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敘事專題-選文總介
Renoir, le fils de l’artiste, Jean, dessinant
畫家雷諾瓦的兒子(即後來的大導演尚雷諾)在畫圖
選文:摘要與分析
這幾篇選文出處的四部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值得在此一提:四部作品都與「作家身份 自省」有某種關聯,因此,從這幾部作品當中來挑出關於習字經驗主題的選文也更有意義。培瑞克在《W或童年回憶》一開頭便向讀者告白,表明他在剛展開作家生涯的初期,他的寫作計劃就已等同於撰寫自身生命歷程的計劃;他這部自傳包含兩個部份,一部份是真正的自傳,另一部份是個虛構的冒險故事,兩者交錯並進;虛構的部份其實是他早先已發表過的一部連載小說的回收再利用,並使這個虛構的故事成為與他切身相關的歷史隱喻。培瑞克的作品是在任何虛構裡都藏著自傳的身影。而圖尼耶的情況正相反,任何原屬於他個人情事的主觀私密性都可消融於客觀普遍的公共議題中,他在《巴哈克磊風》裡便大談他先前各部重要小說作品的寫作由來與感想,而書中有關童年敘事的部份往往評多於敘,他每一件印象深刻的童年回憶都可立即轉成他對人類處境進行哲思的材料,充份顯示出他作為哲學家與小說創作者的雙重身份。圖尼耶的作品事實上是介於敘事與雜感文之間,而阿哈貢的《我從未學過寫字》也有類似的性質,而且從作品的標題就已暗示其內容是專注在他的寫作生涯。沙特與阿哈貢的文章對文字本身的固有神聖價值都提出了質疑,充滿了作家的自覺自省。沙特的《詞語》直接把詞語當標題,整部傳記集中在他童年時代聽說讀寫的經歷。沙特寫這部自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告別文學,以便更積極地投向政治社會運動。他出身書香世家(沙特出生後即喪父,他隨母親住在外祖父母家,度過幼小的童年時光,直到即將步入青少年時期,他的母親改嫁後才搬離。),外祖父的書房猶如一個神聖的殿堂,即使他尚未學會認字之前就已知道對書本充滿崇敬之心。他認為他家族從布爾喬亞階級所承繼來的這個價值觀錯誤地將他導向了「在文學創作中追求不朽名聲」的虛偽生命觀。反諷的是,他自言曾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構思文筆才寫出這部反文學的書,且為此還相當自得其樂。更反諷的是,此書出版的同一年,他尚且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過他拒絕領獎。
關於認字、寫字的學習經驗,依年齡、依成長階段而有不同的事件和場景。以下選文便是大略依照習字經驗的「進階」過程來安排順序。現在就各篇選文的出處、段落、主旨及關於童年敘事文類的特色分別說明。
多虧玉琪和音妤為選文轉打成電腦文字檔
回覆刪除才能將文章直接貼上
在此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