劇 -- Carmen 卡門
《卡門》
{###_frlt1800/19/1993841879.jpg_###}
圖引用自 http://www.musicwithease.com/carmen-bizet-pictures.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根據文學作品: Carmen (Prosper Mérimée)
劇本:Henri Meilhac et Ludovic Halevy
作曲家:Georges Bizet
樂團及指揮:Chor und Orchester Wiener Staatsoper; Carlos Kleiber
導演:Franco Zeffirelli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Elena Obrazstsova, Plàcido Domingo, Isobel Buchanan, Yuri Mazurok
片長:154 min
短評:在梅里美的中篇小說裡,卡門是典型的 femme fatale,是個追尋絕對自由的女人,拒絕以愛情的名義為男人所占有或束縛,也深知自己的宿命,不畏死亡。這樣的角色性格卻難以被十九世紀的歌劇觀眾所接受,不能見容於布爾喬亞階級為主的觀眾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因此,歌劇「卡門」就劇情來講,是個社會輿論妥協下的產物:如此一來,「歌劇中的卡門」可以充滿熱情,但不能追求絕對的獨立自由;她可以移情別戀,但不能鄙視愛情牽制的力量;卡門成了「蕩婦」,只是一般三角戀情下的受害者!劇作家甚且創作了純真的蜜凱拉與她形成對比。這些歷史社會的因素造成了從小說到歌劇之間,意義的重大轉變。
雖然如此,這部歌劇的許多樂曲,充滿戲劇性的張力,現今已家喻戶曉;藉著動人心絃的音樂,讓人可以充份感受到卡門的強烈性格,也見證了作曲家的才氣。而每一位次女高音(mezzo-soprano)都會以成功地演唱卡門為其最大的想望。
Franco Zeffirelli導演的這個版本,場面浩大、華麗壯觀,舞台空間顯得深而廣。四幕景借著燈效和佈景,各以一個主色調統籌舞台,人物眾多卻亂中有序,每每喚起如繪畫構圖般的印象。卡門顯得豪放豔麗而有江湖味,強中帶柔,充滿磁性的音色,盪氣迴腸。大家所熟悉的多明哥飾演英俊、略帶傻氣而充滿嫉妒心的士兵Don José,對比表情嚴酷的鬥牛士。精彩的演唱加上西班牙舞表演,使這部歌劇看起來熱鬧非凡而動人。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文學與歌劇 -- Manon / Manon Lescaut 曼儂
《曼儂》
圖引用自 http://www.site-magister.com/manon.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Manon
《曼儂》
根據文學作品:Histoire du chevalier des Grieux et de Manon Lescaut (Abbé Prévost)
劇本:Henri Meilhac et Philippe Gille
作曲家:Jules Massenet
樂團及指揮:Orchester der Wiener Staatsoper ; Adam Fischer
導演:Jean-Pierre Ponnelle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Edita Gruberova ; Francisco Araiza ; Pierre Thau ; Hans Helm
片長:167 min
Manon Lescaut
《曼儂》
根據文學作品: Histoire du chevalier des Grieux et de Manon Lescaut (Abbé Prévost)
劇本:Marco Praga, Domenico Oliva, Giulio Ricordi, Luigi Illica, Giuseppe Giacosa
作曲家:Giacomo Puccini
樂團及指揮:The 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and Chorus; James Levine
導演:Kirk Browning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Renata Scotto ; Plácido Domingo ; Pablo Elvira ; Renato Capecchi ; Philip Creech
片長:133 min
短評:奧爾巴哈(Erich Auerbach)在《模擬論》( Mimesis)當中曾批評小說Histoire du Chevalier des Grieux et de Manon Lescaut中,兩個品德有缺陷的男女主角,在作者Abbé Prévost筆下,卻被提昇為可歌可泣的愛情悲劇人物。但是十九世紀的歌劇又如何看待他們兩人呢?如果拿馬斯奈的「曼儂」與普契尼的歌劇「曼儂‧蕾絲蔻」相比,再與原著對照,可發現三者在詮釋觀點上的差異:顯然,在舞台世界裡,這個故事不再有雙重的故事時空,沒有旁觀的說故事者,也沒有主人翁主觀立場的轉述。在歌劇中,兩位主要人物的性格與動機,是借場景與分幕對原著情節有所取捨而決定的。舉例來講,馬斯奈的「曼儂」一開場就擺明了奢華絢麗的物質生活對女主角的誘惑,這個性格上的傾向影響了她來日面臨危機時的抉擇。相反的,普契尼卻讓天真無比的曼儂,被男主角半騙半哄地誘拐而去。馬斯奈的曼儂出入的富貴場合,充份顯露出貴族的墮落,聚賭、耍特權而囂張;普契尼卻好似極力在保護曼儂的形象,不只省略了她「出賣」情人的過程,又讓她在包養她的貴族家中學習高尚優雅的舉止禮儀,唱著田園牧歌式的愛情頌。她是否該受到指責,或者值得他人的同情?現今社會裡,又有多少一如曼儂典型的少女在我們身邊存在?
