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紀史小典-文藝的民主化:龐畢度中心

紀史小典-文藝的民主化:龐畢度中心--黃馨嬅





前言

  最近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在展出2009年年度大展「ARCADIE世外桃源 :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吸引了不少民眾聞名前往。而遠在法國巴黎的龐畢度中心本館則是從開幕以來,早已成為成千上萬的旅客到巴黎的行程表中不可或缺的一站。

  這間遠近馳名、兼具多功能的文化中心,全名為喬治龐畢度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簡稱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又稱波堡中心Centre Beaubourg)。每年有約六百萬人造訪,至今總共約有一億九千萬的參觀人次,在巴黎觀光客的參觀景點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興建歷史

  

  1968年,當時任職的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 1911-1974)以紀念於二次世界大戰中 戰勝納粹的著名功臣夏爾‧戴高樂將軍(Général Charles de Gaulle, 1890-1970)為由,提倡興建這個文化中心。1972年,由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和英國建築師理查˙羅杰斯(Richard Rogers)合作設計。這棟建築物歷經五年才完成,1977年完工之時,當時的季斯卡總統(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決定以當時已經去世的龐畢度前總統的名字來命名為龐畢度中心。而兩位設計師也在1988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

  當時龐畢度總統的構想是,由於巴黎已經存在一個展示古典美術作品的羅浮宮,何不讓現代美術也有一棟專屬的美術館?同時不僅要能夠兼具提供二十世紀現代及當代美術作品的展示地,也要成為注入老巴黎城市一股新活力、如創作天堂的藝文文化中心,同時建築物本身更要能夠表現與眾不同的現代氣息。

  今天的龐畢度中心,除了外觀似乎稍微超出當初龐畢度總統的預期的「前衛」之外,幾乎可以說是完美地實現了他當初的期許。這座跨領域、多元媒材的藝術中心所收藏的展示品可說是包羅萬象:除了傳統媒材(繪畫、雕塑、版畫、素描等)的美術作品之外,更致力於收藏1950年至今的藝術作品,還有建築、音樂、影像(電影)、文學及社會學等相關的收藏與展覽等。

  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至今擁有超過59,000件典藏作品,但是由於展覽的空間有限,所以即使加上每年出借的作品,能夠展示出來的典藏品大約只有總數的九分之一。於是,配合法國政府數年來推動的中央分權政策(decentralization)以及企業贊助的經營模式,龐畢度梅茨分館(Centre Pompidou-Metz)和龐畢度阿爾瑪展演中心(Centre Pompidou - Alma)這兩個分館因而催生。此中心所需要的經費來源除了來自世界各地觀眾的門票收入,還有世界極為完備的藝術出版暨販賣部,以及位於頂樓可以遠眺巴黎屋頂的餐廳。



文化使命



  根據龐畢度中心出版部的貝諾瓦‧柯里耶 (Benoît Collier)於2009年接受訪問時表示,龐畢度中心主要的工作使命有以下四項:

  第一是藝術品的收藏與保存。龐畢度中心目前收藏了從二十世紀以降的藝術作品,目前不同領域的收藏品就有近七萬件。並且除了一般美術作品,中心收藏了攝影、影像方面的創作,也各有一段不短的歷史。

  其次是展覽。龐畢度中心除了常設典藏展之外,另外主題展或藝術家的個展也常舉辦。

  第三項是教學。龐畢度中心附有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此外中心也出版了一系列藝術教學的書籍,試著從不同的元素介紹藝術,例如:顏色、形狀等。其中出版品通常都是英法雙語並行,也希望未來能使用更多不同的語言推廣藝術。

  最後一項是交流。既然龐畢度中心有如此豐富的現代美術館藏資源,當然每年與世界各大博物館或美術館進行交流是絕不可少的。龐畢度中心約有三分之一的收藏品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旅行」,而在今年度(2009)就在台灣展出。



建築特色


  

  龐畢度中心是一棟特別的多功能文化中心,而最備受矚目的就是它的外表。所有的管線機組設備全部暴露在外,此建築概念是受到十九世紀土木工程學、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包浩斯設計理論、以及「英國建築電訊派」(Archigram) 的影響。

  完全暴露在外的五彩管線乍看之下與文藝氣息似乎扯不上關聯,而這些管線讓龐畢度中心像是一個把內臟外翻的巨大有機生物,使得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個可參觀的透明化藝術作品。這些管線的色彩區分了各種不同的提供這座建築物運作的機制設備,其中白色是表示建築物本體,綠色管線標注了水管的所在之處,空調設施為藍色,電力管路是黃色,至於紅色則是旅客的運輸設備,例如紅色的手扶梯。另外十分特別的是中心內部除了幾道必要的防火牆,固定隔間完全不存在,每層大廳裡的柱子也只有一個,因此展覽地可以隨時因應需求而有非常大的彈性來變換。

