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19/1993841888.jpg_###} Corot 所繪的奧菲
圖引用自 http://stalker.hautetfort.com/tag/entretiens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L’Orfeo
《奧菲歐》
根據古希臘羅馬神話Les Métamorphoses (Ovide)等
劇本:Alessandro Striggin
作曲家:Claudio Monteverdi(蒙特維爾第)
樂團及指揮:Das Monteverdi-ensemble des Opernhauses Zürich ; Nikolaus Harnoncourt
導演:Jean-Pierre Ponnelle; 服裝: Pet Halmen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Philippe Huttenlocher ; Dietlinde Turban ; Trudeliese Schmidt ; Roland Hermann ; Glenys Linos ; Werner Gröschel ; Hans Franzen ;
片長:101 分
語言:意大利語
Orfeo ed Euri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根據Raniero de Calzabigi的戲劇
劇本:Pierre-Louis Moline
作曲家: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葛洛克)
樂團及指揮:The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 Hartmut Haenchen
導演:Harry Kupfer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Jochen Kowalski ; Gillian Webster ; Jeremy Budd
片長:83 分
語言:意大利語
Orphée et Eurydice
《奧菲歐與尤麗蒂切》
作曲家:Hector Berlioz(白遼士)根據 Gluck(葛洛克)歌劇重新配器
樂團及指揮:Das Bayerische Staatsorchester ; Ivor Bolton
導演:Nigel Lowery ; Amir Hosseinpour ; 編舞:Amir Hosseinpour
主要詮釋者(聲樂家):Vesselina Kasarova, Rosemary Joshua, Deborah York
片長:104分
語言:法語
短評:
奧菲的神話故事可說是最豐富的互文性與跨藝術研究對象:包括文學、戲劇、歌劇、電影、繪畫、雕塑等,不勝枚舉。文學家與藝術家始終對這個神話有著高度的興趣,主要是因為,一、它涉及兩個最恆久的主題:愛與死;愛情的忠堅,不畏死亡考驗的愛情;二、奧菲本身是音樂家,所以也是詩人、藝術家的最佳代表。
不過,奧菲的故事也隨著不同時代與不同藝術家的觀點,而呈現不同的詮釋與意涵。在蒙特維爾第的歌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諸神強力介入,試圖左右兩情侶的命運--,但是最終,卻是因奧菲為愛心切,過於急燥,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在葛洛克的歌劇中,尤麗蒂切不再是沉默的影魂,而充滿了人性的脆弱與對愛情忠誠度的疑慮;幸好,這回是奧菲的真情,感動了愛神,才扭轉了悲劇的結局。奧菲的真情,則有賴其音樂天份來展現。
奧菲的藝術家身份,後來便有越來越凌駕於深情愛人身份之上的轉變。慢慢地,他的故事所欲突顯的,不再是愛情的執著,而是他的藝術造詣、他對完美境界的追求。如此,感化冥神的,與其說是愛情的忠貞,不如說是他的音樂太動人。而奧菲與尤麗蒂切之間的關係及心理層面的寫照,也變得較複雜。以文學為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作家Gérard de Nerval的Aurélia(1855)引Gluck歌劇中奧菲的悲呼,作為章節本文前的引句,但後來的劇情發展卻顯示,主人翁以創作昇華了愛情的瘋狂,藉由詩作通過「下地獄」的考驗,最終是藝術帶給了他心靈的救贖力量。Victor Segalen的Orphée-roi( 1916)裡, 尤麗蒂切對詩人深愛的音樂充滿了嫉妒心;美國劇作家Tennessee Williams的Orpheus descending,奧菲彈的,不是七弦琴,而是現代吉他,且愛吉他勝過於愛任何女人;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也表達了類似的迷戀音樂(或詩人自身才情)的主題。而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長河小說的其中一部Albertine,也可用奧菲神話的模式來解讀:敘事者兩次失去他所愛的Albertine,惟投入寫作,為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順此發展,法國詩人兼導演考克多(Jean Cocteau )的奧菲系列電影中,尤麗蒂切只是個平淡的家庭主婦,退居次要的角色,她的死成為奧菲穿越鏡子,下地獄尋找詩作靈感的一個藉口而已;而他真正渴望的,能刺激他新的創作靈感的,竟是「死亡」,化身神秘的冰山美人。除了考克多的電影(Orphée, 1949 ; Testament d’Orphée, 1959)之外,Marcel Camus曾把奧菲的故事背景放在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會中( Orfeo Negro,1959)。另一位法國導演Jacques Demy在1985年所上演的Parking裡,現代版的尤麗蒂切,乃因吸毒過量而致死。
