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史小典-美好年代的休閒風尚--張瓊文 李曼甄
美好年代
一八七零年九月革命之後,法國正式進入第三共和時期;而一八八九年,鋼鐵怪物──艾菲爾鐵塔,更以壓倒性的姿態矗立於巴黎,宣告了工業時代的來臨,象徵一個全新世代的到來。十九世紀末期,在紛紛擾擾之後,人們的生活漸趨穩定,此時層出不窮的新發明、新思潮,更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特別是鐵路的迅速發展,火車頭帶領著平民百姓深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享受生活。《美好年代》(La Belle Epoque),指的便是一八七零年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四十年間,這是一個享樂的年代,人們無一不在追求、享受生活之美。
在這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此一時期新興並隨之造成風潮的時尚休閒活動!
海水浴場
十七世紀以前,海之於人們是陌生神秘甚至是令人恐懼的,直到英國醫生發現居住在海邊擁有利於人們健康的優點,促使人們開始接觸海水,到了十八世紀,海水浴被發現有助於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至此之後,英國興起了一個水療熱潮。後來,此種水療風潮於十九世紀席捲法國,一開始興起於濱英吉利海峽的杜維勒(Trouville),漸漸的擴展至北部濱海小城,而後往南風靡整個地中海地區,以尼斯(Nice)為最著名的海濱療養勝地。起初這種療養方法僅盛行於少數貴族及富有的布爾喬亞之間,直至十九世紀末,工業革命帶動鐵路發展,拉近了濱海地區與人們的距離,再加上法國大革命以來人權的醒覺,工人待遇得以提升,勞工假期受到重視,此時即使是藍領階級也可以享受旅行。交通的發達、旅遊的普及,間接促成海水浴場發展,海邊再也不只是有錢人的療養中心,平民百姓也可以投入大海享受海水的擁抱。
海水浴場當然也帶動了泳裝的變革,在那個尚保守的年代,女性得穿著及膝的薄紗裙,內搭燈籠小短褲,而男性也得穿著長袖服裝,因為袒胸露乳是不被允許的。直到一九二零年,Coco Chanel帶動古銅色膚色的流行,人們開始可以裸露肩膀、手臂及腿,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流逝,裸露尺度愈來愈大,二十世紀末期更促成比基尼的流行。
滑 雪
阿爾卑斯山自十八世紀被登山探險者揭開神秘面紗之後,再乘著十九世紀大眾旅行盛行之風,滑雪逐漸成為普羅大眾們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而勃朗峰山腳下的夏摩尼Chamonix,就成了法國人民的滑雪勝地,直到今日。
滑雪運動最初出現在北歐,在1878年透過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向各國展覽滑雪用具,而順勢使之發展流行。Henri Duhamel,身為法國推廣滑雪運動的先驅,在1896年即成立了阿爾卑斯滑雪俱樂部Ski Club des Alpes,帶動此後諸多滑雪學校與俱樂部的成立,並使夏摩尼成為滑雪勝地。
本為男性運動的滑雪,在1905年開設女性滑雪課程之後,使滑雪逐漸成為不分性別的休閒活動。隨著滑雪運動的風行,在1908年,大型的滑雪競賽開始出現在夏摩尼,1924年更成為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
交通發達,使得大眾旅行更為風靡,以下為鐵路局廣告,想滑雪度假的大眾無需擔憂交通,來一趟山林火車滑雪之旅。
腳踏車與布爾喬亞的生活美學
萬國博覽會帶動時代風尚,滑雪器具與腳踏車大量生產都得歸功於萬國博覽會。1880年代,腳踏車種類已多達兩百多種,1888年輪胎問世,大大加強自行車的實用性與普及性。
自行車出現帶來個體移動的自由,在布爾喬亞階級的生活中,注入騎士形象優雅英雄的想像,增添談情說愛的情趣。但隨著輪胎的發明帶動自行車的普及,布爾喬亞的自行車美學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勞動階層,開始追求實際的速度感,不再著重優雅,重視其實用性與便捷性,進而帶動報紙,郵件運輸等產業的發展。
雖然自行車文化越漸普及,但仍充滿濃厚的性別差異色彩。在美好時代,女性發展出方便騎乘自行車的褲裝風潮-燈籠褲,但女性騎車一舉卻被當時社會貼上不守婦道的負面標籤,認為女性騎乘自行車為逃離家庭責任的舉動,此外,當時的醫學報告中,更指出女性騎乘自行車會導致處女膜的破裂;所有評論都壓迫女性對於身體自主權的訴求,負面刻畫女性的運動形象。
當時女性騎車形象的海報
值得一提的是,1903年,開辦環法自行車賽,Tour de France,使自行車成為正式的運動項目,也成為極具法國代表性的賽事之一。
圖片出處:
http://www.decoration-interieur.biz/index.php/2008/01/21/44-affiche-chamonix-mont-blanc
http://www.his163.com/thread-23080-1-1.html
http://www.le-treport.com/les-bains-de-mer.php 海水浴
參考資料/書目:
《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李政亮著,台北市:日月文化(山岳出版),2008.10月。起訖頁碼:P.136-P.155
http://fr.wikipedia.org/wiki/Bain_de_mer 海水浴小簡史
http://fr.wikipedia.org/wiki/Maillot_de_bain 泳衣變革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紀史小典-巴黎如節慶,失落的一代:二戰之間在巴黎的美國藝術家
紀史小典-巴黎如節慶,失落的一代:二戰之間在巴黎的美國藝術家--吳文捷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 Je t’ai vue, mignonne, et tu m’appartiens désormais, quel que soit celui que tu attends et même si je ne dois plus jamais te revoir, pensais-je. Tu m’appartiens et tout Paris m’appartient, et j’appartiens à ce cahier et à ce crayon. »--《Paris est une fête》
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場,同時也摧毀了十九世紀末人們對機器和科學會把世界引導向來越來越繁榮和安穩的美好願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陸地區不管在人員還是經濟方面都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對於只參戰一年多的美國來說,戰爭所帶來的衝擊相對地輕微了許多。因此,在戰後的一兩年內美國的經濟即快速地復甦,且達到了空前的盛況。汽車、電影、收音機等科技產品日漸普及,美國境內呈現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然而對於剛從戰場上目睹血淋淋的屍體和熊熊烈火的年輕一代來說,美國這過度和樂的生活顯得空虛、單調、幻滅。於是他們開始尋求另一個可以提供他們發揮的地方。這時位於歐洲的現代主義之都巴黎便成為了他們的朝聖之地。他們認為只有嶄新的藝術和文學方能解救他們戰後所留下那混亂且空虛的心靈,也僅有新的詩的韻律,繪畫的色彩和文字之美才能夠與機器嘈雜的轟隆聲和十九世紀末的沒落相抗衡。1920年代,巴黎的蒙帕拿斯區聚集了美國的文學家、藝術家、記者和詩人,加上來自西班牙的畢卡索,俄國的芭雷舞團和法國的現代主義作家們,在小酒館內,在咖啡廳裡以及在葛楚德‧史坦(Gertrude Stein)的工作室和娜妲莉‧巴妮(Natalie Barney)的友誼神殿文藝沙龍裡,他們展開一場屬於他們這一代的盛宴,一場屬於失落世代的藝文饗宴。
「然而,巴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而我們卻還年輕。這裡沒有一件事是簡單的,甚至連我們的貧困、突來的一筆錢、月光、或正確或錯誤,還有躺在你身邊,在月光下熟睡的人的呼吸聲,都沒那麼簡單。」
--《流動的饗宴》
1919年巴黎左岸的首家英文書店,蘇薇亞‧畢奇(Sylvia Beach )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and Company)書店開幕。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路易斯‧阿拉貢(Louis Aragon)成為它的首位拜訪者。爾後,美國作家海明威(Hemingway)也成了它的常客之一。隔年,蘇薇亞‧畢奇與來自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依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相識並結至交。並且於1922年幫他出版了描寫都柏林中下層階級社會生活的《尤利西斯》(Ulysses),進而引起巴黎文壇的一片騷動。莎士比亞書店後來遷往歐德街12號(l’Odéon),一直經營到1941年德軍入侵巴黎被迫停業為止。
