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Québec-la langue française, les langues françaises
蒙特婁市中心維多利亞廣場上,法國送的新藝術風格地鐵站出口。這個地鐵站出口每到冬天必積滿厚雪,故不開放。
初到魁北克,聽到的是一種似曾相識又疏異的法語。
一大早到達蒙特婁的機場,人們互道Bon matin。我想先吃點早餐,卻看不到早餐的菜單,後來才發現,déjeuner名下的菜單內容很像早餐!午餐呢,就順著往下推,叫dîner。至於法國人說的宵夜souper,在這裡只好變成了晚餐!我想吃份早點套餐,店員說時候太早,他們還未準備好,來不及供應patate,但可改換其他糕點類,我愣了一下,才明白她指的就是pomme de terre馬鈴薯!領到餐後,向她道聲謝謝,她卻說「歡迎」(bienvenu)。如此,在吃到早餐之前,我已上了一堂魁北克的法語課。
在這些用語當中,可以發現接近美語的表達方式,比如像good morning ; « Thank you ! »- « you are welcome ! »簡直是直譯轉換到法語去的。再看,從fall in love到tomber en amour,也就不奇怪了!
但這種近鄰相通的影響不是唯一塑造魁北克法語的因素。有些用詞事實上反而是保留了古法語的用字,如frette(froid)、pogner(prendre),在現今法國的標準法語中已不再通行。這點意味著魁北克法語與法國法語之間的差距,不是只有時空距離,讓魁北克法語單方面產生了變種,實際上在另一方面,巴黎人說的法語隨著時間也已改變了許多。有一說是魁北克法語尚保留有王室舊有的語音,而巴黎街頭卻在兩百多年前已衍生出不同的語音,且被新時代的掌權者認定為是應當得到正名的現代語言標準。
魁北克留存了一些古法語,不僅用詞如此,發音亦然。上回提到La Dégénératione的歌詞《toé ma p’tite fille...》,toé就是toi,直到作家蒙田的時代都還念成toé。魁北克人把不分種族髮膚顏色的女友都喚作ma blonde(而不是ma petite amie),更讓人恍若回到了中世紀騎士愛的時代。在魁北克,鞋子不叫chaussures,叫souliers,感覺很有詩意。至於鬧鐘為何要用古老的計時器「日晷」cadran來稱呼,則不知其由來。當然,好幾百年前已離開法國的魁北克移民後代,面臨新時代的產物,也發明了自己的用語,比如水籠頭,不說le robinet,而是天差地別,令人意想不到的la champleure。人文之外,自然因素也很重要;在此北國漫長的寒冬雪季,須要一些特殊的氣象用語來描述各種情境,因此相關的用語和地處溫帶的法國相較,必然要更豐富、更細膩化,比如la pouderie在魁北克有個特殊意涵,是用來形容細如粉末的細雪。
北美雪地風景畫作
蒙特婁的國立美術館收藏之畫作
除了出自生活體驗而衍生的日常詞彙之外,發音上的改變才是各地法語差很大的重要原因。古音的留存只是其中一個現象,大體上魁北克的法語和巴黎的法語,其他地方的法語,其他地方的各種語言...等等,都遵循了語言漸次簡單化和同一化的趨向,就像現今在台灣大家說中文,已少有人用力去捲舌了。如此,許多開放的音a在寒冷的魁北克轉成了o,ui則變成i,似乎很合理,多聽也就習慣了。有些相近音會逐漸失去差異性而趨於同一,有的子音或母音在口語中簡縮、甚至完全消失(如plus只剩下pu)。但相反的情況也有,原本不發的音反而要發音,比如魁北克人講juillet、nuit、debout,尾音的t都發出聲。而更不可解釋的是完全多加出來的音,如ici彷彿十三世紀古法語再現,唸作icitte!在句法構成上,也有一些明顯的轉變,無論在法國或魁北克的口語用法,否定句的ne...pas都只剩pas一字,反之,若聽到魁北克人把Y’en a d’autres ?說成Y’en a-tu d’autres ?也不要太驚訝,這個tu與「你」無關,而似乎帶有中文的「嗎」或「呢」的問句提示功能,再如c’est-tu loin, ça ?(1)
