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專題演講-—影/音/語/文:Emmanuelle Pireyre談法國當代詩

專題演講-—影/音/語/文:Emmanuelle Pireyre談法國當代詩

Comment faire disparaître la terre ?

Multimédia, ou Poésie Française et Vidéo



演講者:法國詩人作家Emmanuelle Pireyre

時間地點:2008年11月19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 文一館A226教室

主辦:法國在台協會、中大法文系

贊助:中大視覺文化研究中心





EP坐在床上,說她的「無線麥克風」其實是用掃帚的短柄,套上一個海棉頭做成的。一邊說著,一邊就把海棉拆下,把掃帚的帚刷裝了回去。

(詩作表演影帶的四個停格影像。感謝Pireyre女士提供圖片。)



影/音/語/文:Emmanuelle Pireyre談法國當代詩

Comment faire disparaître la terre ?-Multimédia, ou Poésie Française et Vidéo



內容摘要:



1.

  這場「演講」,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形式相當自由的一場座談會,參加的老師與法文研究所十多位學生,自由地發問對談,中間並觀賞了一部Pireyre女士的影音詩作小短片。以下是摘取主要座談內容,綜合整理而成。



2.

  Emmanuelle Pireyre的詩作原是散篇發表於各種期刊,2000年首度由 Maurice Nadeau的出版社結集出了一部名為《結凍與解凍》(Congélation et Décongélation)的詩集。這裡,值得順帶一提的是,Maurice Nadeau是一位非常資深的編輯人,早在1930、40年代,已活躍於出版界,曾培育文壇新秀無數,現今雖已高齡過九十,仍未從出版界退休。Pireyre的第二部詩集《我的衣服不是床單》(Mes vêtements ne sont pas des draps de lit)也是由Maurice Nadeau於2001年所出版。Maurice Nadeau雖擅於挖掘人才,但並不積極為他們大力宣傳,開展知名度,所以他所發掘的新秀作家後來通常會向外發展,而Nadeau則繼續找尋新人。Pireyre的第三部詩集《如何把地球變不見?》(Comment faire disparaître la terre ?)是在2006年由Le Seuil出版社推出,歸屬於作家Denis Roche所開創之Fiction &Cie系列叢書。



3.

  Fiction &Cie系列叢書並不採其他書籍出版習於在封面標示文類(genres)的作法,該叢書實際上含蓋了各種各樣的文類,甚至容納許多跨文類、混雜文類的著作。這一點相當符合Pireyre作品的特色:念哲學出身的她,往往先從思索一個問題開始,以隨筆散文(essai)的形式切入,行文中可能會慢慢從隨筆帶入一點敘事小說性質(fiction),而最後,則以詩意來總括和收場(或者不收場),文類間的傳統區隔在此已完全顛覆。對她而言,當代的詩早已超越了浪漫主義以來抒情詩的恆久典範模式,也不一定如現代主義時期一般講求詩韻內在的音樂性(以音感出發來尋字、聯結意象與象徵意喻),而是藉由文字的「言外之意」,一稱內涵義(connotation)擴展詩特有的哲思境界。因此,她的詩是散文體,無關韻腳格律的古典詩學問題;詩文的語意層面(sémantique)猶為重要,遠甚於音樂性的考量。她往往從語法和文法(grammaire)所容許的可能性入手,比如她喜歡鑽研一系列同義字(synonymes)彼此之間的差異,思索每個字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語境中的不同意涵。



  Pireyre的詩作「靈感來源」,主要是出自她廣泛的閱讀,以及社會現象、時事等的觀察心得。除了文學作品之外,她也閱讀古典哲學,還有社會學、人類學、建築學等人文社會及科學領域的著作,甚至報紙、畫刊、料理食譜、室內裝璜介紹等等大眾常識、生活藝術方面的書,也可能才為她的詩材的一部份。詩人是當代生活中的人,接收一切可接收的訊息,不會與世隔絕;她說,法國詩人多是關心並參與社會的作家(écrivain engagé),是運動者(militant)。



4.

