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3)

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3





        培瑞克的作品多元多變,但有一大半都帶有或隱或顯的自傳性色彩,他所改編的兩部小說電影便是如此。紀錄片亦然。以下我們只介紹他參與程度最深的一部長片。他曾為
Robert Bober 所導的紀錄片《艾利斯敘事:關於流浪與希望的許多故事》(Récits d’Ellis Island, histoires d’errance et d’espoir, 1980)撰寫劇本及解說(commentaire)。這部片子是敘述二十世紀初,從歐洲越洋到美國的成千上萬移民的故事,艾利斯島就是他們進入美國大門之前的關口,一切的檢驗登錄許可過程,都曾在此進行。在兩人拍片的時代,這座島早已失去它往年的功能,成為美國移民史紀念遺跡,供遊人參觀。Bober和培瑞克兩人之所以會合作拍這部片子,是因為這段歷史關係到他們所屬的族群命運。



        Bober
與培瑞克都是來自波蘭猶太裔的法國人,兩人因此而結識。培瑞克在成長歷程中,自覺地接受當時法國知識份子的左傾思想,國家認同上他是道地的法國人,但是對人權的觀念上,他是國際主義者而不是(猶太)民族主義者,所以在他看來,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要比強勢建國的以色列更令人同情。自從他的祖父母與父母在一次戰前移居法國後,就早已放棄了猶太人的宗教、語言和生活習俗,決意完全融入法國社會;而後來收養他的姑丈、姑母早在二次戰前便已致富,甚至稱得上是巴黎的布爾喬亞;他們的家族中,有人於戰後移民美國,也有人遷居以色列,但是再也沒有人返回波蘭故鄉(或許,只有培瑞克的母親,她很可能是在被送往波蘭集中營的路上遇難的)。



        Bober的生長歷程則不一樣,他在父母的相伴之下長大,也曾返回波蘭尋訪老家(並拍成一部紀錄片),猶太族群的過去與未來,一直是他製作紀錄片首要關切的主題。培瑞克在196070年間,曾較為深刻地體認到他的猶太出身,也知道正是這樣的血緣身份使他當年失去了母親,承受了一生的創傷,但他並不因此而想回歸猶太文化,只是更有意願去充份了解其前人的經歷與歷史的脈動。對他而言,艾利斯島代表的意義,一是其家族動向與命運曾有過的一個機會、一個可能出路、一種假設(「如果當初他的父母不是定居法國,而是前往美國 ...?
」),二是超越個體與族群的視界,將個人的感傷昇華為對群體與世界的關懷。



        為了準備拍片的工作,Bober和培瑞克兩人曾特地搭船赴美,體驗早期移民在大船入港時的所見所感。Bober實地攝景之外,也輔以大量的照片檔案史料(如社會學家Lewis Hine
的攝影紀錄);而培瑞克負責訪問當年的移民與旁白說明。他為此撰寫的解說文稿,是下過功夫研究那段歷史的心得報告,也是以文字跨越時代,所進行的一趟追尋、探究和省思之旅。其後,這篇文章也獨立出書,本身便是一篇相當動人的離散主題雜感文。



        Bober在培瑞克去世後,曾為他拍攝了一部紀念性的紀錄片《走上崴嵐街》(En remontant la rue Vilin, 1992),代培瑞克去追尋其父母老家所在的街道,如何在巴黎市容更新計劃之下的變遷歷程。如今,那荒廢的移民老街早已改頭換面,成為一處美麗的現代化公園。這是一部兼具懷友情誼與城市發展追憶史的佳作。培瑞克去世後,仍一再成為友人拍片懷念的題材;其人格與文章的魅力,依然激盪著後人的創作想像。但,那已是另一個話題了。

5 則留言:

  1. 世界盃選在南非舉行,除了非洲足球隊近年表現亮眼,也有促進南非

    種族和諧的用意,有如一九九五年的橄欖球世界盃,在南非曾有增進

    種族和諧及民主團結的作用。南非曾是我國友邦,在一九九○年代民主

    化之前,與台灣一樣,都處於少數統治的威權時代,執政黨甚至同名

    為國民黨(National Party)。在台灣,來自中國的流亡政府以戒

    嚴令及白色恐怖維持少數統治,南非的國民黨則公然實施種族隔離。

    與台灣幾乎同時,南非內有曼德拉等黑人多數爭取民主,外有國際社

    會要求廢除種族隔離的壓力,國民黨經由白人領袖波塔、戴克勒克的

    改革,南非不但走向多數統治,且經由制憲、改旗歌而蛻變為民主國

    家,戴克勒克與曼德拉並同獲一九九三年諾貝爾和平獎。同樣重要

    的,由杜圖(Desmond Tutu)主教所主持的真相調查委員會,樹立

    了轉型正義的國際範例,也是台灣直到今天尚未完成的重要工作。至

    於南非國民黨,二○○五年解散;相較於中國國民黨再班師回朝,仗恃

    全球最大黨產「完全執政」,關鍵在轉型正義是否落實。

    回覆刪除
  2. :《公視事件全紀錄:光明與醜惡的鬥爭》(節錄)



