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以「我之拒絕」為「己之書寫」:
關於阿拓、薩侯特與貝克特
Les Écritures de soi comme refus du moi :
autour d’Artaud, Sarraute et Beckett
Antonin Artaud
專題演講:以「我之拒絕」為「己之書寫」:關於阿拓、薩侯特與貝克特
Les Écritures de soi comme refus du moi : autour d’Artaud, Sarraute et Beckett
時間地點: 2009年12月17日文一館A311室
主講者:Alain Milon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教授
主辦者:中大人文中心與法文系
【法文講綱】
Réfléchir sur les écritures de soi, c’est le moyen de poser la question de l’acte d’écriture comme acceptation de soi, mais c’est aussi le moyen de réfléchir sur la question de la nature de l’acte d’écriture quand il est le refus de la petite histoire personnelle, ce que Sartre appelait, dans 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la projection de ses émotions sur le papier.
Derrière les écritures de soi, il y a aussi le passage de soi à soi, et plus particulièrement le refus de soi quand l’écriture devient le moyen d’échapper à la mise en scène d’un effet miroir, l’effet miroir du moi sur soi. Cet effet miroir se traduit le plus souvent par la simple posture égocentrique dans laquelle je me place dès l’instant où j’écris sur moi de moi à moi.
Le refus de cet effet miroir au contraire, c’est l’acceptation et la reconnaissance d’un parcours au sens où de soi à soi, de soi vers soi, il y a encore de la place, il y a de l’espace, un espace dans lequel on fait des rencontres. Et c’est dans et par ce parcours que celui qui est en face de moi se dévoile.
Dans ce passage de soi à soi se libèrent des interstices qui altèrent l’unité uniforme de ce moi, à la manière des interrogations de Beaumarchais dans Le Mariage de Figaro : « quel est donc ce moi dont je m’occupe… un assemblage informe de parties inconnues ». L’écriture devenant l’acte par lequel on peut mesure cette distance entre soi et soi-même, distance qui permet de laisser une place à l’autre. De soi à soi c’est aussi pour que l’autre soit accueilli ; l’écriture devenant une sorte de pont, mais pas un pont de fortune mais un pont qui actualise des processus de sociabilité retrouvant ainsi les vertus sociables du pont et de la porte tels que Simmel les envisage.