友善連結 http://www.site-magister.com/manon.htm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Napoléon 拿破崙
《拿破崙》
圖引用自 http://www.disquantique.com/view_product.php?product=4765&PHPSESSID=76c330b475add939d5393210c5492994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類型:錄影帶無字幕
年代:1927
導演:Abel Gance
演員:Albert Dieudonné, Vladimir Roudenko, Edmond Van Daële
簡介:拿破崙 (Napoléon, 1769-1821) 為一名出色軍事家,一生親征六十多次,拓展法國領土,宣揚法國的革命理想。本片是法國導演Abel Gance在1927完成的默片,他從小愛好文學,十九歲當演員,從而嘗試劇本創作,在本片亦擔任配角演出。作為導演,他善於創新拍攝手法。本片的最後一景同時呈現三個鏡頭取得的畫面,以三架攝影機調整好相同的角度,高度,景深和焦距,同時開機拍攝。此外,當軍隊進入義大利時,銀幕分別顯現藍、白、紅三種顏色,暗喻領土已被法軍占領,為電影史上首創的象徵性電影語言。
友善連結 http://www.gildasattic.com/gance.html
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
文學與歌劇 -- Rigoletto 弄臣
《弄臣》
圖引用自 http://www.art.com/asp/sp-asp/_/pd--10028309/Verdi_Rigoletto.ht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根據文學作品:Le Roi s’amuse(Victor Hugo)
劇本:Francesco Maria Piave
作曲家:Guiseppe Verdi
樂團及指揮:Wienner Philharmoniker ; Riccardo Chailly
導演:Jean-Pierre Ponnelle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Luciano Pavarotti ; Ingvar Wixell ; Edita Gruberova ; Ferruccio Furlanetto
片長:116 min
短評:在曼圖的宮殿裡,弄臣Rigoletto服侍好色而殘酷的公爵,幫他滿足無止盡的淫欲,又獻計以除掉阻擾其事的小貴族,沒想到這時公爵卻看上了Rigoletto純真而不懂世事的女兒…。這部由Jean-Pierre Ponnelle導演的歌劇電影,在數個意大利古城實景拍攝。一開頭就借著攝影鏡頭的移動與框取的畫面來訴說故事,鏡頭的移動配合樂音,塑造出足以撼動人心的強烈對比氛圍:啟幕那刻,已點出了最終的悲劇下場,但隨即時間轉換,畫面帶回到了狂歡作樂的宮殿,誇張、炫目、華麗而頹廢,令人想起費里尼電影的巴洛克風。這部歌劇是根據雨果的戲劇Le Roi s’amuse(國王作樂)所改編,以一名駝背的弄臣Rigoletto作為悲劇的中心人物,正符合雨果的醜怪美學理論與浪漫主義的戲劇觀。幾位主要的演唱者,Ingvar Wixell,Edita Gruberova,以及剛剛過世的Luciano Pavarotti(飾公爵)都有十分精彩的演出。其中Ingvar Wixell一人分飾二角,既演弄臣又演老伯爵:悲憤的老伯爵因Rigoletto幫著公爵凌辱其女而下狠誓詛咒他;伯爵憤怒逼視的眼神,令Rigoletto膽顫心驚!這一幕惟有靠著鏡頭剪輯和令人讚嘆的化妝術才能表現,此外,這樣的安排更突顯了命運捉弄人與報應的主題!
