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從《包法利夫人》看十九世紀法國咖啡的文化轉移

─從菁英饗宴到市井小名的每日咖啡

 

 

前言:

當我們頻繁的進出咖啡館可曾想過咖啡是怎麼或如何成為現代人手一杯的飲品呢? 可曾知曉 十八世紀時咖啡館成為法國社交圈的新寵兒,這不僅是優雅的代名詞同時也匯集不同價值觀與想法的啟蒙家,批判與發洩不滿的場所。在一杯杯熱呼呼咖啡的醞釀下,啟蒙時代的作家、演說家、辯論家與政治家們建構出新的改革思想,發表一場場場激昂的演講。咖啡館從原本瀰漫文人雅致的洛可可風情氣氛中,在民主的推波下成為社會各界菁英討論政治與演說的地方。直至十八世紀後半葉, 咖啡不再只是上層或布爾喬亞階級的飲品。

 

文化轉移: 從菁英文化轉移到大眾文化的過程。

 

十九世紀,咖啡擺脫掉菁英文化色彩呈現更多元化、大眾化的趨向,從以下的節錄可看出:到咖啡館喝咖啡的舉動還成為普遍的大眾習慣,咖啡甚至變成生活的必需品:清晨上工前先來一碗咖啡提振精神,或是下班後到工廠附近的咖啡館放鬆一整天下來麻痺重複性的工作。

 

第一段節錄分析:

I’m that worn out sometimes as I drop asleep on my chair. I’m sure you might at least give me just a pound of ground coffee; that’d last me a month, and I’d take it of a morning with some milk.”



奶媽麻煩Emma 準備一磅的咖啡豆好供她在清晨時享用,提振一天帶小孩的辛勞。可以看出奶媽,屬於辛苦的低下階級將咖啡視為在一天清晨繁忙不容停歇的工作前必須要喝一杯咖啡的提神的飲品。到此為止咖啡所蘊含的價值已從上流社會的杯中物擴及至普羅大眾。

第二段節錄分析:

Thinking it his duty to heap the greatest attention upon the doctor because of his sad position, he begged him not to take his hat off, spoke to him in an undertone as if he had been ill, and even pretended to be angry because nothing rather lighter had been prepared for him than for the others, such as a little clotted cream or stewed pears.He told stories. Charles found himself laughing, but the remembrance of his wife suddenly coming back to him depressed him. Coffee was brought in; he thought no more about her.” (part 1 chapter 3)

 

農人出身的包法利先生,在想念亡妻時來上一杯咖啡,頓時排憂又忘卻煩惱,神清氣爽。咖啡的功能在小市民的杯中少了學術味文藝與爭論的煙硝味,多了點娛樂或是情緒上排解工作與不安和壓迫的目的。此刻十九世紀社會的各個階級皆發展著不同的咖啡館文化,不同的客群反映了屬於各自的風貌。

但可曾知曉,在十八世紀上半葉,上咖啡館品咖啡聊政治對工人們是遙不可及、異想天開的夢想, 更因政府為了防堵人群聚眾鬧事頒發嚴格的身分禁令,禁止流浪漢、乞丐、娼妓、軍人等等入內,因此對十九世紀的勞工階級來說,能上咖啡館真的是生活上的巨變。

 

第三段節錄分析:

His family in tears, his shop sold, all the jars dispersed; and he was obliged to enter a cafe and take a glass of rum and seltzer to recover his spirits.(partie 2 chapter 2 p.92)

 

藥劑師經人告發秘密行醫後, 絕望之際走進一家咖啡館,點了一杯酒醒醒腦。十九世紀底層人士的咖啡館通常會提供酒水,這裡的人眼中只有把酒迎歡,杜康解憂他們來咖啡館尋求的是生活上短暫的麻痺。

 

文化轉移的過程:從奢侈品到廉價品

 