  在這個重量級的多功能文化城裡,公共活動空間共有六層可供參觀,包括了位於一樓的臨時展場(南藝廊(Galerie Sud)、315展場(Espace 315)),占二、三樓的國家公共資訊圖書館,四、五樓的常設典藏展(Collections)、與六樓的一、二號展場(Galerie 1 & 2),其他尚有多個畫廊、放映室、小型商場、會議室、展演室、與停車場等等,總館面積達十萬五千平方公尺,而且只有四到五樓的現代美術館和展覽館需要門票,其他皆是免費參觀。



展望未來



  2007年四月上任的龐畢度藝術中心館長愛倫˙賽邦(Alain Seban)表示,興建法國當代藝術新基地有其急迫性,也表明未來將完工的新分館龐畢度-阿爾瑪中心成立的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所有法國境內的年輕藝術家一個重要的創作展覽基地。

  在2009年下半年的計畫則是會策劃跨領域慶典,一個綜合音樂會、表演活動和視覺藝術的展覽,帶有嘉年華會的性質。此外未來還將會有像是巡迴馬戲團的行動龐畢度中心、跟隨網路潮流應運而生的虛擬龐畢度中心,以及青少年中心。不難想見龐畢度中心正在試圖彌去過去展覽給一般大眾遠離生活、冰冷嚴謹的形象。

  此外賽邦表示不同於羅浮宮的館藏大多是男性藝術家的作品,龐畢度中心卻擁有為數眾多的女性藝術家作品這樣的獨特資源,因此環繞著女性藝術家的展覽策劃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計畫之一。



結語



  雖然甫成立之時,龐畢度中心曾受到異樣的眼光,但是時間證明它是現代藝術發展歷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而由於法國十分重視文化藝術,在1959年便成立了文化部,並賦予所有的機構相當的自主權,其中成功的典範如龐畢度中心這個文化創意特區就非常値得台灣效法推廣。

  如賽邦先生所表示,未來藝術的方向就如同當初設立龐畢度中心的目標一樣,是建築、視覺藝術、設計和表演藝術等共同展現的時代,而這也是龐畢度中心過去、目前和未來都在持續不斷努力成為這樣平台的動機。



參考資料

1. Centre Pompidu http://www.centrepompidou.fr/

2. 法國當代藝術指標: 龐畢度中心http://www.wretch.cc/blog/lepigeonnier/23529221

3. 一探龐畢度中心未來營運策略 http://ecran-voile.blogspot.com/2008/03/so-called-utopia-of-centre-beaubourg.html

4. 龐畢度中心 http://yufulin.pixnet.net/blog/post/2285746

5. 《典藏今藝術雜誌》2009 2月號 <龐畢度中心的營運策略>

http://chunyiyunting.blogspot.com/2009/02/artrpress-351200812.html

6. 《今藝術》2009-05-11 第200期 <以現代藝術推廣當代藝術的營運策略:訪 龐畢度中心主席賽邦>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673&page=3

7. 高科技建築之議題 / 董皇志

http://tw.myblog.yahoo.com/quencychenkimo/article?mid=228&sc=1



註釋

i 「英國建築電訊派」(Archigram)是由六位年輕建築師Warren Chalk,Peter Cook,Dennis Crompton,Ron Herron,David Greence和Mike Wdbb於1961年組成的團體。1960年代中期,一股反動的力量開始形成,鋼骨結構和玻璃帷幕式的建築式的建築工程不再需要負擔很重的稅賦,而且也不能那麼苛求創意,於是許多大樓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像「電訊派」這類團體開始致力於現代化運動其它變體的追求,它們以無止境的技術開發為目標。英國建築電訊派出版與展示令人矚目的建築方案,其形式是日後高科技(High Tech)建築所慣用手法:不確定的形式、大量生產的可擴展與可插入的組件、對於太空科技形式的使用等。典型的高科技建築作品往往對技術進行象徵性表現而不是簡單地利用技術。表露形式所運用之素材,主要是以工業化大量生產的型鋼、玻璃、塑膠、金屬板、與鋼索等,其具有良好的組合性與活動性,追求動態的形式表現。

紀史小典—文學家必爭之地:由龔固爾文學獎與何諾多文學獎看起

紀史小典—文學家必爭之地:由龔固爾文學獎與何諾多文學獎看起--郭亭君 廖娜綺



1965何諾多文學獎得主Georges Perec

一、 前言



  « Juger un livre ou un auteur à l'aune des récompenses qu'il a collectionné serait parfaitement stupide. Mais les prix littéraires conjuguent parfois flatterie narcissique, aubaine financière et qualité esthétique. »

  「以得獎多寡來評斷一作品或作家是相當愚蠢的。但獎項的意義也只是自我誇耀、意外之財以及美感價值的結合。」取自網站--http://www.prix-litteraires.net/



