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32764/1041466286.jpg_###}
圖片引用自 : http://alsolikelife.com/shooting/2009/11/983-115-le-signe-du-lion-the-sign-of-leo-1959-eric-rohmer/
李士宏
[前言]
偶然地一次課堂中老師介紹了巴贊,在帶我們看過他的思想之後接著播放了幾部影片的片段,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部獅子星座。當時播放的片段其實相當苦澀,黑白的畫面裡,只看見男主角一直走一直走,幾乎沒有對白,沒有精采生動的情結推進,但是我卻從主角的神情動作中讀到了既寫實又深刻複雜的內心情緒,並被影片中特殊的韻味深深吸引,於是在當下我就決定要去把這部影片找來看。在從頭到尾完整欣賞過一次之後,它果然沒讓我失望,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選擇它作為我報告研究的客體,在探討這部影片的同時,我也將藉由它來認識侯麥這位在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大導演。
[故事簡介]
Pierre(以下皆譯為皮耶)是一個住在巴黎的美國人,具有音樂長才,並深信生於獅子座的自己是吉星高照的。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得知自己的阿姨去世了,而自己將繼承一大筆遺產,他高興不已,開始一個一個地邀約自己的朋友們一起慶祝一番,沒想到後來卻發現繼承遺產的另有其人,之後他便開始四處向朋友求救,但是朋友要不是出差,就是去度假了,於是求助無門的他便踏上了辛苦漫長的流浪生涯,一天比一天潦倒落魄。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已毫無希望的時候,他又突然發現自己重新獲得遺產的繼承權,於是他從地上爬了起來,興奮地大聲召告路人,邀請大家一起去他家裡同歡,最後鏡頭從地面拉到了天上,並以不斷重疊逼近的獅子星座畫面作結。
[影像]
這是一部黑白電影。雖距今已經有五十年的歷史,但畫面品質很不錯,沒有粗糙的粒子,也幾乎沒有明顯的損傷痕跡,若未經人為修復的話,可謂保存相當良好。在鏡頭的處理上,導演大量地使用長鏡頭以及深焦鏡頭:在呈現主角流浪過程的時候,鏡頭跟著他一路走,穿越大街小巷,沒有多餘的分鏡剪接,給人一種客觀記錄的感覺,相當寫實;而雖然影片的主角是皮耶,但透過深焦鏡頭的處理,觀眾的目光焦點不會一直完全投射在皮耶身上,而是能同時清楚地看見畫面中由近到遠各個層次的人事物,由此我們得以觀察到主角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有時候鏡頭還會從很遠的地方拍攝,讓主角只佔據畫面的一小部分,人群和車流則在他身邊不停地來回走動穿梭,因而造成一種對比:儘管他處境落魄,但沒有人會因為他而停下來,整個世界依然不斷在前進著,凸顯了主角的孤寂與無助感。
[聲音]
在上課的時候,我記得老師說過這是一部拍攝之後經過重新配音的電影。的確,影片中有著不少近於誇張的聲響,走路時鞋子與路面碰撞的聲音、摺疊紙張的聲音、把水從手上拍掉的聲音、拉衣服的聲音、擦褲子的聲音,雖然不盡然寫實,但是卻也呈現了一種特殊的效果。其實我個人一直很著迷於電影世界裡的音響效果,因為即便是現場真實收音,透過錄製設備與後製處理的轉換,最後在影院或私人播放器觀賞時由音響或耳機所呈現出來的結果,總會與現實生活中的聽覺經驗有相當的不同,不論是音場、音向的調整、或是某些區段頻率的放大或縮小所形成的音色改變、還是立體音響造成的音頻強烈衝擊耳膜的感覺,都會產生一種介於虛幻與真實之間的奇妙感受,而如果是事後特別錄製的音效,所帶來的想像空間就更大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貫穿全場的小提琴配樂。它是法國現代音樂大師Louis Saguer的作品。其實在這之前我並不認識他,但經過網路上的資料搜尋,我才發現他在法國,甚至在德國、比利時的樂界都是相當活躍的人物。他為本片所譜寫的小提琴配樂,其無調性的旋律線時而悽厲,時而懸疑,就如同主角飄搖的命運一樣荒誕而不可預測,在Gérard Jarry的演繹下成功地為本片營造了一種神祕詭譎又苦澀的特殊氛圍!