  Pireyre反思當前法國詩人的處境,她指出詩人的維生之道有其弔詭的地方。在法國,作家可取得的版稅是每本書售得的百分之十,但是詩集向來只有小眾讀者,光靠賣書必難以維生,所以詩人多屬「兼職」性質。他們真正重要的收入來源是來自其他管道,比如像是申請獎助(bourse),投稿期刊,或者近年來,有許多的官方或私人的文藝單位,如詩人之家(Maison de la Poésie)、書店或文藝展等,常會舉辦詩文朗誦發表會之類的活動,邀請詩人參與。因此,邀約指訂(commande)也成為創作的一種動機。如此一來,詩人反而比小說家有更多直接接觸讀者的機會,而藉著這類型活動,詩便成為一種活潑的展演(spectacle)藝術,也越來越多以影音圖文並現的多媒體方式來演出。



5.

  Pireyre舉她自己的一個創作實例。詩作名稱為《以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進行有關精神組裝者的研究》(Etude sur le psychobricoleur à partir d’un exemple vivant)。「精神組裝者」(psychobricoleur)是她自創的字,由psycho和bricoleur兩個字所合成,後者指的是喜好敲敲打打、自作小家具、翻修、油漆粉刷等等DIY業餘者的休閒小工作,因為不夠專業,所以也很容易搞砸(souvent raté),而psychobricoleur可說是個思想打造者,也是常常弄不出個理想的成果來。Pireyre為這件作品的朗誦會製作了一組幻燈片(diapositifs)秀,影像的內容,則是她利用剪下的畫報攝影圖像,再拼貼其他圖片造景合成,表現的是一個一個各自分立的事件段落(épisodes),也可能是詩意的小故事(récit poétique)。



6.

  座談會中途的影音詩作欣賞,放映了一部短片《我的衣服不是床單》(Mes vêtements ne sont pas des draps de lit)。嫣紅底幕襯著青藍床枕,詩人自己坐在床上,拿著一個掃帚改造的麥克風,像播報員一般,節奏分明、語調清晰,念著一段文字,訴說她在無法入睡的時刻,如何想到了幾樣應急時的急救箱裝備,其中她收藏了助眠的藥品,也收藏了他人的經驗作為一種「人道」急救裝備...。念詩的過程中,不時配合內容,會出現靜態或動態的其他影像剪輯,主要取自瑞典導演柏格曼的電影劇照,還有另一位A片女演員的幾張照片。--原來詩也可以是有聲光色彩的影片!而隨著影像科技的演進,事實上利用powerpoint也可製作一段影音詩,隨心隨意地運用各種圖像和文字的互文與互動來編組,也就是說,利用powerpoint作的「簡報」也可作成一件詩作了。



  而事實上,這種打破文類區隔、推翻媒材樊籬的作法,也反映了一種當代社會生活中的現實狀況:我們不正是時時刻刻在接收著各種各樣媒介的訊息,有親歷的、也有擬像的,有語文的、也有各種靜與動的影像...。就是在這樣的經驗中,當代的詩也隨之演進轉型。



7.

  Pireyrem曾為里昂舞團的青少年舞者開設書寫工作坊(Formation de danseurs Université Anthropologie Lyon / 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Maguy Marin)。過去舞蹈學校往往過於重視舞者的體能與技藝,輕忽了知性素養的文化教育。近年來,為了改善這樣的缺失,因而設置了書寫工作坊,讓學生借由寫作而強化思考及想像的能力。Pireyre選用了在法國文人圈極受歡迎的一部日本古典名著,即清少納言的隨筆集《枕草子》(法譯本書名為Notes de chevet),作為教材,讓學生仿其分類方式主題來寫作。因為是與一般學校教導的刻板作文(rédaction)不一樣,學生試著去尋思自己有感觸的事物,以自己的文筆來書寫,達到了相當令人滿意的成果,等於是從舊的窠臼思路(或毫無思路)中解放了出來,思想感情都更細緻活潑。