1921年,一個個子高壯,被稱為「異常英俊的傢伙」來到了巴黎,且不久後得到了葛楚德‧史坦恩(Gertrude Stein)的賞識,並且被她一句:“Vous êtes tous d’une génération perdue.” 影響至深,進而在他的小說《旭日依舊東昇》(The Sun Also Rises)裡以一句「失落的一代」一舉成名。這個年輕人就是之後瘋靡了巴黎和美國的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而他死後出版的《Paris est une fête》(A Moveable Feast)一書即是紀錄他當時在巴黎的生活點滴。書中除了紀錄他與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生活外,尚記載了一些1920年代他與其他作家的往來和他在巴黎的咖啡館裡埋頭寫作的情形。當時巴黎的蒙帕拿斯區(Montparnasse)由於租金便宜取代了蒙瑪特地區成為貧窮藝術家和仍未著名的作家的匯集地。來自各國的藝術家、文學家們在蒙帕拿斯區的咖啡館和酒吧裡暢所欲言,交流彼此對文學或對藝術的觀感。其中位於蒙帕拿斯街上的Le Dôme、 La Rotonde、Le Selecte、和 La Coupole等咖啡館是當時他們最常徘徊的地方,而Le Dôme更是特別受到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喜愛。
除了咖啡館和酒吧外,還有一個地方成了當時在巴黎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爭相拜訪之地,那就是葛楚德‧史坦的工作室。葛楚德‧史坦於1903年來到巴黎投靠哥哥Léo,並且開始和哥哥一起購買現代藝術的作品,他們購買的繪畫範圍涵蓋了印象派的雷諾瓦、塞尚、高更和立體派的馬蒂斯、畢卡索等人。同時葛楚德兄妹還與馬蒂斯與畢卡索成為了朋友,甚至葛楚德‧史坦還成了畢卡索畫中的模特兒,著名的《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便是他們友誼的見證。由於葛楚德兄妹寧願縮衣節食也要買畫的藝術狂熱,漸漸地他們累積了驚人的收藏品,並且都掛在他們的工作室裡。不久他們那如小型博物館般的工作室很快地便在巴黎的藝文圈子裡打開了知名度,吸引了年輕畫家、收藏家、記者和文學家等人前往欣賞。且由於想要前往一覽奇觀的訪客實在是太多了,葛楚德兄妹還特別在星期六的晚上將工作室對外開放!當時的巴黎就是這樣以蒙帕那斯為中心點向外擴散,展開一場熱鬧非凡的藝文嘉年華,來自各地的藝術家、文學家們都磨拳擦掌地準備大顯身手。
1923年,曼‧雷(Man Ray)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回歸理性》(The Return to Reason)以突破性的創新和個人獨特的技術在全球投下一顆震撼彈,同時他與蒙帕納斯區(Quartier Montparnasse)的女王奇奇(KiKi)的戀情亦如火如荼地展開。1921年就已經抵達巴黎的曼‧雷,在尚未到巴黎之前,他就已經於1915年的紐約認識了達達主義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並且成為達達主義流派的藝術家。然而自他到巴黎認識了André Breton、Louis Aragon 和Jacques Rigaut等人後,他便加入了超現實主義的圈子。而在曼‧雷一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奇奇,除了是曼‧雷的愛人外,尚兼任了他攝影作品中的模特兒一職,在《Le Violon d’Ingres》這件攝影作品中,奇奇曲線優美的身軀化身作小提琴,呈現了人體與藝術的結合之美。除此以外,奇奇的身份還兼具了畫家與作家,1929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The Education of a French Model》。
1924年,蒸氣船運輸公司降低了去歐洲的 船票票價,首創「遊客三等艙」的低票價,吸引了無數的藝術家和學生爭相踏上巴黎之路。同時詩人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的《安瑟爾與協調論》(Antheil and the Treatise on Harmony)在巴黎出版。艾茲拉‧龐德1920年來到巴黎,是海明威的鄰居和好友之一,一起住在Notre-Dame-des-Champs街上,艾茲拉‧龐德當時住在此街上70號的一間院中混雜著草木和廢棄的雕像的加蓋小屋裡。由於海明威會拳擊,他便請他教他拳擊,而為了償還上拳擊課程的費用,艾茲拉‧龐德時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幫海明威校訂他的手稿。在創作上艾茲拉‧龐德除了是現代派的詩人,他還熱衷於介紹和翻譯中國古典詩歌。1922年他認識了美籍小提琴家Olga Rudge,後者成為了他的情婦,並且幫他生了一個女兒。
1925年,爵士搖滾型的查爾斯登(Charleston)舞步開始流行。埃茲拉‧龐德以法蘭沙‧維庸(François Villon)的詩為基礎寫成的歌劇,《遺言》(Trestament)在普雷爾音樂廳(Salle Pleyel)上演並且獲得佳評。同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集《In Our Time》在巴黎出版,這本故事集的書名源自於艾茲拉‧龐德所建議的聖公會的祈禱用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give us peace in our time, O Lord"。海明威的《In Our Time》所出版的數量雖然不多,卻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這本短篇小說集的出版奠定了海明威簡約俐落的寫作風格,為二十世紀的散文小說寫作方式開創新格局。此外,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至深的葛楚德‧史坦恩,她的長篇小說《美國人的形成》(The Making of Americans)也在同一年出版。
1926年,法郎貶值,藝術品價格反倒大漲。現代舞蹈之母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和葛楚德‧史坦及娜妲莉‧巴妮首次見面。伊莎朵拉‧鄧肯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了舞蹈藝術的新局,她既回顧古代希臘文明擷取精華,也旁徵古典音樂、戲劇、雕塑藝術的元素。她也確立了現代舞蹈作為一項藝術的地位,並為後起的舞蹈家奠定了基礎。鄧肯在這年定居於巴黎的蒙帕拿斯區,這時候的她早年的風光早已不在,她住在租來的廉價套房裡,不時到附近的酒吧喝酒,靠著朋友的接濟度日。
1927年,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初到巴黎,身兼記者和作家的艾略特‧保羅(Elliot Paul)和尤金‧郝拉斯(Eugene Jolas)發行《變遷》 (Transition)雜誌。
1928年裘娜‧邦斯(Djuna Barnes)出版新書《艾爾曼納克小姐》(Ladies Almanack)。1921年,裘娜‧邦斯為了幫美國女性雜誌McCall's Magazine工作來到了當時被葛楚德‧史坦稱為等同於二十世紀所在的巴黎 。身為一位兼具美貌與智慧的女人,裘娜‧邦斯很快地便成為了巴黎藝文界的話題人物,此外她也是娜妲莉‧巴妮的藝文沙龍的核心人物之一,並且和她一樣都是同性戀者。她的《艾爾曼納克小姐》一書即是以女同性戀者為題材,影射她自己生活周遭的人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20年代巴黎藝文盛宴漸漸接近尾聲。到了1929年,股市崩盤,除了葛楚德‧史坦、娜妲莉‧巴妮和裘娜‧邦斯等人,大部份在巴黎的美國人都紛紛回美國去。然而,巴黎畢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充滿著不可思議的魅力,不斷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文學家和青年學生。這次的巴黎盛宴雖如夏末將近,但只要經過秋冬兩季,當春天的腳步再度來臨時,另一場盛宴的鐘聲將再度響起,就像海明威在《Paris est une fête》一書中所說的:「然而你知道,春天總會來的。」。
「起初是刺激、好玩,而且維持一段日子。所有的邪惡都是從純真開始。」--《流動的饗宴》
參考資料:
蘇珊‧羅德利格‧韓特,《20年代-頹唐的巴黎盛宴》布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6月。
Ernest Hemingway. “Paris est une fête », Gallimard, 1964.