  每年的十月底、十一月初,為法國的文學新季(La Rentrée Littéraire),可說是法國各大文學獎項百家爭鳴的季節。這種文學新季之現象大約形成於二十世紀初,而且與各主要文學獎的誕生有密切的關係。由於這些文學獎通常都在秋天公佈本年度的獲獎名單,所以,出版社會了趕上獲獎時刻,無不集中在八月底前出版新書,以期在十一月的各獎項上勇奪大獎。這時也同樣是各大書評家及各家媒體忙著評審以及臆測的季節。



  法國文學獎包羅萬象,除了龍頭:龔固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反制龔固爾獎的何諾多獎(Prix Renaudot)、以女性書寫為主的費米娜獎(Prix Femina)、鼓勵革新的梅迪奇獎(Prix Medicis),及非主流的雙叟獎(Prix des Deux Magots)、花神獎(Prix de Flore)等,可以看出法國出版業界的興盛以及競爭。各獎多搶在這段期間公布他們心目中的年度首選。當然,獎金並非這些獎項吸引人的招牌(鞏固爾獎獎金十歐元、何諾多獎獎金零歐元),獲獎作品之對文學的影響力及重要性才是重點,當然,真正的利益來自於其後作品的銷售與作者的版權費。以下我們將從龔固爾文學獎和何諾多文學獎來看法國的文學獎現象。



二、 獎項介紹



1. 龔固爾文學獎





  龔固爾文學獎( Prix Goncourt )為最著名的文學獎,在1896年,遵照一位19世紀末的作家愛德蒙‧龔固爾(Edmond de Goncourt, 1822-1896)的遺囑所設立的,旨在紀念他早逝的弟弟。龔固爾文學獎在1903年的12月21日第一次頒發,此後每年在經過九月及十一月的評選之後,11月初都會選在巴黎第二區的Drouant餐廳公佈。



  負責評選的龔固爾學會( L’ Académie Goncourt ) 由10位委員負責,與法蘭西學院院士相同,都是由自行推派產生且為終生職。但他們除了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的評審會議中,在Drouant餐廳享用一次免費餐會之外,並沒有任何薪水。





龔固爾學會的10位成員,攝於Drouant餐廳



由左至右依序為:Françoise Chandernagor, Tahar Ben Jelloun, Patrick Rambaud, Michel Tournier, Edmonde Charles-Roux, Robert Sabatier, Jorge Semprun, Françoise Mallet-Joris, Bernard Pivot, Didier Decoin。目前的評審主席為2002年上任的Edmonde Charles-Roux。



  關於龔固爾文學獎的投票規則方面,如果遇到投了十四輪之後,還是沒有形成明顯多數,那麼評審主席的一票可視為兩票。此外,並有同一位作家一生只能領一次獎的規定。不過Romain Gary這位作家在1956年以Les Racines du ciel獲頒該獎,之後他在1975年以Émile Ajar之名出版的La Vie devant soi又再度得獎,成為唯一獲頒兩次龔固爾文學獎的作家。



  該獎主要精神是鼓勵「年輕、觀念與形式創新」的作品。雖然,獎金從1903年開始就只有5000法郎(目前為十歐元),但獲獎之後,能夠為該書帶來至少三十萬冊的銷售量,不僅能為該作者帶來名聲與版稅,也能為出版社賺上一筆,這也是龔固爾文學獎成為眾出版社的「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



  公佈龔固爾獎的隔天,獲獎的書就能受到「紅書腰」的榮譽,書店給書圍上該年度龔固爾獎的紅紙帶,並放在書店內最顯眼的地方。



2. 何諾多文學獎





  何諾多獎〈Le Prix Renaudot〉於1926年創立,當年由總計十位久候不到龔固爾獎項宣布的各報記者組成,旨在修正並彌補龔固爾獎之遺憾。何諾多獎是以法國報業先驅戴歐發斯特˙何諾多〈Théophraste Renaudot 1586-1653〉之名創立,他在1631年率先成立了《公報》La Gazette,因此被稱為法國報業之父。



  何諾多獎主要是頒給具新意且從未得過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作品。此獎的成立,多少有點反制龔固爾獎的意味,不僅每年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頒發,甚至宣布得獎地點也相同。每年在Drouant餐廳內,何諾多獎總在龔固爾獎揭曉後的幾分鐘內隨即公布得獎名單;為了避免與龔固爾獎選出重複的作品,何諾多獎的評審每年會選出兩本文學作品來進行遞補;也可說何諾多獎帶有彌補意味,用來修正龔固爾獎可能發生的「錯誤」選擇。