  (編按:《枕草子》是由無特別順序的長短篇隨筆所組成,作者依隨自訂的分類方式,蒐尋羅列事物,有的只有一系列名詞,有的延申為一小段敘事或情境的描寫,形式極為自由。整體而言,可說是一種直覺而審美的人生的展現,但又落實在日常所見的親近小事物中,有時很美,有時很有幽默感,但總是引人會心一笑。隨便舉幾個她的分項為例:渡、宅、昆布、懈怠的事、聽去與平日不同的東西、可憐相的事、蟲、掃興的事、得意暢快的事、單衣...。引周作人譯的一段「狩衣」為例:「狩衣是,淡的香染的、白色的、帛紗的、赤色的、松葉色的、青葉色的、櫻色、柳色,以及青的和藤花色的;男人穿的,無論哪一樣顏色都好」。〈第246段〉,如果還是不能感受其微妙,可以找中譯本來看看,繁體中文有林文月的半文半白的譯本,此處引用的周作人早期白話譯本為簡體字版。)



8.

  Pireyre這回是應台北詩人節之邀,由法國在台協會協辦來台,停留五天,活動滿滿,馬不停蹄,還沒來得及調整時差,就匆匆踏上了回程。這次有幸將她邀請來中大與學生進行一席談,短短兩小時,談笑風生,開啟了大家對詩的新見解,感覺獲益良多!



  有一本中法對照版的法國詩人合集名為Esquive-Escale-Esquille(《閃躲-中途停靠-碎骨片:當代法國詩法中雙語選集》),2006年由桂冠圖書(鵝毛筆)出版,裡頭也有收錄她的作品。



  Emmanuelle Pireyre女士的著作如下:



LIVRES PARUS

> Congélations et décongélations (et autres traitements appliqués aux circonstances), Editions Maurice Nadeau, mars 2000

> Mes vêtements ne sont pas des draps de lit, Editions Maurice Nadeau, février 2001

> Comment faire disparaître la terre ? Le Seuil, Collection Fiction & Cie, janvier 2006



REVUES ET LIVRES COLLECTIFS

> A collaboré durant quelques années comme critique à la Quinzaine Littéraire

> Collaboration régulière à la revue de critique poétique CCP (CIPM Marseille)

> Publication de textes dans diverses revues littéraires depuis 1996 (Nioques, Hiem’s, Talkie Walkie…)

> Livre collectif Renews 2, Enfin ! (Editions Ere)

> Article Fictions documentaires, in Devenir du Roman (Livre collectif Editions Naïve-Inculte, 2006)

> Article sur les séries télévisées, livre collectif à paraître Editions Léo Scheer

> Paroles de chanson Rêves du politique et du plastique, pour le disque Ralbum à paraître Editions Léo Scheer

> Anthologie de poésie française contemporaine bilingue français-chinois (dirigée par Jean Lewinski), Esquive-Escale-Esquille, (Laureate Book, Taipei Taiwan, 2006)



FICTIONS RADIO

> La danse est-elle dangereuse pour les jeunes filles ? (France Culture 2001)

> Croisière Express (France Culture 2003)

> La philosophie blindée du convoyeur de fonds (France Culture 2006)

> Kasparov sauvage (France Culture 2007)



PRODUCTION EMISSION RADIO

> Flaubert plus tard (Surpris par la nuit, France Culture 2001, en collaboration avec Olivier Bosson)



VIDEO

> Mes vêtements ne sont pas des draps de lit (2000)



LECTURES AVEC IMAGES, VIDEO, SON

> Etude sur le psychobricoleur à partir d’un exemple vivant (Lecture avec diaporama, 1998)

> Une certaine confusion (Lecture avec projection de transparents, 2002)

> Croisière Express, Mardi (Lecture avec extraits sonores, 2003)

> Croisière Express, Mercredi (Lecture PowerPoint avec projection de vidéos, en collaboration avec Olivier Bosson, 2004)

> Pour faire œuvre d’homme que je m’éveille (Lecture avec vidéo et son, en collaboration avec Olivier Bosson, 2006)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評論文章-W運動島的政治寓言

評論文章-W運動島的政治寓言





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原先設想的封面設計圖



1.

