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21/1588176269.jpg_###}
Orphee aux enfers 奧菲下地獄 的服裝設計圖
圖片出自 http://www.ulg.ac.be/le15jour/159/orphee.s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演講者:洪力行老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
時間地點:2007年10月9日13時至14時50分 文一館A226多元教室
內容摘要:
今日聽歌劇,看歌劇,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幸福享受。科技的進步為歌劇的欣賞帶來了視聽上的便利與新的感受。過去,在沒有錄放影機的時代,無論是聆聽歌劇唱片或現場欣賞,認真的觀眾需要事先或同時研讀紙本的整部歌劇劇本,才能清楚掌握歌詞內容。現今,看DVD可以同步對照原文字幕,近距離欣賞表演,真的是一大進步。對於講求文句,字正腔圓,咬字清晰的法語古典歌劇來講,這種新的觀賞經驗更是重要。
以下順著時代,借由五部當今演出精湛、導演風格獨特的歌劇作品,來介紹法語歌劇。雖不能說涵蓋了所有的法語歌劇劇種與特色,但也算是幾個重要發展階段的代表作:
1.Jean-Baptiste Lully : Persée 《佩爾斯》(1682)
Tragédie lyrique en cinq actes 五幕抒情悲劇
sur un livret de Philippe Quinault d’après les Métamorphoses d’Ovide
劇本根據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
圖引用自http://www.resmusica.com/aff_articles.php3?num_art=1491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1672)
Tragédie classique
Mise en musique
Déclamation chantée
Intelligibilité
Divertissement dansé et chanté, intégré à l’action
路易十四時代,設立了王家音樂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實則為讓Lully專營的歌劇院,專門創作和演出法語歌劇,而不再如先前多引進意大利歌劇為主。Persée為所謂的tragédie lyrique(或tragédie en musique),一般中文譯為「抒情悲劇」,但實際上應是指將悲劇譜成音樂來演唱(mise en musique)之意。這類型歌劇的故事題材往往取材自古希臘羅馬神話。當時的歌劇極為重視演唱者的咬字清晰,文意清楚(Intelligibilité),配合豐富而優雅的手勢以表達情感,是一種演唱式的朗誦(Déclamation chantée)。傳統的演出形式講求華麗的舞台效果及服飾,並在劇情中結合舞蹈表演,充份達到娛樂效果。
由Hervé Niquet指揮,加拿大Opera Atelier與Tafelmusik Baroque Orchestra演出的版本, 忠實呈現傳統演出形式,值得推薦欣賞,也值得期待他們未來的表現。
2.Jean-Philippe Rameau : Les Paladins《游俠騎士》 (1760)
comédie lyrique en trois actes 三幕抒情喜劇
sur un livret de Monticourt
圖引用自http://www.amazon.fr/Jean-Philippe-Rameau-Florissants-Compagnie-Montalvo-Hervieu/dp/B000BOFRM6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Opéra comique
La Fontaine
Parodie
choquer
Couple sérieux / couple comique
Ballets
Rameau可說是繼Lully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這部歌劇為所謂的comédie lyrique,抒情喜劇,但亦應理解為喜劇編作樂曲之意。喜歌劇的發展較悲劇晚。喜劇的主人翁為一般平民;Les Paladins 的劇本靈感來源是La Fontaine的一篇寓言詩,劇情以一對嚴肅人物和一對詼諧人物作對比(couple sérieux / couple comique)。Rameau喜歡在他的喜歌劇中謔仿悲劇(parodie),有意驚嚇(choquer)貴族觀眾,同時也是作為一種對於先存歌劇形式的批評與翻新。芭蕾舞蹈(Ballets)表演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加上其音樂有極為鮮明而活潑的節奏感,引人有躍而起舞的衝動。近年來,Rameau再度受到重視,其作品更激發了導演無限的靈感,作各種風格混淆、時代錯置、動畫及其他多媒體跨藝術形式的大膽嘗試,比如多重空間並置,虛實對位等,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巴洛克華麗炫奇、繽紛熱鬧、變化多端的視聽效果。