有關奧菲神話的歌劇,有名者如下:
1607 La Favola d’Orfeo, drame musical de Monteverdi
1721 Orphée, cantate française de Rameau
1762 Orfeo et Eurydice, opéra de Gluck
1791 Orphée et Eurydice, opéra de Haydn
1858 Orphée aux Enfers, opéra-féerie d’Offenbach
1926 Les Malheurs d’Orphée, opéra de chambre de Darius Milhaud
1953 Orphée 53, opéra « concret » de Pierre Schaeffer et Pierre Henry
(opéra « concret »混合意大利歌劇美聲演唱以及電子音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07)是蒙特維爾第版《奧菲》歌劇演出的四百週年紀念。這裡特別介紹Ponnelle精緻華麗的製作,舞台重現了巴洛克繪畫的劇場式空間,兩側的走廊看台上,合唱隊與諸神,面對著我們台下的觀眾,一起看著這場悲劇的進行,為我們哀歎、讚美,表達各種心聲。至於葛洛克的歌劇《奧菲與尤麗蒂切》,先前洪力行老師的演講已提過Robert Wilson最低限風格的製作。這裡,再介紹另一位非常有才氣的導演Harry Kupfer的作品。他把奧菲故事的時空放在二十世紀的倫敦街頭,尤麗蒂切是死於一場車禍。猜猜看:他會如何變換「愛神」的角色?又如何安置合唱隊的現身?如何處理下地獄的場景?這個演出裡,比較不尋常的是,奧菲是由假聲男高音演唱。當然,配合二十世紀的倫敦街頭背景,奧菲穿的是皮夾克,牛仔褲,彈的是電吉他 ...。
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白遼士再根據葛洛克的歌劇重新配器,再推出一個法文版。我們介紹的這個製作結合了多種不同來源的場景設計主題:女丑愛神、地獄廚師、絨毛玩具小動物、著古希臘裝的女子合唱隊、玫瑰花叢中的睡美人...。結尾有一段舞蹈表演,以芭蕾默劇的形式,再把整個故事重述一遍。有趣的是那舞姿舞步的靈感源頭,是得自於古希臘陶瓶上所繪人物的姿態,再加上一些幽默的小細節!
{###_frlt1800/19/1993841889.jpg_###} Chagall所繪的奧菲
圖引用自 http://www.russianavantgard.com/Artists/chagall/chagall_orphee.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友善連結 http://orfeo.grenoble.free.fr/Annexes/orphisme.htm
這個奧菲的友善連結很值得一看
回覆刪除圖片雖不多 但影劇資料很多
令人感動的是裡頭有學生自己描的圖
自己奏的樂句
還有自己整理出來的書目
真的是研究成果的展現
A propos du mythe d'Orphée, j'ai lu ceci:
回覆刪除"dans le monde occidental, seul Orphée, le poète,
réussit à soumettre les habitants des Enfers, à
réconcilier le chant et l'action, le lyrisme et la
praxis"..."telle est la belle ambition de
l'intellectuel engagé quand il joue son rôle
d'intellectuel et ne se limite pas son action au
militantisme du citoyen".
看蒙特維爾第的版本,
回覆刪除我自己很喜歡舞台二樓兩旁男女合唱的安排,彷彿大家都在看著這對戀
人的悲喜,像我們觀眾一樣,替戀人高興或難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齣
歌劇的細膩:最後眾人合唱感嘆Orphée沒有成功救回愛人的時候,不
僅樓下的牧羊人們,連樓上的合唱團們,或掩面或頭低垂或悲愴,整體
將氣氛營造地十分完整.
此外,這部歌劇裡有很多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的部份,聽來興味盎然.我
反倒喜歡這些重唱的曲目勝過男主角獨唱.
ps:女主角雖然漂亮但表情有點木然,只有頭尾各唱了一段,但我小小
的覺得她唱得不好...
期待下星期葛洛克的版本~
上面忘了說~
回覆刪除我印象最深的,還有舞台的佈置.
尤其冥府的那些crânes(法國人真的很愛= =)佈滿了整個舞台.
鬼魂們的衣服破爛中反而顯得細緻.
後面有一段是orphée唱歌的時候,活人與死人出現在舞台後方,先左右
並置然後下台渡船過幽冥河.我驚豔於她們服裝與化妝的美麗(破爛的
美麗),這樣的安排大大吸引了我的目光呢,前面的那位先生在唱什麼
我就不管他了!!