友善連結 http://en.wikipedia.org/wiki/Rigoletto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為什麼介紹歌劇? -- 寫給「法國文學史」課的學生
{###_frlt1800/19/1993841875.jpg_###}
Paris, Opera Garnier的售票窗口。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在歐洲,歌劇的興盛是近三、四百年來的事。
和其他藝術一般,歌劇向來是跨越國界的藝術。
德奧出生的作曲家,可以採取意大利文的劇本;
取材法國的文學;故事卻發生在西班牙;
長年在英國工作;四處旅行,到捷克去首演...。
我們可以談法語歌劇史,或法國作曲家的歌劇創作史,
但是法國歌劇文化必然是與整個歐洲文化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認識法國文化,不能無視於歐洲各地的文化。
和其他藝術相較,歌劇向來是跨藝術的綜合成果。
作曲家、劇作家、樂團及其指揮、
既能唱又能演的演唱者、編舞者、舞者、
舞台導演、美術設計、
佈景、道具、服裝、化妝、燈光、奇效、音效等,
到了二十世紀,甚且進一步,常與電影藝術結合。
許多二十世紀的作家、電影導演,是看著歌劇表演長大的;
在電影界工作了一段時日後,有的導演轉而去導戲劇或歌劇,
一方面,這是為了與觀眾作更直接的接觸,
另一方面,也為了在有限的舞台世界裡去發揮電影的語言。
歌劇雖然包含文學,與電影也有越來越多的交集,
然而,歌劇是歌劇,絕不等同於文字藝術的文學,
也不等同於技術複製時代的影音藝術。
然而,當它運用電影藝術來編導時,又成了另一種不同於舞台表演的藝術。
看過比才的歌劇《卡門》不等於了解梅里美的小說《卡門》。
普契尼與曼斯內,對於小說《曼濃‧雷絲蔻》的歌劇版轉譯,全然不同。
這就像是看過夏布洛導演的影片《包法利夫人》,
並不等於讀過福樓拜的原著小說。
比較文學與歌劇,為的是理解兩種藝術之間的同與異,
體會其中互文轉換的趣味,並且讓原屬於各自媒材的特色更為鮮明。
歌劇既然是一種舞台表演藝術,
同一部歌劇在不同時代、不同空間、不同語文、
不一樣的導演以及不一樣的表演者的詮釋下,
其內涵、藝術性和所欲傳達的訊息,便各有千秋。
遠古的希臘羅馬神話題材,可以再現於十九世紀法國布爾喬亞社會,
也可以出現在二十世紀倫敦灰暗的街頭巷尾,
或是無特定時空座標的抽象構圖空間裡,
但看藝術家從歌劇中的領會如何!
歌劇不是老舊時代的藝術,
作為表演藝術,歌劇不斷推陳出新,始終是活生生的藝術表現。
從歌劇中看藝術,看文化,看社會,看世界。
它是會令人落淚歡笑的娛興,但又不只是娛樂!
如果各位同學認為自己對於文藝的接受度還算開闊,
何妨趁這個難得的時機,走進多彩多姿的歌劇天地漫遊!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Agatha 阿嘉達
《阿嘉達》
{###_frlt1800/17/1808643526.jpg_###}
圖引用自 amazon.fr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2004
導演:Jacques Malaterre
演員:Anna Richard et Jean-Mark Richard
簡介:這部影片將二十世紀法國女作家 Marguerite Duras 於1981年完成的劇作搬上銀幕,內容描寫一對兄妹之間不可能的愛情。舞台劇的場景單純、人物只有兄妹兩人:男女主角回到昔日的海邊小屋裡對話,試圖從殘存於彼此腦海中的片斷記憶,拼湊出共同的回憶;也提到在面臨人世的倫理觀、個性等種種衝突之下,兩人註定分離的無奈。Duras於1914年出生於法屬殖民地越南,那充滿異地色彩的成長環境,以及她和家庭成員的緊張關係,一直是她故事的重心所在:如《情人》(L’Amant)、《印度之歌》(Indian Song);1932年返法後,曾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如二次大戰的法國反抗軍、1968年五月學生運動等),是位以寫作為畢生志業的涉世作家。
補充圖片
{###_frlt1800/17/1808643523.jpg_###}
Duras位於蒙巴納斯之墓園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Zazie dans le metro 莎姬在地鐵
《莎姬在地鐵》
{###_frlt1800/17/1808643519.jpg_###}
圖引用自 MSM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 1960
導演: Louis Malle
演員:Catherine Demongeot, Philippe Noiret