William Christie指揮,La 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舞團演出的版本,格外令人耳目一新。該舞團曾於今年六月來台演出舞作《拉摩的異想世界》,頗受注目及好評。
3.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Orphée et Eurydice (1762, 1774, 1859)
Tragédie-opéra en trois actes 三幕悲歌劇
圖引用自http://www.amazon.fr/Gluck-Eurydice-Gardiner-Petibon-Chatelet/dp/B00005B34Y/ref=sr_1_2/403-9217201-3426837?ie=UTF8&s=dvd&qid=1192152915&sr=1-2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Novateur
Trois actes
Simplicité
Action
Choeurs
Récitatif orchestré
Gluck出身奧地利人,以著名神話題材所譜的《奧菲與尤麗蒂切》,1762年首先以意大利文版問世,之後他赴巴黎,將之改寫為法文版本(1774)。到了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白遼士(Berlioz)再加以改編,由次女高音擔綱奧菲的角色。Gluck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作曲家,強調歌劇應單純簡練(Simplicité),將五幕改成三幕,劇情(Action)方面也力求單純集中,樂曲排除不必要的裝飾性花腔,並提昇合唱隊(Choeurs)的重要性。而宣敘調則不再僅以數字低音伴奏,改以管絃樂伴奏(Récitatif orchestré),更具表現力。
這部歌劇現有的各種演出錄影中,美國劇場導演Robert Wilson所導的作品以最低限為其風格特色:舞台佈景只有極簡單的幾何構圖線條,以寒冷的藍為單色或同色系調子,演唱者的手勢、動作與臉部表情皆十分節制稀少,整體形成一非常靜態的演出。奧菲是由來自捷克的次女高音Magdalena Kozena演唱。扮演愛神(Amour)的女高音Patricia Petibon嬌小可愛,有歌劇中之Amélie的身影。兩人在歌劇界前景均非常看好。
4.Jacques Fromental Halévy : La juive 猶太少女 (1835)
Opéra en cinq actes
livret: Eugène Scribe
圖引用自www.books.com.tw/.../dvdfile.php?item=D020014450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Grand opéra
Paris
Bourgeois
5 actes
bien structuré
Effets spectaculaires
「大歌劇」(Grand Opéra)原為劇院名,後來用以指十九世紀、特別是盛行於巴黎的一種歌劇類型。題材多取自歷史,而Eugène Scribe是當時很有名的劇作家。這部《猶太少女》取材自十五世紀迫害異端、排猶的歷史背景。大歌劇主要訴求的觀眾是居於政經主導地位的布爾喬亞階級,劇場風格走奢華風,五幕的大型歌劇,場面浩大,佈景繁富而華麗,極盡豪華娛樂之能事,可以和今日好萊塢大製作、大場面的電影氣勢相比擬。到了二十世紀,大歌劇在經過兩次大戰後漸趨沒落,近年來又有復興的跡象,有些作品得以再度被搬上舞台演出。
演唱老猶太人的歌者Neil Schicoff在這個製作中全心投入的演唱,將劇中最知名的男高音詠歎調唱得感人肺腑,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5.Jacques Offenbach : Orphée aux enfers 《奧菲下地獄 或譯 天國與地獄》 (1858)
Opéra bouffe en deux actes二幕輕歌劇
圖引用自
http://www.wuz.it/Home/RicercaDVD/SchedaDVD/tabid/59/ean/5450270006649/Default.aspx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關鍵詞】
Opérette
Caricature
Parodie
Opinion publique
Citation musicale