[賞析探討]
這是侯麥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比起後來,當時他還並不是非常有名氣,這部電影推出時也沒有獲得太多的矚目和重視,票房成績自然也不理想,所以不論是在圖書館或是在網路上所能找尋到的資料都非常有限,只能從介紹侯麥導演以及他之後的作品的資料中得到線索,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對影片的感受與思考反而不會受到太多的誘導和侷限。這部影片全長不到一百分鐘,然而在經過最初二十幾分鐘的背景鋪陳之後,接下來的七十分鐘描繪的全都是主角流浪的過程,而成了整部影片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主角歷經許多次被人打發、被人驅趕、被人斥責、追打和嘲笑,而直到遇見另一個流浪漢同伴之前,他幾乎都是一個人孤獨的走著,大部分的時候都保持著沉默。然而即便沒有言語,我們卻仍能從男主角的表情和舉手投足間看到各種細膩的情緒以及他一路的心態轉折,不論是失望、孤獨、憤世、寂寥,演員的表現雖然平實但卻都詮釋的很好,讓觀眾很能融入情境並被吸引著想繼續往下看,這麼長篇幅又趨於單調的情節若不是靠著具有一定功力的演員支撐便很容易變得呆板無聊。
侯麥的另一部作品《綠光》與本片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角都是在假期裡一個人孤獨地漫遊。他曾經說過:「我要呈現的不是主角做了什麼事,而是當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內在的思考活動」,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在詮釋這一類題材的時候,我們看著劇中角色瑣碎又似乎不知所云的活動,卻能從其中感受到細膩深層的韻味。另外,在影片中還有幾個地方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主角在流浪的過程中,從一開始特別跑去買去漬油擦拭褲子上的髒污,到後來衣衫襤褸隨便帶頂破帽子;從一開始很認真的找繩子綁住鞋頭的開口,到後來索性不穿;從拿錢買些便宜的東西吃,到偷拿餅乾,撿拾路邊甚至河裡被人丟棄的食物等等,導演從很多細節去呈現主角在流浪過程中不同階段處境的層次變化,相當用心。但我也注意到,到了很落魄潦倒的階段時,皮耶在路邊發洩不滿情緒的途中曾經突然收住,彷彿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形象而不能失態,但這個部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我感覺到有點突兀而不太能理解,另外則是在影片接近尾聲時主角奏完小提琴曲後對觀眾的咆哮部分,我覺得演員的情緒似乎不夠飽滿,使得其咆哮的聲音和動作顯得有點勉強不自然,也許Jess Hahn對於激烈情緒的詮釋不如靜態內心情緒的演繹來的好,不過整體來說,他在片中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
[結語]
在影片大約六十分鐘處,出現了一場流浪漢乞討的戲,他們對著咖啡館的客人乞求施捨,卻被服務生驅趕甚至對著臉潑水,然而他們仍不願輕易放棄離開,這一幕完全表現了他們是如何地不堪以及毫無尊嚴,讓我感受相當深。也許導演並不是有意透過影片做任何道德教化或表達對社會的批判,但在某種程度上他的確呈現了社會上某些角落的問題與現象。我認為,這個世界還是需要有人去拍這樣寫實的電影,畢竟取材於生活,貼近於生活的電影,才最能感動人心!
參考資料:
-韋朋《世界經典電影鑑賞》,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
-Eric Rohmer. Six Contes Moraux.
(《六個非道德故事》(嚴慧瑩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6。)
-Pascal Bonitzer. Eric Rohmer
(《沒有故事的故事》(鄭淑文譯),台北市:萬象圖書,1997。)
Bussière, Jean Narboni. Le goût de la beauté. Saint-Amand,1989
-《獅子星座Le signe du lion》http://blog.udn.com/georgepchuang/4642369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電子報-導讀法國《電影筆記》》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00319we/Fall637.htm
-《Louis Saguer》http://brahms.ircam.fr/composers/composer/2822/
我當時的評語是說演員在落魄時雖遇到有的情緒令他內心無比激動
回覆刪除但卻會忽然自我節制或說自我制約
這點在我看來反而才是合於社會化的人性的
像他這樣的音樂家在一個夏天的歷程中還不致於讓他失去直覺的自我制約的
傾向
所以沒有過於激動的演出反而更合於真實
激動的演出反而是太戲劇化的誇張
而我們往往已太習於在銀幕上看到這種誇張的演出
反而認為那才真實 但事實上正相反...
縱然如此這個作業還是寫得很細膩認真
回覆刪除真的讓我很高興
(´ε`*)
回覆刪除(*・ ・*)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o^∇^o)
回覆刪除あ━(◆人 ¨*㌧)ねッ
回覆刪除オ(・ω・*)ハ(^∀^)ヨ(*・ω・)ッ
回覆刪除o.゚.+´`゙ィ-´`゙ィφ(´・Å・`*σ別´`゙ィ-´`゙ィ+.゚.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