簡介:人小鬼大的莎姬和媽媽從鄉下乘火車到巴黎,但事實上,母親此趟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會見情人,因此將莎姬暫時交託給舅舅照顧。本片是法國新浪潮導演路易‧馬勒 (Louis Malle, 1932-1995) 1960的作品。他採用無序的剪接、變換攝影速度的手法拍攝,既能增添喜劇效果,又是導演對於電影語彙實驗性的探索。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雷蒙‧格諾 (Raymond Queneau) 的同名小說,充滿俚語粗話,通過小孩的角度反應出現代巴黎光怪陸離的市井百態。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Sartre : L’Age des passions 沙特:激情年代
《沙特:激情年代》
{###_frlt1800/17/1808643517.jpg_###}
圖引用自 blogemploi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2006
導演:Claude Goretta
演員:Denis Podalydès, Anne Alvaro
簡介:沙特(1905-1980),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和文學家,畢生投注於社會運動。「人」的問題是他的思想核心:人被無緣無故、一無所有地拋到世上,持有絕對的自由,但也因此須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是自己行為的主人;而只有在自由選擇的行動中,人才能變成自己真正所要成為的。瑞士導演Claude Goretta擅於探索人物的內心活動。本片試圖勾勒沙特的生活圈,還原當時知識份子所處的時代氛圍。
補充圖片
{###_frlt1800/17/1808643522.jpg_###}
沙特和波娃位於巴黎蒙巴納斯之墓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_frlt1800/17/1808643521.jpg_###}
巴黎國家圖書館Richelieu館 沙特之雕像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評論文章 -- 《哀傷與悲憐》:一部「引起問題」的紀錄片
《哀傷與悲憐》:一部「引起問題」的紀錄片 --- 許綺玲
◎11.25.2002(本文原刊載於《電影欣賞》季刊2002年冬季114號。)
{###_frlt1800/17/1808643525.jpg_###}
《電影欣賞》季刊2002年冬季114號
圖引用自 國家電影資料館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哀傷與悲憐》(Le Chagrin et la Pitié)是1967至69年間,由法國名劇情片導演馬克斯‧歐福斯(Max Ophuls)的兒子馬歇爾‧歐福斯(Marcel Ophuls)與阿立斯(André Harris)及瑟篤(Alain de Sédouy)合作攝製的一部紀錄片。影片的內容,大約是以法國中部山區的克里蒙菲洪市(Clermont-Ferrand)和其所在的歐維嫩省(Auvergne)鄰近區域為主,回顧當地在1940至45年維奇(Vichy)政府時代的社會記事。該片片長超過四個鐘頭,分兩部份:「淪陷」與「抉擇」;曾獲得沙度獎(Prix Georges Sadoul)及1970年的奧斯卡最佳外片提名。不過,光是指出這部長片早已成為紀錄片中的經典作,並不能完全說明其重要性。
就在這部紀錄片的攝製期間,1968年,從法國巴黎大學的一則校園事件,掀起了五月風暴,引起各階層人士的響應,進而成為全國性的社會改革訴求。隔年,這一場風暴,雖以戴高樂辭去共和國總統職位而落幕,但是整個法國社會餘波盪漾,對於戰後的法國電影工作者,尤其新浪潮一代的導演們,也有著深刻的衝擊。社會關懷或政治立場明朗化是主要的轉向。有的導演,如路易‧馬盧,從劇情片轉向紀錄片,並透過更為普及大眾的電視小螢幕播映;或者像高達,在熱烈參與政治抗爭行動的同時,致力於拍攝非屬商業管道發行的影片。無疑的,這是反省與求變的年代。
不過,回顧過去、重新出發,也很重要。《哀傷與悲憐》就在這政治敏感的時刻,探索法國那段黑暗年代的歷史,對官方或主流版本的歷史提出質疑。這個版本將二次戰史描述為一部光榮的民族史:全國上下、海內外的法國人民,在戴高樂的領導下奮勇抗敵,擊退了入侵的納粹德軍。然而這部紀錄片所揭露的、遠為更複雜的時代真貌,對當時的法國來講,仍是個禁忌話題。何況戴高樂將軍才剛引退下台(他於1970年心臟病發作,猝然去世),戴高樂時代也尚未完全告終。影片中雖有令戰後法國人引以為傲的地下抵抗組織人士的見證,但它也揭露了令人汗顏的另一面史實,不啻喚醒一場惡夢:法國戰敗後,被劃割了以巴黎為中心的德軍佔領區,中南部的自由區則成立了實質上為納粹德國傀儡的維奇政權,而這個由貝當將軍及拉瓦爾(P. Laval)為首之親德政權,當時擁有的支持者或至少是默認者,竟還不在少數。