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Gustave Flaubert
李佳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1949(Jennifer Jones飾Madame Bovary) 圖引用自http://home.hiwaay.net/~oliver/madame.html
(如有侵權,請隨時留言或回應,會隨即撤下圖片。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Par l'effet seul de ses habitudes amoureuses, madame Bovary changea d'allures.
Ses regards devinrent plus hardis, ses discours plus libres ; elle eut même l'inconvenance de se promener avec M. Rodolphe,
une cigarette à la bouche, comme pour narguer le monde ; enfin, ceux qui doutaient encore ne doutèrent plus quand on la vit,
un jour, descendre de l'Hirondelle, la taille serrée dans un gilet, à la façon d'un homme ; et madame Bovary mère, qui,
après une épouvantable scène avec son mari,était venue se réfugier chez son fils, ne fut pas la bourgeoise la moins scandalisée.
Bien d'autres choses lui déplurent : d'abord Charles n'avait point écouté ses conseils pour l'interdiction des romans ; puis,
le genre de la maison lui déplaisait ; elle se permit des observations, et l'on se fâcha, une fois surtout, à propos de Félicité.
Madame Bovary mère, la veille au soir, en traversant le corridor, l'avait surprise dans la compagnie d'un homme, un homme à collier brun,
d'environ quarante ans, et qui, au bruit de ses pas, s'était vite échappé de la cuisine. Alors Emma se prit à rire ;
mais la bonne dame s'emporta, déclarant qu'à moins de se moquer des moeurs, on devait surveiller celles des domestiques.
– De quel monde êtes-vous ? dit la bru, avec un regard tellement impertinent que madame Bovary lui demanda si elle ne défendait point sa propre cause.
– Sortez ! fit la jeune femme se levant d'un bond.
– Emma !... maman !... s'écriait Charles pour les rapatrier.
Mais elles s'étaient enfuies toutes les deux dans leur exaspération. Emma trépignait en répétant :
– Ah ! quel savoir-vivre ! quelle paysanne !
Il courut à sa mère ; elle était hors des gonds, elle balbutiait :
– C'est une insolente ! une évaporée ! pire, peut-être !
Et elle voulait partir immédiatement, si l'autre ne venait lui faire des excuses.
Charles retourna donc vers sa femme et la conjura de céder ; il se mit à genoux ; elle finit par répondre :
– Soit ! j'y vais.
一、背景
弗樓拜寫「包法利夫人」,是根據真實的社會現象所寫成,因此,他力求真實,細細的研究過每個人物、經過再三斟酌之後才下的筆。
因此,這位「包法利夫人」不管是否真有其人,但必定是眾多類似情境當中,結局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在當時的社會中,應該是還有著不少如此的女性:喜歡美好的生活和美麗的愛情,
但卻是習慣勢力和宗教教育的受害者 。書中的女主人翁艾瑪是個美麗大方的女孩,且出身於不愁吃穿的家庭,嫁給了一個能供她一生所需的醫生。