  法國著名作家包括了:以短篇小說《穿牆人》知名的作家馬歇爾˙埃梅〈Marcel Aymé〉以La Table aux crevés《死亡之桌》得獎、路易˙費迪南˙塞琳〈Louis-Ferdinand Céline〉以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黑夜盡頭的旅行》又名《長夜行》獲獎,超現實主義作家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以Les Beaux Quartiers《高尚住宅區》,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以Les Choses《東西》等。此外,200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也以Le Procès-verbal《筆錄》在何諾多獎項榜上有名。有趣的是,得過此獎的作家多數會成為往後幾年的評審。但也有得獎的作家拒絕領受此獎的,如1951年以Le Rivage des Syrtes 《西爾特沙岸》獲獎的朱利安˙葛哈克〈Julien Gracq〉。



  評委團每年依成員的年資選出一位主席主持何諾多獎的評審過程。現今的評委團成員包括了:André Bourin, André Brincourt, Christian Giudicelli, Dominique Bona, Franz-Olivier Giesbert, Georges-Olivier Châteaureynaud,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Jean-Noël Pancrazi, Louis Gardel, Patrick Besson。



三、近十年得獎作品分析



1. 龔固爾獎





• 1999 : Jean Echenoz Je m'en vais, Minuit.

• 2000 : Jean-Jacques Schuhl Ingrid Caven, Gallimard.

• 2001 : Jean-Christophe Rufin Rouge Brésil, Gallimard.

• 2002 : Pascal Quignard Les Ombres errantes, Grasset.

• 2003 : Jacques-Pierre Amette La Maîtresse de Brecht, Grasset.

• 2004 : Laurent Gaudé Le Soleil des Scorta, Actes Sud.

• 2005 : François Weyergans Trois jours chez ma mère, Grasset.

• 2006 : Jonathan Littell Les Bienveillantes, Gallimard.

• 2007 : Gilles Leroy Alabama song, Mercure de France.

• 2008 : Atiq Rahimi Syngué sabour, Pierre de patience, POL.



  以1998年至2008年這十年的得獎作品為例,其中,由Gallimard出版社所出的書籍,就佔了四本;位居第二的為Grasset出版社。獲獎作品大都集中在較為出名的幾家大出版社,如Gallimard、Grasset、Le Seuil,於是Le Canard enchaîné一報就創了一個新字Galligrasseuil來諷刺這樣的現象。



  從上述幾本書可以看出龔固爾文學獎得獎作品內容廣泛,除了文學類作品如:《在我媽媽家的三天》,也有以歷史為場景的《紅色巴西》,此外也有較為幻想的書寫如:《我告辭了》。並不侷限在於單一類型的創作,因此也更能鼓勵作者追求創新。





2. 何諾多獎





• 1999 : Daniel Picouly L'Enfant léopard, Grasset.

• 2000 : Ahmadou Kourouma Allah n'est pas obligé, Seuil.

• 2001 : Martine Le Coz Céleste, Le Rocher.

• 2002 : Gérard de Cortanze Assam, Albin Michel.

• 2003 : Philippe Claudel Les âmes grises, Stock.

• 2004 : Irène Némirovsky Suite française, Denoël.

• 2005 : Nina Bouraoui Mes mauvaises pensées, Stock.

• 2006 : Alain Mabanckou Mémoires de porc-épic, Seuil.

• 2007 : Daniel Pennac Chagrin d'école, Gallimard.

• 2008 : Tierno Monénembo Le roi de Kahel, Seuil.



  近十年的何諾多獎項列表顯示,出版社Seuil及Stock在此獎項中獨占鰲頭,十年內一共有五項作品獲獎。



  依1999年到2008年獲獎清單來分析何諾多獎的選獎喜好,我們發現其中有五部得獎作品的寫作背景皆非法國,而是法語區國家。包括了2000年的《阿拉不是一定要》、2002年的《阿桑》、2005的《心存邪念》、2006 的《豪豬回憶錄》和2008的《卡黑高原之王》。



  此外,獲獎作品類型廣泛,包括了歷史小說《豹紋少年》,童書寓言《阿拉不是一定要》、日記體小說《法蘭西組曲》、以動物為主題的小說《豪豬回憶錄》,以戰爭為背景的《灰色靈魂》等。



四、結語



  法國每年所出版的文學作品相當多、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再加上文學獎項眾多的加持,讓法國出版業相當熱鬧。



  反觀台灣,撇開缺乏足夠的文學獎項不說,每年所出版的書籍數目或品質,皆遠遠落後於法國。目前出版的文學書籍方面以國外翻譯小說為大宗,華文作家相當缺乏,仍停留在幾個已經出名的作家身上,後起新秀沒有發展的舞台,於是轉向大眾網路平台發表作品。然而藉由部落格或BBS連載,作家得到即時的回應,雖藉此了解讀者的心,卻有可能因為如此的互動,讓作品最後走向符合大眾期待的結局。