咖啡的消費群之所以能擴及一般大眾,其背後的原因在於各帝國在殖民地的貿易競爭,大量種植而降低了咖啡的價格。從奢侈品的代表到一般小市民的飲品,直到十八世紀下半葉,由於帝國主義殖民的國家因工業革命運輸交通的改善,尤其是火車和殖民地低廉的勞工這些原因促使咖啡的價格更是一落千丈,咖啡成為低下階級或是一般大眾能負擔得起的生活必需品。

 

第四段節錄分析:

Until night they ate. When any of them were too tired of sitting, they went out for a stroll in the yard, or for a game with corks in the granary, and then returned to table. Some towards the finish went to sleep and snored. But with the coffee everyone woke up.(part 1 chapter 4)

包法利夫婦的婚慶現場,賓客們喝著咖啡




第五段節錄分析:



On the evening when the Bovarys were to arrive at Yonville, Widow Lefrancois, the landlady of this inn, was so very busy that she sweated great drops as she moved her saucepans. Tomorrow was market-day. The meat had to be cut beforehand, the fowls drawn, the soup and coffee made  (part 2 chapter 1 p.75)

咖啡融入一般的大眾生活慶典舉辦前的準備的食材

 

結語

現代人手一杯的咖啡景象當然還夾雜了休閒或是享受的成分在,取得咖啡的便利性,和咖啡館的多功能性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但背後最大的推手還是十八世紀革命成功後,因工業革命而致富的布爾喬亞階級。政治環境和社會價值的流動呈現更多社會面向,社會階層不同於以往的單一與絕對。又因工業革命的關係,社會型態也有所改變,人們有了更多自由享受休閒的時間,大眾消費也油然而生,一群閑居者(Flâneur) ─ 在街道上閒晃到咖啡館,觀察往來人們的閑居者現代咖啡消費者的濫觴,嶄新的階級也就隨之出現。

 

資料來源

 

  1. 15 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卷二 「形形色色的交換」費爾南布勞岱爾著 P.136 ~P.156
  2. 《咖啡精神咖啡與咖啡館的文化記憶》王文興著
  3. 《包法利夫人》, 鐘斯著, 遠景出版。
  4. The World Coffee Market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from Colonial To National Regimes by Steven Topik












從波特萊爾的詩作看十九世紀法國毒品文化

喬婕 洪楷晴

一、波特萊爾選文與選文分析

Le Poison

Le vin sait revêtir le plus sordide bouge
D'un luxe miraculeux,
Et fait surgir plus d'un portique fabuleux
Dans l'or de sa vapeur rouge,
Comme un soleil couchant dans un ciel nébuleux.

L'opium agrandit ce qui n'a pas de bornes,
Allonge l'illimité,
Approfondit le temps, creuse la volupté,
Et de plaisirs noirs et mornes
Remplit l'âme au delà de sa capacité.

Tout cela ne vaut pas le poison qui découle
De tes yeux, de tes yeux verts,
Lacs où mon âme tremble et se voit à l'envers...
Mes songes viennent en foule
Pour se désaltérer à ces gouffres amers.

Tout cela ne vaut pas le terrible prodige
De ta salive qui mord,
Qui plonge dans l'oubli mon âme sans remords,
Et charriant le vertige,
La roule défaillante aux rives de la mort!

— Charles Baudelaire



簡介

這首詩中波特萊爾試圖用假想出的天堂來逃避消沉的情緒。從詩名Le poison我們已經可以預測到他的嘗試註定失敗,因此這首游移在「消沉與理想」間的詩中,有著比較消沉的基調。從詩體上來說,波特萊爾罕見地混用七音節詩句和亞歷山大體的十二音節詩句。

 

死亡的象徵

意味著「死亡」的詞貫穿了整首詩:

"Soleil couchant", "nébuleux", "noirs et mornes", "poison", "gouffres amers", "oubli", "vertige", "charriant", "la mort"

       

第一個嘗試:紅酒

首先他提到了奢華、美與夢境。"Luxe", "miraculeux", "fabuleux", "or"。紅酒帶來了富有藝術性的幻覺:

