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rlt1800/32764/1041473127.jpg_###}
【圖】巴黎聖馬丁運河旁重新開張的「北方旅館」,難忘的影片拍攝地點,還有片中同樣令人難忘的嗆聲:「氣氛!氣氛!」
喜歡住在城市但不喜歡台北市。
在台北市出生,也在台北住得最久,但不是最熟的城市,而且至今仍引不起我去好好認識它(或「她」?!)的念頭。對台北市的認識,主要是透過與別的城市的比較,透過返鄉後強烈的水土不服經驗而來;那時候,這種經驗倒不是那種早可預期的心理上的不適應,而完全是肉體的直接反應,是關於聲音、氣味、濕度、溫度、光線、軟硬度、密度、速度的不良反應。接著,是在政治上,有了台北市長選舉,強化了我的「台北市民」意識,但是不到多時,在上個世紀末那回的市長選舉以來,就漸漸模糊掉了,現在更有異鄉人的感覺,物理上的不適應又轉成了心理上的不適應,不該說是「轉成了」,而是相互拖累的,心理上連同物理上、美感上、生活上、眾人管理之事上,有很多的不滿及不安全感,幾乎到了有被危及人權的地步了。
如果城市也如人格一樣,有「市格」的話,有人說芝加哥是個穿著骯髒內衣的淑女,我看到的台北市呢?在一九八○年代是正值青春期的尷尬模樣,現在好像已養成了成年人虛偽又愛面子的壞習慣:作個樣子的排水溝,殘障者的過道或新鋪的人行道,都只是作個「樣子」而已,虛有其表,看了令人生氣(而不只是媒體曾有一陣子常愛用作報導結語的「無奈」)!這個文明的進化程度,也必然影響到實用面,台北是個一出門就活得格外費力的城市…,也難怪很多人若是對台北市有些情感,都只是移情作用──台北市只能唯心待之,是個「不存在的城市」!
當然,有人很容易把台北市的亂象當作它的活力明證來反駁我。是啊,蒼蠅、蟑螂也都很有活力…。真正的問題是經營城市的人須要真正在意它的未來吧!這樣一說,我忽然有了許多期許…
多年前,曾經和一群朋友們設想尋找城市的計劃,我的構想如下:
A. 以文字創作為主,輔以各類型圖像資料之連想式組合,而不一定是說明性的配圖。
B. 想像中的計劃(可以相互交錯組合):
1) 文獻集錄:蒐集(及翻譯)文學作品中關於城市居住的選文,並就所得的文獻進行互文性對話、延伸,尋找某種新秩序的組合拼貼。
2) 物理測試與觀察:以「水土不服」及「找房子搬家」兩個主題為中心,以條列式的文體,集列相關的現象(空間、溫度、溼度、噪音、光線、肌肉運動適應等);
3) 跨藝術跨領域的探索:例如音樂、歷史與文學,像當代音樂中有以城市(或多個城市)為主題者,並尋求以音樂搭配視覺性創作的可能性(作者按:最近在維也納有個「維也納城市與電影」的展覽,…令人懷念的The Third Man…。更令人羨慕至極的是,巴黎市政府向來很有計劃地收藏了無數有關巴黎的長短片,你要查哪一條街,都有影片可看)。
4) 換喻的城市:比如透過個人與「窗戶」(房子的眼睛)的生活經驗與觀察,從片面時空中捕捉的訊息符號,來側寫窗外及窗所在的城市與人。
5) 戲擬社會學的研究:比如我所經過而記得的世界各城市的麥當勞速食店的比較。
6) 戲擬歷史學的研究:研究台北市(或其他任何城市)市區邊界線如何隨時代而變遷,最主要是探知變遷的種種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自然力等等「原因」何在。
7) … …
但不知為何,當時的朋友四散了。我自己,除了第四項、第五項已私底下試寫過之外,大部份的構想(須要非常多的時間、精力、金錢、博學與興緻…)都不曾實行過。但我知道,一定早有不只一個他人在巧合中已轟轟烈烈地、多多少少地實現了…