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32764/1041466295.jpg_###}
George Sand, Nadar攝影, 1877
張祐瑄
一、 前言
中國有句成語為「投筆從戎」,意思是文人放下筆墨,以親身投入戰爭取代書寫創作來改善社會。19世紀的法國有許多知名的作家,他們的作品不只是廣為流傳的文學名著,更是能映照當代社會的銅鏡。藉由寫這份報告的機會,我打算以喬治桑和雨果為例,簡單地探討19世紀各文學家在其生命歷程中,以各種方式表達的對社會現象的關注。
二、 當作家走上街頭……──以喬治桑和雨果為例
Pour moi, ma chère maman, la liberté de penser et d’agir est le premier des biens.
George Sand à Mme Dupin, 31 mai 1831, Correspondance
被包裝在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這個男性化的名字下的,其實是個相當有主見的女性。如開頭引述的句子所示,對喬治桑而言,思想自由與行為的自由對她而言是最重要的。喬治桑的言行對當代社會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她以男性的裝扮出入各種禁止女性出席的社交場合,雖然沒有在婚姻得到幸福、但她身邊仍圍繞許多追求者,她與當代的男人一樣擁有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但喬治桑並非成天享樂、遊走於各追求者間,她為當代女性所不可為,可說是女權運動的濫觴:喬治桑參與了不少政治活動,並表態支持以革命來改革社會。1848年,路易非力下台、七月王朝結束,喬治桑除了發表許多政治評論以外,也為臨時政府撰寫了公報,以及創辦《人民事業報》(La Cause du Peuple)。因此,她並不只是透過書寫來闡揚自己的理念,也付諸於更明顯積極的行動,這在女性仍受許多限制的保守社會中實屬難得。喬治桑在晚年便至諾昂(Nohant)隱居,自此,其文學作品開始出現大量田園風光,以關心農民生活為主,並教導當地的孩童識字。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出身於上流社會他起初是反對革命的,但在經歷許多社會變遷後,他選擇成為革命行動的擁護者。我們可以從他在1834年發表的小說《克洛德‧格》(Claude Gueux)中的一段窺見其對當代政治局勢的看法:
Que vous l’appeliez république ou que vous l’appeliez monarchie, le peuple souffre, ceci est un fait. Le peuple a faim ; le peuple a froid. La misère le pousse au crime ou au vice, selon le sexe. Ayez pitié du peuple, à qui le bagne prend ses fils, et le lupanar ses filles. Vous avez trop de forçats, vous avez trop de prostituées.
在這段選文中,我認為以《Que vous . ..》開頭的語句和反覆出現的vouvoyer 加強了這番語氣展現出的力道,總共出現四次的vous也讓人覺得是將社會問題的矛頭對準政府當局,句子雖短卻也充分表達出雨果對當代的不滿。雨果致力於廢除死刑,這點除了可從上文原出處《克洛德‧格》(Claude Gueux)中窺見一二外,1829年出版的《死囚末日記》(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也是一本代表作品。而在實際行動方面,雨果也為了廢除死刑屢屢在任職議員期間於議會提案。另外,他也在1848年創辦《時事報》(L’ événement),並加入左翼民主黨,在力批統治當局時,也呼籲各社會階層關心底層民眾,著名作品《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可說是其對社會現象觀察的集大成。
三、 結論與心得
在閱讀資料時,喬治桑的相關中文資料較少,因此主要將重點放在理解雨果曾參與的政治行動和立場的轉變,文中未提到的巴爾札克雖然政治立場一再轉變,但除文學作品上的表達外、也有許多參與政黨與選舉議員等實際行動,藉此可看出19世紀的作家不閉門造車的態度。受到浪漫主義影響,他們並不只是追求文學藝術上的成就,也希望社會狀況能達到他們心中的理想模樣。不管是透過文學作品來描述所見社會,或是實際參與政黨、編撰報紙,這些作家追求自我理念實踐的行為也堪稱一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我認為作家們的政治行動和政治家有別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仍具備文人敏銳觀察世界的能力,因此能更實際而全面的指出當代問題。
四、 參考資料
莫渝等編著。《凱旋門前:法國文人翦影》。華城出版社,2003。
吳錫德、劉復生編著。《認識雨果:紀念雨果誕辰200周年特刊》。麥田出版,2002。
C. De Ligny, M. Rousselot著,王娉譯。《法國文學》。中央圖書出版社,2002。
BnF : Victor Hugo, l’homme océan http://expositions.bnf.fr/hugo/expo.htm
George Sand, 1804-1876 http://www.georgesand.culture.fr/
喬治‧桑—充滿情感和信念的才女http://www.fi-taipei.org/spip.php?article63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