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九世紀殖民史的知識小百科

《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九世紀殖民史的知識小百科---鍾攸昀 梁綺婷



Jules Verne

選文出自Jules Verne 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1872



Chapitre 10



  Depuis 1756 -- époque à laquelle fut fondé le premier établissement anglais sur l'emplacement aujourd'hui occupé par la ville de Madras ... Elle nommait son gouverneur général et tous ses employés civils ou militaires ; mais maintenant elle n'existe plus, et les possessions anglaises de l'Inde relèvent directement de la couronne. ... Autrefois, on y voyageait par tous les antiques moyens de transport, à pied, à cheval, en charrette, en brouette, en palanquin, à dos d'homme, en coach, etc. Maintenant, des steamboats parcourent à grande vitesse l'Indus, le Gange, et un chemin de fer, qui traverse l'Inde dans toute sa largeur en se ramifiant sur son parcours, met Bombay à trois jours seulement de Calcutta.

  

  1756年:英法兩國開戰(七年戰爭1756-1763),英國擊敗法國獨佔了印度,其後印度始成為英屬殖民地(1858-1947)。當時的歐洲列強以對外貿易為由展開了侵略行動,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其中以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勢力最雄厚。17、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已在印度非常活躍。

  

18世紀的印度:英國已經控制了印度大片的土地,印度的經濟、軍事和政權都落入了英國的統治中。晚期,東印度公司獲授予銷售和製造鴉片的特權,英國對大清帝國的鴉片貿易便迅速發展起來。

  

19世紀的印度:鴉片戰爭時期,印度是英軍的中轉站和後勤基地。1858年東印度公司正式解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宣布印度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直接受她的統治 。



  據統計,一七五七至一八一五年間,英國從印度掠走的財富共達十億英鎊,這些橫財大大加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而印度社會則出現了一種全面蕭條和衰退的景象。(劉金源)

http://www.geocities.com/csyh76/hist118.htm



  東印度公司(1600-1856):印度成為英國對外貿易壟斷的據點,以對外展開侵略行動。



  印度風俗、面貌和文化的改變:(1) 印度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和回教,而天主教徒和基督徒約佔了一成,主要分佈在印度南方。這是因為英國當初首先入侵的是印度的南方,所以導致今天各教的分佈大概位置。(2) 英國佔領統治印度近兩個世紀之久,對印度的教育及其他行政制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其中英語,成為印度主要語言之一。又例如,國會議會制度的延用等。

  

  交通運輸方法的轉變 :1853年印度第一列火車從孟買開出,印度的鐵路運輸時代由此而起。印度的鐵路預算是單獨成文的,是每年議會的重要議題。可想而知,從現今印度人非常重視鐵路來看,英國在殖民時期所留下來的影響至為深遠。

  

  英國並非只顧著奪取殖民地的資源財富(如物資、廉價勞動力),對殖民地之建設上,也是有一些幫助的。如香港和新加坡,在英國的管治下皆成為世界經濟金融體系的重要中心之一,也成為世界著名的城市。英國統治殖民地的方式,是因地制法,把殖民地物盡其用,不失是一個「有良心」的殖民帝國。



參考資料

http://www.kp24-watchmen.com/NewsImages/Pakistan.pdf

http://culture.edu.tw/pioneer/subject_list.php?subjectid=122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c03/0118c03.html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wjly/t277382.htm



Chapitre 29



  ... C'est à ce point que se fit l'inauguration de l'Union Pacific Road, le 23 octobre 1867. ... là, les feux d'artifice éclatèrent ; là, enfin, se publia, au moyen d'une imprimerie portative, le premier numéro du journal Railway Pioneer. Ainsi fut célébrée l'inauguration de ce grand chemin de fer, instrument de progrès et de civilisation, jeté à travers le désert et destiné à relier entre elles des villes et des cités qui n'existaient pas encore. Le sifflet de la locomotive, plus puissant que la lyre d'Amphion, allait bientôt les faire surgir du sol américain....





火車與馬車



http://www.histoire-image.org/site/oeuvre/full.php?oeuvre_id=1266



  自1769年瓦特改良舊式蒸汽機,開啟了工業革命並間接促成交通革命。一直到1829年,英國人George Stephenson發明了蒸氣火車頭-「火箭號」,揭開了拉車不用馬的序幕,就此開啟鐵路運輸的新紀元。起初,火車的出現是為了運送煤炭,隨著時間的推演,火車逐漸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使得人們往來城鄉甚至國家之間所花費的時間大為縮減。此外,由於交通便利,使得貿易活動日益興盛,因此,在交通運輸的樞紐周圍容易形成新興城市。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1509834



  雖然印刷技術自從十五世紀谷騰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後,在十八世紀已幾乎傳遍全球,但一直要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大量使用機器生產後,才使得報紙廉價化與普及化,而報紙的內容也跟著轉以大眾為訴求。因此文中才會出現以非宗教或非宣傳政府教令為目的的報紙類型。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1915979&q=1206040915192&p=%E5%A0%B1%E7%B4%99%E7%9A%84%E5%87%BA%E7%8F%BE



  此外,文中主角Phileas Fogg被設定為遇事處變不驚,循規蹈矩的資產家,這和作家所處的法國社會-第三共和有部分的呼應。因為當時法國的民主在歷經第三共和前的專制獨裁與政治混亂後苦盡甘來,終於走向另一新的階段,相對穩定,因此,十九世紀中葉後的法國在歷史上被稱為「美好年代」(la Belle Epoque),所以小說以主人Fogg安定沉穩的個性來影射當時社會的情況。



小總結:



  在這兩篇選文中可看到,作者的學識淵博,對世界歷史、地理,運輸交通工具的結構、利用、或運作等(註一),都有經過細心研究,才得以著成此書。本書雖然是探險小說,但書中不乏真實的感覺,反映出時代的進步和生活的真實景況,由此顯然易見。



(註一)此外,雖然未於本報告中加以細述,但作者在航海方面的興趣,也不難從此書中找到。此書環遊世界的交通工具,以汽船和鐵路為主,顯示了十九世紀中晚期科學與工業發達的情況。



參考書目資料:



節錄選文書名: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曾被譯為「蕭魯士」、「威男」、「焦土威奴」和「查理士•培倫」。



出版年份:1872年



電子書參考 :

(中文版) http://www.bestory.com/book/book100244.html

(法文版) http://www.fourmilab.ch/etexts/www/tdm80j/tdm80j.html



作者簡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儒勒•凡尔纳&variant=zh-hk

1 則留言:

  1. 這篇作業寫得不錯 徵引來源也標示得很清楚



    不過要注意的是少了另一面的發言立場

    十九世紀的殖民政策或許較早期已有了較"開明"的作法

    但殖民還是殖民 外來政權仍是比較本位的利益考量

    日前到Jardin Albert Kahn正巧看了一部二十世紀初印度的紀錄片

    片中提到當時的國王受西化教育有開明作風 辦學校 國民免費教育 設

    圖書館 宗教平等尊重 與西歐官員都相當友好 是許多重要場合的座上

    賓 也身著西服 在Kahn的影像檔案中留影 雖然如此 他卻一直無法從

    英國人手上取回實質的權力



    後來 才有甘地的絕食抗議爭取印度的獨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