http://www.chenhen.com/html/lit/feast/paris-once.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6%98%8E%E5%A8%81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21102225
http://sunnypie.bloggerism.net/archives/003848.htm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 Je t’ai vue, mignonne, et tu m’appartiens désormais, quel que soit celui que tu attends et même si je ne dois plus jamais te revoir, pensais-je. Tu m’appartiens et tout Paris m’appartient, et j’appartiens à ce cahier et à ce crayon. »--《Paris est une fête》
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場,同時也摧毀了十九世紀末人們對機器和科學會把世界引導向來越來越繁榮和安穩的美好願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陸地區不管在人員還是經濟方面都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對於只參戰一年多的美國來說,戰爭所帶來的衝擊相對地輕微了許多。因此,在戰後的一兩年內美國的經濟即快速地復甦,且達到了空前的盛況。汽車、電影、收音機等科技產品日漸普及,美國境內呈現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然而對於剛從戰場上目睹血淋淋的屍體和熊熊烈火的年輕一代來說,美國這過度和樂的生活顯得空虛、單調、幻滅。於是他們開始尋求另一個可以提供他們發揮的地方。這時位於歐洲的現代主義之都巴黎便成為了他們的朝聖之地。他們認為只有嶄新的藝術和文學方能解救他們戰後所留下那混亂且空虛的心靈,也僅有新的詩的韻律,繪畫的色彩和文字之美才能夠與機器嘈雜的轟隆聲和十九世紀末的沒落相抗衡。1920年代,巴黎的蒙帕拿斯區聚集了美國的文學家、藝術家、記者和詩人,加上來自西班牙的畢卡索,俄國的芭雷舞團和法國的現代主義作家們,在小酒館內,在咖啡廳裡以及在葛楚德‧史坦(Gertrude Stein)的工作室和娜妲莉‧巴妮(Natalie Barney)的友誼神殿文藝沙龍裡,他們展開一場屬於他們這一代的盛宴,一場屬於失落世代的藝文饗宴。
「然而,巴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而我們卻還年輕。這裡沒有一件事是簡單的,甚至連我們的貧困、突來的一筆錢、月光、或正確或錯誤,還有躺在你身邊,在月光下熟睡的人的呼吸聲,都沒那麼簡單。」
--《流動的饗宴》
1919年巴黎左岸的首家英文書店,蘇薇亞‧畢奇(Sylvia Beach )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and Company)書店開幕。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路易斯‧阿拉貢(Louis Aragon)成為它的首位拜訪者。爾後,美國作家海明威(Hemingway)也成了它的常客之一。隔年,蘇薇亞‧畢奇與來自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依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相識並結至交。並且於1922年幫他出版了描寫都柏林中下層階級社會生活的《尤利西斯》(Ulysses),進而引起巴黎文壇的一片騷動。莎士比亞書店後來遷往歐德街12號(l’Odéon),一直經營到1941年德軍入侵巴黎被迫停業為止。
1921年,一個個子高壯,被稱為「異常英俊的傢伙」來到了巴黎,且不久後得到了葛楚德‧史坦恩(Gertrude Stein)的賞識,並且被她一句:“Vous êtes tous d’une génération perdue.” 影響至深,進而在他的小說《旭日依舊東昇》(The Sun Also Rises)裡以一句「失落的一代」一舉成名。這個年輕人就是之後瘋靡了巴黎和美國的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而他死後出版的《Paris est une fête》(A Moveable Feast)一書即是紀錄他當時在巴黎的生活點滴。書中除了紀錄他與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生活外,尚記載了一些1920年代他與其他作家的往來和他在巴黎的咖啡館裡埋頭寫作的情形。當時巴黎的蒙帕拿斯區(Montparnasse)由於租金便宜取代了蒙瑪特地區成為貧窮藝術家和仍未著名的作家的匯集地。來自各國的藝術家、文學家們在蒙帕拿斯區的咖啡館和酒吧裡暢所欲言,交流彼此對文學或對藝術的觀感。其中位於蒙帕拿斯街上的Le Dôme、 La Rotonde、Le Selecte、和 La Coupole等咖啡館是當時他們最常徘徊的地方,而Le Dôme更是特別受到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喜愛。
除了咖啡館和酒吧外,還有一個地方成了當時在巴黎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爭相拜訪之地,那就是葛楚德‧史坦的工作室。葛楚德‧史坦於1903年來到巴黎投靠哥哥Léo,並且開始和哥哥一起購買現代藝術的作品,他們購買的繪畫範圍涵蓋了印象派的雷諾瓦、塞尚、高更和立體派的馬蒂斯、畢卡索等人。同時葛楚德兄妹還與馬蒂斯與畢卡索成為了朋友,甚至葛楚德‧史坦還成了畢卡索畫中的模特兒,著名的《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便是他們友誼的見證。由於葛楚德兄妹寧願縮衣節食也要買畫的藝術狂熱,漸漸地他們累積了驚人的收藏品,並且都掛在他們的工作室裡。不久他們那如小型博物館般的工作室很快地便在巴黎的藝文圈子裡打開了知名度,吸引了年輕畫家、收藏家、記者和文學家等人前往欣賞。且由於想要前往一覽奇觀的訪客實在是太多了,葛楚德兄妹還特別在星期六的晚上將工作室對外開放!當時的巴黎就是這樣以蒙帕那斯為中心點向外擴散,展開一場熱鬧非凡的藝文嘉年華,來自各地的藝術家、文學家們都磨拳擦掌地準備大顯身手。
1923年,曼‧雷(Man Ray)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回歸理性》(The Return to Reason)以突破性的創新和個人獨特的技術在全球投下一顆震撼彈,同時他與蒙帕納斯區(Quartier Montparnasse)的女王奇奇(KiKi)的戀情亦如火如荼地展開。1921年就已經抵達巴黎的曼‧雷,在尚未到巴黎之前,他就已經於1915年的紐約認識了達達主義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並且成為達達主義流派的藝術家。然而自他到巴黎認識了André Breton、Louis Aragon 和Jacques Rigaut等人後,他便加入了超現實主義的圈子。而在曼‧雷一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奇奇,除了是曼‧雷的愛人外,尚兼任了他攝影作品中的模特兒一職,在《Le Violon d’Ingres》這件攝影作品中,奇奇曲線優美的身軀化身作小提琴,呈現了人體與藝術的結合之美。除此以外,奇奇的身份還兼具了畫家與作家,1929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The Education of a French Model》。
1924年,蒸氣船運輸公司降低了去歐洲的 船票票價,首創「遊客三等艙」的低票價,吸引了無數的藝術家和學生爭相踏上巴黎之路。同時詩人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的《安瑟爾與協調論》(Antheil and the Treatise on Harmony)在巴黎出版。艾茲拉‧龐德1920年來到巴黎,是海明威的鄰居和好友之一,一起住在Notre-Dame-des-Champs街上,艾茲拉‧龐德當時住在此街上70號的一間院中混雜著草木和廢棄的雕像的加蓋小屋裡。由於海明威會拳擊,他便請他教他拳擊,而為了償還上拳擊課程的費用,艾茲拉‧龐德時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幫海明威校訂他的手稿。在創作上艾茲拉‧龐德除了是現代派的詩人,他還熱衷於介紹和翻譯中國古典詩歌。1922年他認識了美籍小提琴家Olga Rudge,後者成為了他的情婦,並且幫他生了一個女兒。
1925年,爵士搖滾型的查爾斯登(Charleston)舞步開始流行。埃茲拉‧龐德以法蘭沙‧維庸(François Villon)的詩為基礎寫成的歌劇,《遺言》(Trestament)在普雷爾音樂廳(Salle Pleyel)上演並且獲得佳評。同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集《In Our Time》在巴黎出版,這本故事集的書名源自於艾茲拉‧龐德所建議的聖公會的祈禱用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give us peace in our time, O Lord"。海明威的《In Our Time》所出版的數量雖然不多,卻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這本短篇小說集的出版奠定了海明威簡約俐落的寫作風格,為二十世紀的散文小說寫作方式開創新格局。此外,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至深的葛楚德‧史坦恩,她的長篇小說《美國人的形成》(The Making of Americans)也在同一年出版。
1926年,法郎貶值,藝術品價格反倒大漲。現代舞蹈之母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和葛楚德‧史坦及娜妲莉‧巴妮首次見面。伊莎朵拉‧鄧肯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了舞蹈藝術的新局,她既回顧古代希臘文明擷取精華,也旁徵古典音樂、戲劇、雕塑藝術的元素。她也確立了現代舞蹈作為一項藝術的地位,並為後起的舞蹈家奠定了基礎。鄧肯在這年定居於巴黎的蒙帕拿斯區,這時候的她早年的風光早已不在,她住在租來的廉價套房裡,不時到附近的酒吧喝酒,靠著朋友的接濟度日。
1927年,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初到巴黎,身兼記者和作家的艾略特‧保羅(Elliot Paul)和尤金‧郝拉斯(Eugene Jolas)發行《變遷》 (Transition)雜誌。
1928年裘娜‧邦斯(Djuna Barnes)出版新書《艾爾曼納克小姐》(Ladies Almanack)。1921年,裘娜‧邦斯為了幫美國女性雜誌McCall's Magazine工作來到了當時被葛楚德‧史坦稱為等同於二十世紀所在的巴黎 。身為一位兼具美貌與智慧的女人,裘娜‧邦斯很快地便成為了巴黎藝文界的話題人物,此外她也是娜妲莉‧巴妮的藝文沙龍的核心人物之一,並且和她一樣都是同性戀者。她的《艾爾曼納克小姐》一書即是以女同性戀者為題材,影射她自己生活周遭的人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20年代巴黎藝文盛宴漸漸接近尾聲。到了1929年,股市崩盤,除了葛楚德‧史坦、娜妲莉‧巴妮和裘娜‧邦斯等人,大部份在巴黎的美國人都紛紛回美國去。然而,巴黎畢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充滿著不可思議的魅力,不斷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文學家和青年學生。這次的巴黎盛宴雖如夏末將近,但只要經過秋冬兩季,當春天的腳步再度來臨時,另一場盛宴的鐘聲將再度響起,就像海明威在《Paris est une fête》一書中所說的:「然而你知道,春天總會來的。」。
「起初是刺激、好玩,而且維持一段日子。所有的邪惡都是從純真開始。」--《流動的饗宴》
參考資料:
蘇珊‧羅德利格‧韓特,《20年代-頹唐的巴黎盛宴》布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6月。
Ernest Hemingway. “Paris est une fête », Gallimard, 1964.