  不過,即使文學獎行之有年的法國,仍面臨了出版商「巴結」發言關鍵的終身評審,文學獎成為該書的廣告諸如此類的問題。面臨資訊發達的時代,不僅衝擊了出版業也衝擊了作家們的形象。書是否或能否該與商業做劃分,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法國文學獎的設立,其實最大的受益者,在我們看來,並非出版商也非作者,而是既是讀者也是消費者的普羅大眾。走進書店,搶購一本有龔固爾獎紅腰帶的書,就算不看,氣質也就增添了幾分。不論是當作聖誕節的禮物,或是自己在家閱讀,都是良好的選擇。──無論如何,讀者也是處在這個文化現象中重要的一環,一本得獎作品在手,滿足的同時是這樣的虛榮感或實質的精神需求。



參考網站:

龔固爾文學獎:

http://www.academie-goncourt.fr/

http://www.republique-des-lettres.fr/10545-prix-goncourt.php


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subsite=chinese&page=chinese-notice-rgbook-PrixGoncourt.php

http://fr.wikipedia.org/wiki/Galligrasseuil

何諾多文學獎:

http://www.republique-des-lettres.fr/10549-prix-renaudot.php

http://www.fluctuat.net/5596-Prix-Renaudot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專題演講-法國藝文台灣漣漪:法國藝文給予台灣的波動(I)



Tour Effel



專題演講-法國藝文台灣漣漪:法國藝文給予台灣的波動(I)

演講者:莫渝(詩人、翻譯家、《笠》詩刊主編、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時間地點:2009年5月20日下午14時至16時30中大文學院二館C2-212教室



專題演講-法國藝文台灣漣漪:法國藝文給予台灣的波動



(本文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自行引用,謝謝!)



一、 前言(莫渝如何介入法國文學)

二、台灣小說家吸取法國文學

三、法國詩對台灣新詩界的影響

四、法國文學影響台灣的管道

五、台灣美術界向法國學藝的狀況

六、結語



綱 要:



一、前 言(莫渝如何介入法國文學)





   是宿命?念力?偶然?還是追求?難以明確言說,在就讀師範的青少年時代,莫渝就對寫詩產生興趣,進而嚮往深入認識法國詩歌。但是那時可以找到的中文譯介,只有一本1958年大業書店出版覃子豪翻譯的《法蘭西詩選》第一集,其中從維龍到繆塞,共介紹了九位詩人的二十三首詩作。此外,1966年,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刊了徐霞村所著的《法國文學的故事》。當時台灣,法國文學相關讀物是如此稀少,因而等到1972年莫渝有機會進修法國語文,興起一個長遠的引介計劃,包括以下三項作業:1.系統譯介法國詩,建立百位法國詩人小傳,2.收集盛成等人在台時期發表有關法國詩的文章,3.收集法國文學漢譯書籍(詳見附件2〈贅語〉)。當中,盛成(曾任台灣大學教授)的《巴黎憶語》及1948至1956年旅台期間撰寫有關法國詩人譯介文章,給予啟蒙甚多。

   之後,莫渝陸續整理編印《紀德研究》、《梵樂希詩文集》、《法國散文選》等文獻資料,翻譯出版《惡之華》、《韓波詩文集》、《馬拉美詩選集》、《雅姆抒情詩選》、散文詩集《白睡蓮》和《比利提斯之歌》(Les Chansons de Bilitis),除此之外,也有敘事類或散文譯著,如《拉封登寓言》、《異鄉人》、《小王子》,以及羅蘭巴特的《偶發事件》(Incidents)。





《比利提斯之歌》(Les Chansons de Bilitis)作者Pierre Louÿs



二、台灣小說家吸取法國文學


   葉石濤曾說:「我是吃法國文學的奶長大的。」

   事實上,日治時期,台灣的小說家多是透過日文譯介來接觸法國文學的。在賴和、前往上海發展的劉吶鷗、龍瑛宗、葉石濤等人的小說作品或文學評論著作中,都可找到法國文學的迴響,有的是內容的影射(劉吶鷗的〈熱情之骨〉可對照羅逖的《菊子夫人》),主題的借用、轉換(賴和與法朗士;葉石濤與都德、紀德),文類結構的參考(如龍瑛宗的《貘》為家族沒落史,仿左拉的系列長河小說),還有散文詩(poème en prose)的引進,或對特定文學觀的評介,如龍瑛宗的〈左拉的實驗小說論〉。





賴和 台灣新文學之父

圖片引用自http://taiwantt.org.tw/taiwanspirit/html/42.htm



   創立於1933年的「風車詩社」,成員作品吸收了超現實主義的美學理念,目前已有水蔭萍與林修二的中文文集出版。林修二是日本超現實主義重要評介學者西脇順三郎的學生,據說他曾在日本橫濱見過導演暨詩人考克多(Jean Cocteau)本人,並合影留念。