  這個故事及其作者已在本部落格的「童年敘事專欄」裡略微提過,但在此重新介紹,因為這個「故事中的故事」所控訴的集中營、獨裁集權與理性科學主義的濫用,並未完全成為過去;這個政治寓言所指涉的,並未在前個世紀從這個地球上消失;有許多地方和國家的人,在無明確或單一面貌的「惡法」執行者嚴密監控之下,尚未認識自己的基本人權何在,甚至連「人權」兩個字聽都沒聽過,無法從「古狗」裡查到,不然就是連提都不敢提…。



2.

  法國籍波蘭猶太裔作家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的作品《W或童年回憶》(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出版於1975年。這部另類的自傳,最明顯的是結構上的特色,由「虛構」與「真實」兩個故事所組成,以單、雙號章節交錯並進,分別以兩種不同的字體呈現,共分兩大章三十七小節。簡述該書內容如下:



  「真實」部份的背景是在二次大戰前後。德法雙方才剛開戰,培瑞克的父親自願從軍,旋即傷重死於戰場。母親將幼小的培瑞克託給紅十字會人員送往南方,自己仍留在巴黎工作;不久她也遭到逮捕,一去不回,可能在送往集中營的途中遇難。文中培瑞克夾敘夾評,試圖重整這段時日的回憶。第一大章內容為家世背景及戰前回憶;第二大章則捕捉避居於南方的生活點滴。故事結束於戰後初年,已成了孤兒的培瑞克隨姑丈一家重返巴黎生活。



  「虛構」部份本身也分兩大章或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仿歷險小說,主人翁以第一人稱觀點述說自己如何捲入一趟離奇的探險,一再強調不堪回首。這位歷險故事的主人翁也生活在二十世紀上半,曾是逃兵,因透過一慈善機構得以借用一名男童的姓名(Gaspar Winckler)獲得重生。此行的目的就是受託去找尋這名孩童的下落。這名孩童又聾又啞,患有自閉症,其母親(一位富有的聲樂家)為此帶他搭船出洋,以尋找足以開啟心智的經驗,不料在靠近南美洲尾端的一座孤島附近遇上船難,全體船員及孩童的母親皆不幸喪生,卻唯獨不見孩童蹤影。第一大章末,敘事者下定決心接受任務,準備啟程。故事跳接第二階段後,他人卻從此消聲匿跡,僅剩下一個無以確認的聲音,極其詳盡而條理分明地介紹一座名叫W的孤島。



3.

  這座W島以體育競賽為所有居民的生活重心,以現代奧運理想為唯一的目標,依此建立其行政組織,訂定統管人民的法規。然而,極端的理性科學主義一旦服務於集權統治,便形成了嚴密無比的高壓監控系統;W島經過無比詳盡的介紹後,逐漸顯露的是控制該島的殘酷惡法與處處違反人性的荒唐政策。



  簡述W島的分章內容如下:



  XII 地理位置;奧林匹克國度創建史;立國精神之確立。

  XIV 居民構成;依體訓和賽事規劃的行政區劃分;大小運動比賽制度(進階層級、競賽項目、日程表)。

  XVI 競賽項目詳介;分區編制、人數;人員調度的配套措施。

  XVIII 運動精神(志在必得、為生存而戰鬥);勝者的待遇與敗者的下場。

  XX榮譽封號制(以勝敗成績決定、非永久制);人數分配。

  XXII 法規的嚴酷(包括不公平、差別待遇原則)以及法規的不可預測性。

  XXIV 島上運動員為求勝與求生的扭曲心態史分析。

  XXVI 女性(五分之四女嬰一生下來便被溺斃)的生活與唯一義務(孕育下一代優種);搶姦賽決定生育權。

  XXVIII 搶姦賽的表演可看性;個人及集體合法或非法的奪標戰略(包含被默許的作弊)。

  XXX 運動員的童年生活(隔離與夢想);「菜鳥」集訓;運動員不可逃避的終生考驗。

  XXXII 運動員年資計算法;高下階層的權力互動;非永久性的特權制與「保護制」(從屬、壓榨、相互之利用和角色互易之可能性)。

  XXXIV 運動員的退休出路:轉任公務員(名額極有限);法規的相互牽制性。

  XXXVI 運動員無任何生命自主權,敗者無任何生活保障;一切只靠努力求勝(但勝利絕對不在於一己之力);慘不忍睹的競賽成績。



  培瑞克筆下的W島故事,從地理形勢、起源歷史、社會制度、行政組織、典章法規到生活方式都有詳盡的介紹,是明顯仿效維爾納(Jules Verne)式實證精神的「教科書」解說方式。這種鉅細靡遺、豪不鬆懈的百科全書式說明,在一章一章的推進過程中,先是引起讀者的好奇,既而逐漸令讀者感到窒息,最後變成了難耐的折磨。順著島上「一切以運動為生活目標」的理想,生活大小事都依此作最「合理」的安排與設計;當這樣的理性邏輯被推演至極限時,讀者才發覺這是何等地荒謬可笑、慘無人道。知識百科一旦用以服務集權獨裁者的統治,便成了最可怖的天羅地網,以最津津計較的法令,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中。



4.

  一向自我界定為社會觀察者的培瑞克,關切的並不僅止於「文學性」或文學的內在自主性問題而已。在他書寫個人生命的所有著作裡,他總是以他慣有的含蓄方式暗示揭露歷史真相的動機。二戰時期猶太族群遭逢的大浩劫是培瑞克無以規避的歷史包袱,而成年後投入寫作的他,則決意以國際主義者的立場,超越族群議題,積極控訴二次戰後依然存在於世界各角落的法西斯集權專政,以及資本主義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對他而言,如何直接在自身的生命書寫中引進歷史洪流,如何有效地書寫「明擺在那兒的集中營,明擺在那兒的恐怖」,是他身為作家的一大挑戰。



  在「真實」部份第一章(即全書第二章II),作者說明自己寫自傳的多年前,如何在一偶然時機,憶起了年少時代的往事:



    十三歲那年,我發明、敘述、描繪了一個故事。之後,我把它給忘了。七年前,某晚在威尼斯,我忽然想起這個故事叫『W』,就某種意義來講若非它就等於是我的童年故事,至少也是我的童年故事之一。



  作者開宗明義,指出W故事舉足輕重,幾乎可視為其童年故事本身,但是對此一宣告,有所保留,未進一步說明原因,也沒有讓讀者為接下來的閱讀作好心理準備,反而任由讀者在進入W島後,在無盡詳述的細節當中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措折、恐懼。緊張感(tension)的強度隨著故事進展而漸增,直到最後一章,才確證兩個部份的第二層關聯如下:「虛構」的歷險小說與「真實」交織並進,乃作為註解「真實」童年不可或缺的一則寓言。寓言的形成,得自於歷史事件的喬裝與精煉。最末章似乎帶有不明確的寓言「教訓」功能,引全文如下:



   XXXVII

    有好幾年,我畫了好多運動員,身體僵硬,面龐不似人樣;我詳細地描述他們無止息的戰鬥;執著於列出他們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的輝煌戰果。

    許多年後,我在胡瑟(David Rousset)所著的《集中營天地》(l’Univers Concentrationnaire)讀到這段文字:

    「集中營迫害,由兩項基本方針來決定其結構:不工作、光『運動』,不像話的飲食。大多數被囚者並不工作,這意謂著再怎麼艱苦的工作,也被認為是件好差事。日程工作要盡量少。『普通』營裡一般會有的苦工,在這裡卻換成一堆日常瑣事,要你作一整天,有時甚至作一整晚。其中之一是叫囚犯穿衣脫衣,一天數遍,動作要快不然就有棍棒伺候;或者命他們用跑的進進出出,門口還有公安人員用橡膠棒子來一頓毒打。小小的長方形水泥地上,專作各種運動:比如揮甩鞭子教人幾個小時不停地打滾;或者安排青蛙跳比賽,動作最慢的會在公安人員的狂笑聲中被丟進水池裡;或者不斷地快速重覆同一動作,下蹲在腳跟上,兩手垂直;非常快速地(總是快、快、快,快點,人啊,Schnell, los Mensch),在泥淖中作伏地挺身,肚子要平貼地上,作一百次後,再快跑去淋浴沖洗,然後二十四小時穿著濕透了的衣服。」







    不記得為何原因,我十二歲時選定了火地島來安置我的W:畢諾榭(Pinochet)的法西斯黨徒負責為我的奇想帶來了最終的迴響:現今火地群島的許多小島,真的變成了集中營。



