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1)

評論文章:作家培瑞克與電影(1





【作者按】自本文起,三篇的《作家培瑞克與電影》部落格文章,是節取自:20091-3月號第138期,〈培瑞克,一位法國作家的電影緣〉,《電影欣賞》季刊。非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謝謝。



                              *

   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屬於二次戰後以看電影為主要娛樂長大的一代。在他尚未展開寫作生涯之前,與友人留下的無數通信中,討論看電影的感想是家常便飯。當時的年輕影迷最熟悉的,無疑是從美國輸入的影片,與法國本土的生產,形成了強勁的競爭對手,培瑞克對一些美國的警匪片與歌舞片也津津樂道。不過,給培瑞克留下最深刻印象且影響深遠的一部影片,應是法國導演雷奈Alain Resnais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1958)。培瑞克當時正在當兵,一有休假就去看電影,《廣島之戀》不知看了幾回,彷彿有機會便重看。後來,甚至和幾位友人聯合撰文評論。培瑞克之所以被這部影片深深吸引,至少有政治、藝術和個人經歷三方面的原因,分述如下。



   政治上,培瑞克一向自我期許為積極關懷社會的青年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屬於偏左翼思想的政治立場,這點從那篇合撰的影評即可映證。他們讚許雷奈執導的這部影片能夠明晰地突顯「意圖」,不為追求美學價值所掩;能以恰當的電影語言來暗示或解釋其意圖,而不是讓電影語言的實驗性居先;且能適切提示「參與社會」的必要性與可能,而不是用強加指令的方式號召。評撰者認為,該片強調人在面對紛亂複雜的世界時,在感性與記憶之間不斷地來回,反思自身,且反省世界,而這緩慢的思索、過渡,終能導向面對世局問題的透徹領略,進而客觀、積極地投入,表達尋求解釋的意願。該文的結論指出,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在於傳達「體諒或理解」的主題訊息:「要起而學著去改變世界」。總結來講,培瑞克認為這是一部預示革命先聲的電影。然而,培瑞克不止在這部影片中看到符合他對電影社會功能的期待,從長遠來看,本片的多項電影語言風格,如長鏡頭之移動、聲音、影像之異地共時性、敘事時間之交錯重組、多線劇情之交相並現等,對培瑞克日後在書寫上所採取的「步調」和結構佈局方式,皆有極為重要的啟示。



   尤其,《廣島之戀》在畫面與聲音、時間與空間所採取的非同步重組、錯置、交替的電影藝術手法,帶給他極大的震撼。這樣的敘事結構在事件之間打破了單一的邏輯因果關係,讓事件之間形成了看似分立卻又相互映照的蒙太奇,培瑞克想必認為這樣的結構組織更有利於促動觀者在來回之間,主動地劃開省思距離。多年後,培瑞克在為其自傳《W或童年回憶》(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 1975尋思結構時,也選擇了交錯並進的雙軸故事,一邊敘述自己的童年往事,一邊又重拾年少時代發明的一則運動島歷險故事,加以擴充。



   這部自傳的結構安排和《廣島之戀》當然不盡相同,但至少在構組的原則上,培瑞克似乎記取了平行並置與交錯的法則,適足以激盪感性,促動從後省思。由此,亦可知何以在個人經歷的層面上,《廣島之戀》也觸及了培瑞克童年成長的年代:那是影片中法國女子無法從中復原的創傷,無法面對與述說的過去;那是德國納粹進占法國國境的時期。電影的反戰、反政治暴力的主張,自然為培瑞克所認同;況且,電影中關於「回憶之難」與「如何理解回憶」的主題,也是培瑞克在《W或童年回憶》及其後的許多作品中一再關注與探討的面向。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攝影與文學:照片:俳句或兒歌?

攝影與文學:照片:俳句或兒歌?





   其實,用俳句比喻攝影,還可從其他角度去聯想。上次曾提到,俳句之於自然現象,是採片斷的閱讀方式。但若是專注在個別俳句的內容,則發現其內總是有個自足的結構。俳句雖少有敘事學上所言的人為動機,卻專注在一事一景的描寫,四季分明,簡短幾個字不多不少,十分緊湊集中,把兩三樣事物與動作聯接起來,又俗又雅。下面的每句話都各自是一首俳句(而且是芭蕉、一茶等大名家很經典的作品),用最少的字,且我故意翻得很白...




