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身體1-城市與吃 1 「幾年前,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剛好有機會在四家中國餐館吃了四頓中國飯,四家餐館分別位於巴黎(法國)、撒勒布魯克(德國)、柯芬翠(英國)、紐約(美國)。四家餐廳的佈置大同小異,各家的中國風依據的幾乎都是同一些符指(龍、中國字、燈籠、漆器、紅氈等),食物方面,就不是這麼回事:以前因為沒有任何根據,我一直天真地以為(法國的)中國菜就是中國菜;可是(德國的)中國菜蠻像德國菜的,(英國的)中國菜就像英國菜(綠綠的青豆…),(美國的)中國菜絕對不像中國菜,即使也不像真的美國菜。 我覺得這件小事很有意思,但我不確定意思何在。」(取材自Douze regards obliques, Georges Perec) 2 去過台北市和幾個歐洲城市的麥當勞,如果我記得沒錯,曾注意到一些差異:倫敦的麥當勞沙拉餐盒是巴黎的兩倍大;巴黎的麥當勞會把所在地點附近的觀光名勝當成餐廳裝璜的主題,所以壁紙畫上了盧森堡公園的栗樹與石欄杆,索爾本大學旁的麥當勞都是真的書架擺上厚厚精裝的假書,名叫大栗子(Noisy-le-Grand)的東邊郊區,麥當勞的牆上複製了秀拉的名畫「星期天的大傑特島」──雖然大傑特島是位於巴黎西偏北郊。馬賽的麥當勞,廁所裡的燈光是深藍色的,讓人家在裡頭找不到手臂上的青筋血管,沒有辦法注射。布萊梅的麥當勞,相當然爾,和德國其他城市一樣,都有幾個回收桶,標示嚴明。布拉格的麥當勞,佐料醬包一定一包一包另外算錢。台北市的麥當勞特別有豬肉堡。米蘭的麥當勞,沙拉是自助餐式,到了一定的時候,有幾個大菜碗就空了,讓人覺得不像速食店隨時可給你吃的作法。大體而言,在意大利城市的麥當勞吃沙拉餐,都會附上意大利式的長桿餅幾根。而大體上,在咖啡館文化傳統越盛越長久的地方,越會對比出麥當勞完全相反的吃喝心態:自己排隊,不必等人招呼,快快點菜,快快吃喝,最適合快速填飽;把內部佈置得盼望顧客久坐的麥當勞,基本上已是得了人格分裂症的麥當勞。別忘了,來自美國的麥當勞有個愛爾蘭式的姓氏拼法。可是,在愛爾蘭的寇克城卻沒有看到麥當勞;不過,當地人一般吃的,就是很像漢堡、薯條那類的東西,當然不屬於規格化大量生產的標準型,而是比較粗糙,自家裡做出來的,…。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城市身體1-城市與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網誌刊頭是巴黎植物園一旁的清真寺
回覆刪除離本文的小餐廳Mouffetard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