http://www.chenhen.com/html/lit/feast/paris-once.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6%98%8E%E5%A8%81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21102225
http://sunnypie.bloggerism.net/archives/003848.html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紀史小典─從《薩伊在地鐵上》看罷工文化
紀史小典─從《薩伊在地鐵上》看罷工文化--謝宜修
G.. Duhamel在《Défense des lettres 》中談到他對「文化」的定義是:當把所有忘了,還剩下的,就是文化: « Ce qui reste lorsqu’on a tout oublié. »
« Elle a le mérite de bien faire sentir qu’il ne faut pas ranger dans la culture elle-même les connaissances par le moyen desquelles cette culture a pu être acquise. »
《薩伊在地鐵上》(Zazi dans le métro)這本書中的巴黎撲朔迷離,充滿了真假難辨的人物和景色,故事發生在一段有限時間內,也就是一次罷工。這個從1900年開始通車的巴黎地鐵,因罷工而停駛的次數不計其數,薩伊這個從鄉下來到巴黎的小女孩也因為這個因素,始終沒能搭乘憧憬的地下鐵。
書中有一段篇幅描寫她想坐地下鐵的渴望。
« Zazie mit quelque temps à s’apercevoir que, non loin d’elle, une oeuvre de ferronerie baroque plantée sur le trottoir se complétait de l’inscription Métro. Oubliant aussitôt le spectacle de la rue, Zazie s’approcha de la bouche, la sienne sèche d’émotion. Contournant à petits pas une balustrade protectrice, elle découvrit enfin l’entrée. Mais la grille était tirée. Une ardoise pendante portait à la craie une inscription que Zazie déchiffra sans peine. La grève continuait. Une odeur de poussière ferrugineuse et déshydratée montait doucement de l’abîme interdit. Navrée, Zazie se mit à pleurer. »
罷工在法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其憲法列明罷工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僅有某些職業,如法官、軍人、獄警、警察、民用航空公司負責技術處理的工程師等不能參加罷工。因此人們把罷工當成解決勞資矛盾的首選辦法,後來又演變為對政府提出質疑的表達方式。
« Bin oui, y a grève. Le métro, ce moyen de transport éminemment parisien, s’est endormi sous terre, car les employés aux pinces perforantes ont cessé tout travail. »
若私人領域的利益機制無法獲得認同,或是政府與人民的對話不能解決問題,如人民不能接受新法案,人民就會走上街頭罷工,別說勞工團體,從學生、老師、醫生護士、農漁民、環境保護及反種族歧視、無家可歸的人等等,各式各樣的人以各種訴求表達自己的意見。
在法國,罷工及集會遊行廣泛的被接受,藉此展現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法國人對罷工有著超乎其他國家的人民的忍耐力,出行受阻也沒有怨言,即使罷工造成交通癱瘓影響生活,反對罷工罷課的人還是佔少數,罷工儼然已經成為法國文化的一部分。
「罷工是一種權利。這是自由的一部分,受到憲法保護。」
薩伊的舅舅在書中也因為罷工需要跟朋友訂計程車。
« Mais non, dit Gabriel, mais non, Charles, c’est un pote et il a un tac. Je nous le sommes réservé à cause de la grève précisément, son tac. T’as compris? En route. »
在法國,罷工幾乎是最有效的勞資糾紛解決方法,同時它又是合法的。參加者不會因為沒有上班而受到懲罰,月底工資照發,分文不少,毫無後顧之憂。民眾對罷工也大
多不持反對態度,遇到火車晚點、取消和擁擠不堪,都很少口出怨言。而罷工的目的大家都有自己一番看法,薩伊舅舅的朋友,計程車司機Charles也說了自己有時也會為了漲價而罷工。
« Et quand est-ce qu’elle va finir, cette grève ? demande Zazie en gonflant ses mots de férocité.
-Je sais pas, moi, dit Gabriel, je fais pas de politique.
-C’est pas de la politique, dit Charles, c’est pour la croûte.
-Et vous, msieu, lui demande Zazie, vous faites quelquefois la grève ?
-Bin dame, faut bien, pour faire monter le tarif. »
根據非正式統計,每年10月是罷工的高峰季節,一般相信那是由於適逢國會復會討論來年財政預算案之故,工人趁此爭取更多福利、增加工資和減少勞動時間,遂以罷工來達到目的。
相關網頁資料:
今天的法國與過去的法國:巴黎大罷工:無人喝彩
法國大罷工親歷:罷工成為法國人生活一部分
法國罷工捍衛安逸
品味法國罷工文化
參考書目:
Zazie dans le métro 薩伊在地鐵上 ISBN :957-637-276-3
法國閒遊地圖 ISBN :978967247056
G.. Duhamel在《Défense des lettres 》中談到他對「文化」的定義是:當把所有忘了,還剩下的,就是文化: « Ce qui reste lorsqu’on a tout oublié. »
« Elle a le mérite de bien faire sentir qu’il ne faut pas ranger dans la culture elle-même les connaissances par le moyen desquelles cette culture a pu être acquise. »
《薩伊在地鐵上》(Zazi dans le métro)這本書中的巴黎撲朔迷離,充滿了真假難辨的人物和景色,故事發生在一段有限時間內,也就是一次罷工。這個從1900年開始通車的巴黎地鐵,因罷工而停駛的次數不計其數,薩伊這個從鄉下來到巴黎的小女孩也因為這個因素,始終沒能搭乘憧憬的地下鐵。
書中有一段篇幅描寫她想坐地下鐵的渴望。
« Zazie mit quelque temps à s’apercevoir que, non loin d’elle, une oeuvre de ferronerie baroque plantée sur le trottoir se complétait de l’inscription Métro. Oubliant aussitôt le spectacle de la rue, Zazie s’approcha de la bouche, la sienne sèche d’émotion. Contournant à petits pas une balustrade protectrice, elle découvrit enfin l’entrée. Mais la grille était tirée. Une ardoise pendante portait à la craie une inscription que Zazie déchiffra sans peine. La grève continuait. Une odeur de poussière ferrugineuse et déshydratée montait doucement de l’abîme interdit. Navrée, Zazie se mit à pleurer. »
罷工在法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其憲法列明罷工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僅有某些職業,如法官、軍人、獄警、警察、民用航空公司負責技術處理的工程師等不能參加罷工。因此人們把罷工當成解決勞資矛盾的首選辦法,後來又演變為對政府提出質疑的表達方式。
« Bin oui, y a grève. Le métro, ce moyen de transport éminemment parisien, s’est endormi sous terre, car les employés aux pinces perforantes ont cessé tout travail. »
若私人領域的利益機制無法獲得認同,或是政府與人民的對話不能解決問題,如人民不能接受新法案,人民就會走上街頭罷工,別說勞工團體,從學生、老師、醫生護士、農漁民、環境保護及反種族歧視、無家可歸的人等等,各式各樣的人以各種訴求表達自己的意見。
在法國,罷工及集會遊行廣泛的被接受,藉此展現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法國人對罷工有著超乎其他國家的人民的忍耐力,出行受阻也沒有怨言,即使罷工造成交通癱瘓影響生活,反對罷工罷課的人還是佔少數,罷工儼然已經成為法國文化的一部分。
「罷工是一種權利。這是自由的一部分,受到憲法保護。」
薩伊的舅舅在書中也因為罷工需要跟朋友訂計程車。
« Mais non, dit Gabriel, mais non, Charles, c’est un pote et il a un tac. Je nous le sommes réservé à cause de la grève précisément, son tac. T’as compris? En route. »
在法國,罷工幾乎是最有效的勞資糾紛解決方法,同時它又是合法的。參加者不會因為沒有上班而受到懲罰,月底工資照發,分文不少,毫無後顧之憂。民眾對罷工也大
多不持反對態度,遇到火車晚點、取消和擁擠不堪,都很少口出怨言。而罷工的目的大家都有自己一番看法,薩伊舅舅的朋友,計程車司機Charles也說了自己有時也會為了漲價而罷工。
« Et quand est-ce qu’elle va finir, cette grève ? demande Zazie en gonflant ses mots de férocité.