  1. 神話中的柱廊意味著希臘藝術("portique fabuleux"
  2. 彩色幻覺中有著散發紅色蒸氣的黃金("or de sa vapeur rouge"):此處有物質的對比,固體對比氣體,黃金對比蒸氣。
  3. "soleil couchant"暗示死亡和嘗試以紅酒製造假想天堂的失敗。占據在視覺中的紅色蒸氣同樣預示了死亡與嘗試失敗。的確,紅酒有創造夢境的效果,但是不夠強大。

 

第二個嘗試:鴉片

        第二段中有許多詞顯示效果變得強大:

"Agrandit", "illimité", "pas de borne", "au delà",由此可見鴉片帶來無限的快感,比紅酒更有效。但是從"mornes et noirs",我們可以知道鴉片帶來的是鬱黑的樂趣,等效果退了以後會比酒醒還要消沉,心情墜入谷底。

 

第三個嘗試:女人

        第三、四段著重描述情色和肉慾,女人成為重要角色。"Tout cela ne vaut pas":紅酒、鴉片帶來的樂趣都比不上女人碧眼中的毒。靈魂之窗是女人身上最「非物質」的地方,不同於紅酒與鴉片。女人的眼睛打亂波特萊爾的思緒,使他顫抖,有跟毒品一樣的效果。有關水的詞意味著女人是死亡的源頭: "découle", "Lacs", "gouffres", "salive", "rives", "charriant"

 

結論

作者對追求樂趣的癮也經由詩的進展一層一層加深:紅酒→鴉片→女人。他靠這些短暫的慰藉躲在人造天堂,然而這終將帶來靈魂的死亡。但趨近死亡的經驗,亦是「狂喜」的高潮歷程,也不盡然是完全負面或以失敗觀之,以此激進的手法為著對比出回到十九世紀社會現實之貧乏;同時也令人想到波特萊爾以自身之美學高度歌頌想像力,而唾棄如攝影般直接的現實複製。

二、十九世紀法國毒品文化及其影響文學

 

  事實上,除了Baudelaire之外,在十九世紀時的法國,毒品也是許多詩人、作家、藝術家等人的精神糧食,其中又以鴉片特別盛行,Baudelaire本人也是長期的鴉片愛好者。原本鴉片、大麻等原料都是用於醫療方面,而後因被濫用,成了使人逃避現實、危害健康的毒品。十九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後,工業化的經濟和殖民主義的盛行為毒品提供了一個特別的發展環境,BalzacTraité des excitants modernes提到他認為糖、茶、咖啡與菸草等殖民地進口的產品構成了歐洲物質生活的現代性經驗。我們同意巴爾扎克的看法,人們吸食毒品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在工業化背景下,人們為了財富而產生的不安及憂慮,對機械化時代來臨產生的反動;為了顯示自己地位,或交際場合所需的調和劑;又或是使自己脫離自我,尋求創作靈感……。這也是一股與布爾喬亞現世物質價值觀相對立的波希米亞(bohème)文人風潮、特異獨行傾向(excentrique)、和時時帶有優雅與獨特性之自覺意識的dandy的人生哲學觀。

  在十九世紀的巴黎,貴婦們也時常用抽鴉片來當作消遣,例如阿布昂公爵夫人(17851838)在守寡時也時常抽鴉片,她的沙龍也是許多藝文人士喜愛聚集的地方;在當時,甚至還有「大麻俱樂部」(Club des Hashischins),由許多作家例如:Honoré de BalzacAlexandre Dumas Baudelaire也包括在內;還有藝術家Eugene DelacroixHonoré Daumier等人所組成,目的是為了要實驗、嘗試毒品(主要以大麻和鴉片為主),Balzac曾經解釋他想嘗試毒品的原因:「在我自己身上研究這種非常特別的現象。」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作家的作品裡多少也有提及此議題,現今有人把這種因毒品(特別是鴉片)而衍生出的文學作品稱為「鴉片文學」。對於當時某些浪蕩子、浪漫主義者、或是波希米亞主義者而言,毒品無疑是一種尋求自由、表現自我的另一種途徑,這些文學思想在心靈層面多少和毒品有一點關聯性,Flaubert在他25歲時曾寫道:「不要迫使我做任何事情,一切我都會做。要理解我,不要批評我。」Baudelaire也曾寫:「即使還是相當小的時候,我心裡有兩種相反的感覺:生活的恐怖和生活的狂喜。」就某方面來說,毒品可以調和這樣的矛盾,在機械化的時代裡尋求自由的自我。

