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1) 【作者按】自本文起,三篇的《作家培瑞克與電影》部落格文章,是節取自:2009年1-3月號第138期,〈培瑞克,一位法國作家的電影緣〉,《電影欣賞》季刊。非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謝謝。
*
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屬於二次戰後,以看電影為主要娛樂長大的一代。在他尚未展開寫作生涯之前,與友人留下的無數通信中,討論看電影的感想是家常便飯。當時的年輕影迷最熟悉的,無疑是從美國輸入的影片,與法國本土的生產,形成了強勁的競爭對手,培瑞克對一些美國的警匪片與歌舞片也津津樂道。不過,給培瑞克留下最深刻印象且影響深遠的一部影片,應是法國導演雷奈(Alain Resnais)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1958)。培瑞克當時正在當兵,一有休假就去看電影,《廣島之戀》不知看了幾回,彷彿有機會便重看。後來,甚至和幾位友人聯合撰文評論。培瑞克之所以被這部影片深深吸引,至少有政治、藝術和個人經歷三方面的原因,分述如下。
政治上,培瑞克一向自我期許為積極關懷社會的青年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屬於偏左翼思想的政治立場,這點從那篇合撰的影評即可映證。他們讚許雷奈執導的這部影片能夠明晰地突顯「意圖」,不為追求美學價值所掩;能以恰當的電影語言來暗示或解釋其意圖,而不是讓電影語言的實驗性居先;且能適切提示「參與社會」的必要性與可能,而不是用強加指令的方式號召。評撰者認為,該片強調人在面對紛亂複雜的世界時,在感性與記憶之間不斷地來回,反思自身,且反省世界,而這緩慢的思索、過渡,終能導向面對世局問題的透徹領略,進而客觀、積極地投入,表達尋求解釋的意願。該文的結論指出,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在於傳達「體諒或理解」的主題訊息:「要起而學著去改變世界」。總結來講,培瑞克認為這是一部預示革命先聲的電影。然而,培瑞克不止在這部影片中看到符合他對電影社會功能的期待,從長遠來看,本片的多項電影語言風格,如長鏡頭之移動、聲音、影像之異地共時性、敘事時間之交錯重組、多線劇情之交相並現等,對培瑞克日後在書寫上所採取的「步調」和結構佈局方式,皆有極為重要的啟示。
尤其,《廣島之戀》在畫面與聲音、時間與空間所採取的非同步重組、錯置、交替的電影藝術手法,帶給他極大的震撼。這樣的敘事結構在事件之間打破了單一的邏輯因果關係,讓事件之間形成了看似分立卻又相互映照的蒙太奇,培瑞克想必認為這樣的結構組織更有利於促動觀者在來回之間,主動地劃開省思距離。多年後,培瑞克在為其自傳《W或童年回憶》(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 1975)尋思結構時,也選擇了交錯並進的雙軸故事,一邊敘述自己的童年往事,一邊又重拾年少時代發明的一則運動島歷險故事,加以擴充。
這部自傳的結構安排和《廣島之戀》當然不盡相同,但至少在構組的原則上,培瑞克似乎記取了平行並置與交錯的法則,適足以激盪感性,促動從後省思。由此,亦可知何以在個人經歷的層面上,《廣島之戀》也觸及了培瑞克童年成長的年代:那是影片中法國女子無法從中復原的創傷,無法面對與述說的過去;那是德國納粹進占法國國境的時期。電影的反戰、反政治暴力的主張,自然為培瑞克所認同;況且,電影中關於「回憶之難」與「如何理解回憶」的主題,也是培瑞克在《W或童年回憶》及其後的許多作品中一再關注與探討的面向。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大家好
回覆刪除天天有.好心情.....
回覆刪除美容.旅遊.遊戲下載論壇
回覆刪除徵求板主歡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