   法國文學更是對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文人具有一種「紓解困厄」的意義,如葉石濤在鬱悶時會獨自躲著,大聲朗讀韓波(Arthur Rimbaud)的詩〈醉舟〉(Le Bateau Ivre日文版譯著),直致淚流滿面。



三、法國詩對台灣新詩界的影響 / 四、法國文學影響台灣的管道



   法國詩的中文譯介最早應溯及民初中國的李金髮、戴望舒、覃子豪等人的貢獻,但現今若談法國詩對台灣新詩界有何影響,則有時難以作實證的論斷,詩人本身也可能否認直接的影響或援引。然而,閱讀記憶之潛移轉化,再以近似的意象或感受,形諸文字、浮現於詩中,這樣的互文接受過程,不是不可能的。自覺而明確的吸收轉用,或可提到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的現代派之於紀弦(〈從天后宮到 Mirabeau橋〉),波特萊爾之於商禽;在署名羅馬的〈籍貫〉散文詩中,似乎重拾了波特萊爾〈異鄉人〉的問答。此外,賈克坡(Max Jacob)與裴外(Jacques Prévert)也對台灣詩作有普遍的影響。

   總的來講,就出版譯介的次數、讀者的人數以及創作上的回應來看,在台灣長久以來最受到矚目的法國文學作品應是《異鄉人》、《惡之華》與《小王子》。





波特萊爾


五、台灣美術界向法國學藝的狀況



   二戰之前,台灣畫家也是透過日本來認識法國美術。雖然與留日習畫的人數不能相比,但早年也曾有四位畫家赴法國學畫: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以顏水龍為例,有人稱他為「台灣的高更」,他現今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題為 « Parc Montsouris »(1931)的畫作,描繪的即是巴黎南邊的一座公園景像。戰後,則有陳慧坤、席德進、廖修平、李元亨等人留法。現今,台灣藝壇已有數不盡的留法學子。

   在台灣畫家的作品中常可隱約看到法語國家畫風的影子,如李元亨可與比利時畫家德爾沃(Paul Delvaux)相較。許武勇受塩月桃甫影響,在其畫中可看到類如立體派、野獸派的畫風,以及夏卡爾式的夢幻主題。1920年代,既創作也寫評論的王白淵曾以「密列」(Millet)自居;不過,以類似米勒農忙生活為主題長期進行系統性創作的,當推苗栗畫家張秋台的「台灣耕耘系列」。二戰期間作為法國現代藝術主流的超現實主義運動,也曾在台灣泛起了陣陣波動,2007-2008年,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台灣超現實」大展為其見證。

   台灣藝術家從早年至今已有多人入選法國各大沙龍展,如朱德群、楊啟東、詹益秀等。目前台灣對於戰前戰後台法藝術交流史的研究已有相當顯著的成果。



六、結 語



現代人常以「Are you ready?」作為事情的起步鎖鑰。我卻想著「窮和尚與富和尚到遠方取經」的故事,或許可以做為個人踏入「法國文學譯介作業」的心聲。窮和尚持一缽說走就走,到達目的地,禮拜大佛,求得佛經,數年後,回到寺院,富和尚還在,要等候一切準備齊全才動身。我就是帶著窮和尚的精神與毅力介入翻譯。準備好了再出發,固然妥當;做中學,邊學邊向前,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卡繆曾替永遠在推石頭的薛西弗斯緩頰,說:「應該想像薛西弗斯是幸福的。」
把勞役當成自取的榮耀,多少可以減輕心理的不快與鬱卒,而展顏笑眉。
最後,以羅曼羅蘭說:「擁有理想,就是一股力量。」跟大家共勉。


〈請繼續參閱附件1迷園與迷宮、附件2贅語〉



***

專題演講-法國藝文台灣漣漪:法國藝文給予台灣的波動(II)



台灣拼圖





附件1 迷園與迷宮 莫 渝



         這是一座座相連的迷人園林。

         這是一闕闕獨立的華豔宮殿。



   有這麼說法:在巴黎,不論走到哪兒,只要一轉身,塞納河就在近旁。塞納河,貫穿巴黎;巴黎,等於法國;沾觸法國,文學已經不遠了。



   偶然與法國文學錯身,還不時猶豫、踟躕,但,只要一回頭,定睛瞧看,波德萊爾、雨果、聶瓦、韓波、維尼、維邕、洪薩、杜柏雷、紀德、梵樂希……等等一連串的名字、影像、作品,陸續浮現。



   幽靈般飄浮的他們,是心靈的永恆伴侶,牽動自己的快樂和不悅。讀波德萊爾的〈信天翁〉,感應詩人的幸與不幸;讀杜柏雷的十四行詩〈幸福的人……〉,回映家鄉的優美;讀紀德的《地糧》,神往於異國情調的濃鬱感性;讀韓波的〈醉舟〉,驚訝一位17歲少年,塑造了流浪的勇邁及豐盈的意象,還扯拉異國青年困阨時的汩汩淚水;讀雨果的《悲慘世界》(孤星淚)、讀左拉的〈我控訴〉,吶喊人間有多少不公不義。……還有更多更多。



   在迷園與迷宮之間,法國文學的神彩與風貌,令我癡情忘返,也願園外的徘徊者,踏進門檻,流連蠱惑心靈的淨土。 ──2003.01.31.