  雖然我們對毒品的種種認知都是負面的,但他所附帶的「鴉片(毒品)文學」卻是值得後人珍視的地方,無論是作家把自身的經驗寫入其中、或是描述第三者的行為經驗,都創作出許多帶有迷幻色彩、帶給讀者大量想像空間的作品。例如,Flaubert在《情感教育》中,描述了一個高級妓女抽鴉片的場景:「……突然她變得沒精打采,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腋窩下放著一個墊子。她的身體輕輕扭動著,一只腿蜷著,一只腿伸展著。那只紅色摩洛哥長蛇盤在地板上,纏繞著她的胳膊。她把琥珀色的煙嘴貼到嘴唇上,半睜著的眼,透過圍繞她的煙霧,看著弗雷德裏克。她把水吸得咕嚕咕嚕地響,時不時地咕噥幾句。」而大仲馬在作品《基督山伯爵》(Le Comte de Monte-Cristo)也有提到吸毒的場景:「他的身體似乎變得輕飄飄的,他的知覺明顯地敏銳起來,他的感覺似乎加倍地敏感,天際在不斷地擴展……藍色的海洋,閃耀的太陽,清香的微風,一個生動的夢中情景在一間地下洞穴中到達高潮,在那裏,美麗的妓女雕像突然有了生命。那些眼神抓住了他,讓他扭曲,就像性感的吻,讓他的感官興奮,他屈服了……隨之而來的是激情夢想,就像先知對選中的人所許諾的那樣。石唇變成火焰,冰乳變得像熾熱的熔巖,以致……愛是哀痛,快感是折磨,灼熱的嘴貼上他饑渴的嘴唇,他被裹入涼爽、蛇般的擁抱中……」這些細節的描述讓人對毒品有著更奇幻的幻想,似乎也讓毒品為女人增添了一股性感的魅力,對於作家或藝術家而言,在當下,毒品或許是有力於跳脫現實、能夠放大自我或追尋更深層心靈的一種方式,除了在文學和藝術上所展現的內涵價值外,其展現的社會意涵及風氣也是我們可以關注的問題,在許多作品裡不論對毒品的評論是褒或貶,都再再顯現出了十九世紀時毒品文化在法國的盛行程度,而無論作家有親身嘗試與否,他們也藉此題材發展出令人好奇、引人入勝的文學片段及作品。

 

三、參考資料 

1. 《搜尋忘卻的記憶:全球毒品500年》,Davenport-Hines R.,蔣平 馬廣惠譯(譯林出版社,2008

2. 《從局限經濟到普遍經濟:鴉片消費的東方語藝? 》,邱德亮,(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六十九期,2008



從德雷福斯事件看十九世紀法國的反猶主義

張瑞珍 李婕安

 

ㄧ、前言

 

        西元1879年,德國記者Wilhelm Marr出版《反猶主義手記》,書中第一次使用了反猶主義(L’antisémitisme)這名詞,被視為是現代反猶主義的明確開始時間。

 

        廣義來說,反猶太主義即是泛指對猶太人或猶太教在思想與行為上的仇恨,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動機和表現形式。然而這樣的反猶思想和行為,至今已導致許多災難性且難以挽回的結果。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和動機;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使得極端的反猶主義在19世紀末得以合理地發展茁壯,而不為當時的人所詬病呢

 