Notre problème sera de voir comment l’écrivain s’accueille dans son écriture dès lors qu’il n’en fait pas une petite histoire personnelle autrement dit : Montrer comment une certaine écriture contemporaine se complaît dans l’effet miroir du Livre brisé (Angot, Millet, Doubrovsky), et comment l’écriture d’Artaud, Sarraute ou Beckett refuse les compromissions du moi.
*
【中譯講綱】
思索「己之書寫」,問的是如何以書寫行為來接受自己;不過,書寫行為亦可拒絕「私人的小小故事」,--或如沙特在《何謂文學》中所言的,投射其情感於紙上,--如此,思索「己之書寫」,也是針對這種書寫行為的性質在發問。
在「己之書寫」後方,還有從己到己的通道,尤指己之拒絕,亦即當書寫成為一種方法,用以逃避「鏡相作用」之場面調度,或我對己之「鏡相作用」。這樣的「鏡相作用」最常被單單解譯為自我中心的態勢,一旦我寫我從我到我,我便處於這一態勢。
相反的,拒絕鏡相作用,即是接受並認出,在從己到己,從己朝己的方向路程中,還有地方,還有空間,還有一個可以相遇的空間。就在這路程、經由這路程,那在我面前者便會現身(揭紗)。
在這從己到己的通路中開放了間隙,這些間隙所在,更動了我的單一統一性,如同劇作家柏瑪榭在《費加洛婚禮》中所質問的:「我所關照的這個我是哪一個...,我,多個未知局部不成形的一個集合物」。書寫成了行動,藉之,人可以衡量己與自己之間的距離,足以留給他人一個位置的距離。從己到己,也是為了讓他人被接納;書寫因而成為一道橋樑,但並非幸運橋,而是落實社會化過程的橋,重新找回橋樑和門戶的交流美德,一如社會學家齊梅爾所想見的。
我們的議題是要了解,當作家不是寫私人小小故事時,他將如何在其書寫中自我接納。換言之:我們要說明的是某種當代書寫如何在《碎裂之書》(Angot, Millet, Doubrovsky)的鏡相作用裡自得其樂,以及阿拓、薩侯特或貝克特是如何拒絕陷我於不義。
*
Samuel Beckett
【演講當場內容摘要】
這個主題是在「友善款待」(l’hopitalité)的研究題旨之下,對自我書寫所作的思考。環繞著這個觀念,有一些相關的論題,以及同字根的字詞(hospice ; hôpital ...)。由此還可推演出「自我善待」(l’auto-hospitalité),指如何接待迎納自己?在文學中與「己之書寫」有關,就文類來講,包括如私人日記、生命書寫、自傳等。但這個觀念也可廣意地指涉所有的書寫。
若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針對的是文學的生產品,也就是書籍;著重的是風格的解析與書寫的過程。但是從哲學的角度來談,關切的是「己之書寫」中的主體,即自己經由書寫所造成的距離問題:書寫者持筆面對白紙時,有一主體溜入其中,主體此時反身自觀自己正在書寫。哲學、或這裡較有關聯的現象學,關切的正是主體如何反身自觀正在書寫中的自己,進而也關係到存在的意識。哲學正是此處將採取的切入點。
以下從四種視野來環視這個問題。
一、「鏡相作用」(l’effet miroir):
在我、我自己、己、己身等(moi, moi-même, soi, soi-même...)之間,主體與客體建立某種關係,但其關係又由誰來決定?對此,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一是認定客體獨立存在,無關任何投注於客體之上的目光;其二是認為必先有主體,才能決定客體的存在。但十七世紀冉森教派的Pierre Nicole甚至曾寫道:「我的中心是無存。」( « Mon centre, c’est de n’être rien. »)我moi,是否足以作為一位作家存在、或在場的指涉(indice),值得我們思考。
二、「歡迎的概念」(la notion d’accueil):
己之書寫或者為一種「文集」(accueil),或者為一種暗礁、障礙(écueil)。這裡要問的是:當我書寫時,我迎接(j’accueille)的是誰(qui)?是自己?是他人?當我書寫的時候,我是否向他人開放?向他人敞開胸懷?作家或書寫者,其實很像一位渡船伕(passeur)、協助偷渡者(passeur),或者是送信的郵差。尼采曾以一則哲學故事喻之:有人射出一支箭,箭落地,為他人拾得,再射出,落下,又為第三人所拾得,又再射出,... 如此,一個接一個,不斷地傳遞下去。文章也是一樣。這樣的傳遞關係動搖了「作者」(auteur)的概念,而「作者」(形成權威性與教義者)與「寫者」並不時時為同一者。是以,「作者」之為一個「個人」,本是晚近的歷史產物。更早以前,比如中世紀時代則並不以為然。沒有作者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抄襲,也就沒有剽竊之說存在。
三、「用功於己」(travailler sur soi):
己(我)之書寫,包括書寫-關於己(sur soi)、由己來作(par soi)、或為己(pour soi)而作,三者結合起來。如此看來,還存有書寫在己之中(dans le soi)的同一性嗎? 梵樂希(Paul Valéry)就曾寫了二十二卷之多的日記,卻是作為一種「反作品」(contre-oeuvre)。
四、「當我寫時,是誰在寫?」(qui écrit quand j’écris ?)