大佛像的肩上披著殘雪



春雨,少女長長打個哈欠。


落日停佇在金雉的尾上。



夜短,毛毛蟲毛茸茸閃著露珠。


燕子從大佛的鼻尖飛起。


一不注意,青蛙跳進門來了。


來客與白菊一朵,相對無言。


拔蘿蔔的人舉起菜頭指路。


一打噴嚏,要賞看的海雁已飛了。


      空蕩屋內,一隻蒼蠅,一個人。



   寫俳句的人要發揮的是撿選取捨的能力,從耳聞眼見的紛亂世物中除去蕪雜而挑出足以相互呼應,組成一畫面者;且往往要使前景(主景)突出,或幾乎總是去了背景,只存節氣的氣氛。這樣的描寫,本身是個直向所指,是語意結構力求完整的「文化」(人之文化vs.自然)舉動。



   同樣的,攝影鏡頭捕捉的剎那,在翻印的樣片中,只挑出其中一張,構圖層次分明,形式封閉,語意具有一致性的(決定性瞬間),視為佳作。用美術史研究的分法來講,可謂沃夫林式的「古典」,強調「主題」與「秩序」。這是直接攝影歷久不衰的審美觀,在攝影創作中直到一九五年左右,都居於主導地位。而一般相館肖像照以及民間家庭照片,大體上也都根據這樣的要求來安排人物與背景。



   相對於俳句的古典寫實速記,小孩玩遊戲時點人輪替所唱的兒歌,依隨的是韻腳的一致,好記又好念;可是仔細分解歌詞所呈現的意象,卻往往是超現實的組合,愛麗絲的鏡中世界。兒歌,我記得的已很少:



   城門城門雞蛋糕(
1),三十六把刀, 
      

   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偏愛更是荒謬的這一首:

    

   棉花糖,棉花糖,
  
        

   越走越害怕,坐在石頭上。



   「
兒歌」可以用來比喻另一種攝影的風格:沒有明顯的主題獨霸,民主平等,卻不免多雜音,易分心;喃喃細語,忽東忽西;前後景不分,前亦後,後亦前,一物一物固執在場,卻不能融入一個言之有物的「戲景」;沒有組織,猶如開放的拼貼,不成構圖,不可思議的奇異湊合,對著偶然意外大開其門。就像一般認定拍壞了的照片。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畫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曾有段短暫的時日,也像當時一般人一樣,利用新出品的柯達手動小相機來拍照。他純是為了好玩而拍照,別無其他目的;往往是到姊妹家閒聚時為親朋好友拍照,鏡頭下常見的是幾個小甥兒甥女在夏日太陽下戲水、跑跳、逗狗、採櫻桃的歡樂景像,充滿著即興動感,隨意而自然。偶而,他也拍女伴瑪塔Marthe)。瑪塔不但是他終生相依的伴侶,也是他筆下最常見的模特兒,但無論是在畫作中或相片中,她都很少露臉。她在臥室內用個平底大浴盆洗澡,波納爾畫她、也拍她。照片裡,浴女應該不是為了刻意擺姿勢給人畫或拍的,而是真的在洗澡。她的上半身因晃動而模糊,前頭大概是一團大浴巾,靠鏡頭太近,沒顧到景深,也成了一團模糊的亮部,幾乎占了畫面大半;原來,焦點是落在浴女身後,於是右上方梳妝台前的一個水桶成了最清晰的地方,搶了浴女的注意力:讓觀者的目光游移在中景人物與其後的水桶之間。人通常是畫面的主角,現在卻因一個線條輪廓清楚的水桶而不得不讓卻中心統御地位。形式語言於是主載了內容指涉。



   大毛巾,姐姐洗澡,身後站著小水桶。



   這不是俳句的畫景,更像失序的兒歌世界。



   波納爾沒有依照相片來描繪作畫的習慣。不過,少有的例外,是在拍浴女照的幾年後,他畫了張內容極相似的油畫。但是畫面經過了整理,簡化了許多,尤其礙眼的大毛巾,以及莫名其妙搶眼的水桶都不見了。然而,並未因此讓浴女在畫面中取得絕對的構圖優勢地位。波納爾可不是守舊守成的畫家,在現代繪畫步向前衛的過程中,他和納比派Nabis的幾位畫家友人如烏依亞爾Vuillard)、瓦洛東Valloton等,確實有從後印象到野獸派之過渡期的一定地位,不可忽略。在這幅浴女圖中,他利用不一致的透視以及色彩的錯置,也就是明暗色與冷暖調不貼合主次題材之分的方式,使得畫面各處都幾近均等地獲得觀眾青睬,連地板也與人物一般,上浮而突出,敬告觀者畫作原有的二度面向真實:繪畫,即一方框平面上所鋪展的各色油彩。--此即現代繪畫的一大概念革新。







註:


後來聽說有另一個版本:「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把刀...」莫名其妙的「雞蛋糕」不見了,想像不再超現實,回復了合理化的世界--我並不欣賞也不喜歡這個寫實的版本。幸好,高大的城門無法解釋:為何進城門的白馬騎士會滑一跤?「無法解釋」這一點仍然救了這首兒歌!我真正好奇且認為人類語言之所以奇妙,其實是:果真原來版本是「幾丈高」的話,其音慢慢轉成了「雞蛋糕」,其中有著孩童式的理解過程,還有孩童世界認為吸引人的東西... 真正的好細漢玩字好玩。再說,兒歌的生命力也在於不必管他什麼「原來的」、「正宗的」、「源起的」版本--只要有人說了,說成如何,如何百變,都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