        1894年在法國政壇上爆發的德雷福斯事件(L'Affaire Dreyfus)即與反猶主義大有相關。德雷福斯上尉因著他猶太人的血統,在毫無實質證據的狀況下被栽贓懷疑、審判入獄。對於此案件的相關報導也多數來自有反猶傾向的報社,尤其是由Édouard Drumont主編的《La Libre Parole》,這些反猶主義者藉著德雷福斯事件大大抨擊猶太人的不是,成為法國反猶情緒醞釀高漲的幕後推手。

 

        本文將節選左拉(Émile Zola)在《震旦報》(L'Aurore)上發表的公開信《我控訴!》(J'accuse...!),進而探討反猶主義與此事件的關聯性。

 

二、選文

 

 法文原文

        Je l'ai démontré d'autre part : l'affaire Dreyfus était l'affaire des bureaux de la guerre, un officier de l'état-major, dénoncé par ses camarades de l'état-major, condamné sous la pression des chefs de l'état-major. Encore une fois, il ne peut revenir innocent sans que tout l'état-major soit coupable. Aussi les bureaux, par tous les moyens imaginables, par des campagnes de presse, par des communications, par des influences, n'ont-ils couvert Esterhazy que pour perdre une seconde fois Dreyfus. Quel coup de balai le gouvernement républicain devrait donner dans cette jésuitière, ainsi que les appelle le général Billot lui-même ! Où est-il, le ministère vraiment fort et d'un patriotisme sage, qui osera tout y refondre et tout y renouveler ? Que de gens je connais qui, devant une guerre possible, tremblent d'angoisse, en sachant dans quelles mains est la défense nationale ! et quel nid de basses intrigues, de commérages et de dilapidations, est devenu cet asile sacré, où se décide le sort de la patrie ! On s'épouvante devant le jour terrible que vient d'y jeter l'affaire Dreyfus, ce sacrifice humain d'un malheureux, d'un "sale juif" ! Ah ! tout ce qui s'est agité là de démence et de sottise, des imaginations folles, des pratiques de basse police, des moeurs d'inquisition et de tyrannies, le bon plaisir de quelques galonnés mettant leurs bottes sur la nation, lui rentrant dans la gorge son cri de vérité et de justice, sous le prétexte menteur et sacrilège de la raison d'Etat !

 

        Et c'est un crime encore que de s'être appuyé sur la presse immonde, que de s'être laissé défendre par toute la fripouille de Paris, de sorte que voilà la fripouille qui triomphe insolemment, dans la défaite du droit et de la simple probité. C'est un crime d'avoir accusé de troubler la France ceux qui la veulent généreuse, à la tête des nations libres et justes, lorsqu'on ourdit soi-même l'impudent complot d'imposer l'erreur, devant le monde entier. C'est un crime d'égarer l'opinion, d'utiliser pour une besogne de mort cette opinion qu'on a pervertie jusqu'à la faire délirer. C'est un crime d'empoisonner les petits et les humbles, d'exaspérer les passions de réaction et d'intolérance, en s'abritant derrière l'odieux antisémitisme, dont la grande France libérale des droits de l'homme mourra, si elle n'en est pas guérie. C'est un crime que d'exploiter le patriotisme pour des oeuvres de haine, et c'est un crime, enfin, que de faire du sabre le dieu moderne, lorsque toute la science humaine est au travail pour l'oeuvre prochaine de vérité et de justice.

— Émile ZolaJ’accuse…!

中文譯文:

        如同我剛剛向您陳述的,德雷福斯事件就是陸軍事件:參謀部的一名軍官被同僚告發,在主管的壓力下被判刑。我一再地說,他若沉冤得雪,參謀部全體官員便必須認罪。因此,陸軍運用了任何想像得到的方法——在新聞上運作、聲明與暗示及各種有用的方法——袒護埃斯特哈齊,以便再判德雷福斯有罪。共和政府應當帶把掃帚到耶穌會的巢穴(比約將軍自己這樣稱呼他們)掃個乾淨!什麼地方可找到剛強、明智又愛國且具有足夠膽量徹底改革整個制度、從頭再開始的內閣?我知道不少人只要想到戰爭便不寒而慄,因為他們知道國防是由怎樣的一批人操縱的!一座神聖的教堂現在已變成了卑鄙陰險、散佈謠言、背後中傷者的狡窟,而這就是決定我們國家命運的地方!人們從德雷福斯事件中那個人的犧牲看到了那恐怖的情景。對,一個不幸、卑鄙的猶太人犧牲了。對,幾名軍官運用了一連串瘋狂、愚蠢、放縱的想像力、鄙劣的員警手段、審判官式與暴君式的手腕,卻沒有受到處分!他們用靴子踐踏國家,以國家利益為藉口,將國家要求真理及正義的呼聲塞入它的喉嚨。

 

        他們也犯了其他罪行。他們的行動是以下流報章為根據,並且讓巴黎的流氓為他們辯護——這班流氓現在耀武揚威、目中無人,同時,法律與誠實則因戰敗而受挫。當多數人要求的是一個作為自由、正義國家之首的慷慨祖國時,卻指責某些使法國陷於混亂中的人,這根本就是一起罪行——儘管真正犯了這起罪行的人正策劃誤導全世界相信他們虛構的事件是真的。誤導、操弄公眾意見並使之走上狂熱,是一項罪行;毒害謙虛、普通平民的心靈,鼓吹反動、褊狹的狂熱,自己卻躲在反猶太主義那可憎的堡壘背後,也是一項罪行。法國是人權自由的偉大搖籃,若不消除反猶太主義,便會因此而死亡。以愛國為藉口增進仇恨,是一項罪行;正當人類的科學為真理及正義而努力時,把刀劍當成現代的神祇來崇拜,也是一項罪行。

 

三、選文之歷史背景分析

 

1. 德雷福斯事件簡介

 

        18941906年間,法國政壇上歷經了場政治危機:德雷福斯事件,使得正值第三共和時期的法國陷入空前的政治分裂狀態。

 

        18949月,法國間諜部門發現總參謀部有人將法國軍事機密文件 洩露給德國駐法國的武官。負責調查的情報處僅以筆跡相同為由,以間諜罪和叛國罪逮捕德雷福斯上尉,判其終身監禁、將其流放到法屬圭亞那(Guyane)的魔鬼島le du Diable)。兩年後真相大白,盜賣文件的其實是參謀部的另一位軍官Esterhazy。但此後兩年間,陸軍部與政府卻以種種理由拒絕重審此案。

 

        18981月,左拉發表了公開信《我控訴!》,要求共和國總統出面,對此案進行公正公開的審理。此信在社會上激起強烈回響,全國上下分裂成兩派陣營:由君主派、教權派、反猶主義派、民族沙文主義者等所組成的反德雷福斯派,他們拒絕重審、堅持反猶、欲推翻共和制,以及由各式社會主義者、激進共和派、維護正義的知識份子所組成的德雷福斯派,主張重審、反對迫害猶太人、維護共和制度。兩派鬥爭激烈,特別是反德雷福斯派趁機興風作浪,在國內組織眾多起反猶示威與暴亂。

 

        18996月,Waldeck Rousseau領銜成立「保衛共和」內閣,德雷福斯一案得到重審,但仍被判十年監禁,後來在Loubet總統的赦免下,飽受折磨的德雷福斯才重獲自由。

 

        1906年,德雷福斯才得到徹底平反,名譽恢復。

 

2. 反猶主義的起源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著一種排猶的情緒,而這當中,可以由兩個層面來作分析。首先,就歷史層面來說,在中世紀的西歐,土地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四處遷徙,只能靠經商維持生計。此外,猶太人在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文化中都扮演了重大角色,是中產階級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若以人口比例來說,他們所取得的成就相當驚人。雖然並非每個猶太人都很富有,然而正因部份猶太人在財政金融上的亮眼表現引人嫉妒,必然使歐洲各國其他民族的後代心生不滿,同時對猶太人的力量感到恐懼,因此各種和猶太人有關的陰謀論大行其道,更加促使人們對這些謠言信以為真,最終使得猶太人成為社會苦難的代罪羔羊。