愛看歌劇的人不少都對Ponnelle推崇備致 因為他實在太盡心盡力
回覆刪除讓每部劇的每個細節都恰到好處地精緻
破爛的衣服也要有說服力
所以挑了半天劇目 還是挑到好幾部他所製作的歌劇
像灰姑娘 曼濃 弄臣都是
這部蒙特維爾第的奧菲 他特別參考巴洛克的繪畫
建構一個舞台般的舞台 讓戲劇在眾人的觀看之下發生
這位導演不只專擅古典式的佈景 他也可依現代劇情處理成像是德國表
現主義電影般的歪斜內心景觀 或者用象徵式的手法
所以歌劇舞台可用的手法 他都一一掌握 發揮表現力
像長得令人會累壞的華格納歌劇 "崔絲坦與依索德" 他就利用了燈光
的幻變 表現一夜的時光
真的非常了不起
可惜他去世得早 真的是鞠躬盡瘁
太令人惋惜了
嗨 欣葦 開始有注意到唱得好或不好
回覆刪除很有進步喔
我也喜歡重唱
我剛到法國時 帶著一捲蒙特維爾第奧菲選曲的錄音帶 很喜歡聽
特別是合唱 那時也不知在唱什麼 但聽了就覺得精神很好
葛洛克的奧菲 也很優美
看的是蒙特維爾第的版本,首先在看的過程中一直有個很突兀的感覺
回覆刪除是,劇情跳換的太直接。從一開始很歡樂的氣氛到得知惡耗,雖然這
樣的唐突轉折倒也不能說是奇怪,但就一個故事情節來說我總覺得有
那麼一點生硬,我感覺重點不是在於這樣的情節很奇怪而是在表演的
問題上,應該說我個人不太受到男女主角的感動,與其是男女主角演
出劇情還不如說周邊的合唱隊搶戲的多,並且有些可以是主角的獨白
或提問也由其他合唱配角取代了。最引人目光的不難想見就是那華麗
細緻的舞台,精緻華麗的製作,舞台重現了巴洛克繪畫的劇場式空
間,兩側的走廊看台上,有合唱隊與諸神,這些佈置生動了、強化了
神話故事的色彩,顏色,變成了一種語言,透過整體色調的轉換達到
每一幕的整體性以及劇情轉換間直接感染觀眾最有利表達方式,這讓
我想到幾年前張藝謀的〝英雄〞,它也是以單一色調的大量染布出現
在各個段落上,也就是使整個畫面呈單一顏色的方式來負責每個段
落,畫面、顏色,兩相作用就成了舞台的語言。
而我個人偏愛先前演講的時候我們所看的那個男高音飾演Orfeo的片
段,那部歌劇同樣的以整體性的深沉藍作為冥府那一幕的整體說明,
最重要的是在那部劇裡男主角顯的是詩人、藝術氣息的,和"蒙"版本
中男主角顯現出神話中英雄式的古典角色大有不同,可能是我對這齣
劇的期待是藝術與美大過於英雄救美這樣的感覺,所以比較像英雄的
主角在我的感覺反而他的感情流於生硬了,而女主角則...感覺跟男主
角更不熟,好像感情沒那麼濃烈,呵呵!但是也可以更凸顯出音樂,
我們更可以說音樂才是讓他獲得解救愛人特權的要素,而非冥王根本
不懂的、那人間纏綿悱惻的愛情。
喔喔!另外,安排兩側有合唱隊的看台,當然合唱是非常好聽的,此
外我覺得在神話故事或者這樣的劇情中,放入看台這樣的配置是很適
當的,因為在這樣的故事內容上,這些人連同觀眾,或者我們觀眾就
如同他們以及戲裡的諸神那樣看著戀人的發展,或者說看著一個戲劇
性情節、抉擇的發展,因為整個的感覺就是在看故事,而合唱隊有時
也扮演說故事的腳色,所以說恰當,若是隨便套置在一個劇本裡就不
見得了。
劇情有跳接感 這是看早期歌劇會有的情況 但不能說後來的比較進步
回覆刪除只是美學觀不同
奧菲的故事對蒙特維爾第時代的人來說 是非常熟的故事
所以看戲的人一開始便知其前後發展了
所以沒錯 賞歌為主 但同時也可看出來 在這部劇中諸神主導命運的
力量無所不在 人真的是諸神眼中的邈小存在 當然奧菲也不是平凡的
人 但半人半神的神話英雄往往碰上更多坎坷的經歷
我比較好奇的 且感覺很曖昧的是 奧菲結婚時 嚴肅的很 新娘更像個
活雕像而已
之後 奧菲跑出來和一群牧羊人青年又唱又跳 好像很高興從新婚家中
溜出來玩 這樣的安排 令我懷疑 他本來就愛自己和自己的才氣更勝
於妻子 妻子的作用是讓他後來可以下地獄去試探自己的才藝
反正這就是後來的現代奧菲一直轉變下來的新詮釋了
洪老師放的那部Robert Wilson導Gluck的歌劇台灣有出版 但我沒
替系上買
在浪漫時期以前的音樂 以固定的分章形式為依 分成各自獨立的一段
回覆刪除一段 中間無須證明前後有何必要的轉折和銜接性
也許早期歌劇也有類似的情況 一段歌 一段舞 以各自的審美感受為
主
浪漫時期的音樂 開始會以音樂來模仿或反應自然或情感
文學方面越來越講求合理的發展
若要以寫實的邏輯來看 那有些巴爾扎克的小說甚至也會有邏輯上的問
題
所以上次談到小說故事世界的合理性與可信度時 請各位注意各種文
類 或時代上的觀感不同 不能全以最僵的寫實主義標準來要求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