-Je sais pas, moi, dit Gabriel, je fais pas de politique.
-C’est pas de la politique, dit Charles, c’est pour la croûte.
-Et vous, msieu, lui demande Zazie, vous faites quelquefois la grève ?
-Bin dame, faut bien, pour faire monter le tarif. »
根據非正式統計,每年10月是罷工的高峰季節,一般相信那是由於適逢國會復會討論來年財政預算案之故,工人趁此爭取更多福利、增加工資和減少勞動時間,遂以罷工來達到目的。
相關網頁資料:
今天的法國與過去的法國:巴黎大罷工:無人喝彩
法國大罷工親歷:罷工成為法國人生活一部分
法國罷工捍衛安逸
品味法國罷工文化
參考書目:
Zazie dans le métro 薩伊在地鐵上 ISBN :957-637-276-3
法國閒遊地圖 ISBN :978967247056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紀史小典-無法作主的年代:光榮三十年 (les Trente Glorieuses) 與消費社會之形成
紀史小典-無法作主的年代:光榮三十年 (les Trente Glorieuses) 與消費社會之形成
--黃郁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及科學的突飛猛進,使得西方社會經濟成長快速,而他們的高度生產力也使得供給大大的超過人們實質所需以及所能負擔的經濟能力,導致人們消費慾望強烈、以增強購買力為工作目標,沉溺於消費和享樂之中,簡單的生活越來越無法滿足他們的渴望,物質完全左右了六十年代的青年,而Jérôme 和 Sylvie 正是此消費社會下的 “產物” ,他們兩位是Perec在 《東西》(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的男女主角,這本書是在1965年所發行,一出版就獲得荷諾多獎 (Prix Renaudot)。
這本書的內容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說,描述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講述的是這對年輕夫婦剛離開大學踏入社會,他們沒有社會背景、沒有父輩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是沒有過去、沒有傳統的一代,是自由的一代。而他們只是靠著當廣告業的社會心理學家,利用各種方法來調查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像是了解他們喜歡去哪渡假;他們對洗衣機有什麼看法或是他們認為床墊應該要有哪些性質等等問題,以便製作出能夠刺激人們欲望的廣告。而他們自己本身,也正因為接觸了許多人,了解到了許多人的消費習性,更體認到「人要衣裝」這樣的道理,所以生活也從原本的沒有「品味」到後來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Jérôme和Sylvie在巴黎租的小公寓內部,與他們的豪宅夢想差很大!
但是面臨這物質充斥的年代,他們的薪水趕不及他們的慾望增長,作者在這裡以一種細膩的方式詳盡地描述他們的慾望清單:從厚質的玻璃器皿到銅製餐具,從豪華典雅的家具到高貴奢侈的古玩,從名牌襯衣和領帶到名牌皮鞋,從書籍唱片卡帶到皮製記事本,清楚地說明著社會商品的琳瑯滿目以及他們的禁不住的誘惑。
而對房間佈置的設想,色彩的選擇,對質量的苛求表現了他們的心態和幻想,追求物質的欲望完全左右了他們,以文為例,作者全章採用條件語式(conditionnel)以表示他們所渴望卻得不到的:
« Tout serait brun, ocre, fauve, jaune : un univers de couleurs un peu passées, aux tons soigneusement, presque précieusement dosés, au milieu desquelles surprendraient quelques taches plus claires, l'orange presque criard d'un coussin, quelques volomes bariolés perdues dans les reliures... ».
然而,他們本來可以擁有一個簡單的生活,雖非富裕但起碼那些符合他們經濟能力的物質他們都可以負擔,但是他們卻妄想一步登天,對物質欲的渴望是這麼的迫切,每天大啖著白日夢,希望自己過著有錢的生活,悲哀的是他們只能藉由欣賞或試穿這種方式來獲得一時的滿足。文中也一再地透露他們在乎的只有錢,他們的審美觀以及道德標準都體現在對這些物質的追求之中,他們帶著妒羨、狂熱和夢想跑遍巴黎尋找他們夢寐以求的商品,似乎想通過佔有這些物質,為自己尋找一個社會身分和地位,尋找階級歸屬,尋找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藝術。
但由於缺錢,也沒有能力去賺錢,結果必然是失敗的,他們甚至興起偷錢的念頭!然而夢想無邊、慾望無窮只會帶來無盡的失望。而由於他們的職業的關係,也使得他們不僅自己陷入了物質慾望的陷阱,同時也把別人拉進去。他們充當了雙重角色:既是商品社會的受害者又是商品社會的代理人。
最後他們選擇了逃離巴黎這個五光十色的都市,換個文化,選擇圖尼斯這物價較低廉的地方作為新生活的開始。
從Perec所撰寫的這本書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社會的現象,作為「消費者」,人們生活在無止盡的消費之中,若推向極端,變得分辨不出美醜,衡量事物的標準全憑金錢,讓所有的價值觀都繞著物質享受打轉,任憑商品和慾望誘惑而失去方向、喪失自我,最終迷失在消費的盲目行為之中。
從小說主人翁身為調查員的職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資本家無所不用其極的來刺激消費者的慾望,根據了解消費者的習性來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將商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得在這整個消費過程中,真正決定消費過程的,不是消費者日常生活實際的需要,而是商品生產者所製造出的需要,去強加在消費者的身上,成為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當時的消費,當時的文化。
Perec在書裡曾描述到,戰前他們所吃的食物常是一成不變的,顯現了單單的以產品的使用價值來滿足實際生活所需,但是在戰後,消費品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需求品,它還是一種象徵,同時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精神狀態,展現了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幫助他們追求聲譽。物品是會說話的,透過物體的樣式、顏色都顯示了選擇者的品味和風格等附加價值,這也是為什麼Jérôme 和 Sylvie企圖利用這些商品來提升或是創造自己的身分和地位。
再者,在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他認為「家具本身的形狀及其擺設,各個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的轉變,所有這些,都表明日常生活方式同消費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也讓我想到在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他透過這對年輕夫婦對於家具的講究和注重來表現這些物品的商業力量,表現這些商業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讓日常的生活領域成為了商業活動主宰的一部分,而他們對這些物品的渴望也全非來自於對物品實際功能的真正追求,他們要的只是尋求一種「品味」,而「品味」在此僅是由金錢換物質所堆砌出來的。
在整本書裡,我讀到了這對年輕夫婦的歡樂,也嗅到了他們的痛苦,然而他們也不是唯一淪為消費社會階下囚的一對,他們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們一樣愛作夢、有盼望,那是當時法國的現實社會真正存在的事實,所以就算最後這對夫婦亟欲逃離巴黎,但他們心中那股對物質的念頭還存在,就算他們逃到哪裡仍舊會被商品製造者給操控,這也是我下此標題的原因,戰後看似更自由的社會,人們卻無法作主自己想買的東西,心裡不自覺得被牽引至更多的慾望,仔細審視有多少才是自己需要的物質呢?而我們現今是否已逃脫出這樣的惡性循環呢?
參考資料:
張容著,《法國當代文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高宣揚著,《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Georges Perec, Les choses, les presses de l’imprimerie Bussière, 1988.
--黃郁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及科學的突飛猛進,使得西方社會經濟成長快速,而他們的高度生產力也使得供給大大的超過人們實質所需以及所能負擔的經濟能力,導致人們消費慾望強烈、以增強購買力為工作目標,沉溺於消費和享樂之中,簡單的生活越來越無法滿足他們的渴望,物質完全左右了六十年代的青年,而Jérôme 和 Sylvie 正是此消費社會下的 “產物” ,他們兩位是Perec在 《東西》(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的男女主角,這本書是在1965年所發行,一出版就獲得荷諾多獎 (Prix Renaudot)。
這本書的內容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說,描述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講述的是這對年輕夫婦剛離開大學踏入社會,他們沒有社會背景、沒有父輩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是沒有過去、沒有傳統的一代,是自由的一代。而他們只是靠著當廣告業的社會心理學家,利用各種方法來調查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像是了解他們喜歡去哪渡假;他們對洗衣機有什麼看法或是他們認為床墊應該要有哪些性質等等問題,以便製作出能夠刺激人們欲望的廣告。而他們自己本身,也正因為接觸了許多人,了解到了許多人的消費習性,更體認到「人要衣裝」這樣的道理,所以生活也從原本的沒有「品味」到後來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Jérôme和Sylvie在巴黎租的小公寓內部,與他們的豪宅夢想差很大!