 

        再者,從宗教方面來看,基督教教義認為,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猶大出賣了耶穌,所以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視猶太人。而「猶大」至今都還是背叛、出賣的代名詞。 在必要的時候,這個古老的定見就會再度被拿出來當作反猶的藉口,即使是自稱無神論者的中產階級也會樂於附會。 

 

        此外,再就歷史事件引發的近因來看反猶風氣何以在十九世紀逐漸熾烈,自1870年普法戰爭之後,戰敗的屈辱引起了法國社會各階層民族意識的爆發,愛國情緒瞬間高漲,以往的人道主義理想早已被丟棄在一旁。於是,在愛國主義、沙文主義的過度渲染下,反猶的情緒在十九世紀末不斷在醞釀和蔓延,而德雷福斯事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3. 法國的影響

 

        德雷福斯事件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直接影響了法國社會的政治進程,再次引起了左右兩派的衝突,政治鬥爭不斷,最終導致1905年政教分離法的通過。同時,此事件也對法國社會主義運動產生巨大的影響,法國工人黨把聲援德雷福斯看作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他們認為維護一個孤獨的、受到無辜迫害的人的利益,就是在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這樣的影響在於,它將馬克思主義和民族革命的傳統結合在一起,從而為法國的社會主義運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再者,它導致了新的政治組織的誕生聯盟的產生。一邊是由資產階級共和派、新教徒和社會主義者組成的德雷福斯派;另一邊則是由守舊派、天主教徒、軍國主義者和極端民族主義者組成的反德雷福斯派。聯盟的形成突破了以往宗教和政黨的限制,可說是法國政治發展史上的一個新階段。

 

        除了政治上的影響外,德雷福斯事件也標誌著二十世紀法國知識份子的開端,為二十世紀法國社會左派知識份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知識份子」(Intellectuel)一詞正是在此事件中所創造出來的,指的是全體教師、醫務人員、新聞記者等,由克里蒙梭在左拉發表《我控訴》後,發起了一場《知識份子宣言》的活動中所提出的詞彙,標示著原本游離在社會邊緣的知識份子,逐漸成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並在法國的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

 

        最後,德雷福斯事件更直接影響了法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它使支持各自派別的普通百姓產生嚴重的分化,使得法國人民的參政意識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總之,就各方面來說,德雷福斯事件無疑是法國近代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四、結論

 

        學者Piers Paul Read為此事件撰寫了本書The Dreyfus Affaire》,書中敘述了一些有關德雷福斯上尉本身性格德雷福斯在軍中上司的眼中是個不討喜的角色他剛毅木訥、不善與他人打交道缺乏幽默感喜愛獨自一人漫步。」這些較「獨行俠」的特點讓他不怎麼受歡迎,再加上他的猶太血統,讓他成了大家的眼中釘。在發生了軍機外洩給敵方這等罪該萬死的事件後,德雷福斯自然而然就變成了眾人懷疑的首要對象,成了代罪羔羊。

 

        德雷福斯這個「沒什麼個人特質」的個人特質,讓他成了最理想的白畫布,任人在其身上投射人們的偏見。」書中也如此提到。這讓人不禁感嘆,這影響法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如此轟轟烈烈地激起了法國人民的政治意識、政壇上的鬥爭、甚至使天主教宗教勢力間接崩解,到頭來就是建立在這些人們瑣碎的成見之上,這是幸,還是不幸呢?

 

五、資料來源    

 

(1) 劉金源著法國史,增訂二版,三民書局

(2) Lettre au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J’accuse” d’Émile ZOLA pour la défense de Dreyfus


(3) 左拉我控訴


(4) 痞客邦PIXNET - 德雷福斯事件


(5) 維基百科 - 反猶太主義


(6) 維基百科 - 猶太人


(7) The Telegraph - The Dreyfus Affair by Piers Paul Read: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