輕歌劇(opérette)也是十九世紀法語歌劇的重要劇種。這部《天國與地獄》又是奧菲神話故事改編成歌劇的一個版本,但卻是一個極盡幽默諷刺的喜鬧劇。神話世界與當代社會交雜,劇情及人物均降格化,影射當代的意味很強。劇中,奧菲成了一名才氣平庸的音樂老師,其妻尤麗蒂切則是風騷女子。她的離去實因外遇,奧菲早已對她無情義,竊喜都還來不及;沒想到在立即現身的「輿論」(opinion publique化為劇中實際出現的角色)壓力之下,不得不勉為其難地遵照奧菲神話的古老劇碼行動,親自上天下地走一趟。在奧林匹亞山上,他假意請求天府諸神協助,並在諸神面前,心不干情不願地唱著Gluck劇中悼亡愛妻的有名旋律。眾人對這老調重彈已太熟悉,酸溜溜加不耐煩地幫著把歌曲唱完,以此「引用」(citation musicale)掏空了歌詞哀傷的情境!而以好色聞名的眾神之神朱庇特,在奧芬巴哈的時代,即使不必明講,卻人人皆知是對拿破崙三世的諷刺(caricature)。他自告奮勇下冥府,要愛神將他變化為一隻蒼蠅,鑽入囚守尤麗蒂切的牢房裡去誘惑她。兩人相見甚歡,互相調情,並唱起一段滑稽而曖昧的蒼蠅二重唱(duo de la mouche),達到喜劇的一段高潮。
Marc Minkowski近年來多指揮演出奧芬巴哈的喜劇,十分熱鬧精彩。除了《天國與地獄》之外,還有《傾城佳人》(La Belle Hélène),也是傑作。
《天國與地獄》中,飾演尤麗蒂切的是Natalie Dessay,唱朱庇特的是Laurent Naouri,兩人的演出充份發揮了喜劇天才。
非常感謝洪力行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有趣的演講內容
回覆刪除令人好期待看到這些精彩的表演
可惜除了Robert Wilson的製作之外 其他幾部尚未見在台有DVD發售
令人尤為印象深刻的是歌劇可以隨著新科技工具的發展 呈現新的藝術
表現形式 變得很現代 創意無窮
而或許現代的藝術家從古典作品中更能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源頭
難怪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主張讀經典文學的好處多多 不是
要膜拜大師 而是讓古典找到新生命
而這有一半是靠讀者自己開放心胸與任隨好奇心和想像馳騁
有個疑問 但也許不易回答
回覆刪除為什麼十九世紀上半的大歌劇會對受壓迫的異教徒與猶太人能表達如
此的同情與關注
為什麼到了十九世紀下半反猶反閃族的意識形態會如此快速地瀰漫於
整個法國社會 甚至歐洲 美國
很想了解過去的歷史 更想了解今日似乎仍不可避免重蹈覆轍的時代趨
勢...
有的歌劇令人心情很沉痛
但絕不能因此而不面對
洪力行老師這場演講當中
回覆刪除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二齣歌劇 分別是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Orphée et Eurydice
Jacques Offenbach : Orphée aux enfers
先講第一部傳統的由Gluck作曲的Orphée et Eurydice,我覺得
Gluck是一位具有創新思想但純樸不愛奢華的作曲家,他任用次女高音
擔綱奧菲的角色,將原本是五幕的劇情改成三幕,劇情單純化,樂曲
方面則排除不必要的花腔唱法,所以在這齣劇裏面,我們看不到平常
女高音為了展現自己純熟技巧的裝飾性花腔。
此劇安靜、沉悶的氣氛,再配上陰暗的佈景,令人感覺有點害怕,彷
彿真的置身於地獄裡。每次當女主角唱出『Eurydice』這個詞的時
候,我的雞皮疙瘩不禁冒了出來,因為我深刻的感受到女主角在呼喊
著她死去的妻子時那種悲愴和淒涼的傷感,這真是一齣令人毛骨悚
然、同時又昏昏欲睡、但又深深沉迷的好戲。(因為它可以令人產生
那麼多複雜的感覺=_=)
第二部戲劇則是與第一部歌劇一樣改編自相同故事,但劇本卻截然相
反的幽默諷刺的喜鬧劇。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歌劇,可能是我本身較
無法忍受太無趣的劇情。劇裡面的角色全部都變成了平凡、自私、好
色的平凡人物,迥然於其他歌劇一般呈現,這齣劇用諷刺和諧趣的方
式將裡面的角色負面的缺點,和人性的陰暗面攤在眾人面前,供眾人
嘻笑,想那原是高階級人士獨享的歌劇,其實也不過爾爾,裡頭的人
和自己相同,會哭會笑會鬧會跳,還會外遇!此劇最高潮的部分應該
就是朱彼特(宙斯)化為一隻蒼蠅,鑽入囚守Eurydice的牢房裡去誘
惑她,並與她做愛的段落,叫『春』聲搭配上歌劇唱法,我倒還是頭
一遭聽過,相當有趣但又有點害羞。
老師我忘了打上我的學號 我是93103024
回覆刪除來自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
回覆刪除將以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吉普賽男爵
來台灣歡慶不一樣的新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