  整本書就在此劃下句點。如此,作者以憶起W島的想像為開頭,又以W島的現實再現作為結尾,竟未試圖回到他個人的生活,就一般自傳的敘事重點和順序安排來講,這樣的始末並不尋常,可見其意義非同小可。結語所造成的迴響,適足以翻轉整個童年回憶的閱讀。末章的內容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作者雖然引用了有關集中營結構的理論原則,也透露了胡瑟的啟示,為他早年的運動島奇想賦予了象徵意涵,但自始至終他並未將「納粹」二字明白表述;換言之,作者直到最後的結語,依然沒有明講出這座島以寓言的形式,指涉的該是與他童年同時存在的「納粹」集中營,是以,

  二、作者藉其寓言,想指涉的應不僅限於「納粹」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而已,因為他即刻提到的是1970年代小說出版同時期的政治事件。他強調的是歷史可再重演,現實亦可模仿想像,年少時的奇想,彷彿具有某種不自知的預言性,竟重新落實於現世時空。這樣的安排也就讓這本書具有指涉聯想上的開放性。

  三、這個當代發生於南美的事例以及他所引用的《集中營天地》,涉及的都是「政治犯」或「異議份子」的集中營,並非以猶太族群為特定受害者,這也暗示了作者的關注點,與其說是民族議題,不如說是普遍的政治議題。



5.

  1970年代,是傅科(Michel Foucault)寫《規訓與懲罰》(Surveiller et punir, 1975)的年代:是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年代;當時,智利有火地島當監獄島,台灣則有火燒島(綠島),那也是台灣不能叫美麗島的時代…。



  現今,還有不久之未來的,台灣島呢?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再談格諾的《風格演練》—巧妙無比的〈笨拙〉

再談格諾的《風格演練》—巧妙無比的〈笨拙〉



Sur le pont d’Avignon



“Maladroit” --- Raymond Queneau



   Je n’ai pas l’habitude d’écrire. Je ne sais pas. J’aimerais bien écrire une tragédie ou un sonnet ou une ode, mais il y a les règles. Ça me gêne. C’est pas fait pour les amateurs. Tout ça c’est déjà bien mal écrit. Enfin. En tout cas, j’ai vu aujourd’hui quelque chose que je voudrais bien coucher par écrit. Coucher par écrit ne me paraît pas bien fameux. Ça doit être une de ces expressions toutes faites qui rebutent les lecteurs qui lisent pour les éditeurs qui recherchent l’originalité qui leur paraît nécessaire dans les manuscrits que les éditeurs publient lorsqu’ils ont été lus par les lecteurs que rebutent les expressions toutes faites dans le genre de “coucher par écrit” qui est pourtant ce que je voudrais faire de quelque chose que j’ai vu aujourd’hui bien que je ne sois qu’un amateur que gênent les règles de la tragédie, du sonnet ou de l’ode car je n’ai pas l’habitude d’écrire. Merde, je ne sais pas comment j’ai fait mais me voilà revenu tout au début. Je ne vais jamais en sortir. Tant pis. Prenons le taureau par les cornes. Encore une platitude. Et puis ce gars-là n’avait rien d’un taureau. Tiens, elle n’est pas mauvaise celle-là. Si j’écrivais: prenons le godelureau par la tresse de son chapeau de feutre mou emmanché d’un long cou, peut-être bien que ce serait original. Peut-être bien que ça me ferait connaître des messieurs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du Flore et de la rue Sébastien-Bottin. Pourquoi ne ferais-je pas de progrès après tout? C’est en écrivant qu’on devient écriveron. Elle est forte celle-là. Tout de même faut de la mesure. Le type sur la plate-forme de l’autobus il en manquait quand il s’est mis à engueuler son voisin sous prétexte que ce dernier lui marchait sur les pieds chaque fois qu’il se tassait pour laisser monter ou descendre des voyageurs. D’autant plus qu’après avoir protesté comme cela, il est allé vite s’asseoir dès qu’il a vu une place libre à l’intérieur comme s’il craignait les coups. Tiens j’ai déjà raconté la moitié de mon histoire. Je me demande comment j’ai fait. C’est tout de même agréable d’écrire. Mais il reste le plus difficile. Le plus calé. La transition. D’autant plus qu’il n’y a pas de transition. Je préfère m’arrêter.