但是面臨這物質充斥的年代,他們的薪水趕不及他們的慾望增長,作者在這裡以一種細膩的方式詳盡地描述他們的慾望清單:從厚質的玻璃器皿到銅製餐具,從豪華典雅的家具到高貴奢侈的古玩,從名牌襯衣和領帶到名牌皮鞋,從書籍唱片卡帶到皮製記事本,清楚地說明著社會商品的琳瑯滿目以及他們的禁不住的誘惑。
而對房間佈置的設想,色彩的選擇,對質量的苛求表現了他們的心態和幻想,追求物質的欲望完全左右了他們,以文為例,作者全章採用條件語式(conditionnel)以表示他們所渴望卻得不到的:
« Tout serait brun, ocre, fauve, jaune : un univers de couleurs un peu passées, aux tons soigneusement, presque précieusement dosés, au milieu desquelles surprendraient quelques taches plus claires, l'orange presque criard d'un coussin, quelques volomes bariolés perdues dans les reliures... ».
然而,他們本來可以擁有一個簡單的生活,雖非富裕但起碼那些符合他們經濟能力的物質他們都可以負擔,但是他們卻妄想一步登天,對物質欲的渴望是這麼的迫切,每天大啖著白日夢,希望自己過著有錢的生活,悲哀的是他們只能藉由欣賞或試穿這種方式來獲得一時的滿足。文中也一再地透露他們在乎的只有錢,他們的審美觀以及道德標準都體現在對這些物質的追求之中,他們帶著妒羨、狂熱和夢想跑遍巴黎尋找他們夢寐以求的商品,似乎想通過佔有這些物質,為自己尋找一個社會身分和地位,尋找階級歸屬,尋找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藝術。
但由於缺錢,也沒有能力去賺錢,結果必然是失敗的,他們甚至興起偷錢的念頭!然而夢想無邊、慾望無窮只會帶來無盡的失望。而由於他們的職業的關係,也使得他們不僅自己陷入了物質慾望的陷阱,同時也把別人拉進去。他們充當了雙重角色:既是商品社會的受害者又是商品社會的代理人。
最後他們選擇了逃離巴黎這個五光十色的都市,換個文化,選擇圖尼斯這物價較低廉的地方作為新生活的開始。
從Perec所撰寫的這本書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社會的現象,作為「消費者」,人們生活在無止盡的消費之中,若推向極端,變得分辨不出美醜,衡量事物的標準全憑金錢,讓所有的價值觀都繞著物質享受打轉,任憑商品和慾望誘惑而失去方向、喪失自我,最終迷失在消費的盲目行為之中。
從小說主人翁身為調查員的職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資本家無所不用其極的來刺激消費者的慾望,根據了解消費者的習性來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將商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得在這整個消費過程中,真正決定消費過程的,不是消費者日常生活實際的需要,而是商品生產者所製造出的需要,去強加在消費者的身上,成為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當時的消費,當時的文化。
Perec在書裡曾描述到,戰前他們所吃的食物常是一成不變的,顯現了單單的以產品的使用價值來滿足實際生活所需,但是在戰後,消費品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需求品,它還是一種象徵,同時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精神狀態,展現了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幫助他們追求聲譽。物品是會說話的,透過物體的樣式、顏色都顯示了選擇者的品味和風格等附加價值,這也是為什麼Jérôme 和 Sylvie企圖利用這些商品來提升或是創造自己的身分和地位。
再者,在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他認為「家具本身的形狀及其擺設,各個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的轉變,所有這些,都表明日常生活方式同消費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也讓我想到在 « les choses »這本書裡,他透過這對年輕夫婦對於家具的講究和注重來表現這些物品的商業力量,表現這些商業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讓日常的生活領域成為了商業活動主宰的一部分,而他們對這些物品的渴望也全非來自於對物品實際功能的真正追求,他們要的只是尋求一種「品味」,而「品味」在此僅是由金錢換物質所堆砌出來的。
在整本書裡,我讀到了這對年輕夫婦的歡樂,也嗅到了他們的痛苦,然而他們也不是唯一淪為消費社會階下囚的一對,他們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們一樣愛作夢、有盼望,那是當時法國的現實社會真正存在的事實,所以就算最後這對夫婦亟欲逃離巴黎,但他們心中那股對物質的念頭還存在,就算他們逃到哪裡仍舊會被商品製造者給操控,這也是我下此標題的原因,戰後看似更自由的社會,人們卻無法作主自己想買的東西,心裡不自覺得被牽引至更多的慾望,仔細審視有多少才是自己需要的物質呢?而我們現今是否已逃脫出這樣的惡性循環呢?
參考資料:
張容著,《法國當代文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高宣揚著,《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Georges Perec, Les choses, les presses de l’imprimerie Bussière, 1988.
紀史小典-Yves Saint Laurent與現代風尚
紀史小典-Yves Saint Laurent與現代風尚--許耀文
Yves Saint Laurent
「一個女人最美麗的衣著是她所愛的男人的一雙手臂,但對那些未有幸找到這份快樂的女性來說,我在這裏。」 -Yves Saint Laurent
幼年時代
聖羅蘭,本名Yves Henri Donat Mathieu-Saint-Laurent,1936年出身於阿爾及利亞的Oran。父親為貴族後裔,經營保險公司和連鎖戲院;母親則將自己的風格和得天獨厚的流行敏銳度遺傳給了兒子。家境富裕的他,自幼就不乏接觸華服珠寶的社交機會,進而培養了對於服裝的喜愛。年幼的聖羅蘭就相當害羞內向,這也為他日後因為服兵役而造成的精神疾病埋下伏筆。
聖羅蘭一家不居住在法國本土,所以不像大部分的法國孩子,沒有受到二次大戰的影響。學生時代的聖羅蘭受到同儕嚴重的欺負,他曾告訴媒體:每次他被欺負的時候,都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自己會成名的,這是他撐過去的方法。他的父母允許他在家裡空房製作戲服,那裡就成了他的避難所。他也著迷於閱讀Vogue雜誌上的戲劇評論,除了戲劇本身,對於舞台上的服裝也越來越有興趣。這讓他開始讀雜誌上的其他專欄,漸漸地,他對於服裝也有如同戲劇那般的熱愛了。
青年時代
1950年聖羅蘭將自己的三張設計圖送去參加國際羊毛協會的青年競賽,結果得到了第三名,並於同年遠赴巴黎接受頒獎。在母親的陪同下,見了Vogue雜誌主編Michel de Brunhoff。de Brunhoff 相當欣賞聖羅蘭,並推薦他到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上些課程。不過沒多久,聖羅蘭就因為對於課程失望離開了。
同年聖羅蘭再次參賽得到冠軍(擊敗他的朋友Fernando Sanchez,以及當今的時尚教父卡爾拉格菲),並引起Christian Dior的關注。經由de Brunhoff的提拔引薦,很快地聖羅蘭進入了Dior工作。Christian Dior猝逝之後,二十一歲的聖羅蘭顯然成了該品牌的首席設計師。1958年發表的春裝系列,聖羅蘭用自己獨特的觀點重新演繹了迪奧精神,得到了空前的成功,挽救了該品牌一度搖搖欲墜的老字號門牌。隨後他將自己名字正式修短為較容易記得的Yves Saint Laurent。然後接下來1958年的秋裝卻因為聖羅蘭太過大膽激進,造成老顧客們的不滿。此時正值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聖羅蘭入伍在即。高層施壓政府,讓聖羅蘭於1960年之後入伍,好趁機找人頂替他的位置。換句話說,聖羅蘭被迪奧炒了魷魚。