(《塞納河畔――法國文學掠影》代序;《凱旋門前――法國文人翦影》代序)



附件 2 贅 語 莫 渝



   依個人接觸文學與寫作的階段畫分,1970年代,我將之歸入法國文學的研讀、收集、譯介與編輯階段。



   在編輯方面,當時整理了幾本書:《梵樂希詩文集》、《紀德研究》、《法國散文選》、《法國文學論叢》,前三書比較順利,均由陳坤崙兄主持的高雄大舞臺書苑出版社和春暉出版社問世。45萬字的《法國文學論叢》,將近650頁,在排版(當時電腦文書處理排版尚未普及,一般仍使用活字排版)一校(1977 年)後停擺,計畫進行的《波特萊爾研究》、《維尼研究》等資料匯編,則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法國文學論叢》原書稿共分四輯,第四輯「驥尾篇」,純屬我個人當時的相關文章,稍晚,有幾篇集入拙著《走在文學邊緣》(1981年)。之後,偶爾翻得舊校稿,只覺遺憾,徒增噓唏。一幌二十餘年,2001年12月初,整理雜物,再次翻閱,仍覺惋惜。想及近日整理編印葉嘉瑩教授《迦陵學詩筆記──顧羨季先生詩詞講記》,無妨以最初自己接觸法國文學的筆記方式,讓書稿重現。12月27日,與友人陳謙提及,初步有新眉目。利用假日,重新整理,翌年1月16日,交稿,再經出版社商議,即目前面貌。



   原書稿,另有編後的〈結語篇〉,現摘錄部分存念:



   對於法國,對於巴黎,我有精神的嚮往,心靈的親切,雖不曾踐履其地,倒也臥遊一番。



   開始時,我猛讀徐霞村的《巴黎遊記》、徐志摩的〈巴黎的鱗爪〉、許常惠的《巴黎樂誌》、陳錦芳的《巴黎畫誌》、胡國偉的《巴黎心影》、盛成的《巴黎憶語》……,從這些文筆,我逐漸接近斯土斯民。



   1949年以前,有關法國文學論著書籍,出版數量頗多,像李璜、黃仲蘇、穆木天、徐霞村、袁昌英、徐仲年、夏炎德、吳達元……等,均有相當份量的論著問世。大部分這些著作,目前無緣一見。幸而,在台灣,一些有心人士,仍繼續從事介紹,其中較為熟悉者是黎烈文和胡品清兩位。事實上,還有許多幾乎被遺忘的人士,他們都曾默默耕耘,留下一點一滴的血汗,我擔心這些可貴的成績會遭塵封,因而自不量力的從時間灰燼中,撩撥出一部分珍珠,我相信它們都是舍利子。



   從接觸《巴黎憶語》一書,到收集他的零碎散章,盛成先生一直是我景仰的前輩,我自認可以替他編印文集,可惜未能與他聯絡上。盛成先生在台灣時期最重要的工作成績是譯介法國詩。他先後介紹了法國詩人十餘位,收進本書中有一篇介紹女詩人及兩篇論文:〈法國詩歌的研究〉和〈波動文學的法國詩壇〉,前一篇介紹到十九世紀,後一篇則為二十世紀,綜合此二篇,讀者可一脈了解法國詩的演進史。幾乎可以這麼說,本書集印的主要因素,就是想容納盛成先生的這份珍貴詩史資料。如果讀者還想閱覽法國詩史的中文資料,可參見楊允達與鍾期榮兩位的大作。楊允達先生的〈論法國詩的淵源及其流派〉,先發表於《文藝創作》62、63、64期(1956年6至8月),以後更題為〈法國詩壇歷史的演進〉發表於香港《大學生活》24、25期(1957年4月、5月)。緊接著,鍾期榮女士在《大學生活》 35、36期(1958年3月、4月),發表〈法國詩壇演進的我見〉,對楊文略作更正。