   「笨拙」一文在《風格演練》一書中占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它正好是九十九篇當中的第四十五篇,也就是最中間的一篇,與其前的一篇,名為「頓呼」(Apostrophe)的文章,因內容相近又相反,而形成一對小組。相同點是兩篇都在反身提到寫作本身,其中設定的敘事者不完全著眼於所經歷的事件描述,反而更關心自己下筆寫作的行為。所以,「笨拙」居中的安排並非偶然,《風格演練》不正是關於寫作的一部書?至於兩篇文章的相異點是,「頓呼」的敘事者得意洋洋,對自己的創作誇張地引喚天助,文風極其雕琢之能事。而相對的,「笨拙」一文的敘事者,一開始就坦誠自己不常寫東西,因而碰到動心的題材,想寫時,便碰上了寫作的難題。有趣的是,他自認生手一個,卻竟然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與專業作家比較,故提出了作家要面臨的問題,包括現實社會(如出版界生態、國家級的文學獎勵機制等)以及文學傳統中的問題(固定文體規則、成語的濫用、邏輯章法、語言習慣和直覺反應、創意之定義等:簡言之,主要是涉及了典範的模仿與個人創意的文學辯論老課題)。如此,文章雖名為「笨拙」,其實比「頓呼」的單純自滿表現,要來得複雜許多,而傳達的訊息早已超出各篇依循的那個故事綱要範圍,以後設角度多方反省寫作自身, 這樣一來,篇幅自然因不斷的離題(digression)也比其他文章都要長。



   讀者必需注意梳理其中潛藏的多重文本意義。比方說,敘事者自身關心寫作更甚於交代故事,末了,還因忽然生厭,根本沒把故事說完就作罷;當然,故事內容如何,讀者早已經由其他篇章的比較,可知此處省略了什麼,又增添了什麼新的細節。不過,「故事沒講完」也提示了寫作經驗中習見的一則「教訓」:依照傳統看法,投入寫作必須以耐心和毅力琢磨文字,這是成不成作家的一大考驗;而作文還應有頭有尾,起承轉折有條理順序。這些範例,都被「笨拙」打破了。故雖然方式誇諷,但這些範例的破除不正接近現代文學突破傳統規範的嘗試?



   由此,作為二十世紀中的寫作者,「笨拙」敘事者的想法會如此多變也就不足為奇了。他每提出一個想法,就立即出現另一對立的想法,通篇文章,引導前進的,其實是一種來回反覆不斷的運動,一邊試寫,一邊自我批判( ...j’ai vu aujourd’hui quelque chose que je voudrais coucher par écrit. Coucher par écrit ne me paraît pas bien fameux. );又往往在無心「作文」時,才「事後」發現剛才寫下了「佳句」(當然是他自認為的),好像「靈感」總是出自偶發、不期然的時刻(Prenons le taureau par les cornes. Encore une platitude. Et puis ce gars-là n’avait rien d’un taureau. Tiens, elle n’est pas mauvaise celle-là.)。這種思路上的牽絆拉扯,還構成了這篇「笨拙」敘事的主調與節奏,一直持續到了文章約莫五分之四的地方。這時,就在他一時興起,表達他對寫作者意志力與態度的意見,而忘記推敲文字、留心文體修辭的時候,忽然就流暢地講了大半的故事,連他自己都嚇一跳。(Tiens j’ai déjà raconté la moitié de mon histoire. Je me demande comment j’ai fait.)與其如浪漫主義者說是「靈感乍現」或超現實主義樂見的不自覺聯想,這個意外成果毋寧是個弔詭(paradoxe):不專注語言時反而駕御了語言;而其實一般人若掌握到一定的語言程度,應能不假思索,輕易地把要說的話說完。格諾藉此可能要暗示我們,講個故事本來就不難,在一定的社會文化集體制約下,我們早已習於一定的敘事法和基本語法、章法,容我們不太費勁地脫口而出。可是,正因如此,更應以反思的態度,注意關切語言使用的歧異現象和語言的潛力,簡言之,就是意識到語言的生命、關注語言的藝術。