這樣帶有民族恥辱印痕的史實,戰後一度被有意地避談或忽略,但其記憶卻仍深刻地烙印在法國人心中,難以忘卻。《哀傷與悲憐》前所未有地撕裂這個脆弱的簾幕,試圖呈現多面的歷史真貌,算是補足了過去影片(偏向歌功頌德或關懷普遍人性)的不足。然而,這部紀錄片並非單純地打破了簡化的善惡二元觀(雷奈1959年的《廣島之戀》已觸及這樣的主題),而是導入了多種立場相對的言述。不過,這部紀錄片與其說是力求「客觀」(如何定義?),不如說是解破迷思,重構歷史;而這也是特別從七○年代起,整個歐洲透過電視媒體,針對現代史所致力進行的撥雲見日工程。事實上,《哀傷與悲憐》起先正是由官方組織負責製片的,並且是為電視製作的。可是拍成之後,卻遭到了在法國電視禁演的命運。該片先是在國外電視播映,到了1971年,終於在巴黎拉丁區一家小電影院裡上映,因大受矚目,隨後得以轉往香榭大道上的大型影館放映,然後,又再等了二十年,才以最初計劃的形式在電視上播出。
想像初映當時的觀眾,尤其是在戲院幽暗封閉的空間裡,在那如夢境般的氣氛中,聚精會神地看著銀幕上的影像,訪談者述說著二十多年前的舊事,四年多的歷史濃縮在四個小時內,可以想見這樣的經驗對曾切身其事與否的觀影者而言,都會是多麼大的震撼!年鑑學派的電影學者(M. Ferro)特別讚賞(也擔憂)這部影片極其流暢的敘事銜接,幾乎讓人忘了這是經過細心編輯的結果。像有不少地方是疊合了不同源之音與畫,看來卻顯得如此自然。而到了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離那段歷史更遠了,無論屬於戰時或戰後訪談的不同時期影像,好似全融入了不可明確定位的「往昔」,就因那已過時的媒材,在一律黑白灰的調子裡,散發著屬於逝去時光僅有的光環。層疊、進而循環合一的歷史感,也在開頭介紹歐維嫩省時暗示了出來:先是遠景、近景,接著是一面紀念碑上記載此地被古羅馬軍征占的史事,最後,再接到一座紀念二次大戰無名戰士的雕塑。
這部影片剪輯融合了多種來源的材料:最主要的是訪談,包括了十多位不同國籍(德、英、法)與社會階層(貴族、平民、官員、軍人),左派、右派各種立場,有名、無名人士,在他們自己的生活地點接受訪談;除此之外,還有戰時的新聞片、宣傳片、劇情片、照片等,再加上克里蒙菲洪市現今街頭的即景影像,交織組合而成。紀錄片往往並非針對眼前時事的同步紀實,而只能隔著時間距離回顧過去;其重新拼湊的,與其說是歷史的片段,不如說是各種關於歷史的文本,無論是影像或言談,不乏具有能指性活躍的文本。因此,比如說,對於片中插入的宣傳片片段,無論是納粹德國的或維奇政權的,其目的並不全然為了交代歷史,而更重要的是被引用(quote)為「當時的宣傳片」,讓觀眾在參照了其他觀點的見證後,自行檢視其真實與謊言。事實上,在七○年代左右,法國大學裡已開始討論影像文本的建構問題。受益於這樣的研究,到了今天,我們更應當意識到這點:看似流暢而不著痕跡的敘事,若全然掩去剪輯之實,反而將更易造成爭議性,因畢竟這樣一部紀錄片應是以解構歷史迷思為意圖,而不是相反。
可是,一部影片的政治爭議點往往起於語言的部份。這部紀錄片因對比多種立場者的訪談,放映後馬上激起了不同意識形態觀者的意見紛紛。顯然,給前納粹軍人、維奇政權支持者自我申辯的機會,恐怕不免要激起觀眾對這些人錯誤地感到悲憐,因而有違歷史良知;相對的,也有人指出戴高樂與「自由法國」竟極少出現於影片中。何況,令人不滿的還因訪談者依其出身、經歷之不同,在解說能力上也有差異,影片作者又對訪談作了不同時間份量的分配。比如,導演作者們給了各種不同抵抗組織的成員,尤其是戰後曾組政府的左翼領袖孟德斯─佛朗斯(P. Mendes-France)有侃侃而談、自我表述的許多片段,然而,我們可能會更驚訝地看到曾經親身加入德軍青年團的貴族後裔,以無比冷靜自持的口吻,不疾不徐地剖析他年少時代如何因家世環境,只能宿命地傾向法西斯主義、崇拜起德軍英姿煥發的理想形象等,為自己作了充份而「合理」的申辯。這些個人的見證,雖然很具體很實在、活生生的,卻有個危險:這就好似歷史只能依隨個人的處境來作歸結(有的訪談者還直言對當時的某些重大時事始終搞不清楚)。而影片為人指責的,正是欠缺對當時社會形態的整體分析,也絲毫未提及戰前已先有右派政府對德國的綏靖政策,後有左派政府的不干涉政策,而十九世紀以來反閃族主義又早已存在於歐美,且氣燄愈來愈高漲,甚至在法國境內還形成了數個十分接近法西斯意識形態和組織的團體,聲勢不小;更奸險的,還有一些大資本家和企業早已和德方有利益來往(真是商人無祖國!),因而企圖影響國家的政策。這些都在一步步地將法國由「奇怪的戰爭」導向幾乎不戰而敗的羞辱局面。而這部紀錄片並未充份地交代這些背景史實。
