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攝影與文學--《糖衣與木乃伊》選篇;部落格版序言

攝影與文學--《糖衣與木乃伊》選篇;部落格版序言





糖果店,彩色老照片





  FRLT1800部落格本著法國跨藝術展演的主題,決定新闢「攝影與文學」網誌分類,先把《糖衣與木乃伊》裡頭幾篇與十九世紀文學家相關的文章擺到部落格上。



  《糖衣與木乃伊》,書本身,大概已絕版好久了。當年存檔的小磁碟片也不見了。特別感謝玉琪和音妤,重新建立了電子檔,舊文章才能以現代化的新形式再度與讀者見面!



  書中,是一些相對而言寫得輕鬆愉快的文章,講一些故事,串連一些文章,湊合一些想法。



  現今,回頭來看那前個世紀末所寫的東西,有兩點對我而言算是欣慰滿意的。

  一是書名--當然是來自羅蘭巴特的點子。

  二是書封面上的老照片(但不會在此出現了)。



  不到十年之間,照片、底片、老相機已消失無蹤。再過幾年,年輕的一代已無法想像這些東西的存在,或者,感覺就像石器時代的工具一般遙遠了。到時,這本書裡寫的東西又將如何為人所接受呢?屬於過去時代的我,也無法想像了…




7 則留言:

  1. 您好 初次在此留言



    某些機緣下閱讀了您翻譯的書本 還有上述的《糖衣與木乃伊》

    從班雅明到羅蘭巴特再從羅蘭巴特閱讀到《糖衣與木乃伊》

    在閱讀《明室》的時候 我想著 我喜歡的也許是您筆下的巴特

    所以接著讀了下去



    讀著讀著竟對那個十九世紀的首都好生嚮往



    面對今日繁雜的世界 若班雅明還在活著 會做出怎樣的解讀呢?

    這問題可能沒什麼意義

    但是 我們記得他在那個年代留下的那些美好

    (幾千年後 我們和他應該同屬一個考古層吧 哈)



    換個角度想 不知那些已逝的作家 看我們(當代人)解讀他們的作品

    不知是氣得跳腳 還是在偷笑



    順便一提 我在北美館看到阿拉貢的身影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ryConten

    t.aspx?Language=1&cid=42&aid=33&index=1

    回覆刪除
  2. 謝謝

    看到讀者留言 總是很高興

    也常覺得不好意思



    事隔多年 有時我也對自己過去的文筆感到驚訝



    也謝謝您告知阿拉貢的訊息

    我會抽空去看看

    回覆刪除
  3. 老師您好 我也是初次在此留言



    也同樣是某些機緣之下閱讀了老師翻譯的文本與《糖衣與木乃伊》

    (雖然我想國內的影像創作者大概每個人都讀過)

    一直非常喜歡老師的筆調與切入方式

    有時不禁會想,究竟自己喜歡巴特,還是喜歡翻譯過後的巴特



    近日在某場針對Jacques Rancière的讀書會上得知

    老師曾發表過一篇論文名為

    <<事後靜下來,不由自主悟得一引向盲域的局部細節?>>

    而依稀覺得這篇論文或許可以給予我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可惜在網路上我無法搜尋到完整文章

    不知道是否能向老師請教在哪裡可以找到這篇論文呢?

    回覆刪除
  4. 你好 感謝留言

    所提到的論文已是十年以前的文章了 刊在

    《中外文學期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316號1998年9月





    只不知Ranciere讀書會何以和此有關

    不知是哪一位教授主講的讀書會及主題?

    回覆刪除
  5. 老師好:



    是今日在北藝大的讀書會

    (大概算是準備迎接Ranciere的前端活動吧?)



    這次的主講人是黃建宏老師

    主題是<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

    由於其中有不少與羅蘭巴特的參照

    因此討論中有人提到老師的這篇論文





    PS:所以該文目前是沒有電子檔可供搜尋的嗎?



    非常感謝老師的回應 :)

    回覆刪除
  6. 中外文學的紙本合集 一般學校圖書館期刊部門都找得到

    不然上央圖或匯文網 或許也可能可以下載pdf檔

    我記得有簽過什麼同意函的

    但也或許只看得見摘要

    反正應該不是遍尋不到的古籍

    回覆刪除
  7. 已於匯文網上找到PDF

    並對我的失禮致歉

    我大概太期待能盡快拜讀這篇文本了



    謝謝老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