   就這樣,從自問如何下筆開始,這篇小文交織著半自評半敘事,一路跌跌撞撞地發展下來,光是為了宣布「我要寫作」就對用字檢討了好幾遍。剛寫完一個句子,緊接著下一句就回頭檢討前一句,等於不斷從陳述句轉向陳述活動,充滿了寫作者的自覺──而過度自覺也是顯得笨拙的原因。這還不止,在此步步艱難的進展過程中,敘事者充份流露了他的心態情感,有絲許意識流小說的意味。他一下子自卑,一下子志得意滿;不過,很明顯地,他自我評量的標準,並無法跳出社會主流公訂的價值,因此,這裡便提到了他想登入文學殿堂的三個代表性地標:一是代表至高研究與創作者榮譽的學府,法蘭西學院;二是代表文學獎的拉丁區花神咖啡館(Café Flore),也就是評審們習慣聚會討論的場所;三是代表出版權威的迦里瑪出版社(Editions Gallimard),所在地點的街道名(rue Sébastien-Bottin)。要了解這些地方的意涵,就要具備一點關於法國文學界的常識了。其他,對讀者而言,也須要訴諸特定文化常識以求了解的,還有一開頭提到的文類:悲劇、商籟和頌歌(均屬於古典傳統中評價較高的文類)。這位希望得到社會認可的寫作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該以這些高級古典文體為典範,卻自知能力有限,苦於無法掌握這些文體早已訂定的規則,而他也不無道理地指出這些規則的標準,其實保守地限定了作家的專業職能要求。



   另外,就語言層面而言,敘事者自作聰明地對一句特定的成語作了改字諷擬並編造了個新字(C’est en écrivant qu’on devient écriveron.),讀者須知所仿模本的成語為何。讀者還應注意到他用字的語言層次參差不齊,有舊字(rebuter)、一般民間用語(calé)、貶抑的俗字(godelureau)、文謅謅的陳腔濫調(coucher par écrit)等。了解這些不同層次的選字才能了解他何以顯得「笨拙」。已經這樣混雜的局面,還要再加上許多口語的用法(ça…)、驚嘆詞,也使得這篇文本失了書寫文本的齊一流暢性,而顯得浮挑而「不莊重」(當然,格諾並不會如此認為,因之這裡我們是提出一種反諷之見,這樣的評價是出自於書寫體相對於口語形式所採取的優越姿態,而這種姿態雖有其歷史原因,卻不是無時無地都得以自證有理的)。相對於文中數量不少的不完整陳述句(énoncé),有一個文法正確但是長得驚人的完整句子(phrase),內含了十多個連接詞引出的子句,笨拙所達的巔峰莫過於此!而稀奇的是,這麼笨拙冗長而沉重的句子,竟然將開頭提過的每件事重複講了兩遍,對稱地從中離心開展,最後又回到了起點,他不禁要以一聲Merde驚覺過來。這些笨拙的「缺點」被誇張地累聚起來,構成了這篇文章的幽默趣味,讀者豈能不佩服格諾的機靈!正因為他深深了解語文表達的多面向問題,才能如此靈巧而奏效地寫出這麼一篇表現「笨拙」的絕妙文章來。



   研讀這篇「笨拙」的文章,須要分析理解上述的種種現象,抽絲剝繭,體會作者的靈巧與他所塑造出的敘事者的笨拙。這樣的過程或許也有某種「驅邪」之功:有助於我們明瞭正統的好文章應該避諱的是什麼;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也有助於解除關於正統語文的「迷思」。即使在學習法語的課堂上,若是大家都能夠不固步自封於語言學習的語法問題而已,而去多關心一點社會和語言的互動,就不要忘記:說話的方式不只一種,因為語言是活生生的。



   我要重覆一百遍:懂得接受和欣賞語言的多元性,也等於是在培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心:這是成為世界公民的重要一課。◎



【參考資料】

Queneau, Raymond. Exercices de style.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1947, 1995 Pour le doss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