反之,《哀傷與悲憐》凸顯了另一項不無關聯的事實,即當時法國許多右派或親右人士對於共產主義者的革命充滿恐懼。維奇政府總理拉瓦爾還曾公開表示,他寧可被德國征服也不願布爾什維克日益擴張。於是許多人甘心容忍親敵的政權,也就成了默認納粹獨裁者的共謀。別忘了,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年代仍是美蘇兩大集團的冷和時期,戴高樂領導下的法國一直想在兩大勢力之外,建立另一強權,走出自己的路,但基本上其政權仍是延續十九世紀以來以布爾喬亞為中心的右派政權。然而,不可忽略的另一制衡力量是來自於左派,而終戰以來他們在議會中經常佔有相當強的席次,而法國知識份子當中思想左傾者也一直極為普遍。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或許使得《哀傷與悲憐》的作者會著重於說明右派的恐懼,來解釋當時法國何以寧可選擇服敵妥協的方向。
法國經過內部有組織的反抗行動與戴高樂和聯軍由外部的接應,終於打勝了這場戰爭,挽回了民族的自尊光耀。這是戰後主流民意與官方版歷史樂於強調的。可是《哀傷與悲憐》卻揭露了,戰後雖已過了二十多年,仍有人對與德「合作」(collaboration)的拉瓦爾總理(戰後被判處死刑)表示懷念和感恩。紀錄片的作者更借著外人(邱吉爾手下老官員)的口,指出德國兼併了許多鄰國,使其政府紛紛流亡海外,可是只有法國留下了在地政府,甚至進一步與納粹「合作」。種種這些事實喚醒了法國觀眾的意識,如何不教他們尷尬、不平與憤怒。而面對這些不同立場、觀點的言論,紀錄片作者只是經由提問,讓訪談者自行道來,甚少另加後設的評論。或者說,作者盡量借著交互剪輯,讓他們自相評論。總之,這部片子不斷在「引起問題」(J-P. Jeancolas語)。
福樓拜曾與喬治桑辯論作家是否應現身表達對作品的意見。福樓拜認為讀者夠聰明的話,自可從作品的「形式」通達真理,作者無需為人物或讀者先發評論。事實上,這部多聲雜語的紀錄片,不能只限於追究其訊息功能,也要從其他的溝通功能(表達自我的、勸說的、詩意的、建立溝通管道的、反身自指陳述的),也就是從整個影音「形式」來解讀:不能只重說的是「什麼」,而更要注意「如何」說。同樣的,前述的文本性在觀片過程中亦是不容忽略的。如此,觀眾可以留意到死不認錯的納粹老兵說話經常自相矛盾;法國百姓會以不斷強調「像大家一樣…」來舒緩自己的良心自責;有人說沒看到德軍,有人覺得滿街都是;前面提過的那位親德貴族不但謹慎地操控自己的言述,讓人感覺「客觀而有教養」,並能接受記者提到的「集體無意識」特殊用語,顯現他的知識和「自省力」,似乎由此更能搏得觀眾的諒解。更有趣的是抵抗組織的成員,個個都是性格人物,但很少有人會去強調自己的使命感:一名同性戀的英國間諜,在他的問答中給人的印象,彷彿他的英勇行徑只是出於個人的性格問題(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害羞);孟德斯─佛朗斯以帶點幽默的口吻,微微將自己的越獄經歷傳奇化,而農民雖無長篇大論,但直率而豪爽。令人感到幾分錯愕的,或許是「解放運動」組織的創立者維澤希(E. d’Astier de la Vigerie)以反英雄之見,顯露了自嘲的殘酷智慧:因在那時代,青年往往憑著一股「唐吉訶德」式的浪漫精神與熱血衝動,嚮往充滿冒險的生活,但是基於因緣際會,一步之差,可能使人走上英雄之路,也可能使人誤入歧途──路易‧馬盧後來的劇情片《拉孔‧魯西安》(Lacombe Lucien, 1974)正是在處理這個道德曖昧的問題。訪問維澤希末了,畫面特地打出字幕,說明他在接受訪談後不久即去世,彷彿解釋了他懷疑論的虛無心境。不過,觀者豈不也該警覺到口述歷史的蒐集時日有限,歲月不待人。
另一方面,影像也在說話。舉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親德貴族的豪宅,鏡頭從仰角遠觀,顯現天花板的壁畫與吊燈,華麗輝煌。有時則利用巨大的面部特寫,讓觀眾自行檢視訪談者猶疑不安的眼神、僵硬的面部肌肉或尷尬的笑容。這些細節,使得這部紀錄片更加耐人尋味,…也或許留下了更多疑點。
二十一世紀,今天的歐洲人對那段戰史要比1960、70年代的人,有了更完整的研究及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這是因許多有心人不迴避面對歷史中即使是最黑暗的災難時刻,努力發掘真相的結果。而國家方面更應主動作一件很難的事,即帶頭勇於反省過錯、記取教訓。我想起一位法國朋友的話:新約裡記載使徒彼得三次不認耶穌,雞鳴而懊悔,她對這則故事的看法很強烈,說她絕不能同情那種道德軟弱、容許自己作出妥協的人的任何藉口:這是今天大多數法國人對維奇政權的看法。歷史不是自行運轉的機器,每個人對歷史都有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左右力。對百樣人世的哀傷與悲憐之外,這點自覺,在今天那空洞而毫無歷史反省的「大和解」口號下的台灣,越發顯得重要。
◎11.25.2002
(本文原刊載於《電影欣賞》季刊2002年冬季114號。)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e Chagrin et la pitié 哀傷與悲憫
《哀傷與悲憫》
{###_frlt1800/17/1808643514.jpg_###}