舉例而言,米修(Henri Michaux)的書寫為內在的遙遠(écriture du lointain intérieur);伍爾芙(Virginia Woolf)曾問:如何能既近且遠?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沙特在《何謂文學?》中曾質疑那種只在乎投射情感於紙上的文學,即所謂的「私我的小故事」。我們知道,他當時主張的是介入社會的文學。
*
且回顧關於己(soi)之哲學起源。蒙田(Montaigne)說:我是我的書的素材(Je suis la matière de mon livre.)。帕斯卡(Pascal)卻說「我」是可憎的,書寫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認識上帝、了解上帝...。伏爾泰(Voltaire)重又稱讚蒙田描繪自身的計劃十分神妙。但是,文學作品會留傳下來的原因到底何在?為何莫里哀(Molière)、 莎士比亞(Shakespeare)等大作家會成為經典?莫里哀自稱其喜劇都是以他自身為「藉口」寫成的,但表現的卻是各種的人性。迪德洛(Diderot)關注他的時代,寫他的時代、為他的時代而寫。但是他寫的他的時代,也可成為其他的時代…。時間自會篩選作品。
而關於「我」,提問的方式也隨時代而有轉變。十七世紀起,問的是「我是什麼?」(Que suis-je ?)。更早之前,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已提出「我思」(cogito),但十七世紀,笛卡爾(Descartes)大量地談論這個觀念,並得到「我思故我在」的結論;我,是一個思考者。他質疑一切,唯獨不質疑的是自己在質疑。
到了二十世紀初,佛洛依德 (Freud) 的精神分析試圖回答「我是誰?」(Qui suis-je ?),他發現人的意識是由潛意識來統御;「我」分出了自我(moi)、本我(ça)、超我(sur-moi)。
而當今大多數的文學問的卻是「我是?我存在?」(suis-je ?) 彷彿再度回應了蒙田的「我是我的書的素材」。但是現今太多的作家太過專注於我,眼中只有我,我的形象已緊緊黏貼於紙平面上,毫無深度可探掘。唯有像薩侯特(Nathalie Sarraute)等作家,不會讓書寫黏附於我。薩侯特知道寫童年只是她的一個藉口,她能從自我(l’ego)脫身而出來談己(soi)。她所探討的,不是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重在語言、書寫、文學史發展的問題)。因為她寫的是「童年」(enfance),並不必然為「她的童年」(son enfance)。事實上,她以寫童年來自省其書寫的態勢(posture d’écriture)。正是就此意義而言,薩侯特《童年》的重要性足以和沙特的《詞語》相提並論。
Nathalie Sarraute, « Enfance »
薩侯特在她其他的作品中(Pour un oui pour un non),也經常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重要的是,與作家所寫保持對書寫的批判距離,因為很近而更遠。
電影《Mrs. Dollaway》中有一景深具意味,表達的正是:經由他人的關係,我才了解我與我自己的關係;遠距,就在近處。要如何既在裡頭又在外頭呢?(comment être dedans tout en étant dehors ?)劇中,有個小孩看著Dolleway太太,說:「她在別的地方。」事實上,Dollaway太太此時也正看著小孩,卻好似視而不見,彷彿Dollaway太太是透過小孩而看到她自己在遠方、在他處;或者這樣說:她透過小孩的眼,無視小孩在眼前,卻看到自己正在自我觀視。己之書寫,也是看著世界的同時,反身看見自己正在書寫。
阿拓(Antonin Artaud)在書寫中觀看自己的瘋狂;他和薩侯特都從自己的心理狀況(psychologie)解脫出來,去探究遙遠的內在,內在的遙遠。這可說是另類的幾何距離關係:一種可以藉由書寫來作場面調度或展演(mettre en scène)的一種共存空間(espace de co-existence);關係的空間;抗拒的距離…。
Antonin Artaud
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思索「門檻」或臨界線(seuil)的概念。在《將來的書》(Le livre à venir)中,他說:書寫至終是自我拒絕,是自我拒絕超越門檻,甚至拒絕書寫。門檻的意識是不去越過它。沉默,乃言語的儉省。古羅馬學者西尼加說,只寫「必要的,然後就夠了。」
貝克特(Samuel Beckett)有名的話劇《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是為等待而等待。《無以指名》(Innomable)中,更推向極端,自我竟在自問:講出的這話,其來源是什麼呢?書寫或許就是沉默的一種彰示。貝克特的書寫因竭盡心力而耗損,具有末世啟示錄的意函,猶如畫家培根(Francis Bacon)筆下那解裂的身體(corps décomposé)。
如此,以我之拒絕,作為己之書寫。◎
【Alain Milon的重要著作】
除了數十篇論文之外,計著作十餘本,茲選例如下
-Bacon, l’effroyable viande,La Versanne, ENCRE MARINE, 2008.
