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史小典-無法作主的年代:光榮三十年 (les Trente Glorieuses) 與消費社會之形成
--黃郁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及科學的突飛猛進,使得西方社會經濟成長快速,而他們的高度生產力也使得供給大大的超過人們實質所需以及所能負擔的經濟能力,導致人們消費慾望強烈、以增強購買力為工作目標,沉溺於消費和享樂之中,簡單的生活越來越無法滿足他們的渴望,物質完全左右了六十年代的青年,而Jérôme 和 Sylvie 正是此消費社會下的 “產物” ,他們兩位是Perec在 《東西》(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的男女主角,這本書是在1965年所發行,一出版就獲得荷諾多獎 (Prix Renaudot)。
這本書的內容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說,描述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講述的是這對年輕夫婦剛離開大學踏入社會,他們沒有社會背景、沒有父輩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是沒有過去、沒有傳統的一代,是自由的一代。而他們只是靠著當廣告業的社會心理學家,利用各種方法來調查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像是了解他們喜歡去哪渡假;他們對洗衣機有什麼看法或是他們認為床墊應該要有哪些性質等等問題,以便製作出能夠刺激人們欲望的廣告。而他們自己本身,也正因為接觸了許多人,了解到了許多人的消費習性,更體認到「人要衣裝」這樣的道理,所以生活也從原本的沒有「品味」到後來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Jérôme和Sylvie在巴黎租的小公寓內部,與他們的豪宅夢想差很大!
但是面臨這物質充斥的年代,他們的薪水趕不及他們的慾望增長,作者在這裡以一種細膩的方式詳盡地描述他們的慾望清單:從厚質的玻璃器皿到銅製餐具,從豪華典雅的家具到高貴奢侈的古玩,從名牌襯衣和領帶到名牌皮鞋,從書籍唱片卡帶到皮製記事本,清楚地說明著社會商品的琳瑯滿目以及他們的禁不住的誘惑。
而對房間佈置的設想,色彩的選擇,對質量的苛求表現了他們的心態和幻想,追求物質的欲望完全左右了他們,以文為例,作者全章採用條件語式(conditionnel)以表示他們所渴望卻得不到的:
« Tout serait brun, ocre, fauve, jaune : un univers de couleurs un peu passées, aux tons soigneusement, presque précieusement dosés, au milieu desquelles surprendraient quelques taches plus claires, l'orange presque criard d'un coussin, quelques volomes bariolés perdues dans les reliures... ».
然而,他們本來可以擁有一個簡單的生活,雖非富裕但起碼那些符合他們經濟能力的物質他們都可以負擔,但是他們卻妄想一步登天,對物質欲的渴望是這麼的迫切,每天大啖著白日夢,希望自己過著有錢的生活,悲哀的是他們只能藉由欣賞或試穿這種方式來獲得一時的滿足。文中也一再地透露他們在乎的只有錢,他們的審美觀以及道德標準都體現在對這些物質的追求之中,他們帶著妒羨、狂熱和夢想跑遍巴黎尋找他們夢寐以求的商品,似乎想通過佔有這些物質,為自己尋找一個社會身分和地位,尋找階級歸屬,尋找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藝術。
但由於缺錢,也沒有能力去賺錢,結果必然是失敗的,他們甚至興起偷錢的念頭!然而夢想無邊、慾望無窮只會帶來無盡的失望。而由於他們的職業的關係,也使得他們不僅自己陷入了物質慾望的陷阱,同時也把別人拉進去。他們充當了雙重角色:既是商品社會的受害者又是商品社會的代理人。
最後他們選擇了逃離巴黎這個五光十色的都市,換個文化,選擇圖尼斯這物價較低廉的地方作為新生活的開始。
從Perec所撰寫的這本書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社會的現象,作為「消費者」,人們生活在無止盡的消費之中,若推向極端,變得分辨不出美醜,衡量事物的標準全憑金錢,讓所有的價值觀都繞著物質享受打轉,任憑商品和慾望誘惑而失去方向、喪失自我,最終迷失在消費的盲目行為之中。
從小說主人翁身為調查員的職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資本家無所不用其極的來刺激消費者的慾望,根據了解消費者的習性來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將商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得在這整個消費過程中,真正決定消費過程的,不是消費者日常生活實際的需要,而是商品生產者所製造出的需要,去強加在消費者的身上,成為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當時的消費,當時的文化。
Perec在書裡曾描述到,戰前他們所吃的食物常是一成不變的,顯現了單單的以產品的使用價值來滿足實際生活所需,但是在戰後,消費品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需求品,它還是一種象徵,同時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精神狀態,展現了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幫助他們追求聲譽。物品是會說話的,透過物體的樣式、顏色都顯示了選擇者的品味和風格等附加價值,這也是為什麼Jérôme 和 Sylvie企圖利用這些商品來提升或是創造自己的身分和地位。
再者,在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他認為「家具本身的形狀及其擺設,各個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的轉變,所有這些,都表明日常生活方式同消費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也讓我想到在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他透過這對年輕夫婦對於家具的講究和注重來表現這些物品的商業力量,表現這些商業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讓日常的生活領域成為了商業活動主宰的一部分,而他們對這些物品的渴望也全非來自於對物品實際功能的真正追求,他們要的只是尋求一種「品味」,而「品味」在此僅是由金錢換物質所堆砌出來的。
在整本書裡,我讀到了這對年輕夫婦的歡樂,也嗅到了他們的痛苦,然而他們也不是唯一淪為消費社會階下囚的一對,他們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們一樣愛作夢、有盼望,那是當時法國的現實社會真正存在的事實,所以就算最後這對夫婦亟欲逃離巴黎,但他們心中那股對物質的念頭還存在,就算他們逃到哪裡仍舊會被商品製造者給操控,這也是我下此標題的原因,戰後看似更自由的社會,人們卻無法作主自己想買的東西,心裡不自覺得被牽引至更多的慾望,仔細審視有多少才是自己需要的物質呢?而我們現今是否已逃脫出這樣的惡性循環呢?
參考資料:
張容著,《法國當代文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高宣揚著,《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Georges Perec, Les choses, les presses de l’imprimerie Bussière, 19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