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32764/1041479831.jpg_###}
石宛諭
一.引言
身處在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我總以為生活在十九世紀沒有電腦、交通不便、資訊傳播緩慢時代的女孩子和我們不一樣,平日的生活不是禱告就是關在房間裡面孤獨度日,沒有熱鬧的夜生活和各式各樣的娛樂。沒想到讀了《明天是舞會──十九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這本書之後,才讓我知道,其實不論哪一個時代的女性,都是同樣的愛漂亮!在十九世紀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從此影響了世界各地女生的品味和喜好,這個產業就是「時尚傳播業」。
二.時尚雜誌與畫卡─綺麗幻想的泉源
十九世紀的法國,並不像今天一樣是個交通非常發達、可以隨心所欲四處遊玩的國家,巴黎對於住在鄉下的人而言,其實是個很遙遠的所在,即使是住在鄉下的貴族,也沒辦法隨時想去巴黎就立刻前往。當時的鄉下貴族們,要怎麼排遣沉悶的生活呢?我覺得這些女孩子們的方法很特別,她們藉由購買與巴黎相關的地圖、奢侈品、畫報來滿足心中對巴黎的憧憬與幻想。以下,舉《包法利夫人》一書中的女主角作為例子:
Elle s’acheta un plan de Paris, et du bout de son doigt, sur la carte, elle faisait des courses dans la capitable. Elle remontait les boulavards, s’arrêtant à chaque angle, entre les lignes des rues, devant les carrés blancs qui figurent les maisons. Les yeux fatigués à la fin, elle fermait ses paupières, et elle voyait dans les ténèbres se tordre au vent des becs de gaz, avec des marchepieds de calèches, qui se déployaient à grand fracas devant le péristyle.
Elle s’abonna à La Corbeille, journal des femmes, et au Sylphe des salons. Elle dévorait, sans en rien passer, tous les comptes rendus de premières représentations, de courese et de soirées, s’intéressait au début d’une chanteuse, à l’ouverture d’un magasin. Elle savait les modes nouvelles, l’adresse des bons tailleurs, les jours de Bois ou d’Opéra. Elle étudia dans Eugène Sue, les descriptions d’ameublements ; elle lut Balzac et George Sand, y cherchant des assouvissements imaginaires pour ses convoitises personnelles.
在《包法利夫人》一書中,艾瑪自小接受脫離現實世界的修道院教育,並且看了太多虛幻的言情小說總是一味幻想著愛情和人生應該如同小說描寫的一樣夢幻快樂。嫁給包法利先生之後,艾瑪參加了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巴黎的舞會,更是讓她對巴黎、對貴族生活充滿帶著繽紛泡沫的幻想。而這樣的幻想始終持續而沒有破滅,有很大的部分是因為她不間斷的讀著寫滿了巴黎最新情報的「時尚報」之緣故。選文中提到的La Corbeille(《花籃》)、Sylphe des salons(《沙龍的精靈》)都是當時知名的時尚報。
{###_frlt1800/32764/1041479832.jpg_###}
(→男性服裝的畫卡)
在《包法利夫人》一書中,艾瑪自小接受脫離現實世界的修道院教育,並且看了太多虛幻的言情小說總是一味幻想著愛情和人生應該如同小說描寫的一樣夢幻快樂。嫁給包法利先生之後,艾瑪參加了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巴黎的舞會,更是讓她對巴黎、對貴族生活充滿帶著繽紛泡沫的幻想。而這樣的幻想始終持續而沒有破滅,有很大的部分是因為她不間斷的讀著寫滿了巴黎最新情報的「時尚報」之緣故。選文中提到的La Corbeille(《花籃》)、Sylphe des salons(《沙龍的精靈》)都是當時知名的時尚報。
綜觀19世紀各家媒體,由Pierre de La Mésangère所編輯的《婦女時尚》(Journal des Dames et des Modes)、艾密爾‧吉拉丹創立《時尚》(La Mode)雜誌以及費加洛報的創始人─Hippolyte de Villemessant創辦的《空氣精靈》(La Sylphide)三本雜誌最為著名。
《婦女時尚》算是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時尚雜誌之一,報導內容相比之下較為傳統保守,內容也以單純報導流行時尚為主,讀者群多為鄉下的貴族或中產階級婦女們。《時尚》雜誌則不僅僅報導流行時尚,更因著重教導讀者服裝搭配和穿著品味的新訴求而成功,並且搭配了巴爾札克、喬治‧桑等高層次的文學或報導作品來提高自身雜誌的格調,藉著細膩的描述和精緻的品味開發出了截然不同的讀者群──全法國最時髦的巴黎上流貴族社會與社交界。《空氣精靈》雜誌則是設計十分精美,每一期的雜誌都灑上了由「嬌蘭」品牌創辦人Pierre François Pascal Guerlain所調配的香水,十分特別!