   謝康先生,學貫中西,動筆勤奮,本身為社會學的研究者,仍不時向國內文壇介紹法國文學與作家。早年在香港出版的《文藝論集》(1958年1月)與《文史論叢》(1963 年2月香港版,1978年2月台灣版)二書,收有多篇份量頗重的類似文章,另有《法國詩及民歌》譯本乙冊待印;《國語日報.書和人》專刊,不時可以拜讀到相關論著;編者特別徵得同意,選用當中四篇(現增加〈法國詩哲梵樂希〉乙篇……莫渝2003年1月記)文章收進本書。他這方面的筆耕,不容被忽視。



   香港的鍾期榮女士,也是編者心儀的一位法國文學譯介工作者。她在《大學生活》、《蕉風》等雜誌,發表了不少論著,足以成書。本書特從《大學生活》雜誌中,挑出她的三篇文章,充實內容。讀者看過謝康的〈近代法國社會小說的演進〉,再閱覽鍾女士的〈當代法國小說〉,當必可以了解法國小說的大概情形。



   徐仲年先生在1949年以前,即著有《法國文學ABC》(上下冊,1933年3月)、《法國文學的主要思潮》(1946年 11月)、《法國文學五論》、《法國文學三十講》等書。可說是法國文學的重要論著者。也有文學名著的翻譯,本書收納他的三篇文章,從這三篇〈導言〉與〈序〉,可以了解兩位小說家的風格及其創作內容。



   對於法國文學的認識與了解,國內最弱的一環是散文、戲劇和文學批評。受到限制,本論叢只有少量介紹。



   全書分作四大標題編排,讀者當可一眼辨出。「歷史篇」,側重文學史的一脈相傳,細分為文學通史、詩、小說、戲劇、文學批評五小類。「人物篇」,側重詩人作家點的認識與了解,法國重要文學家當不止這十幾位。「前言後語篇」,則是作家及其著作的介紹。列為「驥尾篇」的五篇茁作,為附錄,前四篇是讀詩札記,後一篇是編者譯介法國詩時的一份參考資料(即:〈100位法國詩人小傳〉)。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崔萬秋先生,於1966年(民國55年) 10、11月間,在《聯合報.聯合副刊》報導八篇「法國文學與日本」,詳述法國文學對日本的影響、法國文學在日本的譯介情形,是一份非常珍貴的比較文學資料。將此八篇文章發表日期列下,方便有心讀者的查閱:






























































序號





發表日期



   



 1



法國文學與日本(一)



1966.10.02.



東京漫步之十三



 2



法國文學與日本(二)



1966.10.09.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三



 3



明治二十年之翻譯



1966.10.16.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四



 4



明治三、四十年之翻譯



1966.10.29.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六



 5



明治時代之自然主義文學



1966.11.05.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七



 6



法國文學對大正文學之影響



1966.11.12.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八



 7



昭和年代法國文學之譯介



1966.11.19.



日本見聞記之六十九



 8



法國詩歌之日譯



1966.11.26.



日本見聞記之七O


曾收進莫渝編譯《法國十九世紀詩選》


(志文版,1979



 


   二十幾度春秋,人事劇變,當年極力收集盛成、謝康、鍾期榮等人論著成績的文獻資料。1989年8月17日北京停留,親自到盛成家裡拜會,盛老先生正感冒病中,由盛夫人陪同,一道聆聽臥榻病人陸續回憶過往近兩小時,不幸,老先生已於1996 年底過世;徐仲年先生(1904~1981)稍早辭世;謝康先生情況不明;費海璣先生離休教職,安養晚年;趙瑞蕻(1915~1999)先生在1995年間有信簡來往,及互贈書刊。《法國文學論叢》書稿原收納梁宗岱(1903~1983)的〈韓波〉乙文,現抽出,由莫渝的同名文章取代。書中多位作者失聯,輕唸他們的名字,一股暖流與歉疚,油然而生。感激當初他們的譯介,增豔了法國文學的園圃。是這些文章讓我流連忘返。



                         *



   由《法國文學論叢》一分為二的兩本小書:《塞納河畔――法國文學掠影》和《凱旋門前――法國文人翦影》,這樣的內容,自然無法含蓋整體文學史的全貌,但代表性質的成分,足以使讀者在瑰麗的「法國文學園圃」逗留品賞,進而擴展閱讀相關領域。



   在國內,有關外國人名的翻譯,沒有正式統一,但,約定成俗的使用,似為主流。本書稿係不同時空下多位作者的論述,為避免前後矛盾與誤解,儘量力求一致;少數除外,以保留原作者的本意。



   編輯過程,華成素月小姐的細心與用心,將作家小檔案先行整理,呈現出來,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雜亂筆記書刊,摻入窩心的喜悅,提供良好的閱讀心情,個人尤表感謝。



《法國文學論叢》原書稿,有一篇〈編後〉,本文算是〈編後的贅語〉。

──2003年1月30日,莫 渝誌於板橋

(《塞納河畔――法國文學掠影》編後;《凱旋門前――法國文人翦影》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