    劉進興 2010/06/14



    本文刊於「當代」雜誌6月號,全文共15小節

    此處僅節錄第1,第2,第14,第15小節

    欲知全記錄,請看「當代」



    * * * * * * * * * * * * *



    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說,將尊重新聞自由,但這個承諾已經「六三

    三」了。



    每年5月公布的「自由之家」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台灣從2004年

    到2008年,分

    別是第50名、第44名、第35名、第33名、第32名,年年提升。但到

    了2009年卻大幅

    滑落,變成第43名,自由之家指控馬政府「對編輯內容和採訪記者施

    壓」。2010年

    ,又下滑到第47名,罪名包括:執政黨介入中央社人事、新聞局干預

    公共電視、置

    入性行銷威脅媒體的獨立性等。每年10月公布的「無國界記者組織」

    新聞自由指標

    ,台灣也從2008年的第36名,跌到2009年的第59名,原因是「執政

    黨試圖干預國有

    和私營媒體」。



    馬政府粗暴地侵犯新聞自由,不但腐蝕了民主的基石,也讓台灣在國

    際上蒙羞。





    1. 罄竹難書的打壓媒體自由



    面對這些國際的責難,當時的新聞局長蘇俊賓以標準的馬式口吻

    說,「在媒體

    印象上需要加強的部分,我們會檢討」。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則說,

    「台灣的言論

    自由絕對沒有下降」。換句話說,一切都是誤解,只是宣傳不夠。



    但打壓媒體的例子罄竹難書。財訊最近 (2010.5.13) 有篇「棍棒

    與胡蘿蔔齊下

    ,第四權奄奄一息」寫得很精彩。對付私營媒體的胡蘿蔔就是置入性

    行銷,許多「

    首長專訪」其實都是付錢買的。棍棒則是打電話給媒體高層,要求將

    不乖的記者調

    線。經常批評政策的媒體則被視為「匪報」,列入黑名單。



    公共媒體更慘。2008年7月馬政府接管中央社,派去的社長陳申

    青、副社長羅智

    強、總編輯宋自強、常監羅智成都是馬的競選人馬。新團隊要求記者

    不能批評馬英

    九,不能批評中國,甚至要求記者修改關於毒奶粉事件的報導。原任

    副總編輯莊豐

    嘉憤而辭職,國際記協公開譴責馬政府侵犯新聞自由。



    中央廣播電台的董事任期未到,也被逼退。2008年10月,包括央

    廣董事長、總

    台長、副總台長、董事等七人,因「不願再受馬政府羞辱」而請辭。

    回覆刪除
  3. 2.公視之役是捍衛媒體自由的典範



    唯一的異數是公共電視。公視法明文規定公視「獨立自主,不受干

    涉」,董事與

    董事長都有任期保障,但馬政府一上台就急於搶奪,由新聞局施壓,

    由立法院凍結

    預算,企圖逼退董事長與總經理。無法得逞後,更修法增加董事名

    額,以稀釋原有

    董事比例。金溥聰也動員他在傳播學界的人脈,有的直接當打手,有

    的睜眼放任新

    聞自由被糟蹋。以如此龐大的陣勢,本應手到擒來,沒想到有一群知

    識份子、媒體

    工作者、公民團體團結起來,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奮不顧身地捍衛

    公視,竟然擋

    住了對方的攻擊。



    那期財訊還有一篇金溥聰專訪,在文中:(1) 他承認陳世敏等政大

    學者是他安排

    去當公視董事的,沒想到「統統被…殲滅..搞得灰頭土臉」,覺得不

    可思議,(2)

    身為傳播學者的他並未反省干預公視的錯誤,反而說如果他親自出

    手,「不會搞成

    這樣!」馬政府的媒體自由觀點,如此地前現代,令人驚訝。有怎樣

    的領導,就有

    怎樣的手下。他們在公視事件中的表演那麼荒腔走板,其來有自。



    這篇文章,將詳細報導「舊腦袋、新身軀」的新威權政府如何打壓媒

    體自由;知

    識份子如何在胡蘿蔔與棍棒的壓力下折腰配合,或者保持令人駭異的

    沈默;以及少

    數人如何英勇對抗。這場台灣反媒體迫害史上最漂亮的戰役,將成為

    今後台灣媒體

    自由運動的借鏡。





    3.公視董事的審查機制:維持中道



    4.冬季攻勢:凍結預算,要求節目送審 (2008.12-2009.1)