-L’écriture de soi: ce lointin intérieur (autour d’Antonin Artaud), Le Versanne, ENCRE MARINE, 2005.
-Réalité virtuelle, Paris, ed. Autrement, 2005.
-L’art de la conversation, Paris, puf, 2005.
-L’étranger dans la Ville du rap au graff mural, Paris, puf, 1999.
並參與CNRS字典編纂如:
-Dictionnaire du Corps, Paris, puf, 2007.
以及多本專書編輯,如
-Levinas-Blanchot: Penser la différence, Paris, co-édition publication de l’Unesco-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aris 10, 2008.
友善連結:http://www.u-paris10.fr/22026297/0/fiche___pagelibre/
(首先,感謝淡江大學蔡淑玲老師的牽線與分享;其次,非常感謝中大人文中心的主辦與全力贊助。最後,萬分感謝Alain Milon教授關心學生的反應,能時時作彈性溝通;也特別感謝一同前來的巴黎第四大學文學系教授Eric Hoppenot提示旁註,為同學解答問題,給同學期許和鼓勵。兩位學者的豐富學養與平易近人的態度,令人感到深深敬佩。)
以上
回覆刪除先把演講摘要整理出來
也許有些上下文的銜接有些短路
或者當時插入的一些額外的舉例或題外話
沒有特別手記下來 久了也就不太記得
不過
比較完整的影音紀錄
等人文中心整理好會留一份給本系
到時再通告大家
忘了提
回覆刪除影音檔人文中心已處理好
給了我一份
若本系所師生想再復習一次的話
可以和我聯絡
蔡淑玲也會遷線阿,真難得。為什麼曾經身為她學生的我卻被刁難無
回覆刪除比,問什麼問題又給臉色看,又到處封殺呢。只是因為是大學生在她眼
裡就沒資格問問題嗎 ?什麼都要百般刁難嗎?喔,是的,我的這篇言詞
完全和這篇文章沒什麼關係可言。
Mais qui écrit quand j’écris?我知道現在的我連結著過去的
我,沒有過去的我及一切種種就不會有現在的我,現在的我包含過去的
我,過去的我卻也不活在現在的我。然而,現在的我非常切卻知
曉"我"該如何繼續行動 ,我更知道,我不會像蔡淑玲底下的曾經的研
究生那樣,乖乖吞下一切就去自盡的。
歡迎議論時政 交換文化與文學方面的心得
回覆刪除但是有關個人私人之間的評語
對不起
還是先隱藏起來
先隱藏算不錯,很文明的做法了
回覆刪除我這邊提一個想法。門檻是不是不能跨越的?是一種拒絕?
我大概曉得誰會主打這個論調(好,blanchaud好不好?)
門檻不過是門的影子,沒有門的存在,哪裡有檻?
跨越不了又看得見的門檻,不叫作門檻,跨越不了也是人為的!
謝謝...的諒解
回覆刪除有門是否必有檻
是否無檻不成其為門
門是為了進出而設 還是只是界/限
有趣的議論 但可能會引向多方通達之路
或者無路可通
通不通靠行動來驗證不就曉得了嗎?
回覆刪除不論腦內的模擬或實際去做。
無路可通依然是人為的。
好比以隱藏來設一層界,做一次粉刷,
效果也只是關起門來不去看另一面。
但這並不真正能隱藏住一切,只證明了關門、隱藏這舉動,
及以人為線條分劃出的兩造。
我個人呢,是不會玩弄這一套來吃死壓定學生的。
好比若有朝一日我真把蔡淑玲的眼睛挖出來,才真正創造了界/限
而在文書中挖蔡淑玲這三個字的眼睛挖千遍、萬遍,既完成亦不完成。
是的,多方通達與無路可通就正好是個非常完整的兩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