圖引用自 mediablvd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1967- 1969
導演:Marcel Ophuls
副導:André Harris、Alain de Sédouy
簡介: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大約是以位於法國中部山區城市Clermont-Ferrand和其所在的省份Auvergne為主,回顧當地在1940至45年維奇(Vichy)政府時代的社會記事,曾獲得沙度獎(Prix Georges Sadoul)及1970年的奧斯卡最佳外片提名。該片片長超過四個鐘頭,分兩部份:「淪陷」與「抉擇」。導演以訪談形式,訪問了各行各業,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意識形態、政治立場的人士,有德國前納粹軍官、法國親納粹貴族、農夫出身的反抗軍、情報員、歌手、教士、維奇政府官員、親戴高樂派官員、劫後餘生的法籍猶太人及立場各自不同的許多平民百姓,試圖從各個角度去重整維奇政府時代人們對自身所處歷史的認識及觀感。本片拍攝年代正值戰後法國社會面臨劇變、戴高樂政權不穩的時期,也正值人們對二次大戰的態度轉變,從歌頌勝利轉向檢討錯誤及哀悼受難者,本片不惜挖掘法國人不堪回首的記憶,上映後在當時曾引起極大的震撼。
(請參見附加評介文章)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Antigone 安提岡尼
《安提岡尼》
{###_frlt1800/17/1808643520.jpg_###}
圖引用自 chrysis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2003
導演:Nicolas Briançon
演員:Barbara Schulz
簡介:本劇作者 Jean Anouilh,為二十世紀法國重要劇作家,一生完成了三十餘部劇作,其作品中的主角往往具有強韌的生命力,以己力反抗宿命,展露出不與虛偽、充斥謊言的現實世界妥協的擇善精神。Antigone的故事原出自古希臘戲劇,Anouilh在保留劇情綱要的同時,轉換了人物的動機,賦予各個主要人物更複雜而現代的人格深度。Antigone違背城主叔父 Créon的旨意,執意埋葬被視為叛徒且戰敗身亡的兄長屍首,因而被判處死刑,然而她面對這樣的命運卻毫無悔意…導演Nicolas Briançon在場面調度方面作了旁白介入的安排:開頭、中場和結束都由敘事者現身於舞台前方介紹人物,引導觀眾進入故事,提出思考方向等。劇本原有的對話內容,經由演員豐富的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帶動了戲劇張力,現場並有人聲吟唱,遙呼古希臘戲劇的合唱隊角色作用。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 / L'Heure espagnole 孩童與魔法 / 西班牙時光
《孩童與魔法 / 西班牙時光》(兩部獨幕歌劇)
{###_frlt1800/17/1808643513.jpg_###}
圖引用自 5music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作曲者:Maurice Ravel
「孩童與魔法」劇本源自作家Colette
樂團指揮: Louis Langrée
年代: 1999
演唱者: Marie-Belle Sandis, Marie-Therese Keller等
簡介:本片介紹兩部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的獨幕歌劇。《孩童與魔法》描述頑皮的男孩在惡作劇之後,遭到茶壺、貓咪、時鐘、茶杯等的指責。這部劇取材自法國女作家Colette 克萊特 (1873-1954) 的故事,她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感覺,甚至連筆下的動物也具有思想感情。《西班牙時光》為鐘錶店老闆的妻子趁丈夫出門工作時的偷情故事。全劇的聲樂部分,打破傳統形式,強調語言與音調的自然結合。鐘錶店的建築布景即是一座巨大的時鐘加鐘擺,頗具有超現實趣味,對布景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值得一看!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Dada cinéma 達達電影
《達達電影》
{###_frlt1800/17/1808643512.jpg_###}
圖引用自 ICA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 1921-1927
導演: Hans Richter, Viking Eggeling, René Clair, etc.