在照相技術不普遍的時代,「時尚畫卡」成為了傳達流行趨勢最好的方法。這種時尚畫卡最早起源於十八世紀末附加在時尚報中的插畫,之後逐漸成為介紹服裝流行的工具。這些畫卡畫工精緻,每一張都是由時尚插畫家仔細手工上色,具有很高的獨特性及精緻的藝術價值,現今大量印刷的照片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甚至有人專門蒐集這些稀有的手工畫卡呢!
{###_frlt1800/32764/1041479833.jpg_###}
(在畫卡上,衣服的正反面皆有畫出來)
這些美麗的時尚畫卡,介紹了巴黎最新流行的服飾設計及搭配,畫這些畫卡的畫家也跟著聲名大噪,例如蘭堤(Louis Marie Lanté)、天才時尚畫家加瓦爾尼(Paul Gavarni)等等。當時還沒有成衣業的出現,因此鄉下的貴族婦女們,只能請裁縫師到家裡面,按照這些畫卡製作相似的服裝。
就這樣,當艾瑪訂閱《時尚報》的時候,這些十九世紀的時尚雜誌,已經囊括了美麗細緻的時尚畫卡、各式各樣的最新流行情報,歌劇院和舞會的資訊,社交界的「八卦」,精品店的地址,以及各種暢銷商品的消費資訊等等,絲毫不輸給今日的時尚雜誌。選文中提到:Elle savait les modes nouvelles, l’adresse des bons tailleurs, les jours de Bois ou d’Opéra.此句很明確的寫出了艾瑪可以藉由這些時尚報裡面所寫的各種舞會、歌劇的來掌握巴黎的社交資訊。
三.巴黎,流行
然而,如同《明天是舞會──十九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書中所提到的,這一切全是被一個名為「巴黎」的巨大幻影所支撐著。書中提到:「當巴黎的幻影越是龐大,時尚傳播業便越是蓬勃,而當時尚傳播業越是發展,巴黎的幻影也就更形擴大。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艾瑪藉由閱讀這些時尚報,得知巴黎最新流行的服裝、裝飾品、裝潢、品味等等。我認為,艾瑪之所以買了許多導致她債台高築的奢侈品,也是因為她每天看著這些資訊,幻想著若是買了這些產品,就會離巴黎近了一些。也可以說,這些時尚報裡面的資訊就等同於那個遙遠的「巴黎」吧!
花都巴黎,優雅、奢華、浪漫又美麗。這既真實又虛幻的印象讓無數個像「艾瑪」一樣的男人女人不停歇的追逐著巴黎的幻影,不停跟緊時尚潮流的腳步,一步也不敢落後,因為只要稍微停下了腳步,似乎就會永遠被「流行」、「巴黎」給拋棄了。相比之下,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似乎幸運也幸福許多。雖然巴黎對我們來說,仍是個十分遙遠的地方,但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只要按按滑鼠,就可以看到有關巴黎各式各樣影片、照片、甚至直播新聞。比起艾瑪,我們能輕易地看到更多也更真實的巴黎,也不再把巴黎奉為流行的唯一圭臬。
不過,即使今日的我們減少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流行也多元化了,放眼望去,現代社會裡似乎仍有許多不願正視現實環境,整天盲目追逐著流行幻夢,導致自己債台高築的「艾瑪」!
參考資料:
1.Flaubert -Madame Bovary, 出版社:Le livre de poche, Paris ,1972
2.書中法文選文出自Flaubert -Madame Bovary一書中的第一部分第九章
3.明天是舞會──十九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 , 鹿島茂 ,如果出版社, 2006
4.文中圖片皆翻拍自《明天是舞會──十九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一書
5.http://fr.wikipedia.org/wiki/Hippolyte_de_Villemessant
(^σ-^)ほじほじ・・・(^-^)γ¨ポイッ!
回覆刪除𒤊𒡲聰쉗
回覆刪除用一句話讓女生追你 哪有可能?你幫我看一下是真的還是假的?
http://goo.gl/WKp04
𗩅𕈗⬨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