人們從不會想到像她這樣風度良好的女人其實心底是很嚮往羅曼蒂克的愛情,她閱讀許多風花雪月的愛情小說、憧憬熱烈的激情;只是,因為丈夫的無趣和遲鈍,也使得她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空虛。
最後,艾瑪沉溺於偷情的歡愉中,為了滿足物質上的虛榮心、添置美麗的衣裳,以及供情夫幽會而債台高築,走上自盡一途。
《包法列夫人》寫成的時代在1856年,當時法國正值第二共和時期。在一番激情、迫切尋求改革的思潮過後,歷經了恐怖統治的折磨、曇花一現的拿破崙政權,以及王權的復辟等等,
直至路易拿破崙政變,原有的社會架構和社會基礎深受震撼,封建時代表面上的穩固安定轉為新時代時時浮現的動盪不安、然後逐漸形成另一個新的社會體制,
布爾喬亞階級是構成當時法蘭西社會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自由平等思想的抬頭,加上產業革命的發展,使得歐洲社會走向物質化,人們確信只要努力向上,窮人也能出人頭地。
中上階級累積龐大財富,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從家中的擺設、社交生活乃至於休閑活動,都成了被賦予價值、品味,好來向世人炫耀其財富的舞台。
像是書中身為醫生的夏爾在這樣金錢至上的社會當中,只能算是一種普通人物,雖不是家財萬貫,但是,卻在以能夠保持自身社會地位的情況之下,在人世間浮沈著 。
二、分析
艾瑪或許是個平庸的女子,她輕易的就臣服於慾望和激情之下,把所有道德規範拋諸腦後,她的墮落是命中注定的 ,除了本身性格上的因素之外,
很大的一部分得歸咎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宗教思想規範的道德禮教等等。值得玩味的是,我們只見到艾瑪滿腦子都在渴望著激情、只看見她屈服於誘惑和情慾之中,
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是,外在的生活環境以及價值觀念也不斷的摧殘著她脆弱的靈魂,終致她賠上了自己如盛開花朵一般的美麗生命。
Par l'effet seul de ses habitudes amoureuses, madame Bovary changea d'allures. Ses regards devinrent plus hardis, ses discours plus libres ;
elle eut même l'inconvenance de se promener avec M. Rodolphe, une cigarette à la bouche, comme pour narguer le monde ;
enfin, ceux qui doutaient encore ne doutèrent plus quand on la vit, un jour, descendre de l'Hirondelle, la taille serrée dans un gilet,
à la façon d'un homme ;
包法利夫人的大膽作為和言行,在當時算是相當「離經叛道」的。對於中產階級出身的女性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一段安定婚姻,當個相夫教子的好太太。
因為當時的社會借由天主教教義來發揮影響力,認為女性的天職就是要結婚並且生育子女。也許就是因為人們將女性定位在一個安分守己的角色中,
並將「婚姻」視為對女性最大的保障與目標。因此,當有一個女人開始不甘於婚姻的平淡、意欲掙脫這原本該是其「避風港」的枷鎖時,人們開始對她大加撻伐,
說她行為舉止放蕩、不守婦道、敗壞風俗等等。有趣的是,當大家忙著指責那些紅杏出牆的女子時,卻沒有人責怪那些女子的情夫,
看看艾瑪,他的情夫之一羅多爾夫是個情場老手,多的是情婦,他將艾瑪調教成一個淫蕩又順從的尤物,使得她的言行舉止變得大膽起來。
可是大家只看到艾瑪的改變,卻沒有人發現讓艾瑪放棄道德禮教束縛的「幫凶」之一,正是羅多爾夫。
社會道德教導這些女性要「貞潔、馴服」 ,嫁作人婦之後要服從自己的丈夫並且生兒育女;但是宗教沒有教導像羅多爾夫這樣子的男人不要糟蹋良家婦女、不要縱欲。
資本主義社會以金錢為至上,打破社會階級的藩籬,允許人們力爭上游來獲得財富和社會地位;不過這些「人們」其實都是指男性而言,而女人們呢?
她們受到道德、宗教等等觀念的「保護」,而這些「保護」最終卻成了一道冷硬的石牆,關住了這些女人,也關住了她們的欲望、她們的幻想和所有激情。
我們說法國大革命換來的是更加自由的社會和思想,可是看看這些女人,她們何來真正的自由與女性自覺?
Mais elles s'étaient enfuies toutes les deux dans leur exaspération. Emma trépignait en répétant :
– Ah ! quel savoir-vivre ! quelle paysanne !
Il courut à sa mère ; elle était hors des gonds, elle balbutiait :
– C'est une insolente ! une évaporée ! pire, peut-être !
艾瑪與婆婆爭吵,兩人各據一方,絲毫不肯退讓。由此可得知婆婆對於媳婦的放蕩言行早心有不滿,於是她借題發揮,與艾瑪大吵一架;<
但是媳婦卻不認為自己這麼做是有錯的。其實,我們不難想見,輿論的斥責以及流言蜚語是如何的充斥在像艾瑪這般的女子的周遭。或許是的!
艾瑪在婆婆眼中就是個水性楊花的壞女人,可是卻不禁讓我想問:她到底犯了甚麼不可饒恕的罪過?