演員: Marcel Duchamp, Ernst Max,等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黑白默片
簡介:本片包含八部達達實驗性短片。此時期電影鏡頭語言的特色包括:顛倒鏡頭上下左右視角、對焦模糊,顛覆剪接邏輯、打亂連貫次序、重疊映相及拼貼等,開拓了電影語言的種種可能性。比如 René Clair 所導的 ENTR'ACTE (1924),全片無口白對話,只用音樂貫穿全劇,並以快慢速度鏡頭的變化試圖表現出二十世紀初的速度感和黑色幽默。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Le Temps retrouvé 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
{###_frlt1800/17/1808643515.jpg_###}
圖引用自 douban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 1999
導演: Raoul Ruiz
演員: Catherine Deneuve, Emmanuelle Béart, Vincent Perez
簡介:本片亦根據普魯斯特名著改編,電影中重現二十世紀初法國的街景、住家擺飾,和人物對白、髮式衣著,及上流社會奇風。本片由勞爾魯斯Raoul Ruiz執導,集法國重量級影星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文森培瑞茲Vincent Perez等同堂演出,以影像詮釋普魯斯特小說文本中,將時間交付回憶與意識,重新流轉呈現的手法,帶領觀者進入作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世界。曾入圍1999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提名、2000年凱薩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Un Amour de Swann 斯萬之戀
《斯萬之戀》
{###_frlt1800/17/1808643518.jpg_###}
圖引用自 Marcel Proust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1984
導演: Volker Schlöndorff
演員: Jeremy Irons, Ornella Muti, Alain Delon
簡介:本片是根據《追憶似水年華》其中一部改編的同名電影,故事背景在1875年,一名有才氣的法國貴族與年輕青樓女子愛欲糾纏的故事,片中對於美、愛情、與情欲三者的關係有高明、細膩、點到為止的詮釋。由德國導演Volker Schlondorff執導,法國老牌男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亦參與本片演出,曾獲1985法國凱薩獎最佳服裝及最佳佈景。
推薦影音藝術欣賞 -- Arthur Rimbaud 韓玻
《韓玻》
{###_frlt1800/17/1808643511.jpg_###}
圖引用自 Dvd Toile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 1991
導演: Richard Dindo
演員: Bernard Bloch, Christiane Cohendy
簡介:詩人韓玻有句名言 « Je est un autre.»(我是他者)、 « La vie est ailleurs. »(生活在他方)。年少時代他追求文字煉金術,曾為歡慶巴黎公社的成立而逃家。之後,他決定投入冒險生活,輾轉遊歷歐洲各地、直至東南亞、中東、北非,換過各種不同工作:採石、雇傭兵、軍火販、殖民地監工、咖啡商、勘探隊等,最後因治療腿部腫瘤而返法,但有一心想望再度出發遠行,1891年於馬賽去世,享年僅37歲。本片以昔人回顧的劇情片方式,藉著演員所扮的身旁親人、詩人好友魏爾崙 ( Paul Verlaine)等回述他們對韓玻的認識、情誼與評判。與另一部韓玻傳紀錄片《什麼?永恆:韓玻》相較,本片比較偏重在表現詩人的痛苦與凡俗人性。本片為ARTE贊助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