聖羅蘭在軍中飽受同袍凌辱,因而被送進軍醫院。休養期間,他得知自己被迪奧開除的消息,這對他無疑是火上加油,最後聖羅蘭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住院期間他被迫吞下大量鎮定劑與其他精神疾病藥劑,甚至接受電擊治療。這段期間的遭遇造成他日後對藥物成癮以及心理創傷。1960年十一月,聖羅蘭終於出院,隨即控告迪奧毀約並勝訴。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1961年和他的同志愛人Pierre Bergé正式創立自家品牌,1966年以自己名字的縮寫「YSL」作為品牌標誌,並於同年九月底開設第一家在左岸的成衣店。從此聖羅蘭與他的品牌種種創新觀念與作為,深深影響了法國與現代風尚。
le smoking
不斷創新改革、挑戰社會既有價值框架
1. Le Smoking與女裝革命
提起聖羅蘭絕對不可能不提的,就是他在1966年秋冬發表的燕尾服女裝Le Smoking。二次戰前,香奈兒將女性的馬甲卸下,賦予自由;聖羅蘭則是製作了女性的戰袍,賦予權力。女穿男裝,這在現代人的眼裡可能沒有什麼,不過在那個年代,其實整個社會還沒有今日這麼的開放,連避孕藥都是隔年1967年才合法,許多觀念或制度上的種種限制,都要過了六八學運之後才得以解放,所以聖羅蘭在這一季發表的服裝馬上引起了喧然大波。直至今日,Le Smoking除了仍是YSL每年必定發表的基本款,也深深地影響著整個時裝界,每年幾乎都會有許多品牌推出各種款式的Le Smoking,或是各式以男裝概念應用在女性身體上的服裝。
聖羅蘭曾說:「YSL把原本適合男性的服裝放在女性身上,不僅僅是六七零年代的創新,更是拉了長期處於弱勢的的女性一把,彷彿把一向由男性操控的權利,轉移到另一種性別身上。」他的一番話也解釋了Le Smoking出現的意義,不僅是對於女性服裝的大革新(外在的),更是整個社會風氣和觀念上(精神上的)的大突破。
聖羅蘭也鼓吹女性擺脫內衣的束縛。他在1968年秋冬推出的Forties系列裏的透視晚裝,今天看來還是十足驚世駭俗,更何況是四十年前!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全身赤裸,只穿著一件薄薄的絲質布料,除了手部跟下襬有較多的布料,其他都是若隱若現。直至今日,透視裝還是深受歡迎,不過大部分的人在穿的時候還是會在裡面加上其他衣服或內衣,真正有照著聖羅蘭原先構想穿著透視裝的,可能只有英國名模凱特摩斯而已(也有可能是因為她從沒有穿內衣的習慣?!)。
對於聖羅蘭來說,也許女人們就是該像這樣若隱若現。透視裝的出現,比起香奈兒只讓女性卸下馬甲,更進一步的讓女性擺脫所有的束縛,得到完完全全的釋放。男人們討厭Le smoking,因為感到權利備受威脅;可是男人們喜歡透視裝,因為他們不用找任何理由請女性脫下內衣,就能一飽眼福,女人也能在穿上的時候,感受被注目的滿足感。就在看與被看之間,正是透視裝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2. 時裝民主化
二戰之後,繁複的手工製衣大部分都被機器取代,高級訂製服(Haute Couture)和平價成衣的分野越來越大,法國政府為了使高級訂製服能繼續生存,規定只有合格的品牌才能生產成衣,服裝選擇就此受到集權限制。聖羅蘭是第一個發表完整成衣(Prêt-à-porter)系列的服裝設計師(即使有人聲稱當時有其他品牌也有同樣的概念,不過無庸置疑的第一個成功完整製作且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還是聖羅蘭)。1966年在左岸設立第一家成衣販售店,到了1971年全巴黎已經有了47家分店。聖羅蘭甚至擴大版圖,將成衣輸往倫敦銷售,造成當地成衣店銷售一落千丈。聖羅蘭的成衣概念,打破了時尚的階級,提供更平價的衣服,使平民有權力有更多的服裝選擇。此觀念也影響至今,今日的服裝秀也發表兩種服裝系列,對於市場和走向有更明顯的定位。
除此之外聖羅蘭更為時裝界帶進更多嶄新的元素,除了從繪畫、男裝、異國元素(摩洛哥、中國、日本、西班牙)等方面吸收靈感,更是從過去的時裝潮流裡吸受,融會貫通出更美的作品,他也曾將Beatnik(垮掉的一代,一種流行於五零年代至六零年代初期的風格)或是一些更平民的妝扮帶上伸展台上。聖羅蘭再再說明,時尚並不是只屬於某些特定族群的菁英文化,而是應該這般海納百川,呈現出更多種多元的面貌。
3. 其他創新
害羞靦腆,總是帶著黑框眼鏡,以一襲全黑西裝示人的聖羅蘭,沒有卡爾拉格菲那種可以在人群中翩翩飛舞的社交能力,卻以從不停歇的創新行動代替言語,總是為自己的品牌不斷掀起話題。除了與生俱來的品味和設計功力,聖羅蘭製造話題與品牌行銷的功力也是時尚史上難得的大師。
1. YSL是第一個啟用黑人摩特兒的時裝品牌,也是最早啟用亞洲和太平洋島嶼模特兒的品牌之一。大部分的人想到黑人模特兒會想到Vivienne Westwood,不過聖羅蘭的腳步更早。
2. 1971年他推出Pour Homme香水,首開先例親自全裸上陣拍攝平面形象廣告,震驚社會。大多數的人看到今日的Marc Jacobs或Tom Ford的全裸平面廣告可能相當震驚,不過同樣的事情大概四十年前聖羅蘭就已經做過了,這一點他也是領先了整個世代。
3. 聖羅蘭在中國旅遊後受到啟發,1978年推出命名為鴨片(Opium)有濃厚異國風味的香水,充滿挑釁暗喻的命名,再度造成社會轟動。現在的時尚品牌總要和病態或搖滾等形象有所連結,故作姿態一番才能稍微引起注意。早在三十年前聖羅蘭只以一款香水的名稱,就足以把整個社會搞的沸沸揚揚。
今日的YSL與品牌精神延續
YSL現在的設計師是Stefano Pilati,大致上還是承襲原先乾淨優雅的聖羅蘭形象,近年來Le Smoking與透視裝還是可以在秀場上看到。不過我認為,真正有承襲到聖羅蘭優雅中藏有反骨精神的,是在男裝的部份。零八年秋冬開始,Stefano捨棄傳統服裝秀形式,完全沒有動態的伸展台走秀或是靜態的展示秀,秀場上沒有任何真人模特兒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配合當季服裝的形象短片。服裝方面,和當年「男裝女穿」的概念相對的是「女裝男穿」,零九年春夏男裝系列,他全部使用一般男裝不會使用的較柔軟女性化布料作成,所有的服裝還是男裝的剪裁和外貌,卻因為布料的選擇,不可思議地舒適柔軟,外觀的線條和輪廓也十分妥貼流暢,像是和聖羅蘭相互呼應與致敬,再次打破男女服裝間的界線,讓男裝有了全新面貌。
短片連結:
FW 20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MEKhq_qRk
SS 200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2veyKhMxE
參考資料:
1. 書籍
Yves Saint Laurent: Style
坊間流行雜誌數種(族繁不及備載)
2. 網站
新浪香港:http://ladie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037/4/1/244494/1.html
Robot_00152:http://1758.cc/3_blog/Index_Default.aspx?Mpdno=67650&aId=51350
搜狐女人:http://women.sohu.com/s2008/yvessaintlaurent/index.shtml
wiki:http://en.wikipedia.org/
Dazed Digital:http://dazeddigital.com/Fashion/article/136/1/Le_Smoking
Style.com:http://www.style.com/
Yves Saint Laurent
「一個女人最美麗的衣著是她所愛的男人的一雙手臂,但對那些未有幸找到這份快樂的女性來說,我在這裏。」 -Yves Saint Laurent
幼年時代
聖羅蘭,本名Yves Henri Donat Mathieu-Saint-Laurent,1936年出身於阿爾及利亞的Oran。父親為貴族後裔,經營保險公司和連鎖戲院;母親則將自己的風格和得天獨厚的流行敏銳度遺傳給了兒子。家境富裕的他,自幼就不乏接觸華服珠寶的社交機會,進而培養了對於服裝的喜愛。年幼的聖羅蘭就相當害羞內向,這也為他日後因為服兵役而造成的精神疾病埋下伏筆。
聖羅蘭一家不居住在法國本土,所以不像大部分的法國孩子,沒有受到二次大戰的影響。學生時代的聖羅蘭受到同儕嚴重的欺負,他曾告訴媒體:每次他被欺負的時候,都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自己會成名的,這是他撐過去的方法。他的父母允許他在家裡空房製作戲服,那裡就成了他的避難所。他也著迷於閱讀Vogue雜誌上的戲劇評論,除了戲劇本身,對於舞台上的服裝也越來越有興趣。這讓他開始讀雜誌上的其他專欄,漸漸地,他對於服裝也有如同戲劇那般的熱愛了。
青年時代