斯湯達爾在「紅與黑」這本小說中寫到男主角Julien為求攀附上層階級而與市長夫人Mme de Renal暗通款曲,爾後又勾搭上侯爵的女兒Mathilde。
雖然完成的年代較早,這本小說同樣也真實的呈現了當時的法國社會,許多同Julien一般有才華、有野心的青年為求擠身上流社會不惜與那些貴婦人發生婚外情,
當然還透過許多不光彩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類情事在當時時有耳聞,這些人靠著征服上流社會女性得到財富及地位,
雖然斯湯達爾的《紅與黑》主旨在體現當時青年在資產階級社會中的命運及其墮落,但是我們可以說「情誘」是讓他們達成目的的工具之一,
然而,這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在像包法利夫人這樣的中產階級女性身上卻成了最致命的毒藥,更何況她們不一定是要靠著情慾來攀附權貴的。
三、結語
追根究底,包法利夫人之所以成為悲劇性人物,很可能跟她身處矛盾的社會及其價值觀有關係。在那個大環境中,人們大聲疾呼自由思想,
資本主義興盛,人們為求成功而不擇手段;但是同時間「宗教沙文主義」以及法律對女性權利的不公平限制,
還是不斷荼毒像艾瑪這樣子的女性:他們認為性愛的本質是有罪的,在這樣子的認知之下,女性被窄化為生育的機器,
其欲望在這些教條的催化之下全被揮發成一種恥辱和罪孽,剩下的就是生兒育女和相夫教子。但更奇怪的是,
這教條卻只適用在像艾瑪這種不是太富有的中產階級女性身上;
那些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因為有夠多的金錢作後盾因此能夠留下幾筆風流韻事而不擔心東窗事發以及輿論的撻伐。
我想這也許就是弗樓拜對包法利夫人筆下留情的原因吧?不僅僅是因為他覺得”Madame Bovary, c’est moi”,
也因為他深知如此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如同首段所言,弗樓拜不僅僅寫出了一個包法利夫人的悲慘遭遇,我想他也同時道盡了許多包法利夫人的悲悽與辛酸吧!
注釋
1.「但她是習慣勢力和宗教教育的受害者,精神上非常空虛,而且有不少錯誤想法。」陳振堯,法國文學史。台北:天肯文化,1995初版,頁446。
2.「有些中間人物,如教士、律師、醫生、法官、公證人等,在這種大動盪的時代中,以仍能保持各自原有社會地位的情況下,在人世間浮沉。」同註1,頁390。
3.「艾瑪的墮落是命中注定,在劫難逃,並不是她本人的過錯。」同註2,頁446
4.「教會的目的既簡單又實際,一方面給女孩子找一些東西學習,以免他們想入非非;另一方面通過教育把他們培養成馴服、貞潔的基督信徒。」 端木美,周以光,張麗等著。法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農民、婦女、教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六月初版
我覺得教育和環境是影響一個人最重要的因素,
回覆刪除艾瑪生長在19世紀,環境對她的禁錮和洗腦,
我覺得她非常不自由,所以只好藉著幻想來脫離現實,
我把"包法利夫人"翻了很多遍,一開始覺得她很花癡,可是後來
她真的很倒楣生在這樣的時代,她並不愛她老公或情夫,她一直都
在"角色扮演"而且她非常羨慕男人,可以有錢,可以自由,可以旅
行,連生小孩都希望是男生,以彌補她無法自由,可惜是女兒。她那"
好好先生"的老公,也這麼希望他們的女兒"...吃好的穿好的,長大後
去寄宿學校、學音樂、晚上時在爐火邊為他補破襪子...當她女兒15歲
時,像她母親一樣帶起草帽,在原野上時,是多麼的好看...要幫她找
個好人家,要她一輩子都幸福。"
幸福?!我想這大概是他們定義的幸福吧。像艾瑪神經如此纖細的人,
最後不死也要發瘋。
明敏 妳提到的那段正是我們課本裡的選文 就在艾瑪的夢想的左頁
回覆刪除這是包法利先生看著愛妻愛女的夢想
他就是想為女兒設想好一切 安排好一生的路
所以句子都是他要...他要...他要...等等
總之他雖用心良苦
但他的預設是女兒不宜 無法 也無權 作任何自己的決定似的
他的想法也等於不自覺地完全反應時代社會的想法而已
社會價值觀不一定有人天天念給你聽
但就是會有那股壓力無處不在 化成各種事例與普通日常對話
而真的要當anti-conformiste又會令人很孤單害怕的
須要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幸好 我們女生大體上已不必再羨慕 不必恨不生為男兒身了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喜歡包法利夫人,但是久了之後難免發現其實她與現
回覆刪除今女性某些方面的想法是很相似的!只是她極端了一些,還有,最重要的
是,她生錯了時代
因此,如果用客觀一點的角度來看待包法利夫人,會發現她畢竟只是個
女人,一個渴望愛情的普通女人,這樣的女人是不該受到千夫所指的對
待的,當然我也不是完全要替他說話,但是同樣身為女人,我很願意用較
寬容的一面來看待她,畢竟,她最後也為此失去了美麗的生命
我是佳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