    5.春季攻勢:企圖逼退管理團隊 (2009.1-2009.4)



    6.八月攻勢:企圖改選董事長 (2009.7-2009.8)



    7.基層的聲音:三封公開信 (2009.8.24)



    8.八月攻勢失敗的原因



    9.監察院糾正案 (2009.12.10)



    10.十二月攻勢再起:撤換董事長 (2009.12)



    11.公視對陳世敏等八名提假處分 (2010.1.11)



    12.新聞局對鄭同僚提假處分 (2010.4)



    13.鄭同僚等7名董事恢復行使職權 (2010.5)



    (以上11小節請見「當代雜誌」)

    回覆刪除
  4. 14.公視事件中的三股力量



    公視事件是媒體自由之戰,不但關係台灣的民主發展,也是進步與

    反動力量的

    對決,可以觀察到三種參與的力量:



    1.反動的一方,積極打壓公視,包括新聞局、國民黨立委、以及金

    溥聰承認被

    他安排參與搶奪公視的學者。他們明知違法,卻透過凍結預算、干預

    節目、在公視

    董事會搞鬥爭,破壞公視的自主發展。



    2.進步的一方,積極捍衛公視。部分董監事堅守崗位迄今,值得鼓

    掌。有理念

    的主管與員工,也起來對抗。管理團隊登報譴責國會的干預,以及多

    名員工在網路

    與報上公開譴責新董事失格,都是勇敢的壯舉。公民團體與積極的觀

    眾也動員起來

    ,2009年初的「反對黑手進公視」大遊行,以及後來一呼千應的網路

    連署,證明民

    主運動已經深植人心,大家警覺到媒體自由被鯨吞蠶食,公視已成最

    後防線,乃起

    而對抗。



    3.消極的「第三種人」。公視事件中,常常有人問起,怎麼一些媒體

    監督組織都

    不講話?他們不是沒講話,而是講得不像話。他們的言論有以下幾種

    特徵:



    (1) 大事化小:如「新聞局審查過程未能公開透明,令人遺

    憾」,如「社會

    難免有對國民黨企圖加強控制公視董事會之疑慮」,如「孰是孰非很

    難講」。(為

    何避而不談監察院指出的,新聞局違法的事實?)



    (2) 各打五十大板:如「新聞局有錯,但是公視內部治理也要

    檢討」。(打

    壓公視獨立自主,能跟公司治理相提並論嗎?)



    (3) 顧左右言他:如「公視的問題只能透過修公視法來解

    決」。(公視法中

    最關鍵的是第11條:「公視獨立自主,不受干涉」。面對打壓,不起

    而對抗,空談

    修法有什麼用?)



    (4) 罔顧事實:新聞局指責公視空轉,他們也呼應。他們本來

    說公視表現差

    、不公正,後來看到收視率真的提高、績效真的提升,又改口說公視

    不應談收視率

    與績效。(是否空轉,一定會反映在節目品質上。兩年多來,公視節

    目變好看了,

    觀眾變多了,公不公正,觀眾眼睛雪亮。毫無證據的攻擊,不是別有

    用心,是什麼

    ?)



    有責任捍衛媒體自由的人,卻坐視公視的獨立自主被糟蹋,令人納

    悶。一直等到

    金溥聰在財訊專訪中親口承認,才水落石出,原來這次強奪公視是

    黨、政、產、學

    的細緻操作啊。

    回覆刪除
  5. 15.結論:公視事件的本質是媒體自由之爭



    公視事件爭的不只是公視,而是媒體自由。台灣的核心價值是民主

    與自由,只

    要民主制度與媒體自由還在,台灣就有希望。反之則完蛋。



    最近「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票選十大民主事件,「公視爭議」名列

    第三,僅次

    於「死刑爭議」與「中科三期環評爭議」,民主平台的朋友的確很有

    眼光,但他們

    的網站在事件說明中卻將「公視爭議」定位為:「內部治理有待強

    化」、「超越黨

    派的制度問題」、「政府缺乏政策引導」、「有待修正公視法加以矯

    正」,卻是被

    誤導而避重就輕。



    如果「公視爭議」只是這些枝節問題,恐怕連第三百名都排不上

    吧?馬政府正

    是希望我們相信,公視事件是「公司治理」、「人事鬥爭」、「董座

    之爭」,而不

    是「媒體自由」之爭。遠在天邊的「自由之家」、「無國界記者組

    織」看得一清二

    楚的,近在眼前的我們怎麼反而迷糊了?



    回歸事件的本質,公視之爭就是媒體自由之爭。面對政府打壓,公

    視據理力爭

    ,樹立了台灣公共媒體的典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