1950年聖羅蘭將自己的三張設計圖送去參加國際羊毛協會的青年競賽,結果得到了第三名,並於同年遠赴巴黎接受頒獎。在母親的陪同下,見了Vogue雜誌主編Michel de Brunhoff。de Brunhoff 相當欣賞聖羅蘭,並推薦他到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上些課程。不過沒多久,聖羅蘭就因為對於課程失望離開了。
同年聖羅蘭再次參賽得到冠軍(擊敗他的朋友Fernando Sanchez,以及當今的時尚教父卡爾拉格菲),並引起Christian Dior的關注。經由de Brunhoff的提拔引薦,很快地聖羅蘭進入了Dior工作。Christian Dior猝逝之後,二十一歲的聖羅蘭顯然成了該品牌的首席設計師。1958年發表的春裝系列,聖羅蘭用自己獨特的觀點重新演繹了迪奧精神,得到了空前的成功,挽救了該品牌一度搖搖欲墜的老字號門牌。隨後他將自己名字正式修短為較容易記得的Yves Saint Laurent。然後接下來1958年的秋裝卻因為聖羅蘭太過大膽激進,造成老顧客們的不滿。此時正值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聖羅蘭入伍在即。高層施壓政府,讓聖羅蘭於1960年之後入伍,好趁機找人頂替他的位置。換句話說,聖羅蘭被迪奧炒了魷魚。
聖羅蘭在軍中飽受同袍凌辱,因而被送進軍醫院。休養期間,他得知自己被迪奧開除的消息,這對他無疑是火上加油,最後聖羅蘭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住院期間他被迫吞下大量鎮定劑與其他精神疾病藥劑,甚至接受電擊治療。這段期間的遭遇造成他日後對藥物成癮以及心理創傷。1960年十一月,聖羅蘭終於出院,隨即控告迪奧毀約並勝訴。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1961年和他的同志愛人Pierre Bergé正式創立自家品牌,1966年以自己名字的縮寫「YSL」作為品牌標誌,並於同年九月底開設第一家在左岸的成衣店。從此聖羅蘭與他的品牌種種創新觀念與作為,深深影響了法國與現代風尚。
le smoking
不斷創新改革、挑戰社會既有價值框架
1. Le Smoking與女裝革命
提起聖羅蘭絕對不可能不提的,就是他在1966年秋冬發表的燕尾服女裝Le Smoking。二次戰前,香奈兒將女性的馬甲卸下,賦予自由;聖羅蘭則是製作了女性的戰袍,賦予權力。女穿男裝,這在現代人的眼裡可能沒有什麼,不過在那個年代,其實整個社會還沒有今日這麼的開放,連避孕藥都是隔年1967年才合法,許多觀念或制度上的種種限制,都要過了六八學運之後才得以解放,所以聖羅蘭在這一季發表的服裝馬上引起了喧然大波。直至今日,Le Smoking除了仍是YSL每年必定發表的基本款,也深深地影響著整個時裝界,每年幾乎都會有許多品牌推出各種款式的Le Smoking,或是各式以男裝概念應用在女性身體上的服裝。
聖羅蘭曾說:「YSL把原本適合男性的服裝放在女性身上,不僅僅是六七零年代的創新,更是拉了長期處於弱勢的的女性一把,彷彿把一向由男性操控的權利,轉移到另一種性別身上。」他的一番話也解釋了Le Smoking出現的意義,不僅是對於女性服裝的大革新(外在的),更是整個社會風氣和觀念上(精神上的)的大突破。
聖羅蘭也鼓吹女性擺脫內衣的束縛。他在1968年秋冬推出的Forties系列裏的透視晚裝,今天看來還是十足驚世駭俗,更何況是四十年前!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全身赤裸,只穿著一件薄薄的絲質布料,除了手部跟下襬有較多的布料,其他都是若隱若現。直至今日,透視裝還是深受歡迎,不過大部分的人在穿的時候還是會在裡面加上其他衣服或內衣,真正有照著聖羅蘭原先構想穿著透視裝的,可能只有英國名模凱特摩斯而已(也有可能是因為她從沒有穿內衣的習慣?!)。
對於聖羅蘭來說,也許女人們就是該像這樣若隱若現。透視裝的出現,比起香奈兒只讓女性卸下馬甲,更進一步的讓女性擺脫所有的束縛,得到完完全全的釋放。男人們討厭Le smoking,因為感到權利備受威脅;可是男人們喜歡透視裝,因為他們不用找任何理由請女性脫下內衣,就能一飽眼福,女人也能在穿上的時候,感受被注目的滿足感。就在看與被看之間,正是透視裝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2. 時裝民主化
二戰之後,繁複的手工製衣大部分都被機器取代,高級訂製服(Haute Couture)和平價成衣的分野越來越大,法國政府為了使高級訂製服能繼續生存,規定只有合格的品牌才能生產成衣,服裝選擇就此受到集權限制。聖羅蘭是第一個發表完整成衣(Prêt-à-porter)系列的服裝設計師(即使有人聲稱當時有其他品牌也有同樣的概念,不過無庸置疑的第一個成功完整製作且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還是聖羅蘭)。1966年在左岸設立第一家成衣販售店,到了1971年全巴黎已經有了47家分店。聖羅蘭甚至擴大版圖,將成衣輸往倫敦銷售,造成當地成衣店銷售一落千丈。聖羅蘭的成衣概念,打破了時尚的階級,提供更平價的衣服,使平民有權力有更多的服裝選擇。此觀念也影響至今,今日的服裝秀也發表兩種服裝系列,對於市場和走向有更明顯的定位。
除此之外聖羅蘭更為時裝界帶進更多嶄新的元素,除了從繪畫、男裝、異國元素(摩洛哥、中國、日本、西班牙)等方面吸收靈感,更是從過去的時裝潮流裡吸受,融會貫通出更美的作品,他也曾將Beatnik(垮掉的一代,一種流行於五零年代至六零年代初期的風格)或是一些更平民的妝扮帶上伸展台上。聖羅蘭再再說明,時尚並不是只屬於某些特定族群的菁英文化,而是應該這般海納百川,呈現出更多種多元的面貌。
3. 其他創新
害羞靦腆,總是帶著黑框眼鏡,以一襲全黑西裝示人的聖羅蘭,沒有卡爾拉格菲那種可以在人群中翩翩飛舞的社交能力,卻以從不停歇的創新行動代替言語,總是為自己的品牌不斷掀起話題。除了與生俱來的品味和設計功力,聖羅蘭製造話題與品牌行銷的功力也是時尚史上難得的大師。
1. YSL是第一個啟用黑人摩特兒的時裝品牌,也是最早啟用亞洲和太平洋島嶼模特兒的品牌之一。大部分的人想到黑人模特兒會想到Vivienne Westwood,不過聖羅蘭的腳步更早。
2. 1971年他推出Pour Homme香水,首開先例親自全裸上陣拍攝平面形象廣告,震驚社會。大多數的人看到今日的Marc Jacobs或Tom Ford的全裸平面廣告可能相當震驚,不過同樣的事情大概四十年前聖羅蘭就已經做過了,這一點他也是領先了整個世代。
3. 聖羅蘭在中國旅遊後受到啟發,1978年推出命名為鴨片(Opium)有濃厚異國風味的香水,充滿挑釁暗喻的命名,再度造成社會轟動。現在的時尚品牌總要和病態或搖滾等形象有所連結,故作姿態一番才能稍微引起注意。早在三十年前聖羅蘭只以一款香水的名稱,就足以把整個社會搞的沸沸揚揚。
今日的YSL與品牌精神延續
YSL現在的設計師是Stefano Pilati,大致上還是承襲原先乾淨優雅的聖羅蘭形象,近年來Le Smoking與透視裝還是可以在秀場上看到。不過我認為,真正有承襲到聖羅蘭優雅中藏有反骨精神的,是在男裝的部份。零八年秋冬開始,Stefano捨棄傳統服裝秀形式,完全沒有動態的伸展台走秀或是靜態的展示秀,秀場上沒有任何真人模特兒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配合當季服裝的形象短片。服裝方面,和當年「男裝女穿」的概念相對的是「女裝男穿」,零九年春夏男裝系列,他全部使用一般男裝不會使用的較柔軟女性化布料作成,所有的服裝還是男裝的剪裁和外貌,卻因為布料的選擇,不可思議地舒適柔軟,外觀的線條和輪廓也十分妥貼流暢,像是和聖羅蘭相互呼應與致敬,再次打破男女服裝間的界線,讓男裝有了全新面貌。
短片連結:
FW 20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MEKhq_qRk
SS 200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2veyKhMxE
參考資料:
1. 書籍
Yves Saint Laurent: Style
坊間流行雜誌數種(族繁不及備載)
2. 網站
新浪香港:http://ladie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037/4/1/244494/1.html
Robot_00152:http://1758.cc/3_blog/Index_Default.aspx?Mpdno=67650&aId=51350
搜狐女人:http://women.sohu.com/s2008/yvessaintlaurent/index.shtml
wiki:http://en.wikipedia.org/
Dazed Digital:http://dazeddigital.com/Fashion/article/136/1/Le_Smoking
Style.com:http://www.style.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