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tre : L’Age des passions
《沙特:激情年代》
{###_frlt1800/17/1808643517.jpg_###}
圖引用自 blogemploi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年代:2006
導演:Claude Goretta
演員:Denis Podalydès, Anne Alvaro
簡介:沙特(1905-1980),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和文學家,畢生投注於社會運動。「人」的問題是他的思想核心:人被無緣無故、一無所有地拋到世上,持有絕對的自由,但也因此須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是自己行為的主人;而只有在自由選擇的行動中,人才能變成自己真正所要成為的。瑞士導演Claude Goretta擅於探索人物的內心活動。本片試圖勾勒沙特的生活圈,還原當時知識份子所處的時代氛圍。
補充圖片
{###_frlt1800/17/1808643522.jpg_###}
沙特和波娃位於巴黎蒙巴納斯之墓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_frlt1800/17/1808643521.jpg_###}
巴黎國家圖書館Richelieu館 沙特之雕像
(感謝許綺玲老師提供,版權所有,竊用必究。)
存在主義分為有神論、無神論與人道主義三類。各家的論述雖然並不
回覆刪除一致,但存在主義者都主張「存在先於本質」的立場,都強調自由與
個人存在的重要性,也都認為人「被拋入這個世界」去面對生、老、
病、死、痛苦、恐懼與挫折等現實。
所謂「存在先於本質」是說:人在被任何概念界定前,就已先存在;
然後在有生之年,透過自由意志為自己選擇,以自覺的行動去塑造自
己、創造自己、界定自己。沙特說:「人是行為的總和,是選擇的結
果。」人必須選擇自己的價值準則。選擇後採取行動,就得為後果負
責。沙特認為:懦夫是他自己怯弱,英雄是他自己勇武;是懦夫或是
英雄不由當事人自行認定,而由別人依照他行為的總和評判。人的本
質既然是行為的總和,則生命的意義就要當事人以行動去實現自己的
目標;夢想、期望與潛能因而都是欺人、無用而消極的,也是不負責
任的。
而我一想到沙特,就想到西蒙波娃,因兩人終身維持著伴侶關係,拒
絕婚姻和生育,而西蒙波娃也是存在主義者、女權運動的先驅。
何謂存在主義: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qid=1205081612076
這幾年來 發現台灣的學生 至少我們系上的學生 都對存在主義哲學很
回覆刪除可以認同 特別是對於人應該為自己負責這一點來講
或許多少有些把儒家某些思想投射其中的可能吧
可惜 很難找到沙特的戲劇演出給大家欣賞 再思考一下
我個人有時不太欣賞他過於文以載道的痕跡
不過 讀其小說 自傳 散文 倒認為他的文字功力很好 思想也很犀利
不愧曾是思想大師 真正的大師 (不是在台灣隨便叫的那種楊X 南XX
龍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