說到「你」tu的人稱用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魁北克,「你」tu和「您」vous的區隔幾乎已消失,通通用一個「你」來互稱彼此。如果你希望早日融入魁北克的社會文化中,那你可以直接用tu來稱呼當地的老師(家人、同學、朋友更不用說了),直呼他或她的名字(prénom),而不必感覺有任何的不敬(這讓我想起美國人相互認識後,就會隨和地說: « just call me John »,以示友善)。Vous就留作複數的「你們」用。「我們」則傾向以較簡單的on est來取代nous sommes。社會語言學家必然會告訴我們:這個tu的普遍用法不只是內在於語言的發音簡化使然,而或許更代表著社會去除階級化,強調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觀。人人平等當然包括男女平權,不同於法國,在魁北克自編的大辭典中已正式把professeure、auteure這類陰性字列入其中,且十分通用。然而,強調個人主義和平等觀念的結果,是「各付各的」(go dutch),餐廳對於一桌人一人給一份賬單,毫不見怪;有人說「請」(inviter)你吃飯的話,意思是一起吃,但還是各付各的;強調男女平等的結果,或許也會有人抱怨說,魁北克男人比較「不浪漫」,女生也寧可自己來,不要男生幫忙開門、提重物等等獻慇勤的表示。不過,話說回來,平日的友善、熱情與週到的態度豈不更實在?魁北克人還強調自己的北美洲人身份,守時、守信的觀念對他們十分重要。(2)
小巴黎蒙特婁的拉丁區
拉丁區電影街旁Saint Sulpice
在1970年以前,魁北克法語當然是屬於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語言,但是要等到1968年才出現第一部完全依這種語言講法來書寫的戲劇作品,即Michel Tremblay的 « Les Belles-Soeurs »。這種語言是真正一般人平日講的話,被稱作le joual(此字是從cheval轉音而來)。大約在此前後十年間,陸續出現了一些以le joual撰寫的文學作品。1975年以後,在流行歌曲方面這樣的語言到處可聞,但文學作品的嘗試則逐漸消退。但這個歷程本身已足以成為劃時代之舉,其重要性意義,與其說在於作品自身的文學價值,毋寧更在於藉由這種特殊地域性的法語寫作來宣示寫作者與讀者身份的獨特性(有別於法國人或其他法語地區的人),即本土文化的認同。而1975年以後,多元族群組合的「魁北克人」(有別於加拿大英語人,也有別於魁北克之外其他加拿大省份的法語人)在法語語言的統合之下,本土認同感已是基本共識。
話雖如此,事實上,語言在教學方面還有許多不斷在討論,卻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最關鍵的是,有一主張魁北克本土法語應自立一套語言發音與文句的準則,但是這一來又要擔心與法國的法語脫節,反而失去國際性交流的機會。至今,學校老師教學上依據的大體上仍是法國巴黎的標準法語,而不排除魁北克法語的專用語彙。然而,學校既然留存著這種「外來」的標準,總不免讓一般人在面對法國人講的法語時,對自己日常生活講的口語會忽然表示「抱歉」,即使平日他們並不覺文化自卑感的壓力存在。這種潛在的矛盾,讓教導法語的老師一方面是維繫魁北克法語主導文化的傳承者與散播者,另一方面又因為學校教的法語與坊間口語不免有落差(且老師有必要去「糾正」這樣的落差),而形成一種法國法語位階的優勢,一種語言上的優劣階級之別,以致於造成了一般人民在語言觀感上偶而會不由自主地受到「法國法語才是好法語」的意識形態左右。這種情況,不知是否在法語世界特別明顯而嚴重?因為語言向來在法國人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是判斷社會出身階層人格教養等等的至高標準,對於法語的崇尚、熱愛,對其文化資產的地位的慎重看待、保護與發揚,似乎遠超過任何其他語言被看待和使用的情境。然而,無論美國、加拿大、或澳洲的英語人,都不會特別嚮往追隨英國式的標準英語。講葡萄牙語的巴西人,現今很難聽得懂葡萄牙本地的葡萄牙語,但也不會因此感到自卑或惶恐。如此看來,各種語言移入他境的社會地位變遷,值得進一步觀察與檢討,也值得我們反身思考本地語言的問題。
又一次話雖如此,能否對以上的說法提出反駁呢?也許很簡單,請欣賞這首優美的歌曲,它充份表達了魁北克人對於法語母語的熱愛!
« La langue de chez nous »-Yves Dutei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3_SWk0xe-E
註:
(1) 關於魁北克法語的特色,非常感謝Virgine Doubli, Claude Timmons老師的解說和舉例。
(2) 筆者還有一個小小的觀察與比較是,一般來講,如果你在法國買東西,價錢是26,23元,你最好不要拿出30,23元請店員找4元,法國人會覺得是給他添麻煩,相反的,蒙特婁人就沒這個問題。不知各位對此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